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清朝滅亡前夕的社會圖景,師傅給騾馬釘鐵掌

2020-12-22 小歷史

老照片記錄著歷史的真面貌,能讓我們直觀觀察無法再現的時代。今天給大家推送一組拍攝於清朝滅亡前夕的老照片,看看改朝換代之際京城的社會圖景。照片來源:英國人Oliver Heywood Hulme相冊。

前門火車站的北洋新軍。

組建新軍是清廷強兵的重大舉措,用來保護皇權萬世一系。哪能料到,新軍最終成了清朝的掘墓人。

跳高的男子,正在接受軍訓。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場景,男子跳高的一瞬間大辮子高高飛起,在空中划過一道弧線。做運動或幹活的時候,男人的大辮子可能會成為小小的障礙,常常將其纏在頭上。

給騾馬釘馬掌。

一匹馬(也可能是騾子)被緊緊地捆在木架子上,動彈不得,師傅正在為它的蹄子裝蹄鐵。此舉有助於保護騾馬的蹄子,使其在長途跋涉之後不至於磨損,也能增強抓地力。現在還有人能在生活中看到這個場景嗎?

內城城牆根。

你從這張照片能看到什麼?鐵路、電線桿、乾涸的護城河、一隊軍人……曾有網友問過,城牆每隔一定距離突出的墩臺起到什麼作用?那些墩臺俗稱「馬面」,當敵人來襲的時候,守衛的軍人可以從多個角度反擊,消除城下死角。

已顯破舊的崇文門城樓。

崇文門寓意崇尚文德,與宣武門相對稱,左文右武。不過,此門並非專為讀書人而開,而是為商人而開。每天清晨,所有進入內城的貨物都要在此排隊納稅,十分繁忙熱鬧。

騎駱駝的蒙古女子,有幾分霸氣。

清朝時期,滿蒙一家親,很多蒙古人往返北京販運貨物,他們所用的運輸工具就是善於長途跋涉的駱駝。

正在休整的軍人。

這些人不屬於北洋新軍序列,根據其服裝判斷,應該是勇營。他們所使用的武器是裝了刺刀的毛瑟步槍,在當時算得上先進武器。清軍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大規模裝備毛瑟槍。

內城角樓附近,駱駝在飲水。

城郊餵養駱駝的人家很多,承擔了城內外物資運輸的任務,保障了人們生活所需。一個駝夫往往可以駕馭十幾頭駱駝,彼此用繩索連接,裝滿商品,像一列小火車一樣。

雍和宮裡的男人合影。

左二男人手裡似乎拎著坤包,為他增添了幾分「嫵媚」。右一那位與左邊三人應該不是同一社會階層。

八達嶺的山谷與長城。

清朝以來,長城的軍事防禦作用慢慢消失,但是八達嶺作為交通要道的地位從未改變。從這裡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慶,西北往宣化、張家口,「路從此分,四通八達」。

