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理論

2021-02-19 分享百寶箱

83、奧爾波特的人格特質理論

奧爾波特把人格特質分為兩類: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共同特質是同一文化形態下大多數人或一個群體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質。個人特質是個體身上所獨具的特質,它代表著個體之間的人格差異。個人特質按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可分為三種:

(1)首要特質

一個人最典型、最具有概括性的特質。它影響到一個人各方面的行為,而且這種影響又是無所不在的。如林黛玉的首要特質是多愁善感。

(2)中心特質

是構成個體獨特性的幾個重要特質,在每個人身上大約有5~10個。它決定著個體的一類行為而不是全部行為,能夠代表一個人的主要行為傾向的特質。如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聰慧、內向、孤僻、抑鬱等。

(3)次要特質

只在特殊場合下才表現出來的,個體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質,這些特質除了親近他的人,其他人很少知道。一個人在外面很粗魯,在自己家人面前就很順從。這種順從就是他的次要特質。

 

84、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

卡特爾所提出的人格特質模型分為四個層次,即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動力特質、能力特質和氣質特質。

(1)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

這個層面與奧爾波特觀點一致。

(2)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

①表面特質是從外部行為能夠觀察到的特質;

②根源特質是相互聯繫而以相同的原因為其基礎的行為根源。

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既可能是個別的特質,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質。它們是人格層次中最重要的一層。卡特爾提出,有16種相互獨立的根源特質,並據此編制了《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調查表》,現在廣為使用。

(3)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

根源特質又可區分為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

①體質特質是指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決定的,如興奮性、情緒穩定性等;

②環境特質是指由後天的環境因素所決定的,如焦慮、有恆性等。卡特爾提出「多元抽象變異分析」(MAVA)用來確定各種特質中遺傳與環境分別的影響程度。

(4)動力特質、能力特質和氣質特質模型最下層是動力特質、能力特質和氣質特質,它們同時受到遺傳與環境兩方面的影響。

①動力特質是具有動力特徵的特質,它使人趨向某一目標,包括生理驅力、態度和情操;

②能力特質是表現在知覺和運動方面差異的特質,包括液體智力和晶體智力等。

③氣質特質是決定一個人情緒反應的速度和強度的特質。

 

85、埃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艾森克根據因素分析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這三個因素是:

(1)外傾性(E):表現為內、外傾的差異

(2)神經質(N):表現為情緒穩定性的差異

(3)精神質(P):表現為孤獨、冷酷、敵視、怪異等偏於負面的人格特徵

艾森克根據這一模型編制了艾森克人格問卷(EPQ),這個量表在人格評價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此人格問卷也是當前廣泛運用的人格測驗量表。

86、大五人格理論

塔佩斯等運用詞彙學的方法對卡特爾的特質變量進行了再分析,發現了五個相對穩定的因素。後許多學者進一步驗證了「五種特質」的模型,形成了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這五因素是:

①開放性(openness)具有想像、審美、情感豐富、求異、創造、智能等特質

②責任心(consciousness)顯示了勝任、公正、條理、盡職、成就、克制等特質

③外傾性(extraversion)表現出熱情、社交、斷、活躍、冒險、樂觀等特質

④宜人性(agreeableness)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從、謙遜、移情等特質

⑤神經質(neuroticism)具有焦慮、敵對、壓抑、自我意識、衝動、脆弱等特質

這五個特質的開頭字母組成了OCEAN,代表了「人格的海洋」,麥克雷和可斯塔編制了「大五人格因素的測定表」(NEO-PI-R)。

 

87、七因素模型

特裡根等人在五因素模型基礎上採用不同的選詞原則,根據因素分析法得到了七因素模型。包括:正情緒性、負效價、正效價、負情緒性、可靠性、宜人性和因襲性。人格特徵量表(IPC)是大七人格模型的有效測量工具。

 

