還記得因失獨試管生娃的高齡老人嗎?生雙女後的日子,有些狼狽

2020-12-24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 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二胎政策放開後,我們不乏能看見一些高齡產婦,她們大多40多歲,為了一圓兒女雙全的夢想不惜再拼一把。

這之中又有一群非常特殊的群體,她們選擇再生二胎時,已經50歲,甚至60歲,在這個年齡冒著生命危險再次生子,並不是為了多子多福,而是因為巨大的傷痛——失獨。

01還記得因失獨試管生娃的高齡老人嗎?生雙女後的日子,有些狼狽

盛海琳就是這不幸群體中的一員,在60歲本應享受天倫之樂時,一場意外讓她失去了獨生女兒和女婿。

這個巨大的打擊一度讓她再也感受不到生活的意義,而再生一個孩子是當時唯一能支撐她活下去的理由。

但60歲的女性要再次懷孕生子談何容易,她為此跑遍了全國知名的婦產科醫院,但醫生都委婉地勸她放棄這個想法。

其中甚至有人直言:「你這樣太自私了。就算是你把孩子生下來了,誰來撫養他們,你去世後,孩子怎麼辦?」

但盛海琳憑著一顆拼死也要生下孩子的決心和自己一生的醫學工作背景,在歷盡千辛萬苦後,終於利用試管嬰兒技術成功懷上了雙胞胎。

在懷孕期間,她經歷了妊娠期高血壓、妊娠血毒症、痛風、浮腫等各種症狀,在生產時又出現了大出血狀況,這些她都咬牙挺了過去。

最終,得到了一雙身體健康的雙胞胎女兒。

女兒的來臨的確給老兩口帶來了生活的希望,但接踵而來的就是各種現實問題。現在9年過去了,不少人問她是否後悔當初的決定,她只是委婉地表示:「再來一次的話,我會三思而後行。」

每個家庭在準備迎接一個新生命到來時,首先要考慮的是經濟條件,然後是身體條件。高齡產子除了這兩個條件外,還要多考慮一個社會倫理問題。

如果沒有充足的準備,再次擁有自己的孩子,享受天倫之樂的理想,往往會被現實問題擊得粉碎。

02分析

提及高齡生娃,不少人率先想到的就是「自私」,可對於盛奶奶的遭遇卻並非如此。

畢竟當時面對失獨的情緒夾雜,這才讓自己有了冒險走一遭的境遇,可想法和現實的差異依舊很大,雖然生娃前盛奶奶和丈夫的經濟條件優越,可即便如此也難以承受身體和財力的雙重消耗。

也因為有了他們的前車之鑑,打消了不少人貿然衝動的「二胎打算」,也以此提醒目前還抱有幻想的高齡媽媽們,看清現實,別貿然行動。

03高齡產子絕非想像中那麼輕鬆些,思慮清楚再做打算

1、身體條件

60歲的女性就算是能排除萬難,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經濟壓力,成功懷上寶寶,也要面臨一系列的問題。

一是孕婦本身會患有各種妊娠期併發症,二是胎兒也容易出現染色體變異,產下各種有先天缺陷的孩子。

生下孩子後,帶孩子也要花費巨大的體力精力,如果身體不好,很有可能無法看到他們最終長大成人。

2、經濟條件

盛海琳老兩口退休金有15000元,這在我國已經算是中上階層的收入了,但養起孩子來還是吃力。

因為高齡產子不能享受國家醫保政策,所有費用都是自己承擔,再加上年紀大了精力不濟,必須僱保姆照顧孩子,每月只是花在孩子身上的錢都是1萬多元。

現在盛海琳已經70歲了,卻還是不停在外奔波掙錢,孩子5歲前,有80%的時間都無法陪伴她們。因為她很清楚,自己很有可能看不到兩個孩子成家立業,能做的就是儘量在生前多掙錢,減輕她們以後的負擔。

3、社會倫理問題

60歲是應該做爺爺奶奶的年紀,當孩子上學後需要父母參加家長會時,就會發生很尷尬的一幕,明明是孩子的父母卻會被當作是孩子的爺爺奶奶,而且孩子很有可能會成為同學取笑的對象。而如果父母不幸去世,年幼的孩子又該由誰來撫養呢?這是一個沉重又無法迴避的問題。

