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鋼盔蓋住手榴彈,可以在爆炸中倖存麼?美軍實戰經驗揭曉答案

2021-01-18 大國將令視頻

手榴彈可以說是戰場上使用比較頻繁的一種武器了,相信大家看電視劇的時候也總是看到這樣的情境,戰士們總是打著打著就會扔手榴彈到敵方陣地。兩軍混戰時,一枚突然出現的手雷的確能給敵人帶來不小的麻煩。在看到手榴彈的時候戰士們也會用這種方法去解決,大多數時候大家都會儘可能遠離一點然後臥倒,減少對自身的傷害。但在時間不夠的時候,這樣的方法也不是很保險,那這種時候戰士又應該怎麼處理手榴彈呢?

之前因為受影視劇的影響,很多人會想能不能把手榴彈踢回去或者扔回去,這樣的方式或許有成功的概率,但也非常冒險。這時候大家就想到了戰士們的頭盔,那麼在手榴彈快爆炸時,用鋼盔迅速蓋住手榴彈,能在爆炸中倖存保住命嗎?美軍實戰經驗揭曉答案,我們來看看美國大兵的操作。

手榴彈最開始構造和分類都很簡單,後來也發展出了幾個不同的大類,就是主用手榴彈、特種手榴彈以及輔助手榴彈,後兩種大多數都不具備太大的殺傷力,例如閃光彈和煙霧彈。和它們不一樣,主用手榴彈裡的幾種殺傷力都不小,例如破片手榴彈,最多的可以分裂出6000片碎片,威力不小。

戰士們的頭盔具有一定的防護作用,而且用的也都是強度很高的材料,在某些時候也能防住子彈射擊,但這個作用畢竟還是很有限。所以手榴彈爆炸產生的威力它大概率是扛不住的,基本上都會被炸成碎片。

之前有一位美國士兵就有過類似的舉動,在伊拉克戰場上,他面對敵軍扔過來的手榴彈,第一反應就是拿起頭盔蓋在了上面,但如此一來他就沒時間在逃命了,於是順勢壓在了頭盔上。最後的結果就是手榴彈炸掉了頭盔 ,飛濺的碎片全扎到了這位美軍戰士身上,他犧牲了,但周圍的士兵活下來了。

所以說要用頭盔防手榴彈不太現實,因為它最多只是減緩衝擊力,該炸的還是會炸,而且頭盔被炸裂後出現的碎片也同樣非常致命,也就是說那位美軍戰士相當於是犧牲了自己拯救了他的戰友。如果不是他反應及時,那些美軍的傷亡可能還會多幾個。

當手榴彈出現在一群人中間時,最好的處理方法當然是立馬逃跑,但依然會有好幾個人或傷或亡,而這時候經常會有人站出來,沒有別的東西就乾脆用自己的身體壓在上面,付出自己的性命也要保護好戰友。不止是美軍,世界上很多軍隊都有不少這樣的人。

現在很多手榴彈從引爆到最終爆炸都只有短短幾秒,有時候為了確保手榴彈能殺傷更多的敵人,戰士還會等幾秒再把手榴彈扔出去,這樣的話敵人基本上就沒什麼反應的時間了,能不能活全靠運氣。

下次大家要是看到什麼影視劇裡有人用頭盔抗住了手榴彈的爆炸,那不用多想,估計都是編劇胡編亂造的。不過要是以後的頭盔真能發展出這個功能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相關焦點