88T型人格理論

弗蘭克•法利認為,人格類型是依據一群是否具有某種特殊人格來確定的。美國心理學家弗蘭克法利提出了T型人格就是單一類型理論的代表。

T型人格是一種好冒險、愛刺激的人格特質。T型人格又分為T+型和T-型。T+型人格是冒險行為朝向積極健康的方向,T-型人格是冒險行為朝向破壞性質。在T+型人格中,又分為體格T+型(新奇刺激的身體運動)和智力T+型(科學探索等智力活動)。

 

89A-B型人格理論

福利曼和羅斯曼描述了A-B型人格。近年來,人們在研究人格和工作壓力的關係時,常使用這種人格類型。

A型人格的主要特點是敵意、競爭、性情急躁、富於上進心、有苦幹精神、過分的時間緊迫感、外向、言語舉止敏捷、社會適應性差。

B型人格的主要特點是,缺乏時間緊迫感和競爭意識,對工作和生活的滿足感強,比較享受生活的行為方式,性情溫和、舉止穩當。

 

90、內外向人格理論

瑞士精神分析學家榮格依據「心理傾向」來劃分人格類型,最先提出了內—外向人格類型學說。榮格認為,一個人的興趣和關注點指向外部客體時,就是外向人格;而當一個人的興趣和關注點指向主體時,就是內向人格。在榮格看來,人和人都具有外向和內向這兩種特徵,但其中一種可能佔優勢,因而可以確定一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

外向型的多關心外部事物、活潑開朗、情感外露、善交際、獨立、果斷、容易適應環境的變化。內向型的心理活動常指向於自己的內心世界,好沉思、謹慎、多慮、愛獨處,交際面窄,難於適應環境的變化。

榮格認為人的思維活動有思維、感情、感覺和直覺這四種基本功能。結合上述兩種心理傾向可以構成8種人格類型:外向思維型、外向感情型、外向感覺型、外向直覺型、內向思維型、內向感情型、內向感覺型、內向直覺型。

 

91、體液說

古希臘哲學家、醫生希波克拉底認為,人身上有四種液體,即黃膽汁、黑膽汁、血液和粘液。這四種液體在一個人身上所佔的比例不同,構成了四種不同的類型。黃膽汁佔優勢的就是膽汁質的,黑膽汁佔優勢就是抑鬱質的,血液佔優勢就是多血質的,粘液佔優勢就是粘液質的。

羅馬醫生蓋倫提出了氣質的概念,並沿用了希波克拉底所提出的四種類型。

(1)膽汁質

情緒體驗強烈,爆發迅猛、平息快速,思維靈活單粗枝大葉,精力旺盛、爭強好鬥、勇敢果斷,為人熱情直率、樸實真誠、表裡如一,行動敏捷、生氣勃勃、剛毅頑強;

但這種人遇事常欠思量,魯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剛愎自用。

(2)抑鬱質

這種人情緒體驗深刻、細膩持久,情緒抑鬱、多愁善感,思維敏銳、想像力豐富,不善交際、孤僻離群,踏實穩重、自制力強,但他們的行為舉止緩慢,軟弱膽小,優柔寡斷。

(3)多血質

這種人情感豐富、外露但不穩定,思維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潑好動、熱情大方、善於交際但交情淺薄,行動敏捷、適應力強;他們的弱點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穩定性差,見異思遷。

(4)黏液質

這種人情緒平穩、表情平淡,思維靈活性略差,但考慮問題細緻而周到,安靜穩重、踏踏實實、沉默寡言、喜歡沉思,自制力強、耐受力高、內剛外柔,交往適度、交情深厚;但這種人的行為主動性較差,缺乏生氣,行動遲緩。

 

92、體型說

德國精神病醫生克雷奇米爾,通過對自己醫院病人的觀察認為,精神疾病的類型和體型有關,從而提出了氣質類型取決於體型的說法。他認為,肥胖人易患躁狂抑鬱症,瘦長人易精神分裂症,鬥士人易患癲癇。

 

93、血型說

日本學者古川竹二認為,人的行為特點和他的血型有關,根據血型把人分為四種氣質:

