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央行逆回購及降準旨在向企業提供資金流動性

2020-12-24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4月20日電(記者 黃玉琦)3月30日,央行重啟了逆回購,並將利率調降20個基點。4月3日,央行向中小銀行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這也是今年年內的第三次降準。央行為什麼此時重啟逆回購操作?央行的這一系列動作用意何在?為此,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對中國人民大學財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朱青進行了專訪。

為什麼央行選擇此時調降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朱青解釋,這是央行綜合考慮了國內復工復產需求以及國際疫情和外部經濟環境惡化等多方面因素後做出的決策,因為資金是企業的「血液」,現在經濟停頓,企業營收下降,而很多開支還得繼續,所以最缺的就是資金。「此時,企業最需要金融系統的幫助,需要得到便宜的資金。所以央行逆回購以及降準都是在支持商業銀行向企業提供流動性。」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0年第一季度例會提出,要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靈活適度,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朱青表示,央行施救經濟的金融政策主要就是兩個方面:一是保證流動性,讓企業能夠得到所需要的資金;二是壓低信貸資金的價格,即降低利率。「最近央行的一系列動作都是圍繞這兩個方面展開的。不僅我國的央行,全世界各國的央行基本上也都是同樣的操作。」

朱青稱,3月30日央行500億元債券逆回購併將政策利率降低20個基點,這實際上是在引導市場利率下行。因為逆回購實際上是央行把資金借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從央行融進資金的利率低了,它再貸給工商企業的利率就有降低的基礎。後期如果央行中期信貸便利(MLF)的利率也跟著降,那麼一定會引導市場利率(LPR)出現下行。這符合3月27日政治局常委會提出的「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要求。

這個政策是否會影響樓市的價格?「關鍵看降息的政策是否適用於房貸,如果房貸的利率也一起降,那麼房價一定會有所反應,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朱青說。

(責編:薄晨棣、曾偉)