高齡產子是一件高風險的事,儘管現在媒體多有報導,但每個成功案例的背後都有一部分的幸運成分。而如何能把孩子養育成人,則更是需要做好充分準備,慎重考慮的事情。

對於高齡產子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交流。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失獨後,我又生了一個女兒,被一個跳樓的人砸死了」
    更讓人不忍的是,那個17歲的女孩,是失獨家庭再生女,她的父母,第一個孩子十幾歲去世後,又懷了她。可想而知,她是父母活著的希望。而本來,她還計劃著明年去俄羅斯讀書。老人張玉融在兒子去世後,每天4點多起床,打開電腦,同時登自己和兒子的QQ,一坐就是20小時。她會先給兒子發消息:「兒子,媽來了。」然後再用兒子的QQ回答:「媽媽,我想死你了!
  • 68歲失獨奶奶,備孕成功懷上雙胞胎,網友:不太理智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存在著各種不測的可能性,有些父母在上了歲數之後卻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孩子。為此有些老人就會為了彌補心中的痛苦,而選擇再次懷孕生子。 案例 早在3年前,就有一位張奶奶在自己68歲的高齡裡不顧自己的身體情況而懷孕,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 這個孩子該懷嗎?俄女星生唐氏兒後高齡再孕,當場被觀眾質疑…
    其實,關於生娃,打怪升級的比喻一點不誇張,而像伊芙琳娜·柏洛丹絲在曾經產下唐氏兒+高齡的情況下再度懷孕,就有點像是賭博了~在孕期,高齡產婦檢查上要尤為注意,時刻關注自己身體變化。高齡女性在整個懷孕期間出現妊娠高血壓合併症的比例在增加,所以在孕期檢查的圍產檢查的時候,血壓的測定、脈搏的測定、血常規、尿常規,這些都歸為常規檢查。高齡產婦在懷孕後,對胎兒畸形問題特別在意,有些甚至出現精神過度緊張、憂慮的情況。
  • 古巨基曬全家福照片,高齡妻子生娃後難掩老態,網友:像奶奶抱孫
    生活中不乏有些女性生娃後變年輕,但變老的女性更是大有存在,尤其是高齡產婦,就連遍布美女的娛樂圈都有不少女星產後仿佛老十歲一般。說道娛樂圈的高齡產婦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她們為了事業都會選擇晚婚晚育,而生娃後也確實在他們臉上留下了痕跡。
  • 失獨老人:「直到停止呼吸,才能忘記孩子」
    兩個人的日子就這樣一過12年,眼看著彼此一天天老去,他們想過住養老院, 可是失去了唯一的孩子,沒有人給籤字擔保,就連養老院都向他們關上了大門。他們還想過請保姆,可是兩個人每月一共4000元錢的退休金除了維持基本生活、生病吃藥,幾乎剩不下什麼。未來怎麼辦,他們想都不敢想。
  • 兒子去世16年終下葬,6旬母親成失獨老人:後事料理不完不放心走
    事情還要回溯到2003年4月3日,她唯一的兒子在醫院被確診為急性重症胰腺炎,多次手術後去世,年僅20歲。花了40多萬後,她還是欠醫院12.4萬元醫療費,正是因為如此,醫院沒有給她的兒子開具死亡證明。這些老人們的社會地位、收入不盡相同,但喪子之痛卻是共通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現如今的失獨老人已經超過了百萬,這些人年輕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響應國家號召,才只生了一個孩子,當他們年老卻失去依靠時,社會應該積極伸出援手。
  • 失獨3年後 60後夫妻經歷多次試管嬰兒生下小女兒
    3年後,這對失獨的60後夫妻在經歷多次試管嬰兒後,艱難生下了女兒盼盼。  年齡相差將近30歲的兄妹從未謀面,但冥冥之中似乎有一股天然的默契將他們相連。盼盼最喜歡的玩具就是哥哥留下的米奇鍾,經常看著轉動的指針「咯咯咯」笑。  每當這種時候,黃黎敏夫婦就覺得,過去和未來的一切辛苦都值得。
  • 盛海琳60歲生雙胞胎,田女士67歲生女,都是高齡生娃,現狀大不同
    從醫學角度來看:35歲以上的孕媽,會被稱為「高齡產婦」,孕期更加細心,才能確保母子平安。 隨著二胎開放,出現了很多高齡產婦,但超高齡產婦卻並不常見,有兩位代表性人物,一位是60歲生下雙胞胎的盛海琳,一位是67歲生女的田女士,如今咋樣了?
  • 當年那個不顧反對,執意生下雙胞胎60歲失獨老人,她過得怎樣?
    60歲失獨老人堅持受孕今天我們要講這樣一位老人,她已60歲的高齡,依舊選擇堅持受孕,她有著怎樣的故事?當年那個不顧反對,執意生下雙胞胎60歲失獨老人,她過得怎樣?這位老人叫做盛海琳,她原本和老公有著一個心愛的女兒,一家人過著和和美美的生活。
  • 還記得「生娃機器」蔣麗莎嗎?之前連生4個娃,全家現狀讓人心酸