(1)A型氣質的特點是溫和、老實穩妥、多疑、怕羞、順從、依賴他人、感情易衝動;

(2)B型氣質的特點是感覺靈敏、鎮靜、不怕羞、喜社交、好管閒事;

(3)AB型氣質的特點是上述兩者的混合;

(4)O型氣質的特點是志向堅定、好勝、霸道、不聽指揮、喜好指使別人、有膽識、不願吃虧。

這種理論缺乏科學依據。

 

94、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說

巴甫洛夫根據神經活動過程的基本特性,即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的強度、平衡性和靈活性,劃分了四種基本的神經活動類型。強度是大腦皮層細胞工作的耐力或能力的標誌;平衡性是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的相對力量,二者大體相同是平衡;靈活性是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相互轉換的速度。

不同高級神經活動過程對應不同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和氣質類型,如下圖所示。

 

95、斯普蘭格的性格類型理論

德國心理學家斯普蘭格依據人類社會文化的六種形態,將人劃分為六種性格類型。不同的性格類型具有不同的價值觀成分。這六種類型是:

①經濟型:這種人注重實效,其生活目的是為了追求利潤而獲得財富,如實業家等。

②理論型:這種人表現出具有探究世界的興趣,客觀而冷靜的觀察事物,力圖把握事物的本質,尊重事物的合理性,重視科學探索,以追求真理為人生的目的,如思想家、科學家等。

③審美型:這種人對現實生活不太關注,富於想像力,追求美感,以感受事物的美作為人生的價值,如藝術家等。

④權力型:這種人傾向於權力意識和權力享受,支配性強,其全部的生活價值和最高的人生目標就在於滿足自己的權力欲望,得到某種權力和地位。

⑤社會型:這種人能關心他人,獻身社會,助人為樂,以奉獻社會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標。

⑥宗教型:這種人信奉宗教,相信神的存在,把信仰視為人生的最高價值。奧爾波特依據這種類型劃分編制了「價值觀研究量表」。

 

96、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

弗洛伊德將人格結構分為三個層次:

(1)本我:位於人格的最底層,是人的原始的無意識本能、欲望組成的能量系統,包括各種生理需要,它要求滿足,遵循快樂原則;

(2)超我:位於人格結構的最高層次,由社會規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內化而來,是個體社會化的結果。它遵循道德原則,起著抑制本我衝動、對自我進行監控,以及追求完善境界的作用;

(3)自我:從本我中逐漸分化出來,位於人格的中間層。在本我和超我之間起著調節的作用,它遵循現實的原則,既要儘量滿足本我的要求,又受制於超我的約束。

人格結構中的這三個層次相互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各行其責。當三者處於協調狀態時,人格表現出一種健康的狀況;當三者發生衝突無法解決時就會導致心理的疾病。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是本能,人格的發展就是心理性慾的發展;人格發展階段可以分為:口腔期(0~1歲)、肛門期(1~3歲)、性器期(3~6歲,俄狄浦斯情結)、潛伏期(6~11歲)和生殖期(青少年期)。

 

97、埃裡克森的人格理論

艾裡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理論的基本框架,但更強調自我的作用,認為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會三方面因素組成的統一體。他認為個體人格發展要經過一系列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特定的目標、任務和衝突。各個階段互相依存,後一階段發展任務的完成依賴於早期衝突的解決。艾裡克森將人格發展分為8個階段。

 

98、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中有以下幾個概念。

(1)自卑感與追求優越阿德勒認為人生而具有自卑感,追求優越是統一人格的核心和總目標。

(2)生活風格和創造性自我

生活風格和創造性自我是個體定型化的行為模式。生活風格是個體追求優越的獨特方式,它在童年期逐漸形成。創造性自我是人格塑造中一種有意識的主動力量。

(3)社會興趣

社會興趣是人類和諧生活、友好相處和渴望建立美好社會生活的需要,是個體形成關心社會、公共意識的精神標誌。

 