  • 手雷威力那麼大,如果用頭盔蓋住,能否保住一命?美軍曾做過實驗
    那麼,在戰場上之時,當手雷出現在自己身旁的時候,能不能利用身邊的一切資源來保護自己呢今天就來說說這個問題,在網上流行著一種說法,手雷爆炸的時候可以用頭盔壓死手雷,這樣能夠減少大部分的衝擊力。這樣就可以倖存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一開始這個說法並不靠譜,手雷的威力是非常巨大的,區區鋼製的頭盔根本毫無抵抗之力,更別說還要用手把頭盔蓋在手雷上。這種做法實際上非常的危險。
  • 有人對著你扔手榴彈,在手榴彈爆炸前,能一腳踢飛手榴彈嗎?
    現如今根據用途的不同,手榴彈可以分為很多種,但是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手榴彈,都能輕易的破壞敵人的坦克或者碉堡等軍事設施,甚至是有的士兵還曾用手榴彈來對付過低空飛行的戰鬥機,並且還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當然了,也正是因為手榴彈在戰場上隨處可見,所以如何減少手榴彈造成的傷害也就成了所有士兵必須要掌握的技能。
  • 抗戰劇中的日本奇葩手榴彈:97式手榴彈使用前為什麼要磕一下?
    但你們發現沒有在大多數的抗日劇裡,日本士兵在進行投擲手榴彈的時候,總是會先在自己的鋼盔上砸一下,然後再扔出去,為什麼要這樣呢?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呢?聽我給你慢慢講來。日軍這種奇葩的手榴彈叫做97式手榴彈,97式手榴彈並不是日本第一代手榴彈,應該是屬於第三代手榴彈,前面經歷過兩次的改良。日本在現代戰爭之初就研製出了第一代手榴彈:大正10年式手榴彈。
  • 鋼盔傳奇
    山田把鋼盔獻給了俘虜他的八路軍戰士,並說,鋼盔能擋住大多數致命的彈片。手榴彈在我身邊爆炸時,是它救了我。那個戰士大概也是個新兵,對他的鋼盔很感興趣,外出執勤也戴著它。結果被班長怒斥:「扔了它!只有怕死的鬼子才戴鋼盔!」這時敵機扔了炸彈下來,兩人同時臥倒,轟的一聲,班長被彈片削掉半個腦袋,戰士倖存。不幸的是戰士剛爬起來,就被自己人打死了。
  • 【不止遊戲】 揭秘遊戲中那些手榴彈 各種有趣的細節和原理
    美軍的M26A1手榴彈,雖然外表看起來很光滑。但這個呢也是預製破片。只不過它預製破片在彈體裡面,用一圈圈布滿刻槽的鋼絲來做的。到時候爆炸鋼絲上的小破片,會隨著彈體的薄鋼板一起飛出去,來達到殺傷效果。而「進攻型手榴彈」顧名思義,就是用於向敵軍進攻時使用。它的裝藥量比較大,主要利用衝擊波殺傷敵軍。比如向敵人躲著的房子掩體進攻時使用。這樣爆炸能有效避免擊中友軍。
  • 電影《金剛川》中,志願軍戴鋼盔符合真實歷史嗎?(上)
    通過以上概述,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兩個結論:第一:我軍對鋼盔的認識及使用程度很高,並非一些人所說的我軍不重視鋼盔,繳獲了也不用;第二:國軍裝備的鋼盔總量有限,在戰爭中的損耗數量不小,我軍繳獲後在作戰中也有損耗,故而我軍中鋼盔保有量也並不多;
  • 鋼盔對士兵生存有多重要?不戴鋼盔的解放軍浴火奮戰,九死一生!
    而在此之前的30多年,解放軍未曾大規模配發鋼盔。之所以在80年代開始大範圍配發鋼盔,其一,中越依然在進行小規模交火戰鬥,有實戰需要。其二,國內鋼鐵冶煉技術的提高,能夠滿足軍用鋼盔製作要求。其三,國家經濟條件有限,鋼盔價格遠遠高於解放帽,軍費必須精打細算,尤其是核心工程,需要持續不斷的資金投入。
  • 紀錄片中志願軍沒有戴鋼盔,《金剛川》吳京和張譯戴鋼盔合理嗎?
    鋼盔,顧名思義就是用來保護頭部的護具。最開始是古代戰場上的頭盔,為了保護頭部不會被流矢射中所發明的。而到了近代戰場演變成了鋼盔,最開始筆者也認為鋼盔是為了防禦敵人的子彈才佩戴的,到了後來才發現鋼盔其實不能防禦住任何子彈的直接射擊。
  • 志願軍戰士戴鋼盔嗎?《金剛川》吳京和張譯戴鋼盔,是對還是錯?
    在電影中,吳京、張譯等飾演的志願軍高射炮兵部隊的戰士們都戴著鋼盔,而很多影迷指出,在老電影和紀錄片中,我們的志願軍都沒有佩戴鋼盔,而且在我軍歷史上戴鋼盔也是很後面的事情了!那麼電影中高射炮兵戴鋼盔到底符不符合史實呢?
  • 電影《金剛川》中,志願軍戴鋼盔符合真實歷史嗎?(下)
    上海戰役中的三野鋼盔部隊 尤其是9兵團部隊,可以肯定的是在國內戰爭中,該兵團下屬的幾個軍都大量使用了鋼盔。,而且19兵團各部隊使用鋼盔的經驗比較豐富。
  • 手榴彈冒著煙掉在腳邊,就3秒鐘,你該怎麼辦?
