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楓林如何續寫文化新篇

2020-12-25 溫州日報甌網

千年古鎮楓林如何續寫文化新篇

2020/07/20 00:02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單暉 瀏覽:3249

面對新時期接踵而來的機遇

今年5月,浙江省發改委發文的首批「千年古城復興」計劃名單中,我市永嘉縣楓林榜上有名,這也是我市唯一入選的「千年古城」;緊接著,杭溫高鐵楠溪江站落戶楓林,並緊鑼密鼓地進入了施工。楓林,這個曾經一度不在楠溪江旅遊開發熱潮中的歷史文化古鎮,而今終於重新進入了人們的視線——楓林,你還好嗎?面對新時期接踵而來的機遇,楓林將給人們帶來怎樣的變化與驚喜?且隨記者走訪楓林。

□晚報記者 戴江泓

「小溫州」曾是經濟、政治、文化中心

線裝書局新近出版了由永嘉縣地方志研究室編著的《楓林古鎮研究》一書,整整100多萬字。粗略翻閱,可以了解:楓林古鎮的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東晉時期,就有中原士族遷入開發楓林這片土地。初唐時期,楓林村落已經初具規模,村西就是楠溪江中遊重要的水運碼頭昭浦,航運的發達促成浦亭街的繁榮,進而吸引許多名門望族來此居住,共同開發這片肥沃的土地。前人描述這裡的地理形勢,有「前巖紗帽,後峰筆架,獅水瀠洄,象山聳立,左蟾躍,右鷹翔,龍盤虎踞,景無所匹」之說。

楓林原名豐裡。明朝時,因村南前山遍布楓香樹而易名為楓林。由於聚居人口眾多,文人輩出,文化底蘊深厚,加上楓林因山水環繞,地勢險要,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近代史上,更是浙南軍政重鎮,是楠溪流域的經濟、政治、教育文化中心,有「楠溪第一村」和「小溫州」之稱。

明洪武二年(1369),楓林設鎮以防倭寇入侵;清雍正十三年(1735)設立永嘉縣丞署,管轄永嘉縣甌江北岸的十都二社,與甌江南岸的縣城鹿城相呼應。1930年5月,浙南紅軍遊擊隊在楓林惠日寺整編為紅十三軍,記載於《中國紅軍發展史》《中共浙江黨史》和《中共溫州黨史》等史冊。抗日期間,楓林駐有浙江省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浙江高等法院第一分院、《浙甌日報》江北分社、永嘉縣政府等,並駐陸軍21師和暫編33師師部,兵員最多時達8000人。

文人學士輩出,遺存文物古蹟眾多

說起楓林歷史,鎮委書記吳理俊自豪感滿滿。楓林古鎮始建北宋崇寧五年,早在宋朝以前,遷居楓林的姓氏就有30餘姓,永嘉學派學者中,就有丁昌期、劉安節、劉安上、徐自明等人的家族聚居於此。永嘉學派集大成者葉適,他少年時期就曾經在楓林檔溪村的溫州學正劉進之創辦於家鄉的法慧書院裡讀書。葉適晚年為少年同窗、劉進之的兒子劉子怡寫墓志銘時提到:他師從劉進之求學之時,楓林文風鼎盛,足以與溫州城並駕齊驅。那時的楓林已經有「楓葉地,稱樂土」的美譽,世家莊園宅第遍布,書院林立,學者輩出。

徐姓是楓林古鎮後來居上的楠溪名門望族。據史料記載。公元1106年春天,楓林柯家牡丹盛開,邀請四方文人墨客舉行牡丹詩會,徐姓始祖徐公儀乘著酒興題《牡丹詩》:「魏紫姚黃未足誇,元龍百尺有王花。一枝丹萼開連理,兩朵紅雲捧日華。」受到柯家主人賞識,就招贅為女婿。明清時期,徐氏宗族有各類生員400餘名,舉人11人,武舉人3人,進士1人。科舉廢除後,欽賜師範科舉人2人,辛亥科孝廉方正1人。科舉人士,或治學,或行醫,或從商,或積極參政,使楓林成為一個具有較高文化水平的生員社會。晚清民國時期,楠溪高等小學、永嘉縣私立濟時中學和永嘉縣立簡易師範學校先後在這裡創辦,楓林是甌江北岸官方辦學中心,與溫州城南北呼應。楓林鄉賢還創辦溫州織錦學堂和永嘉貧民習藝所,是溫州最早的職業學校。900多年來,楓林文人學士輩出,遺存文物古蹟眾多,楓林也有了「東甌名鎮」的美譽。