99、榮格的分析心理學

榮格認為人格既是一個複雜多變的結構,又是一個層次分明、相互左右的結構,由意識、個體潛意識、集體潛意識組成。

(1)意識

意識是人格中唯一能夠被個體知覺的部分,意識與個性化同步,在個性化過程中產生出的新因素,即「自我」。

(2)個體潛意識

是潛意識的表面,包括那些被個體遺忘的記憶、知覺以及被壓抑的經驗。個體潛意識的內容為「情結」。

(3)集體潛意識

集體潛意識是遺傳的,為集體所有,反映了人類進化過程中演化的精神產物。集體潛意識的內容主要為「原型」。

 

100、羅傑斯的人格理論

羅傑斯提倡人格的自我論。該理論是受到新精神分析論、場論以及現象論的影響,並特別強調「人」本身與其主觀經驗的重要性。因此,自我論又稱為「人本論」。

羅傑斯認為,嬰兒期兒童便能將經驗的—方面同其他方面區分出來而產生自我。隨著兒童與外界進行更為廣泛的相互作用,兒童開始形成了他是誰和他可能是誰的表象,即自我觀念。兒童感知其他人對自己的行為所做出的反應,繼而發展了一種自我表象的連貫模式。

在羅傑斯看來,自我的發展,以及是否能形成健康的自我,取決於兒童在嬰兒期所獲得的愛撫。在自我的形成和發展中,兒童需要愛的哺育,羅傑斯把這種需要稱作「積極性尊重」。他指出,每個人都具有積極尊重的需要,每個嬰兒都被驅使著去尋找積極尊重需要的滿足,只有那種能獲得愛撫,能得到情感上的滿足,能深得別人讚揚的兒童,才能得到這種尊重需要的滿足。兒童能否養成一種健康的人格,完全取決於這種積極尊重的需要是否能得到充分滿足。

有機體的一切經驗都是把實現趨向作為參照系來評估。羅傑斯稱這種對個人經驗的評估方法為「機體估價過程」。那些同實現趨向相一致的體驗是令人滿足的,因此使個體產生對它們的接近和保持。那些同實現趨向相矛盾的體驗是令人不快的,因此引起個體的迴避或消除。所以,機體估價過程產生—種使有機體有可能把經驗和自我實現相協調的反饋系統。

在羅傑斯看來,健全的人就像一個嬰兒,因為他是按照自己機體估價過程而不是價值條件來生活的,這種「忠實於自己」的生活是完善的生活。它標誌著一個純潔的自我和真正的善。幸福並不意味著一個人所有生物需要都得到了滿足,如財產和社會地位等。幸福來自實現趨向中的積極參與,體現於持續的奮鬥之中。需要注意的是,羅傑斯強調的是實現趨向而不是實現狀態。羅傑斯認為健康人格包括五種特徵:開放的經驗、協調的自我、機體估價過程、無條件的自我尊重、人際關係和睦相處。

