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皇后的葬禮,僅僅只花了207兩7錢9分7釐的紋銀,比低階位的官員都不如,最後還被塞進了其他后妃的地宮,雖然未被廢號,以皇貴妃禮儀下葬,但是那份悽涼,那份寒酸卻也是到了極致。
這位可悲的皇后,就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繼後——輝發那拉氏,也就是周迅、霍建華飾演的《如懿傳》裡那位情深似海、為愛執著的女主如懿的原型。
但是,歷史並不是文學藝術,翻開清朝歷史,乾隆帝一生共有三位皇后,應該來說,初期他對她們都還算不錯,只是到了後來,竟然與那拉皇后一日成仇,決裂反目。
第一位,孝賢皇后富察氏,也就是《延禧攻略》裡那位母儀天下,命途多舛,最後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身不由己的一生的富察容音的原型。她與乾隆是少年夫妻,兩情相悅,可謂是他心中的白月光,可惜英年早逝,乾隆懷念至深,留下了不少情深意長的悼亡詩。
第三位,孝儀皇后魏佳氏,《延禧攻略》中大女主魏瓔珞的原型令皇貴妃。繼輝發那拉氏之後,以皇貴妃之名統攝六宮十年。其一生如乘輕舟,飛流直上,非後似後,寵冠後宮,可謂傳奇,死後被追封為皇后。
輝發那拉氏作為乾隆的第二任皇后,她的晉升與魏佳氏相比,應該說是循序漸進,符合邏輯,順理成章。17歲嫁作皇子弘曆的側福晉,到48歲因剪髮被收繳封冊,她這一路走得可謂無風無浪,起風之時,便是驚濤駭浪。
自古帝王多薄性,但是作為順治帝的後人,乾隆帝雖然談不上專情,甚至算得上多情,但對后妃尚屬寬厚,唯獨對那拉氏恨之入骨,這到底是為什麼?這個謎題雖然史書上有一定的記載,但是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可能只有當事人自己才能知曉。
輝發那拉氏的皇后之路,走得並不艱難,一切都是那麼順遂,那麼無驚無險,水到渠成,在安然渡過3年皇貴妃的「試用期」之後,便及時轉正。乾隆幾下江南,每次也都帶著她,乾隆三十年正月,那拉氏再次伴駕南巡。
閏二月十八日,乾隆突然派額駙福隆安護送皇后由水路先行回京。五月十四日,收繳其皇后、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共四份冊寶夾紙。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日,那拉氏薨,以皇貴妃禮葬,不舉行國孝三年;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純惠皇貴妃地宮。
最後出事這次南巡,乾隆皇帝剛剛在船上給那拉皇后過完48歲生辰。閏二月十八日,帝後抵達杭州,在風景怡人的「蕉石鳴琴」共進早膳,乾隆一如既往地給那拉氏賞賜了膳品,但到了當天晚上進晚膳時,皇后就再也沒有露過面,從此結束了她風風光光的皇后生涯。
從早膳到晚膳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真的就無從知曉,據說皇后剪了頭髮。剪髮,這對於現今時髦女子而言,不過家常便飯,但在清朝,卻是犯了大忌諱,很難被寬容!
繼後故去,眾說紛紜,有大臣請命,均被責罰。乾隆四十一年的嚴譄案中,奏請為那拉氏補行頒詔的都察院候選吏員嚴譄供稱:「三十年皇上南巡,在江南路上先送皇后回京,我那剛在山西本籍即聞得有此事,人家都說皇上在江南要立一個妃子,納皇后不依,因此挺觸將頭髮剪去,這個話說的人很多,如今事隔十來年,我哪裡記得是誰說的呢?」
還有一說,那拉氏一直在吃故人的醋。乾隆皇帝最喜歡的皇后一直是富察氏,此次南巡途經濟南,沒有進去,因為十七年前富察皇后就死在濟南, 乾隆想起了先皇后,心生悲傷,寫詩紀念。那拉氏隱忍多年,忍無可忍,突發狂狀,於是自斷其發。
乾隆四十三年,錦縣生員金從善上書為那拉氏鳴冤,要求乾隆就此事下「罪己詔」,為平息民怨,乾隆帝終於承認了皇后斷髮之事,但絕口不提斷髮之因,只說皇后喪儀降等是「自蹈非理」,而非「色衰愛馳」,意思是自己才是顧念舊情、仁至義盡的一方。
「孝賢皇后崩逝時,因那拉氏本系朕青宮時皇考所賜之側室福晉,位次相當,遂奏聞聖母皇太后,冊為皇貴妃、攝六宮事。又越三年,乃冊立為後。其後自獲過愆,朕仍優容如故。乃至自行翦發,則國俗所最忌者,而彼竟悍然不顧。然朕猶曲予包含,不行廢斥。後因病薨逝,只令減其儀文,並未降明旨削其位號。朕處此事,實為仁至義盡。且其立也,循序而進,並非以愛選色升。及其後自蹈非理,更非因色衰愛弛,況自此不復繼立皇后。朕心事光明正大如此,洵可上對天祖、下對臣民。天下後世,又何從訾議乎?該逆犯(指金從善)乃欲朕下罪己之詔,朕有何罪而當下詔自責乎 ......"
南京博物館「走進養心殿」特輯中的一份「十五阿哥請安折」,也有助於解開皇后剪髮之謎。乾隆帝有硃批曰:「諭王成皇后此事甚屬乖張。如此看來,她平日恨我必深。宮外圓明園她住處、淨房,你同毛團細細密看,不可令別人知道,若有邪道蹤跡,等朕回宮再奏,密之又密。」
現在看來,依乾隆當時的地位與心性,如早時已有廢除那拉氏之意,根本沒有必要毫無徵兆地在南巡路上搞出那麼大場烏龍,導致自己非常被動。他完全可以溫水煮青蛙,慢慢收集那拉氏之罪過,從而一舉廢之。而這次帝後決裂,應屬一次突發事件,雖然此後乾隆一忍再忍,並沒有廢后,但是他的所作所為、一刀兩斷的決絕,對那拉氏而言也是致命的。而且作為皇后,死後不能入帝陵,也意味著生死不再相見。
那麼那拉氏剪髮到底意味著什麼?在清朝剪頭髮是大忌,只在皇太后、皇帝駕崩時,皇后才可以剪髮,當時的皇太后、皇帝都還健在,那拉氏卻突然剪髮,在他人看來,無疑是在詛咒夫家。
從這個角度分析,那拉氏不論有何委屈,但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應屬操之過甚。畢竟在中國古代三宮六院的皇室之中,沒有一個妻子會去詛咒自己孩子的父親,況且他還是九五至尊;也沒有一個兒媳敢去詛咒自己的婆母,那拉氏之所以能當上皇后,也是拜皇太后所賜。由此看來,輝發那拉氏應是生生世世難被乾隆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