    對於現代家庭來說,生娃是夫妻的人生大事,為了把孩子養育好,在生娃之前夫妻要做一個長遠的計劃。然而卻有一些人,生娃時太過"草率",還記得"生娃機器"蔣麗莎嗎?這件事聽上去都讓一般的女人感到有些害怕,可是他們卻引以為豪。
  • 生下雙胞胎女兒10年後,60歲失獨媽媽盛海琳的現狀如何?
    她曾經希望親戚們能多生一個孩子給她,也曾想過領養汶川地震的孤兒,還想過去領養被拐賣的兒童,但是,這所有的想法最終都沒有實現。迫於無奈,最後她決定自己再生一個孩子。於是,在排除了萬難之後,她終於在2010年的5月25日,又生下了自己的孩子,而且這還是一對雙胞胎——智智和慧慧。
  • 還記得5年前的「無腿媽媽」嗎?堅持做試管生下雙胞胎,現狀感慨
    「文/糯豆包媽媽,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曾經有人說過:女人生過孩子後,才算完整。在漫長的人生旅程中,女性以母愛戰勝披荊斬棘,一往無前的事例數不勝數,懷孕生子對於正常人來說,都是一場艱巨的挑戰,對於有些「特殊」的女性來說更是難上加難,比如「無腿媽媽」呂娟。還記得5年前的「無腿媽媽」嗎?
  • 失獨老人調查:有人現「逆反心理」憎惡小孩 恨不得放學兒童被壓死
    那幾年,劉香蘭兩頭奔波,照顧90多歲的婆婆和80多歲的父親,因此疏於照看兒子,事後她有些自責。「兒子看我照顧老人辛苦,還組織十幾個高中同學開了個會,說獨生子女們結成一個兄弟姐妹的同盟。將來不管誰家有事,都可互相照顧。」沒想到兒子先走了。 劉香蘭夫妻倆陷入抑鬱。2014年,劉香蘭因機緣融入了「失獨同命人大家庭」,才感到一些欣慰。大家同病相憐,可以互訴衷腸。
  • 失獨老人之痛:白髮人送黑髮人,養老院將他們拒之門外
    在我們國家,有著一個不容忽視的,數量極為龐大的群體——失獨老人。1982年9月,我們國家將計劃生育定位我們的基本國策。這一國策在成功、有計劃的控制住了人口的同時,也側面影響了失獨老人的數量。「我是多麼喜歡孩子,但是為了執行計劃生育,我只要了一個孩子,到最後我落了個啥現在。」
  • 有種「毀容」叫生娃,女神張栢芝高齡生下第三胎後,樣貌大變樣
    導讀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齡是25歲到35歲之間,如果35歲生娃會被定義成高齡產婦,不管是不是第一次,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懷孕分娩的風險也會大大提高,還會加快身體的衰老,因此,許多專家並不建議女性在35歲之後生寶寶。
  • 60歲失獨夫婦,7年前不顧勸阻執意生下雙胞胎女兒,如今怎樣了
    大家都知道,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齡是在23到30歲,到了35周歲後生育,就被稱之為「高齡產婦」。然後,一位名叫盛海琳的60歲老人,不顧親朋好友的反對,執意要在60歲的高齡,通過試管嬰兒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是什麼原因,讓她冒著如此大的風險,也甘願一搏呢?
  • 清水慈善攜手成都維夢公益看望失獨老人
    慈善 | 助學 | 扶貧 | 養老院 | 環保 | 動物保護讓更多貧困家庭因您而受益家中唯一的子女不幸離世,這種家庭被稱為「失獨家庭」。失獨老人是一群特殊的群體,他們在經歷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人生大悲後,已失去了再生育能力,只能獨自承受養老的壓力與精神空虛。
  • 國內首家失獨老人救助基金會成立
    點擊查看 慈孝特困老人救助基金會3月28日在北京成立,這是我國第一個由民政部主管、專門為失獨老人服務的全國性基金會。近年來,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介紹說,截至2013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02億,佔總人口的14.9%。
  • 泰國試管生男孩靠譜嗎?真實情況居然是這樣
    生男孩,這是一個從古至今的熱點話題。由於深受兩千多年封建思想的影響,大部分家庭覺得,一定要生男孩,這樣才能完成家族血脈的傳承。但自然妊娠生男孩機率非常渺茫,只有藉助當前較為先進的輔助生育方式——泰國試管嬰兒技術來達成生男孩的心願,那麼問題來了:泰國試管生男孩靠譜嗎?寶寶健康有保障嗎?試管費用是不是比較高?
  • 年近半百意外失獨,要不要補生?幾位老人的回答,戳人心
    有一天下午,我們從收音機裡,聽到了一段中年失獨的故事。裡面的主人翁是一對47歲的夫妻,他們原本有一個年輕有為的兒子,但是因為一場意外,他們的兒子2年前離開人世了。年近半百卻意外失獨,夫妻二人從此過上了以淚洗面的日子。為了早點從悲傷的情緒中脫離出來,為了晚年有個依靠,他們決定再補生一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