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宏哥 來源於醫殤微信
南航事件新聞發展到現在,持續成為熱點,我也忍不住來對本起事件來做個評論,首先聲明,宏哥我不是外科醫生,僅是一名多年醫務處糾紛辦的工作人員,如果有專業上說的不對的請指教。
11月11日,我們在該位記者還在恢復期的仍未下筆開始寫第一篇文章的時候就寫了一篇《從記者朋友網上求助看有個醫生朋友是多麼幸運》的文章,裡面把當時能獲取的信息歸納了下,並對腹內疝進行了一個專業科普。下面我們就一些爭議比較大的問題發表點我自己的看法。
999把患者從機場醫院轉診至同級的急救中心是否合理?
這個問題,我感覺不是很好的選擇,這種不能確診的病人應該是遵循自下而上的轉診原則,這點上999救護稱協和急診爆滿可以理解,應該是有電話記錄證明的,朝陽路堵的理由有些不夠充分。
999急救轉運的答覆是否合理?
說實話,我覺得他們腦子有些被燒壞了,一個投訴去牽扯到誤導社會輿論,加劇醫患矛盾,影響社會穩定的地步,是否寫的有些過了?
另外請的專家也被網絡各方挖掘並質疑本來就是急救中心的專家,調查的程序也沒詢問記者當事人更顯粗糙,即使我認為該專家說的沒錯,但是這明顯是請了錯誤的人說了。
因為郭美美等事件影響,紅十字的一些聲譽是下降趨勢的,在前面南航和機場醫院都能誠懇認錯,整改的態度的對比下,採取強硬的指責扣帽子式的回應,顯然是應對失當。
一場危機應對的生生的把自己給陷進去了,結果事件發展的更大化了,我看現在他們是進退失據了。這是可以列為經典的失敗危機公關的案例之一的節奏啊。
999急救車忽悠記者三甲掛不到號轉運到急救中心,是否涉嫌利益輸送?
這是記者闡述的核心問題,回答這個問題前,我首先講個小故事,我身邊的城市裡急救中心剛成立的那會我聽說過和急救中心打好關係的醫院收到的急診病人比較多的傳說,都是公立醫院哦。當然公立醫院是不可能你120送個病人我返你多少錢的,因為做帳都不知道怎麼做,至多平時多打打關係而已,目前因為經常發生所有醫院急診爆滿,所以現在我所在的城市裡這個事情沒有了,而是變成了經常性醫院總值班和120中心講,我們急診爆滿不要送病人來了...。
另外據報導999是紅十字的事業單位,記者被拉去的急診搶救中心是社會資本辦的醫院,兩家是完全獨立的,同時兩家離著也近。出於對公立和事業類似名詞的秉性的認識,我認為999急救轉運公然接受急診搶救中心給予拉一個病人給多少利益的可能性不大,無論是從文件形式或者財務形式,如果有這個可是大問題。但是你說急診搶救中心工作人員和999急救轉運工作人員搞好關係,我認為是可能的,但是可能也無法上綱上線到利益輸送的地步。另外記者所提轉運車輛忽悠他掛不到號這事,我相信記者的話(因為他平時還蠻靠譜),但是這事目前無法證實,因為搶救車裡估計不會有錄音錄像的。
衛計委不是公安局,它能做的比較正規的調查就是請系統內的衛監或紀檢部門介入,分別和相關涉事人員談話,做文字記錄,到頂就是查查有沒有帳務上的經濟來往,帳務來往的可能性我前面所說可能性不大,車上又沒有錄音錄像,這個指控還真不一定有什麼清晰的結果。
但是記者這番言論出來後,包括北京很多醫師和患者的微博言論來看,這999救護車喜歡把病人往急救中心送應該是真的,套用@王志安的話:能不能公布一下999把患者接到自己醫院的比例,再公布一下直接送到三甲醫院的比例,再公布一下拉倒999之後又送到三甲醫院的比例是多少?這些數據可以看出999救護車喜歡把病人往哪裡送,呵呵。
而且據某些媒體報導:999急救中心官網上看到,「北京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與「北京市紅十字會急診搶救中心」並列出現在網站左上角。兩家的舉辦單位均為「北京市紅十字會」。「2014年年度報告」兩家單位的填表人都是史翠芳一個人。
總而言之,目前調查結果未出,我不好說。如果要有,那就不是小問題了。
急救中心醫師詢問吸毒史是否合理?
