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在福州經營一家廣告公司,平時基本上是用微信來跟客戶交流。可在6月1號的時候她突然發現自己的微信帳戶被凍結了,裡面的29萬多元也無法進行轉帳或提現。著急付材料款的王女士立馬聯繫了騰訊客服,可最後的結果卻被告知「您的帳戶涉嫌違規(賭博、詐騙、套現等)交易,已被限制微信支付功能」。
王女士:微信帳戶被凍結29萬,多次申訴可還是沒有用
王女士說我是不是正規商家你們後臺一審核就能查出來,結果那個客服說讓我提供營業執照,我就立馬把營業執照給他,法人身份證也提供過去了。可之後的多次申訴等來的結果還是微信帳戶無法解封。
在此期間王女士也曾找過民警處理問題,民警給出的回答是他們沒有辦法解決,因為她的微信帳戶被凍結,王女士資金流動成了問題,也導致她的客服抱怨連連,無奈之下她只好尋求媒體幫助。在某公益節目發布了王女士的遭遇之後,瞬間引發了大量網友的共鳴,該事件僅僅幾個小時點擊率就達到了幾百萬,一度登上了今日頭條的「頭條熱榜」和「微博熱搜」。
使用權?所用權?
視頻發布之後有不少人找到發布該事件的某公益節目說,他們的微信帳戶也被凍結了,甚至有人說他申訴了四年,可目前依舊不知道帳戶被封的原因。網友還提供了跟騰訊後臺客服的聊天記錄,很明顯聊天的要麼是後臺的自動回復功能,要麼是網絡系統繁忙請稍後重試。曹女士也是帳戶被封的受害人之一,至於為何被封她根本不清楚。
我們看到了曹女士申訴的整個過程,她給騰訊服務後臺打電話,客服說讓她登錄微信找公眾號說明情況,可現在的問題是曹女士的微信根本就登不上去,所以說這個問題根本就無解。不久之後,我們終於打通了騰訊公司的電話,王女士問為什麼凍結我的帳戶,客服說您只是有騰訊公司的微信帳戶使用權,而我們公司是擁有微信帳戶的所有權的。
客服的這句話瞬間引發了輿論譁然,網友紛紛質疑微信方麵店大欺客,為了讓微信解凍帳戶王女士是想盡了辦法,但是結果都是被微信判定無用,可是問到凍結的證據,微信客服也說不出來。一番追溯後微信客服才告訴王女士,近30萬被凍結的原因竟然是2020年4月8日的兩筆收款,可對於這兩筆收款王女士說這只是正常的一次交易,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事實上也有不少網友他們的微信同樣也莫名其妙地被限制了,有的金額甚至僅8元。針對王女士和大量網友的質疑,對於如何認定用戶的資金存在異常交易騰訊方並沒有任何回應,騰訊方只是說由於他們的此前的說明讓用戶產生了誤解,同時對於限制交易帶來的不便他們深表歉意。
或許是媒體的介入、輿論的發酵,騰訊方面悄悄地改變了態度,王女士這件事引發熱議後終於接到了騰訊公司客服的來電,這個電話讓王女士感到意外但是又氣憤,之後也有不少網友說他們帳戶可以提現了。
微信支付機構確實有核查異常交易的義務,所以當風險防控措施加強之後就可能產生誤傷的情況,但是支付機構不能僅告知用戶你涉嫌違規,又不能及時說明用戶錯在哪裡,這樣不利於用戶進行申訴。如果支付平臺不能及時說明用戶錯在哪裡,那麼就不能凍結用戶的帳戶,客戶的財產所有權受法律保護,是不允許第三方隨意侵犯的。
不僅要有細緻明確的監管規定,還必須要讓這些規定實實在在落到實處
行動支付帳戶遭違規凍結,用戶多次申訴無果,究竟是哪個部門可以監管呢?首先要了解這些支付機構商註冊地在哪,然後用戶再向該地的「中國人民銀行12363」客服電話進行投訴。如今的微信已經不是單純的社交帳戶,還是移動的資金支付帳戶,有相應的風險防控措施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風險風控不代表「一封了之」。
對於這次的帳戶被封事件微信官方也給出了回覆:會不斷優化業務流程和客服體驗,在保護用戶資金安全的基礎上保障更好的產品服務體驗。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20年第一季度的報告顯示,中國的行動支付金額已經突破90萬億元,穩居全球第一,新興行業的蓬勃發展不免也會伴隨著問題的出現,如何及時地發現並解決問題是值得業內乃至社會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