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宣帝皇后霍成君:分不清男人虛情假意還是真心真意,滅族後自殺

2021-02-08 紅顏日記

霍成君,是西漢名臣霍光最疼愛的小女兒,漢宣帝劉詢的第二任皇后,她既是當時的皇太后——劉弗陵的皇后上官氏的姨媽,又是其孫媳婦。輩分雖然亂了,但霍成君和上官皇太后各行各的禮,也相安無事。

從漢高祖劉邦到漢宣帝劉詢,身世背景顯赫的皇后大都沒有好下場,霍成君也繼陳阿嬌之後,成為另一個被當做踏腳石來寵愛,又在失去利用價值後被廢黜的皇后。在漢宣帝的逼迫下,她自殺了。



⦿ 顯貴之女嫁入帝王家,一路開掛,專寵椒房

霍成君的父親是赫赫有名的西漢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霍光,他經歷過3任皇帝,輔助了兩任明君,因為漢昭帝幼年登基又早逝導致權臣勢大,到漢宣帝劉詢時,漢武帝任命的四大輔臣中除了金日磾早死,其2位都在和霍光爭權奪利中被鬥死了。因而霍光獨佔西漢政權,家裡的奴僕都比當朝丞相讓人敬畏。

漢宣帝登基後,霍光的妻子霍顯為了讓自己最疼愛的女兒霍成君成為天底下最尊貴的女人,派人毒殺了前皇后許平君,許平君是漢宣帝劉詢還叫做劉病已的時候娶的媳婦,兩人有「故劍情深」的典故。

公元前71年是個很特別的年份。

這一年的3月1日,漢宣帝的第一任皇后許平君被女御醫淳于衍毒殺了。

這一年,漢宣帝抓住了毒殺許皇后的兇手淳于衍,又在霍光的影響下,下詔:放了淳于衍,不再追究皇后許平君的死因。

[《漢書·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傳》:始,許後暴崩,吏捕諸醫,劾衍侍疾亡狀不道,下獄。吏簿問急,顯恐事敗,即具以實語光。光大驚,欲自發舉,不忍,猶與。會奏上,因署衍勿論。]

也是這一年,霍成君在父母的安排下入了宮,漢宣帝劉詢接納了霍成君,封她為婕妤。

公元前71年,還可能是「故劍情深」的劉病已徹底成為深諳「王霸之道」的劉詢的一年。


第二年,即公元前70年的3月31日,許平君死後不足一年,漢宣帝劉詢封霍成君為皇后。此後,霍成君度過了一段相當甜蜜的時光,她的父親霍光是漢朝實際掌權人,她的丈夫劉詢是皇帝也是漢朝政權名義上的掌權人,她的婆婆早逝,後宮唯一比她地位高的上官皇太后是她的侄女,見了面還得向她還禮,她還得到漢宣帝的專寵,後宮沒有其他寵姬跟她爭風吃醋。

後世評價漢宣帝和霍成君的感情,多以稱讚漢宣帝「能忍」為主流意見,因為在霍成君身上,我們看到了另一個女人——陳阿嬌的身影。同樣的顯赫家世,同樣的對鞏固地位起到不可磨滅的關鍵作用,同樣的專寵椒房,還有同樣的無子。

我曾吐槽過,漢朝皇帝仿佛有特異功能,只要是政治聯姻的、皇帝內心不喜歡的皇后,都無法懷孕。不知道是漢宮有什麼獨特避孕秘技,還是真的天命使然。假設陳阿嬌或霍成君有了孩子,歷史必然是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模樣。可惜歷史沒有假設,這個時空中,霍成君和陳阿嬌一樣,哪怕椒房專寵,也生不出孩子。



