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寶「藏」丨給力!5年近350億元資金支持助西藏發展

2020-12-28 新華社新媒體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據各部委、省市援藏指揮部統計數據,2016年以來,各對口支援部委、省市和企業累計籤約援藏項目247個、資金近350億元。在此基礎上實施的經濟援藏、智力援藏、科技援藏、企業援藏、就業援藏以及醫療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有力推動了西藏經濟社會發展。

5月8日,在西藏山南市第一高級中學,來自湖北省武漢市旅遊學校的援藏教師馬丹(左三)指導學生練習校園啦啦操。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村裡建起了農貿市場、小超市、藏餐館、農機維修店等,我們還要建苗圃、擴大奶牛養殖規模,不斷壯大集體經濟,村民實現多渠道增收。」在那曲市色尼區幸福新村,村主任赤列羅桑向記者描繪著他們的美好生活。

佔地15995平方米的幸福新村總投資達3650萬元,是色尼區首個現代化易地安置小區。2017年,浙江援助那曲啟動建設色尼區幸福新村。今年5月,那曲市色尼區首批83名村民拿到了幸福新村新房鑰匙,從此告別了低矮破舊的土坯房。

2月23日,北京援藏醫生王小亭(右)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的重症病房為危重病人做重症超聲評估。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目前,對口援藏工作正從最初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支持,向產業扶持、人才培養、智慧援藏等多個方面拓展。

在西藏白朗國家級蔬菜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內,記者看到,一座座蔬菜大棚整齊排列,蔬菜、水果等長勢喜人,這一切正得益於山東援藏幹部和農業技術專家的不懈努力。從設計、建設到蔬菜種植、管理、銷售,山東省在白朗援助實施蔬菜產業扶貧項目7個,完成投資6.2億元,受益貧困群眾4000多人。

10月30日晚,位於拉薩的西藏自治區自然科學博物館內,來自上海科技館的海洋主題巡展《鯨奇世界》與孩子們見面。這是2020年科技部「科普援藏」系列活動之一。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除產業扶持外,為解決西藏的人才短缺問題,各援藏工作隊將人才扶持放在重要位置。在江蘇第九批125名援藏幹部中,專業技術人才和「組團式」援藏教師、醫生就達到了72人。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做好援藏工作要關注民生,凝聚民心,增強感情溝通和文化認同,加強民族團結。」天津市援藏工作隊領隊楊灝說,「我們將以高質量援藏工作助力西藏經濟社會發展。」