在一個當時所有檢查都陰性,除了一個腹腔少許積液腸管擴張的B超下,詢問下這方面的病史並無不可。很多人說可以從身體是否有針眼來看,還有些人說可以血液檢查或尿液檢查,這個問題我覺得爭它幹嘛,你能一眼就看出他是癮君子?身上他就布滿了針眼?人就消瘦成把骨頭?至於血液檢查或尿液檢查,這個毒品檢測都有專門的試劑盒,檢測與復檢都是公安部門專門指定的檢測機構做的,普通醫院會有麼?至少我所在的醫院沒有,我想北京也不會個個醫院都有這種試劑盒的吧。醫學問診就是一個不斷排除的過程,難道連問都不能問了?
當然我理解記者同志痛成那樣了覺得醫師還要問這個問題的心理鬱悶,但是其他人說,我可要反駁。
注射止疼針是否會掩蓋病情?
哎,這事網絡上醫生都分為兩派,很多人舉了最新的醫學研究表明等等來證明是可以打的。我說闌尾炎在開始臍周疼痛還未轉移的時候你給我打個止痛針,讓他一直感覺不到疼痛試試你還能否明確的查找到病因了?一個胸悶胸痛到滿頭大汗的患者來就診,你先給他來針嗎啡讓他舒服舒服再去檢查?請記住患者的疼痛是什麼?是一種提醒,提醒臨床醫護重視患者,若未明確病因還需不斷思索,不斷檢查查找病因的線索。我個人仍堅持未明確診斷前最好不要用止痛藥的理念,請記住這裡的關鍵字:未明確病因前,最好不用。
為什麼急救中心沒診斷出來腹內疝,一到北大就診斷了?
之前的文章俺就說了,這個毛病相對比較少,術前能診斷的就更少了,大多數案例以術中探查所見來診斷的。(我剛問了下我們醫院,今年1月1日至今術前CT診斷的就2例,其中一例未能追溯到是否手術證實,一例經外院手術證實。)另外白衣山貓在最新的一篇微博《急腹症、B超、腹腔積液和腹穿》中提到:阿寶給我描述了他參與記者救治的整個過程,其中很關鍵的一點是,記者的肚子摸起來一直沒有肌肉緊張,有壓痛,沒有反跳痛。這裡說句公道話,北大人民醫院給記者做得CT是腸繫膜的CT,這需要相關的技術和設備,不是每個大醫院都能夠做的。@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也曾於11-30日微博說:為我主刀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郭鵬副主任醫師最終確認,我的疾病完整診斷為:腹內疝,急性腹膜炎,急性機械性絞窄性小腸梗阻。
首先我要說一下,山貓所說的腸繫膜CT估計是腸繫膜CT血管成像, 而該名記者曾在機場醫院或急救中心做過CT,估計是腹部平掃或者增強,而CT雖然是同一個名詞,掃的部位方法不一樣得出的結論也不一定一樣。就拿CT腹部增強和CT腸繫膜血管成像對比下,造影劑的傳注速度、CT重建算法(參數),開始掃描時間等均有差異,造成成像結果的差異以至影響對疾病的診斷。簡單來說,可能CT腹部增強沒有明顯看出來記者的腹內疝,而CT腸繫膜血管成像倒發現了異常。