⦿ 霍光死後,霍家造反被滅族,霍成君被廢

漢宣帝劉詢比漢昭帝劉弗陵更幸運的是——他熬死了霍光,不像劉弗陵8歲登基,到21歲了不僅沒當過真正的帝王還病死了。

霍光一死,做了6年「見習」皇帝的劉詢開始全面把控朝政。

首先,他風光大葬了霍光,讓霍家的囂張氣焰有增無減。

其次,他解除了霍光兩女婿東宮(長樂宮)、西宮(未央宮)衛尉的職務,奪回了禁衛軍的兵權。

再次,他又把霍光的外甥女婿和孫女婿調離中郎將和騎都尉,讓許(許平君外戚)、史(劉詢生母史良娣外戚)兩家子弟擔任南北軍和羽林郎的統帥,進一步奪回了兵權。

而後,明升暗降,把霍光的兒子霍禹封為大司馬,剝奪了霍禹掌握右將軍屯兵的實權。

最後,還對上書制度進行了改革,下令吏民上書,直接呈皇帝審閱,不必經過尚書,群臣百官進見皇上可以獨自往來,把霍山、霍雲領尚書事的職務架空起來。


當漢朝的軍政權都收回手中的時候,漢宣帝給予霍家最致命的一擊——告知霍家,他知道了霍顯毒殺許皇后的事了。漢宣帝可能早就知道了霍家殺死了許平君,也早就知道霍家之所以殺死許平君是為了讓霍成君當上皇后,可這個男人,卻可以做到在許平君屍骨未寒的時候接納霍成君為婕妤,不久後更是封霍成君為皇后,更讓霍成君享受到了椒房專寵。其中,他對霍成君有多少虛情假意和真心真意,外人真的不得而知。可霍家必亡,已經是不可扭轉的趨勢了。

公元前66年,在軍權、政權上連連失利的霍家,在知道漢宣帝已知霍顯毒殺了許平君後,一不做二不休準備武裝造反。結果被早有準備的漢宣帝一網打盡,霍氏被滅族,深宮中兩位最尊貴的女人——上官太皇太后和皇后霍成君同時失去了他們的家人。

霍氏滅族後,霍光的兒子老婆和依附霍家的親眷們都死了,霍成君卻活了下來。有人說,這是漢宣帝對霍成君有情的表現。可是霍成君被廢,從此被幽禁在昭臺宮,從椒房專寵的皇后淪為罪人之女,實在分不清漢宣帝這樣做是為了讓她嘗到更多的羞辱還是真的對她有情。身為廢后,霍成君又苟活了12年,按照故事橋段,皇帝不讓你死,宮妃連自殺的資格的沒有。



⦿ 身敗名裂,留給世人一個跋扈奢侈、毒殺太子的惡毒形象

霍家倒臺,霍成君被廢的理由是毒殺太子。根據史書的時間線,這個說辭其實挺迷的。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後殺許後事頗洩,顯遂與諸婿昆弟謀反,發覺,諧誅滅。使有司賜皇后策曰:「皇后熒惑失道,懷不德,挾毒與母博陸宣成侯夫人顯謀欲危太子,無人母之恩,不宜奉宗廟衣服,不可以承天命。嗚呼傷哉!其退避宮,上璽綬有司。」霍後立五年,廢處昭臺宮。]

公元前68年3月,霍光去世。

公元前67年4月,漢宣帝和皇后許平君所生的唯一兒子劉奭被立為太子,即後來的漢元帝。

公元前66年7月,霍氏謀反被誅殺。

公元前66年8月,霍成君被廢黜,罪名是試圖謀害太子。這大概便是「君逼臣反,臣不得不反」的另一個版本吧。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立三歲而光薨。後一歲,上立許後男為太子,昌成君者為平恩侯。顯怒恚不食,嘔血,曰:「此乃民間時子,安得立?即後有子,反為王邪!」復教皇后令毒太子。皇后數召太子賜食,保阿輒先嘗之,後挾毒不得行。]

劉奭被立為太子時,霍家應該已經在軍權、政權上失去了許多,漢宣帝是胸有成竹能保護劉奭不被霍家禍害,才敢立他為太子的,已經感覺到危險的霍家,又怎麼會在這等敏感時刻還去謀害太子呢?《漢書》說,霍成君的母親霍顯在聽到劉詢把劉奭立為太子後,氣到吐血,因為立了前皇后的兒子為太子,那等霍成君生出兒子後就不能再被立為太子了。這個理由明顯是不成立的。


1、霍顯雖然有前科,但毒殺許平君是臨時起意,不是囂張的肆意殘殺,也不是籌劃良久的刻意安排。只是恰巧許平君懷孕生了公主,又恰巧幫許平君看病的女御醫為了幫丈夫謀前途而上門自動找上霍顯的。霍顯是想把許平君的死推到婦人生育九死一生的事故上,心存僥倖不會被發現,而不是早就預料到會被發現。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許皇后當娠,病。女醫淳于衍者,霍氏所愛,嘗入宮侍皇后疾。衍夫賞為掖庭戶衛,謂衍:「可過辭霍夫人行,為我求安池監。」衍如言報顯。顯因生心,闢左右……顯曰:「婦人免乳大故,十死一生。今皇后當免身,可因投毒藥去也,成君即得為皇后矣。……」]

當時霍光還在世,霍顯尚且不敢明張目膽的毒殺皇室之人,更何況是家族政權失利的情況下,讓自己的女兒堂堂皇后把太子叫到皇后的宮裡直接毒殺?連掩飾都沒有?