相關焦點

  •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1.本我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本我是由先天的生物本能和欲望組成的,以追求非理性的、衝動性的和無意識的自我滿足為目標進行活動。本我遵循的是快樂原則,即要求自由表達尋求快樂的各種欲望。如果每個人的人格都只受本我控制每個人都為所欲為,那麼這個世界定會處於無法想像的混亂之中。
  • 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
    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是教師招聘考試的考點,考查形式多以客觀題出現,很多考生對他的理論比較陌生,不知他的理論究竟是怎麼來的。今天為大家梳理一下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一、卡特爾人物簡介卡特爾是人格特質理論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雷蒙德·卡特爾(1905-1998),是倫敦大學的化學系畢業生,在一戰戰地醫院護理傷殘士兵的經歷讓他決定從事心理學的研究,於是他在倫敦大學繼續選擇讀心理學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間做了斯皮爾曼的研究助理。
  • ...人格特質理論 之 C2 卡特爾的特質因素論 & C3 艾森克的人格理論
    B6 人格特質理論C2 卡特爾的特質因素論一、理論觀點(一)人格界定卡特爾認為人格是一個人在特定條件下將做出什麼樣的反應的一種預測。4.卡特爾一直致力於人格特質的探究,直到晚年,才將環境因素的影響納入到其對行為預測的公式裡。5.理論的啟發性不夠,他所做的研究更多是實證性的,鮮有新創的理論觀點。
  • 大五人格理論
    但重要的是要記住,識別一個人的性格並了解他或她更像是一個謎,而不是人格特徵的組合。所以,就像我們在拼圖遊戲中把紅色的和綠色的分開一樣,我們也可以通過把匹配的人格碎片分組來解決人格拼圖。據小編了解,迄今為止,將人格特質結合起來的最普遍、最牢固的體系被稱為「五大體系」(其他體系,如人格測試,在心理學中沒有廣泛使用)。
  • ...衝突的主要類型;沙赫特—辛格情緒理論;卡特爾的人格特質層次理論
    人格概念人格具有穩定性。「江山易改,稟性難移」指的就是一個人的人格具有穩定性。A—B型人格類型理論福利曼和羅斯曼描述了A—B人格類型。關於沙赫特—辛格情緒理論,有的教材稱之為兩因素說,有的稱之為三因素說,可能有的同學又會糾結,但只要是願意動腦筋的同學都能發現,這一理論強調了三個因素,其中認知因素是關鍵因素。所以,兩因素說是不恰當的。不過,為了避免爭議,直接稱之為「沙赫特—辛格情緒理論」是比較合適的。
  • 用MBTI人格理論測測你是《陳情令》16型人格中的哪一種
    關於mbti人格理論是我很喜歡的一套心理學理論,在之前的文章中略有提及。它是基於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先生的《心理類型》而提出的一套更詳細也更實用的人格理論。該理論從4個維度分析人格,包括:(1)能量傾向:外向E---內向I(2)信息獲取方式:感覺S---直覺N(3)決策方式:思維T---情感F(4)生活態度:判斷J---知覺P四個維度組合,可以形成16種人格類型
  • 筆記|《人格》B6 人格特質理論 之 C4 五因素模型 & C5 對特質論的...
    B6 人格特質理論C4 五因素模型一、大五模型/簡述人格因素模型(一)基本假設格爾頓最先提出了詞彙假設的觀點。詞彙學研究取向的基本假設是:每一種文化下的自然語言包含了所有能描述人格的維度。(二)基本結構1.外傾性也稱外向性,指人們活動能量的強度與數量。其一端是極端外向,另一端是極端內向。外向者非常愛好交際,通常還表現為精力充沛、樂觀、友好和自信。內向者含蓄、自主、穩健。
  • 筆記|《人格》B6 人格特質理論 之 C2 卡特爾的特質因素論 & C3 艾...
    B6 人格特質理論C2 卡特爾的特質因素論一、理論觀點(一)人格界定卡特爾認為人格是一個人在特定條件下將做出什麼樣的反應的一種預測。(二)人格結構/簡述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卡特爾認為人格的基本結構元素是特質。因此,特質結構也就是人格結構。
  • 奧爾波特的人格特質理論