當代,楓林名人在世界上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如徐定超嫡孫臺灣新竹高科技工業園創始人徐賢修、曾孫美國天文學會會長徐遐生,被譽為「徐氏科學雙星」,父子先後出任臺灣「清華大學」校長;再如美國商務部原助理部長黃建南、中國臺灣《商業周刊》媒體集團總裁金惟純分別在國際金融界、傳媒界享有較高的聲譽。

古街鎮格局完好,期待進一步修護開發

記者一行人從楓林古街——聖旨門街開始,一路尋訪古鎮人文遺蹟。多年來執著研究楓林歷史的徐逸龍自告奮勇做起了導遊。

聖旨門街,原來叫中央街明,成化二十年(1484)憲宗為表彰楓林鄉賢徐尹沛的尚義精神賜建聖旨門,文官到此出轎,武將到此下馬,以示對徐尹沛兄弟高尚風格的敬意。鼎盛時期,聖旨門街正常營業的店鋪近千家,如乾壽堂藥店連溫州城裡都開有分號,「裕大」在溫州城裡也有分機構。聖旨門街兩旁水榭亭閣、老屋舊牆、門臺古井比比皆是,每走一步,古老和滄桑就相隨左右。介紹起楓林的人文古蹟,徐逸龍如數家珍:南宋狀元、禮部尚書木待問故居,清末監察御史徐定超的故居、御史祠,祖傳六世的乾壽堂藥店,木待問墓、七宅房、醉經堂,還有朱自清和馬公愚避戰禍棲居的謙益堂……難怪,有專家稱,楓林古鎮不僅保存下了明代店鋪的活標本,還保存著中國最為傳統完整的耕讀模式。

1985年,楓林被命名為永嘉縣「武術之鄉」和「象棋之鄉」。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第二批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近年來,楠溪江流域興起旅遊開發熱,歷史古鎮楓林一度被冷落,相比相鄰的巖頭麗水街,楓林的修繕與保護顯然滯後。吳理俊表示:「我們期待楓林抓住新時期機遇,更科學地修護和開發,從而書寫好楓林的文化新篇章。」

重振文化體育,發展高鐵商旅新出路

吳理俊告訴記者:多年來,由於財政資金短缺,古鎮修護一直是紙上談兵。歷史遺蹟得不到更好的保護和修繕,也就談不上旅遊開發。而今,杭溫高鐵楠溪江站在楓林落戶並得以順利施工,是重振楓林經濟文化的大好良機,加上省發改委的「千年古城復興」計劃,全鎮上下群情激昂,期待擼袖大幹,重樹千年古鎮雄風。

「除文人學士輩出外,曾是軍政要地的楓林,民間還尚武,楓林有每年農曆二月舉辦武術節社戲習俗,浙南各地的武術隊、武術愛好者都會匯聚楓林祠堂戲臺表演武術,開展友誼賽。我們計劃重力打造楓林體育武術公園,打造更廣闊、更具影響力的武術交流平臺,吸引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武術愛好者匯聚到楓林來。」吳理俊介紹,在做強做大楓林武術平臺的同時,投資1.3億元的楠溪江綠道楓林段一期基本完工,國際青年野營拓展訓練基地建設漸入佳境,楓林鎮委鎮政府正深度謀劃高鐵旅遊綜合體的規劃和打造,屆時,歷史文化名鎮與高鐵商旅齊頭並進,續寫楓林古鎮新篇指日可待。