2、當漢宣帝抓拿住御醫的時候,霍顯是很害怕的,霍光甚至有過自首的念頭。這說明,哪怕霍光權勢通天,霍氏夫婦都很忌諱觸犯皇室。他們的做法是隱瞞真相,而不是有恃無恐。有了前車之鑑,霍顯應該更不敢用毒了。

[《漢書·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傳》:始,許後暴崩,吏捕諸醫,劾衍侍疾亡狀不道,下獄。吏簿問急,顯恐事敗,即具以實語光。光大驚,欲自發舉,不忍,猶與。會奏上,因署衍勿論。]

3、霍成君椒房專寵3年,沒有生下任何兒女,未來能不能生出兒子來是未知數。

如果生不出兒子,上官太皇太后作為霍氏家族成功的案例——無子,從宗室中認一個男孩當皇帝,自己當太后、太皇太后——足以給霍家和霍成君足夠的眼界,哪怕無子也能認個兒子當太后。實在不喜歡劉奭,也可以挑其他妃嬪的兒子出來和太子分庭抗爭。

4、太子是可以換的。漢景帝一開始立了慄姬的兒子劉榮為太子,後來把劉榮廢了,改立漢武帝劉徹為太子。有這個先例在,霍家何必狗急跳牆去招惹他們已經惹不起的漢宣帝?

5、幾次三番把太子叫到皇后宮中,在明知道會試菜的情況下,還幾次三番試圖下毒,這是對反派的智商的侮辱。最重要的是,史書說霍皇后是「試圖」下毒,也就是根本沒下毒,否則劉奭的保姆哪怕是貓妖轉世也死掉九條了。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立三歲而光薨。後一歲,上立許後男為太子,昌成君者為平恩侯。顯怒恚不食,嘔血,曰:「此乃民間時子,安得立?即後有子,反為王邪!」復教皇后令毒太子。皇后數召太子賜食,保阿輒先嘗之,後挾毒不得行。]


除了毒殺太子,霍成君還被指鋪張浪費,對比對象是前皇后許平君。這事,我覺得霍成君真的很冤枉。好比一個月入一個億的富家女穿名牌被指責,理由是月入一千的普通人十幾塊錢可以買件衣服?比消費能力,為什麼不是和同等家境的其他富家女對比,而是要和普通人比呢?咋不是普通人和富家女比月收入,然後譴責普通人連一個月一個億都賺不到呢?霍成君在霍家的時候,消費水平就很高,嫁給皇帝即使消費不升級,也比「官車服甚節儉」的許平君高啊,這鍋實在來得莫名其妙。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初,許後起微賤,登至尊日淺,從官車服甚節儉,五日一朝皇太后於長樂宮,親奉案上食,以婦道共養。及霍後立,亦修許後故事。而皇太后親霍後之姊子,故常竦體,敬而禮之。皇后轝駕侍從甚盛,賞賜官屬以千萬計,與許後時縣絕矣。上亦寵之,顓房燕。]

而且霍成君當皇后了,還是很尊敬許平君的,學習許平君每五日朝見上官太皇太后一次,遵守婦道,蕭規曹隨。除了侍從比許皇后多,並沒有其他值得被指責的。

許平君的父親最輝煌的時候是當過漢武帝第五子劉髆的侍從,然後就因為拿錯馬鞍被判死刑,又用宮刑替代了死刑,此後一直在宮裡當仕途不得意的太監,最後甚至被罰去掖庭當最底層的宦官。家裡不曾富貴過,自然節儉。哪怕不是霍成君,其他官宦小姐享受過的物質生活也比她高。

