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成仇,帝後反目,生死不再相見:是皇后瘋魔,還是色衰愛弛?

2021-01-12 千雨千江月

一位皇后的葬禮,僅僅只花了207兩7錢9分7釐的紋銀,比低階位的官員都不如,最後還被塞進了其他后妃的地宮,雖然未被廢號,以皇貴妃禮儀下葬,但是那份悽涼,那份寒酸卻也是到了極致。

這位可悲的皇后,就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繼後——輝發那拉氏,也就是周迅、霍建華飾演的《如懿傳》裡那位情深似海、為愛執著的女主如懿的原型。

但是,歷史並不是文學藝術,翻開清朝歷史,乾隆帝一生共有三位皇后,應該來說,初期他對她們都還算不錯,只是到了後來,竟然與那拉皇后一日成仇,決裂反目。

第一位,孝賢皇后富察氏,也就是《延禧攻略》裡那位母儀天下,命途多舛,最後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身不由己的一生的富察容音的原型。她與乾隆是少年夫妻,兩情相悅,可謂是他心中的白月光,可惜英年早逝,乾隆懷念至深,留下了不少情深意長的悼亡詩。

第三位,孝儀皇后魏佳氏,《延禧攻略》中大女主魏瓔珞的原型令皇貴妃。繼輝發那拉氏之後,以皇貴妃之名統攝六宮十年。其一生如乘輕舟,飛流直上,非後似後,寵冠後宮,可謂傳奇,死後被追封為皇后。

輝發那拉氏作為乾隆的第二任皇后,她的晉升與魏佳氏相比,應該說是循序漸進,符合邏輯,順理成章。17歲嫁作皇子弘曆的側福晉,到48歲因剪髮被收繳封冊,她這一路走得可謂無風無浪,起風之時,便是驚濤駭浪。

自古帝王多薄性,但是作為順治帝的後人,乾隆帝雖然談不上專情,甚至算得上多情,但對后妃尚屬寬厚,唯獨對那拉氏恨之入骨,這到底是為什麼?這個謎題雖然史書上有一定的記載,但是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可能只有當事人自己才能知曉。

輝發那拉氏的皇后之路,走得並不艱難,一切都是那麼順遂,那麼無驚無險,水到渠成,在安然渡過3年皇貴妃的「試用期」之後,便及時轉正。乾隆幾下江南,每次也都帶著她,乾隆三十年正月,那拉氏再次伴駕南巡。

閏二月十八日,乾隆突然派額駙福隆安護送皇后由水路先行回京。五月十四日,收繳其皇后、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共四份冊寶夾紙。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日,那拉氏薨,以皇貴妃禮葬,不舉行國孝三年;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純惠皇貴妃地宮。

最後出事這次南巡,乾隆皇帝剛剛在船上給那拉皇后過完48歲生辰。閏二月十八日,帝後抵達杭州,在風景怡人的「蕉石鳴琴」共進早膳,乾隆一如既往地給那拉氏賞賜了膳品,但到了當天晚上進晚膳時,皇后就再也沒有露過面,從此結束了她風風光光的皇后生涯。

從早膳到晚膳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真的就無從知曉,據說皇后剪了頭髮。剪髮,這對於現今時髦女子而言,不過家常便飯,但在清朝,卻是犯了大忌諱,很難被寬容!

繼後故去,眾說紛紜,有大臣請命,均被責罰。乾隆四十一年的嚴譄案中,奏請為那拉氏補行頒詔的都察院候選吏員嚴譄供稱:「三十年皇上南巡,在江南路上先送皇后回京,我那剛在山西本籍即聞得有此事,人家都說皇上在江南要立一個妃子,納皇后不依,因此挺觸將頭髮剪去,這個話說的人很多,如今事隔十來年,我哪裡記得是誰說的呢?」

還有一說,那拉氏一直在吃故人的醋。乾隆皇帝最喜歡的皇后一直是富察氏,此次南巡途經濟南,沒有進去,因為十七年前富察皇后就死在濟南, 乾隆想起了先皇后,心生悲傷,寫詩紀念。那拉氏隱忍多年,忍無可忍,突發狂狀,於是自斷其發。

乾隆四十三年,錦縣生員金從善上書為那拉氏鳴冤,要求乾隆就此事下「罪己詔」,為平息民怨,乾隆帝終於承認了皇后斷髮之事,但絕口不提斷髮之因,只說皇后喪儀降等是「自蹈非理」,而非「色衰愛馳」,意思是自己才是顧念舊情、仁至義盡的一方。