綜合該名記者的描述,該名記者下午4-5點的時候到了北大醫院,當時阿寶到場後按了記者的肚子,有壓痛,無反跳痛,無肌衛,CT腸繫膜血管成像發現異常,晚上8點左右手術。我認為整個醫療環節上問題似乎看起來不大。為什麼急救中心不開腹探查?在腹部體徵有壓痛,無反跳痛,無肌衛,B超提示」右下腹腸間隙可見1.7釐米不規則液性暗區。腸管擴張,最大直徑2.7釐米「,其他檢查結果陰性的情況下,誰給這樣的病人探查?誰敢給這樣的病人探查?而該記者所述出院診斷中有急性腹膜炎,估計就是在到了北大醫院後手術之前那段時間發生了腹膜炎,加上CT腸繫膜血管成像有異常才促使醫師開腹的。如果做腹穿呢?腹穿是炎性滲出液你也不敢開,腹穿是血性的估計敢了。但這個病人的腹腔積液回顧來看即使急救中心做了,也是炎性積液可能性大。
寫下本文第一版後,我在網絡上找到了該名記者的北大醫院的部分出院記錄,出院記錄上描述,開刀前有腹膜炎體徵了,也是剖腹探查術,沒看到那份出院記錄上北大CT的結論,部分摘錄如下:術中探查所見:腹腔內見大量血性腹水.該段腸管長度約100cm,表面顏色紫紅,相應腸繫膜動脈搏動微弱,松解粘連後未改善,術中診斷:急性瀰漫性腹膜炎,機械性腸梗阻,內疝,迴腸壞死。決定行小腸部分切除術...
看明白了上面的話,我們才好討論急救中心的處置,急救中心做了一堆檢查沒診斷出來,只能說水平一般,沒做腹穿存在瑕疵,但不能說它草菅人命。
當然我的這些話只是建立在現有資料的基礎上說的,還要綜合來看當時這位記者的情況的,目前僅有的資料我只能得出這個結論了。
這事的思考
社會資本運作的急救中心能否高大上點再讓其加入急救體系
但是這位記者所說的,他所要的是一個急救體系的改進,並非要去打倒999急救轉運哦,這個目的立意非常高遠,其實這個可以思索下,如果急診搶救中心能高大上到就能搞定記者的這個病,那就不會有類似的問題出現了哇。在三甲甚至三特林立的北京,你搞個二級的急救中心,誰願意去啊。每個人都想著自己得到最好的治療啊。
急救也需要分級救治
我不知道北京急救體系為什麼會有120和999兩套,雖然他們現在都併線了,但是我知道一個城市的院前急救光靠政府投入永遠沒法滿足,因為急救需求的增加幅度比較大,急救資源裡很大一部分被浪費掉了,政府投入不光是一輛急救車的錢,還有裡面配備人員的,運營的錢,而最近幾年買車容易,留住人卻很難,為什麼?工作辛苦、不被人尊重、晉升限制、錢少,就北京這麼大的城市一晚上會有多少人打電話要求急救,備多少車,多少人員,這些錢呢。而解決這樣的問題,除了其他的一些努力如加大投入外,還要深挖潛力,這個潛力在哪裡?就是急救的分級救治,據統計國內30%左右的急救其實是不急的,而如何讓真正急的急救能得到施救,讓那部分非急救的醫療轉運不佔用急救資源也是政府需要考慮的。(註:我另起一篇文章介紹下某市的非急救轉運社會化的經驗。)
社會需思考,為什麼我們今天討論了這麼多的作為醫生敢不敢開這個腹的問題?
作為醫務科醫患辦的工作人員,我的想法是嚴格遵循臨床指徵,該開的時候一定要開,家屬或患者不同意,籤字。不該開的時候千萬別開,翻臉不認人的事情我在各種人身上都看到過,無論關係遠近。
我想我的這番話能得到大多數醫生的認同,防禦性質的醫療固然對醫護們有利,但是對於患者呢?其實我所說的防禦性醫療在文中我認為還有1處也提到了,但是沒有具體點出來,嘿嘿。
宏哥為某省某市一家醫院的醫療糾紛處置人員。《宏哥:我對南航事件中999救護車及急救中心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