從漢宣帝「亦寵之」來看,霍成君性格應該不差,官車服等都恪守在規則範圍之內,否則就不是和許平君比,而是和衛子夫、陳阿嬌、呂后比了。

公元前66年8月,霍成君被廢黜,遷居昭臺宮。12年後,公元前54年,漢宣帝又下旨命令霍成君遷往雲林館,據說雲林館靠近許皇后的陵墓,漢宣帝有讓霍成君為許皇后守陵的意思,霍成君自殺,葬於昆吾亭東。


⦿ 紅顏日記:

霍成君是溫室中被嬌寵著長大的女娃,因為家族的關係,走上了和漢武帝皇后陳阿嬌雷同的命運。都是帝王為了鞏固帝位而刻意寵愛的對象,在目的達成後,又都被棄如敝履。期間,帝王對她們是虛情假意還是真心真意,她們明顯是分不清的,甚至可能完全迷失在丈夫的寵愛中,直到一朝夢醒,才知道現實有多痛。

有句話說的好:愛你的時候,你說什麼就是什麼。不愛你的時候,你以為你是什麼?一個不喜歡你的人,你喝水是錯,吃飯是錯,呼吸都是錯,甚至連死都是錯。不是因為你不好,而是一旦偏見形成,無論你有多好的容顏、品行、涵養、知識都無法改變,根源在對方的心對你關閉心扉且飽含惡意,而不是你不夠好。

霍成君在羞辱中完結了她自己的生命,或許是好事,終於可以自殺了,而不是又一個幽禁的12年。對漢宣帝來說,或許霍成君死了就對了,他終於擺脫了被霍光支配的陰影了,可以直面甚至殺死他的女兒了。

相關文章:

