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定調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業內分析稱短期降準降息概率不大

2021-01-18 人民網

  1月15日舉辦的國新辦發布會再次向市場釋放了貨幣政策未來走向的關鍵信號。在此次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會更加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繼續保持對經濟恢復必要的支持力度」、「會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而針對下一步降準和利率下調的空間,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也做出回應稱,「當前利率水平是合適的」、「不論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還是與我國歷史上的準備金率相比,目前的存款準備金率水平都不高」。

  記者也從發布會獲悉,央行將繼續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精準滴灌的信貸政策,加大對小微企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與此同時,穩妥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金融支持。

  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加大

  金融統計數據就是金融系統的「成績單」。陳雨露介紹的多個數據顯示,在2020年,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明顯增強。

  貨幣、信貸增長基本實現年度目標。2020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0.1%,比上年末高1.4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累計新增19.6萬億元,比上年多增2.8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3.3%,比上年末高2.6個百分點。

  信貸結構優化,製造業企業、中小微企業貸款持續發力,金融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的精準支持力度加大。2020年,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增長35.2%,比上年高20.3個百分點,增速已連續14個月上升。普惠小微貸款增長30.3%,比上年高7.2個百分點。同時,房地產調控政策效果逐步釋放,房地產貸款餘額增速已連續29個月回落。

  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明顯下降。2020年末,全國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61%,比上年末下降了0.51個百分點,創2015年有統計以來的最低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金融系統千方百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圓滿實現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的目標。據孫國峰介紹,通過深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引導貸款利率下降讓利59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支持發放優惠利率貸款讓利460億元。債券利率下行向債券發行人讓利1200億元。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項直達工具讓利3800億元。「銀保監會還通過督促銀行減少收費、支持企業重組和債轉股等方式,引導銀行讓利,這部分讓利預計約4200億元。」孫國峰表示。

  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

  1月15日,央行開展5000億元MLF操作和20億元逆回購操作,這是本月央行第三次進行20億元逆回購操作。縮量續作的操作也引發了市場對於未來貨幣政策是否會收緊的擔憂。

  孫國峰強調,當前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國際經濟金融形勢仍然復雜嚴峻,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貨幣政策在有力支持實體經濟的同時要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系。因此,2021年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

  針對下一步降準和利率下調的空間,孫國峰在發布會上也做出回應。他表示,在觀察利率水平的時候,應當更多關注實際發生利率的變化。2020年12月企業貸款利率為4.61%,比2019年末下降0.51個百分點,處於歷史最低水平,降幅大於LPR同期降幅。「目前經濟已經回到潛在產出水平,企業信貸需求強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說明當前利率水平是合適的。」孫國峰稱。

  談及未來央行是否考慮降準,孫國峰也表示,2020年人民銀行3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共釋放長期資金約1.75萬億元。目前金融機構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9.4%,其中超過4000家的中小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為6%,不論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還是與我國歷史上的準備金率相比,目前的存款準備金率水平都不高。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1月央行實施全面降準的可能性較小,接下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將持續處於「觀察期」。「首先,在央行持續通過大規模MLF操作向銀行體系注入中長期流動性的背景下,當前中長期流動性已進入較為寬鬆的狀態,央行降準的迫切性下降。其次,春節前市場資金面趨緊,央行可通過加大逆回購操作規模、拉長期限等其他公開市場操作對沖。最後,全面降準會釋放較為強烈的貨幣寬鬆信號,與當前經濟形勢及政策目標不相符合。」王青表示。

  結構性工具將繼續「精準滴灌」

  展望2021年,貨幣和金融政策也將進一步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體現「有保有壓」:支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完善,同時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

  去年小微企業融資取得了「量增、價降、面擴」的顯著效果,截至2020年年底,普惠小微企業餘額15.1萬億,同比增長30%。2020年全年共支持3228萬戶的經營主體,比上年增加524萬戶。「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精準滴灌的信貸政策,發揮好全國應收賬款融資平臺、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平臺的支持作用,加大對小微企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陳雨露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2021年外部環境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經濟復蘇基礎還不牢固,特別是對小微企業等薄弱領域還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因此,政策延期有助於小微企業渡過難關,也有助於保市場主體保居民就業目標的進一步實現。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租購並舉,因城施策,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穩妥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金融支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表示,他還透露,按照「租購並舉」的方向,將加快研究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的政策。近期將公開徵求社會意見。

