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依哥從龍巖趕回福州捐出造血幹細胞

2020-12-24 福州新聞網

  福州新聞網9月28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 通訊員 薛昀文/攝)28日上午,長樂依哥林志傑在福建省腫瘤醫院成功捐獻出造血幹細胞,成為我省第268例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這份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將為省外一名5歲血液病患兒送去生的希望。

  今年42歲的林志傑告訴記者,他常年在龍巖連城做生意,由於生意繁忙,一年回福州次數屈指可數。不過,每次回福州,他總會做一件事,就是去街頭的獻血屋獻血。「這個習慣有10多年了,獻多少次記不清了,不會去記這個。」林志傑笑著說。

  2013年3月,他在獻血時留下血樣,這意味著他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18年,林志傑收到了省紅十字會通知稱其與一名患者初配成功。「獻吧!」林志傑沒多想,當即同意。

  「林志傑最近特別忙,不僅忙著生意上的事,還得忙家裡裝修,但他卻放下手頭所有的事情來福州,在福州待了快一個星期了。」陪著林志傑前來捐獻的連城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項其餘說。

  「救人要緊,能做一點就做一點,能幫一些就幫一些。」林志傑說,他捐獻造血幹細胞和獻血的心態一樣,覺得自己能做的就去做了。

  當天,福建省第14例、福州第4例(福州首例女性)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伍麗琴也來到現場為林志傑加油點讚。