「孝賢皇后崩逝時,因那拉氏本系朕青宮時皇考所賜之側室福晉,位次相當,遂奏聞聖母皇太后,冊為皇貴妃、攝六宮事。又越三年,乃冊立為後。其後自獲過愆,朕仍優容如故。乃至自行翦發,則國俗所最忌者,而彼竟悍然不顧。然朕猶曲予包含,不行廢斥。後因病薨逝,只令減其儀文,並未降明旨削其位號。朕處此事,實為仁至義盡。且其立也,循序而進,並非以愛選色升。及其後自蹈非理,更非因色衰愛弛,況自此不復繼立皇后。朕心事光明正大如此,洵可上對天祖、下對臣民。天下後世,又何從訾議乎?該逆犯(指金從善)乃欲朕下罪己之詔,朕有何罪而當下詔自責乎 ......"

南京博物館「走進養心殿」特輯中的一份「十五阿哥請安折」,也有助於解開皇后剪髮之謎。乾隆帝有硃批曰:「諭王成皇后此事甚屬乖張。如此看來,她平日恨我必深。宮外圓明園她住處、淨房,你同毛團細細密看,不可令別人知道,若有邪道蹤跡,等朕回宮再奏,密之又密。」

現在看來,依乾隆當時的地位與心性,如早時已有廢除那拉氏之意,根本沒有必要毫無徵兆地在南巡路上搞出那麼大場烏龍,導致自己非常被動。他完全可以溫水煮青蛙,慢慢收集那拉氏之罪過,從而一舉廢之。而這次帝後決裂,應屬一次突發事件,雖然此後乾隆一忍再忍,並沒有廢后,但是他的所作所為、一刀兩斷的決絕,對那拉氏而言也是致命的。而且作為皇后,死後不能入帝陵,也意味著生死不再相見。

那麼那拉氏剪髮到底意味著什麼?在清朝剪頭髮是大忌,只在皇太后、皇帝駕崩時,皇后才可以剪髮,當時的皇太后、皇帝都還健在,那拉氏卻突然剪髮,在他人看來,無疑是在詛咒夫家。

從這個角度分析,那拉氏不論有何委屈,但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應屬操之過甚。畢竟在中國古代三宮六院的皇室之中,沒有一個妻子會去詛咒自己孩子的父親,況且他還是九五至尊;也沒有一個兒媳敢去詛咒自己的婆母,那拉氏之所以能當上皇后,也是拜皇太后所賜。由此看來,輝發那拉氏應是生生世世難被乾隆原諒。