劉弗陵皇后:連破三項紀錄,史上最年輕的皇后,親姨媽變成孫媳婦

漢宣帝皇后許平君:白月光不易做,故劍情深雖好,架不住18歲被殺

我是紅顏日記,正在撰寫中國后妃傳,原創不易,請多關注、點讚、評論,給我寫作動力~


相關焦點

  • 故劍情深 ——漢宣帝的帝國中興與愛恨情仇
    隱忍多時的漢宣帝布局已定,決定收網。霍雲、霍山自殺,霍顯、霍禹和其黨羽被捕,霍禹被腰斬,霍顯九族被處死。與霍氏相關的數千戶大戶均被誅滅。隨後,廢霍成君皇后位。在大漢朝廷煊赫了幾十年的霍家勢力一朝覆滅,漢宣帝最終成為真正的真龍天子。       霍光當初選擇劉病已當皇帝,是覺得劉病已沒有後臺可以隨意控制。但沒有想到的是,霍光是政治奇才,而劉病已是政治天才。
  • 霍成君是什麼身世?一個活在心機下的悲情女子
    文中指的是漢宣帝的皇后霍皇后。不難看出霍皇后,這個女人的所作所為引起了,漢宣帝的不滿,居然有了殘害太子的想法,一點母儀天下的姿態都沒有。  霍成君也正因這番話被遭到了漢宣帝的責罰,最後受不了這份委屈的她自殺身亡。當時漢朝的眾臣都認為她死有餘辜,但翻閱她的資料後我發現,這一切的事情,都不是她的本意,她只是一個活在政權下的一個悲情女子罷了。
  • 漢宣帝,正本清源改革,聖王偉業
    但是,匈奴沒有真正臣服,經過十幾年的養精蓄銳後,經常襲擊西漢,武帝後期和匈奴交戰輸的多贏的少。漢宣帝公元前72年, 漢朝派出16萬騎兵,兵分五路徵伐匈奴,這是兩漢400年歷史中規模最大的一次騎兵出徵。成為空前的軍事盛況。武帝時漠北之戰,衛青、霍去病兩路出擊匈奴,也近10萬騎兵(各帶5萬騎兵)。這次出徵,將匈奴打的落花流水。
  • 漢宣帝最喜歡的兒子是劉欽,為何彌留之際,卻讓不類己的劉奭接班
    漢宣帝一共生有五個兒子,分別是:劉奭、劉欽、劉囂、劉宇、劉竟。提起劉奭,想必大家也不陌生了,他因為是漢宣帝還沒有發跡時和「平民皇后」許平君生下的第一個兒子,是漢宣帝「體驗民苦」時期的「結晶」,因此作為長子的劉奭很是受漢宣帝器重。
  • 漢朝時期,霍成君成為皇后,結局卻十分悽慘
    其實霍家的富貴,跟衛子夫分不開關係,那個時候衛子夫還是皇后,那個時候,霍去病就是衛青的外甥,他也是漢朝時期有名的大將,他利用自己的軍事才能,跟衛青他們兩個可以說是地位平等,更是將自己的弟弟霍光帶進了宮中,因為自己哥哥的原因,所以霍光他在朝廷中的地位,也是非常的尊貴,而這個人也非常的有心機,他對皇帝十分的討好,更是在皇帝的面前站穩了腳跟。
  • 神死後只剩下了豬,漢宣帝架鍋燒水後,如此誅滅霍光一族
    漢宣帝是霍光在廢掉了劉賀的皇帝之位後所扶植的,對此,漢宣帝很明白,只要有霍光在,他這個皇帝就是無根浮萍,一個不慎就會重蹈劉賀的覆轍。所以他在與霍光同乘一車的時候會有如芒在背的感覺。2、君臣分歧。漢宣帝喜歡許平君,所以他想要立許平君為皇后。但霍光身為一手遮天的權臣,自然也想讓漢宣帝將自己的女兒立為皇后,因為這樣,可以保障他們霍家的權勢可以更加穩固。
  • 《烏龍闖情關》劉病已到底和許平君還是霍水仙?歷史上還是負了她
    當年每天捧著飯碗守在電視機前,就為了不錯過一丁點的劇情。小時候深受困擾的是,劉病已到底是和許平君還是霍水仙在一起了?   後來,知道這些電視劇人物也不算瞎編,都是歷史中真是存在的事,卻發現根本不能把他們和童年回憶串聯起來。
  • 【愛情故事】||故劍情深,南園遺夢——漢宣帝與恭哀皇后
    歡迎觀臨譚論古今~漢宣帝&恭哀皇后一聞漢主思故劍,使妾長嗟萬古魂痴情如他,雖已稱帝,卻仍舊不忘糟糠之妻。溫柔如她,恪守本分,始終堅守本心只為君。初登大寶的劉病己深知霍光的位高權重,對他都是言聽計從,百依百順,就只除了一件事——立皇后。當時眾公卿都認為霍光之女霍成君是最佳的皇后人選,然而,這時候,皇帝卻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詔書:我在貧微之時曾經有一把舊劍,現在我十分的想念它啊,眾位愛卿能否為我將其找回來。這道尋故劍的旨意情真意切,每字每句都在講述皇帝眷戀舊情的心意。總算群臣也是揣摩上意的好手,開始一個個請立許氏為皇后,許平君成為大漢皇后。
  • 衲讀046|漢宣帝是個好皇帝,比漢武帝強多了
    到匈奴日逐王降漢之後,漢宣帝神爵二年,也就是宣帝即位十五年的時候,在西域設立了西域都護府,這標誌著廣袤的西域正式歸漢朝管轄,漢朝號令得以正式頒行於西域。西羌即現今青海一帶的少數民族,經常和匈奴聯手滋擾漢朝。武帝後期幾次徵伐都失敗了。宣帝派出七十歲的老將趙充國,採用屯田制,瓦解了西羌。前面說過丙吉獄中救病已的事。