相關焦點

  • 幸運女孩兩次獲捐造血幹細胞,恩人是同一個人
    醫生告訴她:惟一的希望就是做造血幹細胞移植。沒想到,不到一周時間,這個幸運的女孩就找到了跟自己配型全相合的供者。2014年9月6日,入移植倉的第17天,供者的造血幹細胞緩緩流進了胡磊的身體。原本以為可以就此重啟生活,可在2016年的一次複查中,胡磊的病疑似再次復發。在她和家人又一次陷入絕望之際,又是當年那位供者,為她捐獻了淋巴細胞。
  • 「捐獻造血幹細胞,我願意!」
    12月10日,餘輝將前往長沙,接受造血幹細胞捐獻移植手術,挽救一名病情危重的白血病人。三次被問三次「我願意」2004年11月2日,是餘輝第一次獻血的日子,也是16年堅持的開始。平均每年兩次的獻血頻率,已經成為餘輝多來年的獻血習慣。紅色的獻血證書因為滿載記錄,更換了一本又一本。
  • 第10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幹細胞移植應用澆灌生命之花
    8月6日,捐獻志願者冰冰(化名)在四川省人民醫院血液科志願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這些生命的種子將救助一名血液病患者。冰冰也成為了四川省第265例、中華骨髓庫第10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2017年,大學二年級的冰冰偶然看到當地紅十字會在學校裡組織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宣傳活動,於是抱著一半好奇一半懵懂的心態去了解了有關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具體事項。當得知成為造血幹細胞的應用可以治療「絕症」,並拯救患者的生命,冰冰便馬上決定加入這個隊伍,並在當時留取了血樣,成為中華骨髓庫的一名入庫志願者。
  • 生命如花 熱情綻放 浙江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600例
    褚華傑是我省第6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浙江也成為全國第6個達到6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的省(市、自治區)。從2003年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啟動之初的10年突破百例到如今年捐獻突破百例,浙江造血幹細胞捐獻邁入快速發展軌道。截至目前,全省造血幹細胞入庫志願者達到9萬餘人份,累計庫容使用率位居全國前列。
  • 中秋假期 淄博男子赴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
    為了救助15歲的少年,陶德臣9月21日趕往濟南,做著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各種準備。「這個中秋節,我不能與家人團圓,可是我希望被救助的這個15歲的少年,能儘快好起來,以後的每年都能夠陪著家人過中秋節。」陶德臣表示。陶德臣,男,35歲,住在周村,就職於山東金潤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造血幹細胞表面標誌物
    造血幹細胞類型已經定義了兩種類型的造血幹細胞:能夠終生保持自我更新和多譜系分化潛能的長期再生細胞(LTRC);來源於LTRC的短期再生細胞(STRC),雖然它們保持了多能性,但它們表現出更有限的自我更新潛能。它們重建髓系和/或淋巴系間隔的時間很短,大約6周。2. 造血幹細胞的來源造血幹細胞存在於成年人的骨髓中,特別是在骨盆、股骨和胸骨中。
  • 90後男子赴鄭州捐出造血幹細胞,將挽救一名血液病兒童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陳海峰 通訊員 閆佔廷適逢年末歲尾,12月27日,寧陵縣鄉鎮醫生郭含含趕赴鄭州,用另外一種方式挽救一條幼小的生命:捐獻自己的造血幹細胞。他將是寧陵縣第9例、商丘市第33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造血幹細胞」從石家莊到北京:疫情下的一場生命接力
    機器正析出血液中的造血幹細胞。1月11日清早,來自邯鄲的李雲飛進入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血液採集室,向一位北京的血液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按計劃,這袋混懸液要在當天離開石家莊,送抵北京,移植入患者的身體——自1月1日起,患者已完全喪失了免疫造血功能,這意味著每多拖延一秒,患者都命懸一線。
  • 捐獻造血幹細胞,肥東的他用愛點亮了生命之光!
    而造血幹細胞是所有造血細胞和免疫細胞的起源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歸巢(即定向遷移至造血組織器官)潛能。造血幹細胞來源於紅骨髓,可以經血流遷移到外周血液循環中,不會因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而損壞造血功能。
  • 鄭州95後女孩捐造血幹細胞 救治北京白血病人
    本報訊 昨日,在親友陪伴下,鄭州95後女孩張珊珊在河南省腫瘤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為挽救一名遠在北京的白血病人貢獻了「生命種子」,成為鄭州第221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2014年4月20日,上大學期間,在一次學校組織的無償獻血活動中,張珊珊了解到造血幹細胞捐獻知識,出於對白血病患者的同情,她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如果真的能配型成功,我也可以做一件救人命的大事了。」沒想到僅僅相隔一年,機會就來了。2015年10月27日,張珊珊接到了鄭州市紅十字會的電話,得知自己與一位白血病人初步配型成功,她毫不猶豫地履行了入庫時的承諾,同意繼續捐獻。
  •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陳志剛:體會另一種的血脈相連
    2003年11月,陳志剛接到市紅十字會通知,到人民廣場進行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由此成為河北省首批造血幹細胞的愛心捐獻者。2010年8月,陳志剛與一名蘇州籍白血病患者造血幹細胞初次配型成功,他當時非常開心,「經過7年多的漫長等待,終於等到了這一天,我要全力支持配合,幫助患者重燃新生的希望。」
  • 造血幹細胞從石家莊到北京:疫情下的一場生命接力
    造血幹細胞從石家莊到北京:  疫情下的一場生命接力  李雲飛仰躺在床上,蓋一層薄被,鼻息把口罩吹得蓬起。  他不能動,兩臂的肘中央各被扎入一針,針頭粗大,體內的血液順著針頭、管路流出,直通床側的一臺機器。機器正析出血液中的造血幹細胞。
  • 我市志願者鍾鉉南在穗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8月7日,在市紅十字會志願者的陪同下,鍾炫楠來到南部戰區總醫院,第二天便開始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12日上午,他進入造血幹細胞採集室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終於完成了多年的心願。       鍾炫楠覺得,對於自己來說捐獻造血幹細胞只是一件平常事,而對於患者來說能遇上合適的捐獻者實屬不易,自己能堅持完成捐獻,幫到別人,感覺挺好的。
  • 青島第10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返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王魯青 12月4日,青島市第101例、嶗山區第11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張同軍從青島出發,奔赴濟南捐獻。12月10日,張同軍成功完成捐獻返回青島,他的熱血,成功挽救了一名中年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 造血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
    造血幹細胞(HSC) 造血幹細胞(hemapoietic stem cell, HSC)是存在於造血組織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細胞,它不是組織固定細胞,可存在於造血組織及血液中。造血幹細胞在人胚胎2周時可出現於卵黃囊,妊娠5個月後,骨髓開始造血,出生後骨髓成為幹細胞的主要來源。
  • 捐獻造血幹細胞的85後陳維維登上中國好人榜單
    其中曾被媒體廣泛報導,就職於鄞州白鶴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陳維維,榮登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好人。自願成為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配對成功稱「像在做夢」85後的陳維維,現就職於鄞州白鶴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事辦公室和人事工作。
  • 造血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匯總
    2.Cell Rep: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或能源源不斷產生造血幹細胞的新方法doi:10.1016/j.celrep.2020.108474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班牙基因組調控中心和哥倫比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識別出了一種對稀缺、救命的造血幹細胞(HSC)擴增至關重要的特殊蛋白質。
  • 「為英雄捐獻造血幹細胞,值!」——記衡東縣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為英雄捐獻造血幹細胞,值!」湖南日報數字報刊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陳鴻飛通訊員 劉雅倫 周健「小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捐獻的造血幹細胞讓抗疫英雄的手術十分成功。」據了解,向文韜是衡東縣第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今年28歲的向文韜是黨員、退役軍人、紅十字志願者。2017年8月,他在無償獻血時,志願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去年8月,向文韜接到中華骨髓庫湖南分庫的求助電話,有一名外省患者急需造血幹細胞挽救生命,而他與患者初配(低分辨配型)成功,問他是否願意捐獻?
  • 安醫大研究生捐造血幹細胞救廣西3歲男童
    12 月 15 日,經過幾天的住院準備,90 後研究生劉翔國在中科大附一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隨後,他的造血幹細胞將送往廣西,為一位身患地中海貧血的陌生 3 歲男孩送去重獲健康的希望。據介紹,造血幹細胞移植是臨床醫學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凡 18 至 45 周歲,身體健康,符合獻血條件,都可以申請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 「最美女孩」許艾菲捐造血幹細胞成網紅
    那天,許艾菲收到了來自省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即中華骨髓庫浙江分庫)的通知。「工作人員告訴我,有患者和我配對成功了,對方是一名15歲的白血病患者。」許艾菲告訴記者,她這才想起來,2009年獻血時,她留了血樣給中華骨髓庫,「看了中華骨髓庫的宣傳冊,知道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為血液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所以留了血樣」。不想時隔8年,茫茫人海中她真的遇上了那個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