相關焦點

  • 這還是楓林嗎?
    今年,楓林以「千年古鎮·畫境楓林」為主題,按照「一加強三整治」的總體思路,深入貫徹永嘉「一帶兩城五組團」的規劃理念,圍繞打造「畫意盎然、千年傳承」的文旅服務型名鎮,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通過14個整治項目的建設,使全鎮環境質量全面改善,鎮容鎮貌煥然一新。
  • 永嘉:《楓林古鎮研究》出版首發
    「古鎮復興 在這齣發」主題會議暨《楓林古鎮研究》首發式18日在永嘉縣楓林鎮舉行。地處楠溪江中遊、有著悠久歷史的楓林古鎮,自古以來是楠溪江流域重要的政治文化經濟軍事中心。《楓林古鎮研究》是2008年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古鎮古村落系列立項課題,2018年被永嘉縣政府列入2019年地方志工作重點項目。全書100萬字的 《楓林古鎮研究》由永嘉楓林望族徐氏後人、《永嘉縣誌》副主編徐逸龍歷時二十多年調查、搜集、整理、編著而成,這也是首部全面系統介紹永嘉楓林古鎮文化歷史的書籍。
  • 曾因路「失色」 「千年古城」楓林「搭乘」高鐵贏新機
    溫州網訊 近日,100多名永嘉楓林鎮的鄉賢集聚在楓林,共同見證超百萬文字的文史研究著作《楓林古鎮研究》首發。古鎮楓林復興也成為首發儀式上關注的焦點,各界人士就此展開了探討。
  • 楓林古鎮:一部永嘉志,半部楓林史!
    楓林鎮算是富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古鎮,之前就拍了些楓林鎮的照片,想單獨發一篇圖文介紹楓林鎮,但鑑於照片不夠全面,對楓林鎮歷史文化的認知也偏淺薄,就一直沒發。這次先簡略的發些照片文字,希望下次有時間再系統性的發一篇側重歷史文化的圖文。     我們到了大門臺,這是徐定超當年籌建的石拱橋,建於民國三年,也即1914年,好像之前也有重修過。
  • 千年西塘古鎮,中國江南六大古鎮之一,方文山發起西塘漢服文化周
    隨著古鎮文化的興起,各大古鎮成為人們趨之若鶩的旅遊目的地。今天要和大家聊的古鎮就是西塘,在西塘不需要著急,節奏就是逛著吃著散著步就行了。西塘古鎮西塘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小鎮,有濃厚的吳越文化底蘊,有吳儂軟語的溫柔和親切,如一個嬌媚的女子,面帶笑容,在那等待著。
  • 2021漢服文化節與你相約成都平樂古鎮
    繼2020雪山下的天府古鎮平樂以「音樂+民俗+文創好物」點燃國慶中秋國潮「佳」年華後,2021新年伊始,由邛崍市人民政府和成都文旅集團主辦的「雪山下的天府古鎮—千年平樂漢服文化節」將震撼來襲,以「雪山下的漢服第一鎮」之名,弘揚天府文化魅力,助力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 中國千年文化歷史名鎮「飛燕故裡」——山西晉城大陽古鎮
    國內旅遊:中國千年文化歷史名鎮——山西晉城大陽古鎮「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穀香」,聽著優美的歌聲,我們了解一下,這座「山西最大的古鎮,中國最大的明清古鎮,中國古城鎮的活化石」。「大陽古鎮」屬於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西北部,鎮區境內建築遺存非常豐富,地理位置優越,自古為商業重鎮。2018年2月3日「大陽古鎮」作為旅遊區,面向廣大遊客開放了。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下這裡的人文景觀、古代建築、歷史文化。
  • 狄青絲綢之路時修建的古鎮,黃河千年古鎮演繹神奇故事!
    青城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水旱碼頭和貿易中心,唐、宋、元、明時期邊塞軍事重鎮,素有「黃河千年古鎮」之稱,2006年被甘肅省建設廳、甘肅省文物局命名為「甘肅歷史文化名鎮」,2007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 重慶市銅梁區在傳承少雲精神中續寫時代新篇
    十萬「少雲」人,溫暖一座城——重慶市銅梁區在傳承少雲精神中續寫時代新篇■施 戈 吳 麗 中國國防報記者 左慶瑩今年8月,銅梁區遭遇歷史罕見特大洪水,河堤漫決,耕地被淹……「所有人員迅即到安居古鎮集合,執行抗洪任務!」8月16日凌晨,一條緊急通知發至「少雲民兵」微信群中。而此時,看到通知的民兵韓萬權正在家中陪伴快要臨產的妻子,自己的建築材料門店最近也接了幾張大單,人手非常緊缺。「國家安全了,小家才能安寧!」這是他出發前留給妻子的一句話。
  • 屏南縣雙溪鎮:千年古鎮 古樸如畫
    有著千年歷史的雙溪鎮,不僅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擁有堪稱「天下絕景、宇宙之謎」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白水洋·鴛鴦溪」風景名勝區,還有一大批文物古蹟。雙溪古鎮又名紫城,因南北兩溪繞村交匯後西流而得名。自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到1950年,雙溪是屏南縣衙所在地,屏南立縣的歷史,是從雙溪開始的。200多年作為縣治中心,使它積累下深厚的歷史與人文色彩。