相關焦點

  • 晚清老照片:影視劇無法呈現的社會圖景,每一張都戳心
    小編搜集的這一組老照片記錄了晚清多種社會現象,直觀再現了100多年前的歷史圖景。看看老照片中的場景,再放眼我們當下的生活,真讓人感慨社會發展速度之快! 清朝時期,福建大片山林被砍伐變為茶園,華南虎的棲息地遭到破壞,頻繁出現下山傷人的事件,形成嚴重「虎患」。鑑於此,當地有人以獵虎為生。1910年,上杭縣鄉民「聘請射虎技師於家,施毒箭於大坑嶺頭,斃一黃虎,重三百餘斤」。從照片中看,遠道而來的洋人也加入了獵虎隊伍。
  • 民國初年的中國社會縮影——清朝剛滅亡時的四川人市井生活舊照!
    【民國初年的中國社會縮影——清朝剛滅亡時的四川人市井生活舊照!】民國初年,四川某地的菜市場,沒什麼東西賣,也沒什麼人來買,不像現代的菜市場那樣熱鬧。兩個年輕人在用煙杆吸菸。這些老照片拍攝於清朝剛滅亡時的民國初年,可以看到照片中左邊的男子已經剪掉了辮子,但也還有人留著,因為他們沒那麼快接受新事物。這張照片是拍攝於辛亥革命成功不久後的四川,可以看到男人們都剛剪掉了辮子,清一色的光頭。這是簡易型的轎子嗎?兩個轎夫抬著一個士兵,前面的轎夫還留著辮子,後面的那個轎夫已經剪掉了辮子,這就是清朝與民國的過渡期經常能看到的景象。
  • 晚清老照片:清朝滅亡前北京人的日常生活,老太太的眼神很搞笑
    今天為大家刊發的這一組老照片拍攝於1907年前後,記錄了清朝滅亡之前北京人的日常生活場景。大清走向覆滅之際,人們的精神面貌是怎麼樣的呢?他們並非在歷史上留下聲名的王公大臣和社會名流,而是中下階層的普通人。雖然有的家境比較好,但也沒有做過什麼值得書寫的好事或壞事,就連攝影師也沒有記下他們的名字。正是這種普普通通,恰好還原了晚清民間的真實社會生活。
  • 清朝老照片:為何皇帝嬪妃都長得很醜?那是因為你沒見過漂亮的
    清朝老照片:為何皇帝嬪妃都長得很醜?那是因為你沒見過漂亮的導語:眾所周知,在我國歷史上,清朝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因為清朝後期清政府無能,遭受到西方列強的入侵,讓原本已經落後的清朝,加速的滅亡。當時西方拍照技術流入我國,深受貴族的喜愛,也留下不少晚清老照片。我們從這些老照片中,看到的晚清皇帝的嬪妃,看起來都很醜,難道清朝的女子都很醜嗎?其實並非如此。清朝時期,皇帝選妃的標準很高,只不過顏值並不是最重要的。能夠進攻選秀的女子,基本上都是朝廷重臣之女,身份要求是一位。
  • 如果沒有西方列強入侵,清朝會滅亡嗎?
    其實在鴉片戰爭前夕,清朝已經開始接近一個王朝的末世光景。所以,如果沒有歐洲列強入侵,清朝也一樣會滅亡,而且說不定還會滅亡得更早。首先,清朝並沒有擺脫前現代社會的根本危機,也就是由人地矛盾引發的所謂「馬爾薩斯陷阱」。
  • 老照片再現吸食鴉片的清朝人:圖1瘦成皮包骨,圖5女子迷迷糊糊
    照片中是兩個正在吸食鴉片的清朝人。從近代歷史上我們可以得知,清朝的滅亡、近代的屈辱都與鴉片密不可分。
  • 清末老照片:婦女兒童帶火籠取暖,商販在鐵軌上擺攤
    這是一組由貝恩新聞社發行的清末老照片,記錄了清朝滅亡前夕的人物肖像和社會生活,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這些老照片結合我們以前了解過的歷史,形成了一幅更為生動、更為全面的歷史畫卷。清朝前期,綠營有很強的戰鬥力,但到了清末,綠營在國防方面就是擺設,禍害百姓有餘,遇敵則一觸即潰。慈禧太后執掌大權之初,開始對多達60萬人的綠營進行裁撤,直至辛亥革命前夕,仍剩餘10多萬人。朝廷在裁撤綠營的同時,大力發展勇營,後來又編練新軍。
  • 清朝嬪妃住所有多奢華?看完這組老照片,就知道真相了
    看完這組老照片,就知道真相了古裝劇中講述中國古代皇帝的生活,在劇中我們了解他的後宮生活故事,其生活也著實讓我們羨慕不已。不是因為別的,她坐擁有著天下,所有人都敬仰他,所有人都會圍繞著他轉。可是清朝嬪妃吃住真的是電視劇中所演的這般奢華嗎?今天小編帶大家看看她們真實的居住情況,現在中國還留有古代的建築,而且很多都保存的十分完整。看完這組老照片,你就知道真相了。
  • 清朝滅亡,牢裡的犯人怎麼辦?大部分繼續坐牢,有一種人直接釋放
    那麼,清朝滅亡,民國建立後,又是怎樣對待前清犯人的?有人認為,民國自然也會像歷朝歷代那樣,赦免前朝犯人,畢竟朝代變了,領導班子也變了,現任領導班子沒必要處理前任領導班子的遺留問題。但事實上,從前清到民國的巨變,對監獄系統裡的工作人員而言,不過換了一套工作制服,換了一套監獄管理條例,其他事項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 1905年清廷廢除科舉制,這是否加速了清朝的滅亡?