(責編:李宜霖(實習生)、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全面降息降準概率降低,結構性政策或持續發力
    與上一次強調「靈活適度」不同,這次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這意味著結構性貨幣政策將作為明年貨幣政策的主要發力點。具體政策工具方面,央行仍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政策工具來維持市場流動性的合理充裕,但預計全面降準降息的概率都不大,也不排除仍有定向降準投放流動性定向支持中小微企業及製造業的可能。
  • 易綱最新定調2021年貨幣政策,「穩」字當頭、降準難度大
    「2021年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保持好正常貨幣政策空間的可持續性。」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表示。這一口徑與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央行2020年四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提出的「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一脈相承。
  • 崑崙健康保險張瑋:短期內不太可能出現降準降息的操作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崑崙健康保險張瑋:短期內不太可能出現降準降息的操作 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央行分別於12月21日、22日、23日開展了1100億元、1300億元、1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分別實現淨投放900億元、1200億元、1000億元,兩日累計淨投放3100
  • 央行定調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降準預期落空
    不僅如此,MLF操作亦打破此前維持數月的一次性超額續做格局,市場又開始擔憂央行收緊流動性。觀察人士認為,2021年貨幣政策「穩」字當頭,春節前流動性供求形勢總體好於前兩年,給予央行更充分的騰挪時間和空間,短期降準可能性不大,但也無需過度擔心貨幣政策操作收緊,MLF縮量續做反而給進一步操作預留了空間。1月15日,債券市場情緒轉弱,國債期貨全線走低,代表性的10年期主力合約明顯下跌。
  • 2021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央行主動收緊流動性概率小
    觀察人士認為,2021年貨幣政策「穩」字當頭,春節前流動性供求形勢總體好於前兩年,給予央行更充分的騰挪時間和空間,短期降準可能性不大,但也無需過度擔心貨幣政策操作收緊,MLF縮量續做反而給進一步操作預留了空間。 1月15日,債券市場情緒轉弱,國債期貨全線走低,代表性的10年期主力合約明顯下跌。在股市盤整、資金面寬鬆的背景下,一定程度反映出MLF操作結果對市場情緒造成的影響。
  • 全球央行降息放水 中國央行未跟
    3月16日,在5500億元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資金落地的同時,央行如期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1000億元。在3月15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下一步,央行將繼續綜合採取多種措施促進貸款利率明顯下行,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經濟發展。
  • 央行定調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加力支持小微企業
    央行定調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加力支持小微企業業內分析稱短期降準降息概率不大1月15日舉辦的國新辦發布會再次向市場釋放了貨幣政策未來走向的關鍵信號。在此次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會更加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繼續保持對經濟恢復必要的支持力度」、「會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
  • 央行放水是什麼意思?關於降息、降準、M1、M2、社融的那些事
    關注財經新聞的朋友們應該被這條信息刷屏了: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20年3月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人們對此的第一反應就是:央媽又放水了!是的,「放水」——這又是一個關注財經訊息的朋友們絕不陌生的名詞,每次只要出現降息降準的相關新聞,下邊評論就是一堆的「放水」。