  • 【臨安】《中國好聲音》驚豔亮相昔口村文化禮堂,幸福唱響千年古鎮
    8月初開始,臨安區於潛鎮昔口村文化禮堂裡就不時傳來一陣陣歌聲,或激情四射,或婉轉悠揚……從下午一直嗨唱到晚上,昔口文化禮堂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了原來,《中國好聲音》浙江總決賽在千年耕織新城——於潛驚豔開場,各地方賽區選拔而來的選手雲集昔口村文化禮堂,在百強突圍賽一展身手、激情唱響。
  • 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芙蓉鎮
    芙蓉鎮是一座具有兩千年歷史的古鎮,也是一個山城,原名王村,位於酉水之陽,距縣城48公裡。原為西漢酉陽縣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達洞庭,自古為永順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稱。因宏偉瀑布穿梭其中,又稱"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
  • 一座「低調」的千年古鎮——餘西古鎮
    在位於長江口北岸的南通市通州區二甲鎮上,有個容易被人遺忘的古鎮——餘西古鎮。古時候,這裡是黃海之濱,南北朝中期出水,唐末與大陸相接,那時,所有的人間煙火、璀璨文化都被漫漫黃水所塵封。
  • 上海虹橋千年古鎮加快煥新步伐 "蟠龍古鎮"將重新被喚醒
    上海虹橋加快千年古鎮建設,"蟠龍古鎮"將重新被喚醒。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鮑筱蘭上海報導  蟠龍古鎮——這個有著14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鎮隨著項目的推進也將揭開嶄新面紗。6月23日,記者從上海虹橋商務區獲悉,為加快千年蟠龍古鎮的煥新步伐,「勞動美、戰疫情、促生產、保目標」勞動競賽在蟠龍天地項目工地現場開啟。「開發建設高品質、對標國際創一流」立功競賽活動也正如火如荼開展中。
  • 鳳凰古鎮——千年歷史,靜謐古樸,一個讓靈魂變慢的地方
    大概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古鎮情懷渴望一方天地來洗滌疲憊的心靈那擁有著濃厚歷史文化的千年古鎮流傳在街頭巷尾的民間故事總有著令人無法忘卻的獨特味道柞水鳳凰古鎮,一個讓靈魂都變慢的地方這裡沒有擁擠的人潮,也沒有繁華的商店、有的是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深宅老巷子中等待被傾聽的故事這一份不被打擾的靜謐和古樸,令人著迷鳳凰古鎮
  • 常德桃花源古鎮、桃花源景區2 天1 晚純玩遊
    五柳湖聚集光點--桃花源之表陶淵明的「隱逸」文化融入於此,有桃花源歷史文化體驗館、桃源工藝術博物館、桃花源書畫院、陋室、桃源佳致等景點,翻閱歷史詩篇,重回靈魂的故鄉。桃園古鎮隱於市井--桃花源之氣桃花源古鎮,薈萃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齊聚「吃、住、行、娛、購、遊」六大要素,傳統而不失新意,莊重而不失秀美,再現千年湖湘民俗文化魅力。
  • 「保護與更新」 讓千年古鎮社區更宜居
    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黨委書記張斌 如何讓大城繁華、小鎮美麗?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黨委書記張斌說道,楓涇鎮以「保護和更新」為總的發展原則,以「古鎮更新、產業更新、社區更新、鄉村更新」為內涵,用微更新讓古鎮及社區更加宜居。 「有能力建N個新城,絕無本事再造一個千年古鎮」  「我們有能力去建N個新城,但絕無本事再造一個千年古鎮。」 張斌坦言,「古鎮是楓涇的第一名片,要保護好、傳承好。
  • 樂山蘇稽古鎮4月全新亮相 與你相約千年之戀!
    蘇稽古鎮,河水漣漪,一張一弛,剛柔並濟。天氣晴好,峨眉山近在咫尺,山水相映成輝,絢麗旖旎。時光荏苒,鬥轉星移,歷經千年歲月的洗禮,鉛華褪去,更顯真實與滄桑。沿河兩岸樓房林立,青石板歷經歲月磨礪,歷史的滄桑感鐫刻於此,讓人感嘆於先人的智慧創造,對文化的信仰也油然而生。
  • 千年古鎮廣東,被稱為具客家文化氣息的小鎮,知之甚少
    廣東省以「海濱鄒魯」著稱,有著舉世無雙的海濱風光,地處珠江三角洲地區,資源十分豐富,被譽為魚米之鄉,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城市,經濟十分發達,再加上歷史悠久,這裡的人文景觀十分引人注目,客家文化最為盛行,而廣東梅州市的客家文化十分活躍,客家古鎮眾多,遊客眾多,其中有一座鬆口古鎮,被譽為最具客家文化氣息的小鎮
  • 跨越千年遇見你,黃龍溪古鎮!這就是嚮往的生活……
    (圖據 朱戈)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千年古鎮黃龍溪的魅力那麼問題來了漫步在黃龍溪古鎮到底要逛什麼趕緊來get↓「朝出錦官城,夜宿黃龍溪日有千人拱手,夜有萬盞明燈」小小的古鎮記載了南方絲綢之路數千年的變遷舊時它是一個水陸交通的碼頭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