  • 漢宣帝明明不喜歡漢朝權臣霍光,為何在他死後還要對他百般推崇
    但是漢朝時的霍光卻遭受到了不同的待遇,他全家明明被漢宣帝所滅,但是霍光本人卻沒有因此而被漢宣帝奪去殊榮稱號。反而還繼續尊崇霍光,敬意滿滿,最後甚至還讓霍光配享太廟,這可是文人的最高殊榮。相信很多人都不解漢宣帝為什麼會這麼做,明明不僅對霍家不滿,漢宣帝對霍光也是有著不滿。因此就算不將禍事牽連到霍光,也不應該如此抬高霍光啊。
  • 漢宣帝這波「神操作」真高明
    實際上,霍光的黨羽在當時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關係網絡,朝廷的許多事物都要先報告霍光之後,再交由漢宣帝處理,漢宣帝的愛妻更是死在霍光手裡。漢宣帝即位之後,他表示要立自己的結髮妻子許平君為皇后,這令霍光相當不滿,他實際上想立自己的女兒霍成君為皇后。霍光的繼室顯對此相當忌憚,為此她買通了皇帝身邊的御醫淳于衍,並且趁著許平君生產之際毒死了她。
  • 中國史上最小皇后的傳奇人生!
    雪峰居士講歷史,旨在用自己的語言來闡述和分析歷史進程,讓歷史變的通俗易懂中國歷史上最小的皇后,據正史記載,當屬漢昭帝劉弗陵(漢武帝幼子)的皇后上官氏,年六歲被立為後,翻遍二十四史等各種史料,此為最小。上官皇后上官皇后的爺爺是上官桀(左將軍)、外公是霍光(大司馬)。上官皇后父上官安(車騎將軍)為當外戚,把持朝政,先求霍光送其女入宮不允;後求鄂邑長公主情婦丁外人,以允諾封侯娶公主為交換條件,得以進宮。初為婕妤(皇帝嬪妃的等級),月餘立為後,是為國母,年方六歲(現在來說剛上小學一年級)。國丈上官安為兌現封侯允諾,求霍光準丁外人進爵,不允。
  • 貴為皇后卻在18歲那年產後被人毒死,愛她的皇帝老公也救不了她?
    皇帝的婚姻是件不好說的事兒,歷數有史以來的帝王, 沒幾個是跟皇后伉儷情深的,但漢宣帝是個例外。他和許平君結髮於微時,繼位後,仍對髮妻恩寵有加,衝破阻力立她為後,可許平君卻在18歲那年生產後被人毒死。難道皇帝老公也救不了她嗎?今天我們就講講漢宣帝的皇后許平君的故事。
  • 孤兒漢宣帝,為何擁有最龐大的四大外戚?他們如何成為帝國中堅的
    不過,王家出身低微,王無故和王武並未能幫上漢宣帝的忙,直到下一代的人才逐漸走向帝國的政治核心圈。漢宣帝第一任皇后娘家——許氏外戚許氏外戚是史氏外,協助漢宣帝除掉霍氏的首功家族。漢宣帝的第一任皇后叫許平君,她與漢宣帝的愛情,被後人流傳為一則成語:故劍情深!這個故事是說,漢宣帝即位後,霍光的妻子霍顯,想將小女兒霍成君立為漢宣帝的皇后。
  • 恭哀皇后許平君:為數不多可以得到帝王全部深情的女人
    漢宣帝故劍情深新帝即位,朝中有了新主,一眾大臣們開始討論皇帝的後宮。漢宣帝在繼位後就將結髮妻子封為了地位僅次於皇后的婕妤並想立其為後。但是朝中大臣們大多奉承權傾朝野的輔政大臣霍光之女為後。霍光的外孫女已經是太皇太后,如果女兒再被立為皇后將來生下太子,霍氏家族的地位自然更是穩固。如果為了權勢和地位,漢宣帝就該順勢立霍氏女為後以此拉攏霍家,但是他不願意委屈了那個和他一起經歷了苦難的溫柔女子。一封和立後毫無關係的詔書被頒下——「朕微賤時曾有一把心愛的寶劍,但是如今找不到了,朕十分想念它,諸位能否幫忙找回它呢?」。
  • 漢朝最悲情的皇后,以為皇帝最愛他,結果死時連墓碑都沒要到!
    如果要說歷史上有哪位漢朝皇后留給後人的名聲不太好相信很多人會想到呂雉,但實際上,還有一位皇后也讓人感到厭惡,而且她比呂雉還慘,這位皇后雖然身份高貴
  • 漢宣帝劉詢後宮佳麗無數,為何一生卻只鍾愛皇后許平君?
    01貧賤不離,相守扶持漢宣帝劉詢原名劉病已,他是西漢漢武帝劉徹皇后衛夫子的重孫,在他還是個小奶娃的時候,漢武帝因為江允等人刻意捏造的"巫蠱之禍",對劉病已的爺爺也就是當時的太子劉據等人十分排斥,逼迫太子劉琚連同生母衛夫子自殺。
  • 釋讀中國歷史148:漢宣帝從囚徒到皇帝,這條傳奇的路真的好難
    公元前68年,大將軍、大司馬霍光去世,漢宣帝劉病已開始親政,原來被霍氏家族牢牢掌握的各種權力,開始逐漸回歸到他的手裡。漢宣帝劉病已是古代帝王中非常特別的一位,他身世非常坎坷,從囚犯到皇帝,非常具有傳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