相關焦點

  • 漢宣帝皇后霍成君:分不清男人虛情假意還是真心真意,滅族後自殺
    從漢高祖劉邦到漢宣帝劉詢,身世背景顯赫的皇后大都沒有好下場,霍成君也繼陳阿嬌之後,成為另一個被當做踏腳石來寵愛,又在失去利用價值後被廢黜的皇后。在漢宣帝的逼迫下,她自殺了。這一年,漢宣帝抓住了毒殺許皇后的兇手淳于衍,又在霍光的影響下,下詔:放了淳于衍,不再追究皇后許平君的死因。[《漢書·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傳》:始,許後暴崩,吏捕諸醫,劾衍侍疾亡狀不道,下獄。吏簿問急,顯恐事敗,即具以實語光。光大驚,欲自發舉,不忍,猶與。會奏上,因署衍勿論。]也是這一年,霍成君在父母的安排下入了宮,漢宣帝劉詢接納了霍成君,封她為婕妤。
  • 清平樂:帝後CP不再嗑了,張茂則和曹丹姝這一對,它不香嗎?
    清平樂:帝後CP不再嗑了,張茂則和曹丹姝這一對,它不香嗎?
  • 陳喬恩陳曉《獨孤皇后》將收官,帝後亦不完美但愛戀至死方休
    追了一個多月的《獨孤皇后》,這周男女主喜提「二聖」稱呼後,劇情發展的那叫一個突飛猛進。
  • 漢成帝許皇后為何被廢?
    公元前33年,漢元帝去世,太子劉驁繼位,是為漢成帝,許氏成為皇后。許皇后出身名門,色藝俱佳,猶擅文章,十數年間漢成帝專寵皇后,但其年長之後,色衰愛弛,所生子女又皆早夭,遂漸失寵。  公元前18年(鴻嘉三年),許皇后被廢,改居長定宮,世稱長定貴人。許後被廢之後,託淳于長說情試圖重回宮中,由此和淳于長牽扯曖昧。公元前8年(綏和元年),因事發被漢成帝賜藥自殺。
  • 十二歲演皇后,二十二歲演心機女,聽雪樓中一個舉動讓主角反目
    但是說起由林心如,王麗坤等人主演的電視劇《美人心計》中的小皇后張嫣,很多小夥伴就知道是誰了。沒錯,她就是《美人心計》中張嫣的飾演者。飾演張嫣的時候,童慧只有十二歲,但是成熟的演技將一個孩子和深宮皇后的形象展現的淋漓盡致,讓人十分佩服。童慧飾演的張嫣,是漢惠帝的皇后。而更讓人驚訝的是,漢惠帝其實是張嫣的舅舅。十一歲就成為皇后已經夠讓人驚訝的,成為自己舅舅的妻子就更加讓人驚訝了。
  • 還原《延禧攻略》《如懿傳》乾隆繼後那拉氏—斷髮被棄 步步艱辛
    乾隆十五年(1750年)七月初十日,諭旨詔封那拉氏為皇后。八月初二日,舉行了冊立皇后之禮,十六日,追封其父佐領那爾布為一等承恩公,冊封其侄訥蘇肯為一等侯。十七日,為慶賀立後之喜,乾隆皇帝偕新後奉皇太后自京師啟程,巡幸嵩洛、展謁祖陵。自此,那拉氏登上了皇后寶座。
  • 驕狂的妒婦:論文昭甄皇后
    甄氏絕色,傾動河北,經後世小說家杜撰演繹,甚至變成「三曹反目」的導火索。其實文昭皇后本傳,區區二百八十字,不值一提。註:甄夫人死後明帝追尊舅父的記載,與其生平已無關,故未算在內。甄夫人因罪獲誅,本不能列入史書;僅因其子曹叡承祚,故得哀榮。
  • 色衰愛弛終被棄——歷史上司馬懿真的愛張春華嗎?
    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堅臥不動。嘗暴書,遇暴雨,不覺自起收之。家惟有一婢見之,後乃恐事洩致禍,遂手殺之以滅口,而親自執爨。帝由是重之。 這段說的就是張春華為了保護司馬懿不惜殺了婢女的事情——簡單點說,曹操想讓司馬懿到司空府為其效力。
  • 古代皇后為什麼要垂簾?皇帝一般怎麼稱呼皇后?
    戰國時期,我國就開始實行垂簾聽政的制度,所謂垂簾聽政就是皇帝年幼,需要有皇帝的母親來輔助辦理國事,但在處理事務時皇后要隔著帘子。這樣隔著帘子皇后在皇帝的後邊,是為了避免和君臣相見,這樣能夠體現內外有別的原則。在古代,皇帝對皇后的稱呼是梓潼。 古代皇后為什麼要垂簾?
  • 善待今生,因為來世我們不再相見
    我們在親人的歡聲笑語中降臨到這個世界,又在親人們的哭聲中離開這個世界,生死由天,無法控制,這中間的過程就隨意地活著吧。我們無意間來到這個世上,是最好的禮物吧,無論此生是歲月靜好還是波瀾不驚,我們都要誠然接受,坦然面對,所以我們都要好好地活著, 在有生之年,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 《天註定》首曝片花 趙濤張嘉譯生死相見
    不再是綿延的長鏡頭,不再是含蓄的人物狀態,不再只是詩意展望,此次我們看到的是乾淨利落的鏡頭推進,生死相見的人物態度,賈樟柯成為面對時代橫刀立馬的動作導演。四個現代俠客,天南海北,互不相識,各自為傳,演繹四段關於中國式宿命的古老定律:人的命,天註定。還是三峽,如今新人換舊人,昔日是遊民韓三明,今日是遊俠王寶強。還是山西,魁梧的姜武,身穿綠呢大衣,像足了出籠的猛虎。