    雖然奧爾波特承認這兩種特質都是存在的,但他極力主張人格心理學家應該集中研究個人特質,而不是探討共同持質。奧爾波持認為,共性僅是一種抽象,不能對任何個體進行真正精確的描述;而世界上.就根本不存在兩個具有完全相同特質結構的人奧爾波特認為並非所有的個人特質都對人格起同樣的作用。因而他將特質又區分為首要特質、中心特質和次要特質。在奧爾波持後期的著作中,個人特質也稱為個人傾向)。
  • 從心理學家榮格人格面具理論,淺析《三千鴉殺》亭淵的3種人格
    人格面具由瑞士心理學家、分析心理學創立者榮格提出,是精神分析理論之一。指的是,人去適應世界,適應社會的方式,以此實現人生目標。《三千鴉殺》中的二皇子亭淵,以智力低下的管事侄子、只知玩樂的紈絝子弟、立志殺魔的二皇子,三種人格面具於一體,推進自己的帝王霸業,對身處凡世中的我們來說,極具借鑑意義。
  • 用MBTI人格理論解讀《陳情令》中的16種人格類型(下)
    >基本特點:(詳解請百度「intj型人格」)1.自信、沉穩、稱職,是所有人格中最有恆心和毅力的類型,也是所有人格中心理年齡最成熟的類型。5.是所有人格中學習能力最強的,學生時代往往是成績最好的,最能夠理解深奧的知識和複雜的理論。6.具有懷疑精神,喜歡探索和追究事物的可能性,永遠處於學習狀態,會不斷評估、審查、改進完善內在體系。
  • 用MBTI人格理論解讀《陳情令》中的16種人格類型(上)
    《陳情令》中的人物飽滿豐富,幾乎可以涵蓋大部分人格類型。這一篇將分析其中8種人格(黃綠)。想了解mbti可關注作者之前的文章,或百度搜索「mbti職業性格測試完整版心情香蕉」93題測試,測一測自己是哪一種人格類型。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學公共基礎知識: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是教師招聘考試的考點,考查形式多以客觀題出現,很多考生對他的理論比較陌生,不知他的理論究竟是怎麼來的。
  • 大五人格理論發飆,每個人都有精神障礙
    大五人格理論 大五人格理論指的是人格特質的一種分類方法。它從五個維度來分別表徵個人的人格特徵,分別是開放性、盡責性、外向性、宜人性和情緒穩定性。
  • 十型人格!淺論八字理論中的性格學知識
    五行和十神命理先賢們在他們的著作中完整地沿用了「五常」理論。《三命通會》中說:「貴賤觀乎八字,性情應乎五行。善、惡、仁、義、禮、智、信,心之所主;喜、怒、哀、樂、愛、惡、欲,情之所生」,這裡的性其實就是性格。
  • 人格 | 一個搜不到的人格理論
    在寫自戀型人格之前,我覺得有必要先來幫助大家理解什麼是人格。對於人格的定義,通過各種搜尋引擎都可以搜到對人格的解釋。但他們的解釋都太過於專業和學術,看了這些回答,我並不滿意,回歸到生活本身我更喜歡心理學家——丹·麥克亞當斯的人生故事模型。我們在不停地把過去、現在和未來重新編製成一個前後連貫、生動的個人故事。
  • MBTI人格理論及測試——MBTI十六種人格類型
    MBTI十六種人格類型  1.嚴肅、安靜、藉由集中心 志與全力投入、及可被信賴獲致成功。
  • 《普通公司法》閱讀札記§4 公司的獨立人格:社團理論
    :社團理論 本章介紹了公司作為社團法人所面臨的較為傳統的問題,包括作為社團的特性及含義,強調了作為社團的控制和人格是這一問題的核心。還介紹了傳統的財團和社團的劃分理論,對人格和財產的不同組合在企業形態中的表現進行了理論概括。在第二節中,著重討論了作為社團法人存在基礎的章程,包括其與合同的區別,公示性、對內和對外的約束力。第三節對法人制度延伸到公司法中的法定代表人制度進行了介紹和批評,並對公司的目的和能力劃分理論,進行了介紹,還對對外籤約權進行了剖析。
  • 心理學家:運用這個人格理論,看人看到骨子裡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工具,就是當今應用最廣泛、也最牢固的了解個性特徵的系統,叫做「大五人格理論」,它是西方心理學界公認的人格特質模型。只有摸清楚了一個人的人格特徵,我們才能從根本上看穿一個人,不被表象所蒙蔽。一、什麼是大五人格理論?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在少年派身上的體現
    本文將通過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中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個構成,來剖析影片主人公派內心世界的構建和變化。一、弗洛基德的人格結構理論--本我、超我、自我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完整的人格結構由三部分組成:本我、自我、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