文字記者:唐弢

攝影記者:晉美多吉、張汝鋒、孫非

視頻記者:洛登、旦增尼瑪曲珠、洛卓嘉措

海報製作:張宸、旦增努布

相關焦點

  • 數說寶「藏」丨強力!這五年,中央3136億元投資西藏經濟社會發展
    入冬以來,西藏普蘭縣的西德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機器轟鳴,生產勢頭正旺。自從總投資74億元的阿里聯網工程12月4日正式投運,這家企業一到冬天常被拉閘限電的日子便一去不復返。西藏西部阿里、日喀則兩地(市)的16個縣的38萬名群眾,也享受到了充足、穩定的電力供應。
  • 數說寶「藏」丨夠多!消費扶貧讓超億元「天上好物」出藏
    累計銷售額達1.05億元。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西藏被譽為「地球第三極」,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特色產品。但產業化水平不高、物流渠道不暢、營銷推廣難等問題,一直困擾著相關產業發展。    消費扶貧為西藏農特產品銷售打開了新渠道。
  • 從這組數說寶「藏」海報,看西藏今日幸福生活
    西藏昌都市邊壩縣草卡鎮村民扎西卓嘎說:  「現在合作社與技能培訓學校合作,不但教我們農牧民學習生產技術,還解決銷路問題,我們家一共5個溫室大棚,每個大棚年收益有1萬多元。」  截至2020年12月,西藏農牧民轉移就業60.4萬人,實現勞務收入45.4億元。西藏不少青壯年農牧民放下犁耙牧鞭,走進城鎮,變身產業工人和服務人員。  超50%
  • 數說寶「藏」丨交融!西藏2020年藏語譯製影視作品超千小時
    在中國西藏廣播電影電視藏語節目譯製中心,工作人員正在為影片《催眠大師》進行藏語配音(2015年12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 攝西藏自治區電影公司民族語譯製中心副主任索朗次仁說:「西藏一些地方的農牧民不能完全看懂普通話影視作品,我們的譯製工作就是為了讓農牧民能看到藏語影視作品,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
  • 中國寶「藏」|西藏80%的財政資金投向民生領域
    在縣裡組織技術培訓時,丁增尼瑪學會了藏裝縫紉,之後貸款5萬元購買布料,在家裡辦起「裁縫鋪」,不但還清了所有欠款,還有了兩萬元存款。 丁增尼瑪之所以能夠脫貧,得益於西藏在民生領域的大規模投入。西藏自治區政府的消息稱,西藏在教育、衛生、社保和就業等方面5年累計投入2470億元,比「十二五」增長98.3%。
  • 數說寶「藏」|連心!西藏近16萬名幹部與貧困群眾結對認親
    記者7日從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指揮部獲悉,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西藏近16萬名幹部與貧困群眾結對認親,通過「扶志與扶智」助力農牧民脫貧。近年來,西藏自治區大力推進區(中)直單位、駐村工作隊、援藏幹部「進村入戶結對認親交朋友」活動和包戶幫扶貧困戶工作,實實在在為貧困群眾想出路、辦實事。2020年7月6日,西藏扎囊縣吉汝鄉扎西林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央珍(左)、黨支部書記旺扎(右)和專業合作社社員次旺曲珍查看民族手工業(邦典)質量。
  • 數說寶「藏」丨年產77萬噸!西藏人民吃菜不再難
    他舉起袋子笑著說:「西紅柿、雞蛋和芹菜。」藥王山農貿市場位於布達拉宮西側,擁有300多家商戶,超過600個店面、攤位,是拉薩市民的「菜籃子」之一。「一天可以銷售蔬菜7噸、禽蛋1.5噸、魚類13噸左右。」藥王山農貿市場負責人馬鑫說。拉薩市藥王山農貿市場蔬菜區,商戶在整理菜品(2019年12月29日攝)。
  • 數說寶「藏」|倍增!西藏五年來全社會用電量增幅超100%
    得益於清潔電源和大電網建設,西藏自治區用電負荷保持持續快速增長。「十三五」規劃期間,西藏全社會用電量從2015年的40.53億千瓦時,到2020年全年預計達到82.45億千瓦時,增幅超過100%。和平解放後,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西藏電力工業開始起步,1960年拉薩納金水電站正式送電,拉薩普通市民首次用上電燈。此後,羊八井地熱電站和羊湖、金河等水電站先後建成,特別是隨著近年來一批大型光伏電站相繼建設,西藏綜合能源體系逐步形成。
  • ...近8500萬人次,實現收入350億元;李小琳新任中國生命關懷協會代...
    每經編輯:彭水萍1丨五一假期前三天全國接待國內遊客近8500萬人次,實現收入350億元據人民日報,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勞動節假期第三天(5月3日),全國接待國內遊客總人數3094.4萬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約124.3億元。
  • 南山控股:成立18.5億元資產支持專項計劃 寶灣物流認購1.5億元
    原標題:南山控股:成立18.5億元資產支持專項計劃 寶灣物流認購1.5億元   12月18日,
  • 乘風破浪行穩致遠—2020年西藏經濟社會發展亮點掃描
    時值歲末,回望極不平凡的2020年,我區經濟發展成績既鼓舞人心,也來之不易。這一年,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勝利召開,為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經濟主要指標穩步增長,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 數說寶「藏」丨「半邊天」!西藏高校在校生超50%是女生
