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姑娘》是謝冰瑩的一部慰安婦題材的文學作品。很多人都會把謝冰瑩和謝婉瑩這兩位女作家搞混,認為她們是一對姐妹花。事實上,這兩個人並沒有血緣關係。謝婉瑩,筆名冰心,是我們所熟知的女作家。在冰心等「五四運動」期間崛起的女作家中,謝冰瑩並不出彩,但她是與中國命運連得最為緊密的一位,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批女兵,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兵作家。
謝冰瑩一生創作了大量文學作品,很多都和從軍相關,她的代表作是《女兵自傳》。而這部《梅子姑娘》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抗戰期間。和很多慰安婦題材,如丁玲筆下的《我在霞村的時候》、《新的信念》等描述中國慰安婦不一樣的是,《梅子姑娘》從日本慰安婦梅子的角度來揭發和抨擊日軍慘無人道的行徑。
梅子原是日本鹿兒島的人,家境貧寒。父親為了謀生,跟著朋友來到中國遼寧做生意。一年後,九一八事變爆發,梅子父親徵召入伍,3個月後犧牲在戰場上。禍不單行,梅子母親在父親去世第二年也因肺病離世。後來,梅子的未婚夫藤田也被派去上海作戰。梅子踏上了千裡尋夫之路。
當她得知藤田犧牲的消息時,她的世界崩塌了。戰爭奪去了她的父母,奪去了她的愛人和夢想。那時候的梅子正如千千萬萬的日本人一樣對這場戰爭,對中國充滿了仇視。她的朋友告訴梅子:
梅子啊,你不應該消沉,你應該更勇敢地活下去!誰殺死你的父親、母親和祖母的?誰殺死你的愛人的?」
想想多麼諷刺,這一場由日本人發起的侵略戰爭,反過來又成了他們維護自身尊嚴、保家衛國的正義。試想一下,如果梅子沒有來到中國戰場,親眼所見日軍的所作所為,她們或許還在在國內殷切地等待著凱旋而歸的「英雄們」。
但事實永遠不會被淹沒。當梅子隨著日本慰勞隊來到前線,起初她以為慰勞隊只是給皇軍送旗幟、手帕、罐頭等,但她發現這是一個騙局:她們被收編為營妓,日夜忍受著來自本族人的侮辱和摧殘。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很多婦女是自願隨軍為營妓,她們認為這是在為天皇效忠。梅子的另一個夥伴美由子就是這樣的角色。但是,對於更多的日本婦女而言,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慰安所》就描繪了良家婦女慧子,本來有著美滿的婚姻,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她們的丈夫被徵入伍,慧子也被強徵為慰安婦。夫婦兩人在慰安所重逢,羞愧難當,雙雙自殺。
而小說主人公梅子是個覺醒比較早的人。她從那些醉醺醺的日軍嘴裡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那些日本兵在前線無惡不作,他們強姦七八十歲的老太太,不放過十來歲的小姑娘,他們活埋中國壯丁,屠殺手無縛雞之力的老人和孩子!
梅子從自身以及周邊姐妹們的經歷正面感受到來自本族人的侮辱,也從側面聽到日本皇軍毫無人道的侵略行為,這讓她感到無比憤怒。
不管誰的思想怎樣親日,只要他是人,絕不能饒恕他們這種違背天理,毫無人性的殘暴行為。」
事到如今,日本方面還有很多人否認歷史。對於最令人髮指的南京大屠殺,對中國人犯下的殘暴行為,對中國婦女的集體強暴,他們蓄意抹去痕跡,篡改教科書、銷毀原始資料。小說站在日本慰安婦的角度,更有力地揭發了日軍犯下的種種滔天罪行。
梅子的內心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想法:投入反戰事業中。梅子代表著那一類期望和平的反戰義士。她勸說戀人中條知義,一位日軍空軍駕駛員,希望他領導一個反戰隊伍,轟炸日軍重要的陣地和軍事政治機關。中條也想過主動投降,做中國人的俘虜,但是他害怕中國人會殺掉他,就像日本人殺掉中國的俘虜一樣。但是梅子堅定地告訴他:
中國是個真正愛好和平的國家,他們不像日本軍閥的生性殘忍,喜歡殺人。他們自從中日戰事開始,就俘虜了我們不少弟兄,從來不殺害一個,而且特別優待他們。」
事實上,在抗戰期間,不少有良知的日本人加入抗日聯盟。中國方面給了他們較好的優待政策,而這些日本八路也通過各種形式進行活動,從事對日軍的宣傳反戰工作。他們有的協助進行思想教育工作,有的則直接拿起武器,與侵略軍隊進行面對面的戰鬥,其中不少人犧牲在中國的抗日戰場上。很多文學作品也曾提及,比如嚴歌苓《第九個寡婦》中,被王葡萄公爹孫懷清救了一命的日本人,最後也投入到抗日戰爭中。
後來,梅子和中條兩人等待著中國遊擊隊夜襲,趁機混入中國軍隊,主動被俘。從此抗戰隊伍中又多了兩名英勇的戰士。
抗日時期曾出現一批取材於「慰安婦」的文學作品,謝冰瑩的《梅子姑娘》從日本慰安婦的角度展現了日軍的慘無人道,是一部難得的慰安婦血淚史的文學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