  • 央行「大愛」不缺席!6000億「麻辣粉」馳援流動性 連續兩月MLF...
    實際上,在前段時間資金利率從低位快速上行時,市場一度擔心貨幣政策將轉向收緊。但從近兩個月央行頻繁的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以及MLF超額續作的情況看,儘管下半年貨幣政策難再現降準降息等傳統的總量寬鬆政策,但央行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及時補充市場所需的流動性,將資金利率維持在合意水平。貨幣政策實則是從前期應急狀態下的總量寬鬆,回歸常態化的穩健。
  • 央行僅投放20億「零花錢」 春節前是否降準引發大討論
    數據來源:Wind那麼,央行為何要「多此一舉」,極低的操作量意味著什麼?據分析,首先,這體現了政策的「適度」,又呼應了「不急轉彎」。其次,為今後操作變化做了鋪墊,展現了政策「靈活」。第三,還起到傳遞價格信號的作用。「零花錢」也是錢,禮輕情意重。
  • 更趨精準 貨幣政策將保持連續性
    與上一次強調「靈活適度」不同,這次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這意味著結構性貨幣政策將作為明年貨幣政策的主要發力點。具體政策工具方面,央行仍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政策工具來維持市場流動性的合理充裕,但預計全面降準降息的概率都不大,也不排除仍有定向降準投放流動性定向支持中小微企業及製造業的可能。
  • 央行近期降準 資金避高就低(附股)
    1.政策猜想:央行近期降準實現概率:75%總理主持召開國常會,表示綜合運用降準、再貸款等工具,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再次吹風降準,加上端午小長假臨近,央行近期很可能採取降準行動。2.主力猜想:資金避高就低實現概率:70%疫情概念集體暴跌,高位強勢股大面積回調,漲幅榜上大多都是超跌股,盤面上高低切換特徵明顯。避險情緒升溫,接下來資金會主動避高就低,在高安全邊際的超跌股中找機會。
  • MLF連續5個月價平量升 明年1月實施全面降準可能性不大
    這樣來看,2021年出現經濟過熱、引發政策利率上調的風險不大。而在經濟增速反彈、監管層更加注重穩定宏觀槓桿率的過程中,下調政策利率的可能性同樣很小。由此,若不發生新的重大衝擊,預計未來一段時間MLF利率將保持基本穩定,這也將逐步緩解當前市場對未來貨幣政策大幅收緊的擔憂。
  • 中信證券:料降準近期落地,大概率定向降準0.5個百分點
    中信證券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明確提出「綜合運用降息降準再貸款等」,本次國常會繼續部署後續的降準政策,料降準近期落地,大概率定向降準0.5個百分點。 文|明明 餘經緯 周成華 本次國常會明確了下一階段政策需要在量價兩個方面繼續寬信用和降成本,提及降準而未提降息,預計降準有望在近期落地,而降息政策料將延後。
  • 朱青:央行逆回購及降準旨在向企業提供資金流動性
    人民網北京4月20日電(記者 黃玉琦)3月30日,央行重啟了逆回購,並將利率調降20個基點。4月3日,央行向中小銀行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這也是今年年內的第三次降準。央行為什麼此時重啟逆回購操作?央行的這一系列動作用意何在?
  • 剛剛 央行放大招!不僅有3000億「麻辣粉」 還重啟...
    這意味著,今天開展的操作是2020年以來央行的首次逆回購操作,也是1月6日降準正式落地後央行的首次逆回購操作。降準落地後,釋放長期資金8000多億元,銀行體系流動性持續處於較寬裕的局面。加之近期並無大規模逆回購到期,資金回籠小,因此央行根據及時預調微調的原則,此前暫時並未加大投放。
  • 央行元旦發8000億大紅包 股市期市今日將迎「開門紅」?
    「本次降準符合市場預期,但在新年首日就宣布降準,如此迅速有些出人意料。」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員李彥森認為,目前我國部分經濟指標有企穩回升跡象,但實體經濟面臨到了困難仍然很多。全球經濟正進入新一輪的低利率階段,2020年我國在不改變穩健貨幣政策的背景下,或運用更多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不排除繼續降準甚至降息的可能。
  • 央行貨幣政策報告重點
    11月26日,央行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指出,總體看,我國宏觀政策的力度是合適的。在應對疫情和支持經濟復甦的過程中,債務規模和槓桿率都必然出現階段性上升,之後經濟增長逐步恢復將為更好地長期保持合理的宏觀槓桿率水平創造條件。
  • 達利歐長文談及疫情:只靠央行降息作用不大,疊加這些情況局面會更...
    他用「百年一遇的災難性事件」來形容這場病毒疫情,並從病毒、經濟影響、市場表現三個維度進行分析,指出這些因素將受到高度情緒化的反應的影響,有可能導致經濟短期內大幅下滑,但可能不會產生巨大的持續的負面衝擊。在文章中,達利歐在文章中特別提到了中國,以「出類拔萃(excel)」來形容中國抗擊疫情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