    2019年2月28日,在西藏自治區農科院畜科所,姬秋梅利用犛牛標本講解犛牛生長特點。1988年,姬秋梅從西藏民族學院(現西藏民族大學)農牧系畢業,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區農科院畜科所,從事犛牛研究工作,後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繼續深造,並出國留學獲得博士學位,2002年歸國。
  • 數說寶「藏」丨長壽!西藏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0.6歲
    來自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西藏的人均期望壽命由和平解放初期(即1951年)的35.5歲提高到了70.6歲。2012年至2019年,西藏人均期望壽命提高了2.4歲。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頂嘎村百歲老人巴珠高興地說。2019年3月20日晚上,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頂嘎村巴珠老人的家中格外熱鬧,親戚朋友和村幹部共聚一堂,慶祝老人99歲的生日。圖為巴珠老人在生日聚會上和自己的曾孫碰額頭,以示祝福。
  • 《西藏的民族區域自治》
    三、西藏人民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上享有充分的自主權  民族區域自治的關鍵是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確保少數民族人民享有平等的發展權。近40年來,西藏自治區在國家的正確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上充分行使法律賦予的自主權利,制定了一系列適合西藏實際情況的政策措施,使西藏的現代化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 廣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成立30周年,資金總量超過1億元
    30年間實現多個第一,資金總量超過1億元30年來,廣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實現多個第一,廣州市對見義勇為人員獎勵保護的許多做法走在全國前列。廣州市是第一個成立見義勇為基金會(前身是維護社會治安基金會)的城市,是第一個對見義勇為犧牲人員家屬發放慰問金由原來的最高5萬元提高到30萬元並不分地域每年組織慰問的城市,是第一個在13年前見義勇為基金總額就達到超億元的城市,更是第一個出臺見義勇為獎勵保護條例的城市。
  • 偉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經過60年的發展,西藏已建立起一個包括能源、建材、機械、採礦、輕工、食品加工、民族手工業、藏醫藥等20多個門類的現代工業體系,並告別傳統的生產模式,逐步達到現代化水平。工業增加值從1959年的0.15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14.51億元。經濟總量實現了巨大飛躍。2018年,西藏全區生產總值1477.6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59年的1.74億元增長了約191倍。
  • 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後 西藏高預期擘畫2021年目標
    疫情防控有力、經濟逆勢增長,在一系列利好的環境下,西藏官方高預期擘畫下年度發展目標。  會議介紹,2021年西藏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經濟增長9%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現有的4.07萬元(人民幣,下同)、1.45萬元的基礎上,分別增長10%和13%以上。「我們確定這樣的目標任務,是經過深思熟慮、慎重研究的。」
  • 中國寶「藏」|消費扶貧讓西藏農產品俏銷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華社拉薩12月9日電(記者唐弢)秋收季節,西藏江孜縣江熱鄉的青稞田裡一派繁忙的景象。收割下來的青稞已被綑紮成堆,均勻地立在田裡。但受限於自然地理等客觀條件,藏地物產遇到了產業化水平不高、物流渠道不暢、營銷推廣難等實際問題,品牌不響、銷路不佳、後勁乏力的弊病一直困擾著產業發展。為貧困地區的農產品尋找銷路是消費扶貧的初衷。
  • 5.5億債券資金助力園區發展 濱州大高機場迎來「新機遇」
    其作為全市高新技術發展的園區之一,霑化區委、區政府在促進大高航空產業園的發展中加大資金支持,提升園區基礎設施,積極向上申請債券資金5.5億元用於支持園區發展。截至目前,1億元的園區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工程和4000萬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項目已全部完成。
  • 雲南財政:中央直達資金助力雲南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
    截至11月10日,中央財政分配下達雲南省直達資金631.38億元,除按規定預留剩餘的38.8億元抗疫特別國債資金用於下步解決基層的特殊困難外,其他均已分配下達,已形成支出475.37億元,支出進度80.3%;參照直達資金441.54億元,均已分配下達,形成支出402.68億元,支出進度91.2%。中央直達資金助力雲南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