相關焦點

  • 逆回購挑擔:「兩節」前後流動性充裕 年底降準無望
    來源:中國證券報12月21日,央行逆回購操作大舉放量,且14天期逆回購現身。股債市場同步上漲。分析人士表示,操作放量、品種增加、期限拉長,三大變化釋放央行加大跨年流動性投放的清晰信號。歲末年初,流動性有央行和財政資金投放「雙保險」託底,「兩節」前後流動性總體無憂。
  • 連續三日操作「7+14」逆回購 央行維穩跨年資金面
    年底將至,央行再度重啟14天期逆回購操作,通過長短結合搭配,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截至12月23日,央行已連續三日操作「7+14」逆回購,利率與此前維持同一水平。在分析人士看來,當前時點投放流動性,可明顯起到維穩跨年資金面和避免資金價格過度上行作用。
  • LPR「九連平」下年末資金市場探營:「7+14」逆回購組合維穩跨年...
    從目前的市場流動性情況以及上周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來看,多位專家分析認為,為了維持市場流動性的總體充裕,預計央行還是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工具來給市場投放流動性。操作數量將根據貨幣市場利率的變化增加或降低,利率大概率保持不變。同時,降準、降息的可能性下降。不過,不排除央行為了定向支持製造業或者中小微企業,通過定向降準的政策工具來給市場投放流動性。
  • 央行重啟14天逆回購併下調利率 為特別國債發行保障流動性
    6月18日,特別國債發行首日,中國人民銀行重啟14天逆回購,並降低了操作利率。央行在公告中稱,為維護半年末流動性平穩,於18日開展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與前次持平;7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35%,此前為2.55%。
  • 央行僅投放20億「零花錢」 春節前是否降準引發大討論
    央行僅投放20億「零花錢」!春節前到底降不降準?本周這個操作特別關鍵本以為50億元已是「地板量」,沒想到「地板」下面還有「地下室」!開年以來,央行持續開展逆回購操作,量卻一降再降。13日最新數據出爐——20億元,再創多年新低。最近資金面寬鬆,央行卻堅持刷存在感,到底是為何?與此同時,圍繞春節前降不降準,市場已經吵翻了。
  • 央行「大愛」不缺席!6000億「麻辣粉」馳援流動性 連續兩月MLF...
    實際上,在前段時間資金利率從低位快速上行時,市場一度擔心貨幣政策將轉向收緊。但從近兩個月央行頻繁的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以及MLF超額續作的情況看,儘管下半年貨幣政策難再現降準降息等傳統的總量寬鬆政策,但央行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及時補充市場所需的流動性,將資金利率維持在合意水平。貨幣政策實則是從前期應急狀態下的總量寬鬆,回歸常態化的穩健。
  • 央行定調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降準預期落空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1月央行實施全面降準的可能性較小,接下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將持續處於「觀察期」。「首先,在央行持續通過大規模MLF操作向銀行體系注入中長期流動性的背景下,當前中長期流動性已進入較為寬鬆的狀態,央行降準的迫切性下降。其次,春節前市場資金面趨緊,央行可通過加大逆回購操作規模、拉長期限等其他公開市場操作對衝。
  • 春節前資金缺口或達2萬億,降準「紅包」正在路上?
    為緩解資金壓力,2020年1月1日央行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8000億元,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降低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資金成本,直接支持實體經濟。那麼,2021年資金缺口有多大?據國泰君安測算,2021年春節前資金缺口大約2萬億元,央行接下來會如何操作?
  • 央行開展7天期200億逆回購,淨投放100億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8日電 央行網站28日公告,為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2020年12月28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0億元逆回購操作,期限7天,中標利率維持2.20%不變。央行網站截圖Wind數據顯示,本周以及元旦假期,央行公開市場將有8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一至周四均到期100億元,周五(元旦)到期400億元,恰逢節假日順延至1月4日;無正回購和央票等到期。上周,14天期逆回購操作重啟。
  • 1月流動性月報|1月靜態流動性缺口規模約3.87萬億。
    首先,春節前的資金缺口多為「臨時性」流動性需求,降準的「單向性」與缺口的臨時性並不匹配;其次,缺口並非「降準」的必要條件,加大逆周期調控才是;最後,節前流動性安排是央行例行性操作,操作工具的選擇空間具有靈活性,「降準」與否都可以;所以,缺口常在,但降準不常在,資金缺口並非降準的充要條件,降準多著眼於逆周期調控
  • 剛剛 央行放大招!不僅有3000億「麻辣粉」 還重啟...
    維護節前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逆回購+MLF」齊上陣央行今天恢復向市場投放流動性,打出一套「組合拳」。這意味著,今天開展的操作是2020年以來央行的首次逆回購操作,也是1月6日降準正式落地後央行的首次逆回購操作。降準落地後,釋放長期資金8000多億元,銀行體系流動性持續處於較寬裕的局面。加之近期並無大規模逆回購到期,資金回籠小,因此央行根據及時預調微調的原則,此前暫時並未加大投放。
  • DR007加權平均利率與OMO7天期逆回購利率倒掛持續100餘天未恢復
    二者倒掛意味著,一級交易商從央行融入的資金,在銀行間市場以低於當初融入的成本融出,理論上這是不可持續的,但事實卻是,這一現象已維持了100多天。央行三次降準向銀行釋放資金1.75萬億元銀行間市場究竟發生了什麼?
  • 央行「縮長放短」逆回購1400億
    央行23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1400億元逆回購操作,7天和14天品種分別為800億元和60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45%和2.60%,與前期持平。鑑於周二有170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總體實現淨回籠300億元。
  • 銀行間再現「水漫金山」,交易所逆回購隔夜利率也破1%了
    定向降準之後,流動性更寬鬆了!今日,銀行間兩大隔夜資金利率連續兩日跌破1%。備受關注的是,體現非銀流動性的交易所國債逆回購隔夜利率也跌破了1%,這是今年來首次出現。有市場人士感嘆,儘管知道最近資金面比較寬鬆,但破1%還是有點意外。接受第一財經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定向降準是近幾日資金利率低位運行的主要因素。
  • 央行連續15個工作日逆回購 GC短期品種仍然上揚
    央行連續15個工作日逆回購 GC短期品種仍然上揚21世紀經濟報導 21財經APP 葉麥穗 廣州報導央行網站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20年12月7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維持2.20%不變。截至今日,央行已經連續15個工作日開展逆回購操作。
  • 央行開啟14天逆回購是變相加息?什麼意思呀?流動性真的要收緊了嗎?
    2020-08-27 15:19:15 | 作者:君子有酒bfosq0 胡說八道吧這是,疫情都沒過去,還有很多人吃不上飯呢,現在要是收緊貨幣政策,那是讓企業自生自滅
  • 美媒:中國央行降準旨在緩衝資本外流儲備下降影響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福布斯》網站2月6日報導,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洪灝撰稿稱,不認為中國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時間點是個意外驚喜,而只是為了緩衝資本外流和外匯儲備下降所帶來的影響。中國央行突然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市場最初會認為這是央行大幅度貨幣寬鬆開始的徵兆,並將因為這種對降準的條件反射性認知而技術反彈,直至明白降準只是為了緩衝資本外流和外匯儲備下降所帶來的影響。在中國通過輸出資本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大背景下,市場應預期今年會有更多這一性質的降準措施,但這並不完全等同於大幅度寬鬆。金融板塊和利率產品的市場價格顯示市場早已充分預期了此次降準。
  • 央行放水是什麼意思?關於降息、降準、M1、M2、社融的那些事
    當銀行降息時,我們把資金存入銀行的收益就會減少,那麼人民就傾向於不把錢存在銀行,這就會導致資金從銀行流出,存款變為投資或消費,結果則是資金流動性增加。一般來說,降息會給股票市場帶來更多的資金,因此有利於股價上漲;降息也會推動企業更方便貸款,從而擴大再生產,同時鼓勵消費者貸款購買大件商品,使經濟逐漸變熱。
  • 財政貨幣「雙保險」 跨年流動性無憂
    歲末年初,流動性有央行和財政資金投放「雙保險」託底,「兩節」前後流動性總體無憂。(資料圖,新華社發)(小標題)逆回購挑擔 年底降準無望為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央行21日開展1100億元逆回購操作。自12月9日以來,央行單日逆回購交易量均維持在200億元及以內的「地量」,突然增加的操作量直觀刻畫了央行資金投放力度的加大。同時,時隔近3個月,14天期逆回購操作再現身,其中的政策含義不言而喻。以2020年為例,此前央行只在1月中下旬(春節前)、2月上旬、6月下旬(半年末前)、8月下旬及9月中下旬(三季度末前)開展過14天期逆回購,尤以春節前、季末前頻率最高,凸顯投放跨季跨節資金基本定位。
  • ...專家:明年1月全面降準可能性較小,未來中期市場利率或穩中有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本月兩次到期的MLF資金共計6000億元,此外,15日有6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流動性淨投放9000億元。同時,本月也是央行連續第五個月超量續作MLF,且利率也「按兵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