  • 皇后衛子夫死後擁有獨立諡號為思,為何卻不能與漢武帝合葬?
    因為漢武帝臨死前認可的「孝武皇后」是傾國傾城的李夫人,衛子夫自殺身亡後依然被漢武帝廢黜了。衛子夫的諡號「思」是漢宣帝劉詢給封的,漢武帝不知情。漢武帝生前已把衛子夫廢黜,衛子夫的曾孫劉詢也只能把衛子夫重新以皇后的禮儀下葬,重新蓋了個陵墓給衛子夫,而沒有安排給漢武帝合葬。
  • 王凱道歉了,但帝後並沒有「真香」……
    本劇主打的可能是搞事業,感情線裡主打帝後「先婚後愛」,就是這裡恰好成了最大的bug。張貴妃早逝,皇帝極為悲痛,感念她一生中為自己付出的一切,力排眾議把貴妃以皇后禮下葬。怕大家反對,在貴妃死後四天就追封她為「溫成皇后」,而同時他名正言順的皇后曹氏還在世,這就是仁宗朝「生死兩皇后」的典故來歷。仁宗上次如此逆反,還是在為親生母親正名的時候。
  • 她就是《延禧攻略》中的嫻妃,因為甄嬛而當上皇后,結局卻很悲慘
    讓我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吧~嫻妃也就是烏喇那拉氏,在乾隆還未登基前,便入他府邸了,當時她雖然是側福晉身份,但卻備受乾隆冷落,原本比她地位卑微的侍妾高佳氏,在乾隆上位後,都得到了晉封為貴妃的待遇,而烏喇那拉氏卻成了嫻妃,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侍寢次數屈指可數,由此可見當時乾隆對她是真的不太上心。
  • 古言帝後文,類似《皇后難為》高糖甜寵,帝後撒狗糧的幸福日常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古言帝後文,類似《皇后難為》高糖甜寵,帝後撒狗糧的幸福日常。1、《幽後傳奇》作者是:墨魚甲乙書評:嫁入洛州牧家的禾於除夕夜意外滑胎,從此被婆家厭棄。偷偷外出,卻遇上了微服出遊的孝文帝拓跋宏,二人一見鍾情。拓跋宏讓禾以桃代李,入宮做了昭儀,從此禾享專房之寵。
  • 越南末代帝後「世紀婚禮」:皇帝穿龍袍舉行冊封禮,皇后美麗端莊
    越南末代帝後一直都是越南最受到關注的帝後,兩人都是留學法國的越南人,在回到越南之後認識,保大在夏都大叻遇見阮有氏蘭後對其一見傾心,不顧皇族成員反對阮有氏蘭天主教背景,說法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執意納阮有氏蘭為後,並冊封阮有氏蘭為南芳皇后。
  • 「帝後CP」太難追!歷史上宋仁宗和曹皇后感情如何?
    這讓許多追「帝後CP」的網友大呼「憋屈」、「玻璃渣裡找糖」,為此還有很多人惡補宋朝歷史,以從歷史中彌補遺憾。那麼,歷史上的宋仁宗和曹皇后究竟感情如何?《清平樂》中,宋仁宗的第一任皇后郭皇后,因為與尚、楊兩位美人爭寵而誤傷仁宗,隨後被廢。宋仁宗本想將自己喜歡的商人之女陳熙春立為皇后,但遭到反對,無奈才接受了群臣舉薦的曹氏。曹氏為何能得到一致推薦,劇中解釋,一是出身名門,二是德高、誠信、有才華,三是貌醜不至惑君。也正因為這句話,宋仁宗在大婚之夜缺席,埋下了帝後之間的心結。
  • 嗑不到帝後CP的糖 「曹皇后」江疏影也著急
    進組之前,江疏影發現曹皇后的歷史資料非常有限,只能從劇本出發「找人物」,但她認為古人與現代人的情感是共通的:「不管怎麼說,還是得『以人為本』。當皇后是她的職責所在,然而她也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子女……人物情感不難理解。」  出道以來,江疏影較少在古裝劇中露面,原因是「我一直覺得自己長了張現代人的臉」。此次出演《清平樂》,江疏影的古裝扮相收穫了許多好評。
  • 強推帝後情深言情文:不思進取的皇后與強逼她爭寵的皇帝誰能贏?
    親們,歡迎光臨胖檀的推書屋,來幾本帝後情深,執手共享萬裡河山的言情小說吧。南園遺愛,故劍情深。古來多少天家夫妻,又有幾對能一生一世一雙人的?而以下幾對帝後,做到了白首不可離,君心似我心的承諾。天下美色何其多,我卻獨愛你一種。皇帝最近心很苦: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 分手後不再相見的情侶,尤其是最後一對,讓人唏噓不已
    而小編在這裡盤點的就是分手後不再相見的情侶,在娛樂圈中雖然常見,但是,也是比較典型的,尤其是最後一段,讓人唏噓不已。但是,他們兩個人無論是上節目還是在現實生活中,都抵不過現實的原因,闞清子希望有一個穩定的環境,而紀凌塵因為太年輕,覺得事業沒有成功就不能成家,兩個人的分歧越來越大,所以最後以分手告終,兩個人從此之後再也沒有同過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