    在這之前列國普遍採用「世卿世祿」制度選拔官員,主要在貴族中選,平民百姓根本沒機會改變社會地位。秦國實行軍功授爵制以後,爵位與戰場上獲取的敵人首級掛鈎,只要夠勇猛,平民也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秦朝滅亡後,漢朝選拔人才的制度主要是察舉制,它的特徵是讓地方官員在自己的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報給中央,中央經過對所推薦的人試用考核後再任命官職。
  • 科舉制度的廢除是加速清朝的滅亡兇手之一
    清朝作為封建時期的最後一個王朝,其存在的周期也比較長,但是最終也逃脫不了被滅亡的原因,它滅亡的原因有很多,不管是在政治還是軍事或者在教育等多種因素,但是在這裡面,清朝廢除科舉制度加快了清王朝的滅亡。這時候的科舉制度不僅最大程度了實現了古代社會人才的流通,僅僅在制度上實現了平等。清朝廢除了科舉制度,那就意味著舊的官僚晉升制度取消了,但是清朝政府又沒有採取新的選拔人才的方法,這就導致了官員的選拔毫無標準,這時候就是清朝混亂官員制度的開始。
  • 老照片:電視劇演不出來的真實晚清社會,還原一個真實的清朝!
    這些老照片記錄了晚清的幾個社會生活場景,非常直觀真實,能帶我們穿越100多年的時光回到歷史中去。我們通常從電視劇中了解從前的生活,事實上,那些演員和布景根本無法還原歷史面貌。 本組圖片收集整理了當時攝影師拍攝的照片,還原一個真實的清朝。
  • 清朝大臣和妻妾老照片:身穿朝服的誥命夫人,氣質清雅的知縣!
    圖為一組拍攝於1875年的清朝大臣和妻妾老照片,半紙筆墨成歌賦,玉宇瓊樓金釵猶。千秋史記任東過,慢攏殘月朝逢秋。本組老照片選用了六張清朝時期上流社會人物留影,其中不但有身穿朝服的誥命夫人,亦是有著氣質清雅的清朝知縣。
  • 清朝滅亡的四大歷史原因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清朝滅亡得一點都不可惜。無論在當時,還是直到現在,大多數人對清朝的滅亡是支持的。人們惋惜漢唐結束得太早,氣憤滿清滅亡得太遲。漢唐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甩滿清八百條街。那些對滿清進行無恥吹捧的,不是幼稚得超凡脫俗,就是奸壞得令人髮指。滿清之所以滅亡,有其內在的歷史規律。擇要而言,有以下各方面原因。
  • 清朝老照片,真實的市井生活,和電視劇不一樣
    清朝老照片,裹小腳的女人騎著白馬回娘家,在清朝家裡有白馬的都是富貴人家 清朝老照片,慈禧太后出宮,身邊眾多太監,頗有一種君臨天下的架勢。
  • 100多年前的清朝人老照片,記錄了最真實的樣子!
    100年多前的清朝人老照片,高高的城門下面的街道兩旁有些棚子,估計是當時生意人臨時歇腳的地方,那位推著小車車的大哥看著好像有些忙!100年多前的清朝人老照片,這裡應該是一個勞力市場,人們每天聚在這裡找活做來養家餬口!
  • 清朝滅亡一點不冤,看看康熙皇帝的一道聖旨,滅亡是遲早的事
    現如今人們對於清朝基本都是非常了解的,只不過大家更為熟悉的是清宮劇,在這樣的電視劇中人們依然可以學習很多歷史知識。不過很多內容是沒有通過清宮劇展現出來的,大部分內容依然是記載在史書中。康熙畫像清朝時期出現了很多耳熟能詳的皇帝,比如說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等等,從乾隆帝之後,清朝就走了下坡路。
  • 清朝老照片:第三張是被流放的百姓,比電視劇真實多了!
    清朝老照片:第三張是被流放的百姓,比電視劇真實多了! 清朝老照片:第三張是被流放的百姓,比電視劇真實多了!
  • 晚清老照片:坐在輪椅上的李鴻章,盛裝華服的皇家格格
    京張鐵路的測繪技術人員。弓箭是中國古代的傳統兵器,清朝八旗尤為重視射箭。照片中一個年輕人腰別兩支羽箭,扎開馬步,右手戴扳指拉弓,正瞄準目標,另外一人持箭待射,仔細觀察著對手的射箭結果。兩位青樓女子的拼版照片。
  • 清朝滅亡後消失的滿清十大貴族姓氏,你都知道哪些?
    清朝滅亡後,索綽羅氏多改為「索」、「曹」、「石」等姓。 五、赫舍裡氏 赫舍裡氏也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屬於滿洲正黃旗與鑲黃旗,也是清朝時最重要及擁有最大權力的滿洲人家族之一,如康熙帝大臣索額圖、孝誠仁皇后都是赫舍裡氏。清朝滅亡後,赫舍裡後裔多改為「赫」、「何」等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