    由於槍枝、彈藥、手榴彈等等武器都屬於殺傷性裝備,具備實實在在的殺傷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釀成大禍。特別是新戰士的手榴彈投擲訓練,是最容易出現事故的科目。在視頻中,新戰士的手榴彈最後脫手,直接落在兩人面前,但是指導員反應非常快,一把拉起戰士,兩人滾進一邊的掩體,並且將新兵死死護住,確實堪稱軍中典範。
  • 手雷爆炸是範圍傷害,假如用頭盔蓋上,再用重物壓住能隔絕威力嗎
    像著名的鋼珠手雷,直接被鋼珠覆蓋在表面,只要手雷一爆炸,那麼衝擊力就會推動鋼珠濺射向四周,50米距離內任何物體都會被打成篩子,如果命中人體存活的機率為零。因此單兵作戰的時候,攜帶足夠多手雷有助於打擊敵人,特種兵都秉承這個理念,現如今還沒有真正意義上能夠抵禦手雷威力的產物出現。但在危急情況,可以用簡單的辦法來應對,像用防彈頭盔壓住。
  • 核彈爆炸的時候,跳入水裡可以逃過一劫嗎?日本倖存者說出答案
    為了減少傷亡逼迫日本投降,美國在二戰後期投下了原子彈,在原子彈的爆炸下日本終於宣布了投降。二戰中,美軍投下的原子彈使得日本兩座城市被夷為平地,幾十萬人因原子彈而死。但即便原子彈的威力巨大,依舊還是有一些倖存者活了下來,他們給世人防禦核打擊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其中跳進水中就是一個有效辦法。那麼原子彈爆炸的時候,跳進水中可以逃過一劫嗎?日本倖存者給出答案。
  • 美軍士兵投擲手榴彈63米,俄軍士兵75米,抗戰老兵:都靠邊讓讓
    通常在覆蓋區域內,士兵即便是穿著防彈衣都沒有用,彈片能夠將人打成馬蜂窩,很長一段時間裡,手榴彈是每名士兵的噩夢,對它產生畏懼心理。隨著時代的進步,手榴彈的樣式越來越多,威力也越來越誇張。像著名的鋼珠手雷,全身布滿幾千枚鋼珠,爆炸之後衝擊波將鋼珠推向四周,50米距離下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存活,鋼板都能夠打穿。
  • 手榴彈燙手嗎?投擲物攻略原地爆炸
    沒關係,我將用我們特種兵的獨特方式為他們慶祝——燃放投擲物~那麼在確認今天的中獎名單之前,特種兵們和我一起來了解一下賽場常用投擲物的5大使用技巧~破片手榴彈:範圍爆炸傷害。燃燒瓶:範圍持續傷害。煙霧彈:產生煙霧。震爆彈:致盲對手。
  • 美軍火力支援協調演習 呼叫迫擊炮轟擊敵方 還需要積累實戰經驗
    FSCX是最貼近實戰需要的演習之一,能夠讓基層指揮官在機動作戰時,可以迅速呼叫迫擊炮的火力支援,並通過相關操作來積累實戰經驗。部隊首先搭乘UH-60「黑鷹」直升機抵達訓練場,開始徒步行軍。參加演習的有60mm迫擊炮分隊,他們裝備的是M224迫擊炮。此次演習,他們負責根據步兵提供的方位,對敵方目標進行射擊。這種貼近實戰的演習,對於美軍步兵部隊非常重要。
  • 美軍女攝影師死於迫擊炮爆炸:美軍曾開發陷阱彈藥
    美軍女戰地攝影師克萊頓最後的攝影作品最近被公諸於世,她留下的令人震撼的照片記錄了一場訓練事故:三個阿富汗士兵在一名美軍士兵的指導下進行迫擊炮實彈射擊,當炮彈滑入彈膛的時候意外發生了,炮彈直接在炮筒裡爆炸,事故導致了四名士兵和她在內5人死亡。  從照片上看,爆炸發生得很突然,在場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麼。
  • 同樣是一枚手榴彈,你能分得清,哪個是進攻式,哪個是防禦型?
    手榴彈可能是最古老的熱兵器之一。早在1044年出版的宋代兵書《武經總要》中,就記載著最早的手榴彈雛形。而現在的手榴彈更是花樣翻新,性能先進。日前,媒體報導解放軍某旅在實兵實彈訓練中首次使用了一種新型手榴彈,這枚手榴彈沒有86式卵形全塑手榴彈的圓潤外型,而是一個圓柱形的彈體。
  • 電影中把敵方手榴彈撿起扔回去,現實可行嗎?專業術語叫「反投」
    在很多戰爭影視劇中,我們往往可以看到這麼一種場景,就是敵方的榴彈扔到了腳邊,然後還在冒煙沒有爆炸,然後撿起來反扔回去,最後在敵方爆炸。那麼這種情況在實戰中或現實中是否可行呢?有沒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呢?其實這種電影中的橋段的場景,現實中是否可行只需要根據手榴彈的投擲距離和爆炸時間就可以大致判斷出來。一般早期的手榴彈通過引線延遲引爆,現在的手雷基本是通過撞針緩衝來延遲引爆的。雖然原理上有所區別,但是大致二戰等早期手榴彈激發後大概有6秒的時間,而現在的手雷更短一點大概在3-4秒。而一般手榴彈的交戰距離在30米左右,飛行時間大約為2秒,也就是說留下的反應時間是很短的。
  • 《戰場女武神4》迫擊炮傷害及實戰作用解析 迫擊炮好用嗎
    導 讀 展開 《戰場女武神4》中迫擊炮在實戰中是否實用呢?許多剛剛入坑的玩家可能還不太清楚迫擊炮在戰鬥中發揮的作用是否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