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重啟14天逆回購併下調利率 為特別國債發行保障流動性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中國金融網

6月18日,為配合首批1000億元特別國債順利發行,中國人民銀行重啟14天逆回購,並降低了操作利率,以保障流動性在半年末時點的合理充裕。加上特別國債發行節奏均勻,且同期地方債發行節奏放緩,預計不會對市場流動性造成壓力。

6月18日,特別國債發行首日,中國人民銀行重啟14天逆回購,並降低了操作利率。

央行在公告中稱,為維護半年末流動性平穩,於18日開展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與前次持平;7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35%,此前為2.55%。

「首批1000億元特別國債今日招標,為配合特別國債順利發行,需要貨幣政策給予流動性配合。」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表示,臨近半年末時點,銀行體系資金需求量大,投放14天期逆回購流動性可以跨季,保障流動性在半年末時點的合理充裕,穩定資金面波動。

近日,特別國債開閘且採用市場化方式發行,引發了市場對於資金面收緊的擔憂。6月16日,市場資金利率全線上行,債市大幅下挫。17日,銀行間流動性延續收斂,隔夜和7天回購利率連續反彈,隔夜品種加權利率升逾30個基點,重回2.0%上方。

顏色認為,近期市場利率上行較快,接近政策利率水平。如果央行沒有進一步支持動作,流動性面臨的壓力將更大。

市場擔憂情緒的另一背景是5月份專項債放量發行,債券供給壓力加大,但流動性投放低於市場預期。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各地組織發行新增債券10398億元,其中新增專項債高達9980億元。截至5月底,今年財政部提前下達的22900億元新增專項債額度中,地方實際發行了專項債券21502億元,完成93.9%。今年全年新增專項債額度為37500億元,這意味著還有15998億元專項債將在後期發行。這些因素與特別國債發行相疊加,因而市場對流動性的擔憂上升。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馮琳認為,特別國債發行將會給資金面造成一定影響,但考慮到其發行節奏均勻,且同期地方債發行節奏放緩,6月份政府債券供給壓力大概率不會超過上月。

從發行安排來看,特別國債並非一次性發行完畢,而是採取較為均衡的發行節奏——從6月中旬開始,7月底前完成發行。平均來看,6月份發行規模可能在3000億元至3500億元左右,7月份將在6500億元至7000億元左右。

「為了給特別國債的順利發行騰挪市場空間,6月份、7月份地方債和一般國債的發行規模可能會適度縮減。」馮琳進一步分析認為,如果今年新增地方債額度需要在9月底前完成,接下來6月份至9月份平均每月將發行新增地方債約5000億元,大幅低於5月份新增地方債約1.04萬億元的發行規模。即便考慮到再融資債券發行量的波動,5月份都將是年內地方債供給最高峰。

事實上,截至上半月,6月份以來地方債發行節奏已經明顯放緩。因此,馮琳認為,整體上看6月份、7月份政府債券供給壓力不會超過5月份。尤其考慮到特別國債發行節奏均勻,發行量將在未來一個半月內平均分散,單周供給壓力並不集中,重現類似5月份最後一周利率債供給規模陡升的可能性很小。

「首批特別國債發行不會對市場流動性造成壓力。」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市場流動性充裕,利率水平總體平穩。5月中上旬,市場流動性相對寬鬆,市場隔夜利率一度運行在1%下方,金融機構「滾隔夜」加槓桿、期限錯配交易增多,資金出現空轉和脫實向虛。為抑制資金套利,央行自5月中下旬對公開市場操作進行邊際調整,隔夜利率開始向短期政策利率靠攏。本月有兩期合計74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6月15日,央行一次性縮量續作了2000億元,淨回籠5400億元。從市場利率走勢來看總體平穩,反映當前流動性還是比較充裕的。

「但考慮到適逢上半年末考核時點,季節性流動性壓力仍然存在。」溫彬預計,央行將繼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保持短期市場流動性穩定,支持特別國債發行。從下階段看,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企業信用債等還有超過4萬億元待發行,因此全面降準仍有空間和必要,通過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操作,配合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有利於降低政府和企業發債成本,穩定和擴大內需,支持宏觀經濟繼續企穩回升。

相關焦點

  • 抗疫特別國債利率是多少 抗疫特別國債在哪購買
    6月18日晚,財政部官網披露,財政部順利發行首批兩期抗疫特別國債共1000億元。其中,5年、7年期國債各發行500億元,發行利率分別為2.41%、2.71%,均較前5個交易日二級市場平均收益率低13個基點,符合債券市場預期;投標倍數分別為2.5倍、2.76倍,投資者認購積極踴躍。
  • 逆回購挑擔:「兩節」前後流動性充裕 年底降準無望
    來源:中國證券報12月21日,央行逆回購操作大舉放量,且14天期逆回購現身。股債市場同步上漲。分析人士表示,操作放量、品種增加、期限拉長,三大變化釋放央行加大跨年流動性投放的清晰信號。歲末年初,流動性有央行和財政資金投放「雙保險」託底,「兩節」前後流動性總體無憂。
  • 央行8個工作日連續14天逆回購 利率一度降至歷史新低
    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為您帶來恆指大變局時代原標題:央行8個工作日連續14天逆回購 利率一度降至歷史新低9月28日當天,DR001一度下跌6.1%,至0.45%,創下歷史新低,DR007最低觸及0.55%,顯示流動性較為寬鬆。
  • DR007加權平均利率與OMO7天期逆回購利率倒掛持續100餘天未恢復
    每經記者:張壽林 每經編輯:張海妮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注意到,DR007加權平均利率與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逆回購7天期利率長期倒掛,已持續100多天,至今未恢復正常,實屬罕見。當前央行公開市場操作(OMO)7天期逆回購利率維持在2.2%的水平,而DR007加權平均利率自今年3月12日下調787個基點,報2.1598%後,至今一直在2.2%以下,甚至最低時在3月24日報1.1379%。
  • 銀行間再現「水漫金山」,交易所逆回購隔夜利率也破1%了
    定向降準之後,流動性更寬鬆了!今日,銀行間兩大隔夜資金利率連續兩日跌破1%。備受關注的是,體現非銀流動性的交易所國債逆回購隔夜利率也跌破了1%,這是今年來首次出現。有市場人士感嘆,儘管知道最近資金面比較寬鬆,但破1%還是有點意外。接受第一財經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定向降準是近幾日資金利率低位運行的主要因素。
  • 連續三日操作「7+14」逆回購 央行維穩跨年資金面
    年底將至,央行再度重啟14天期逆回購操作,通過長短結合搭配,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截至12月23日,央行已連續三日操作「7+14」逆回購,利率與此前維持同一水平。在分析人士看來,當前時點投放流動性,可明顯起到維穩跨年資金面和避免資金價格過度上行作用。
  • 央行開啟14天逆回購是變相加息?什麼意思呀?流動性真的要收緊了嗎?
    2020-08-27 15:55:21 | 作者:掉包了嗎 流動性不沒有緊縮吧,也沒有大水漫灌,而是精準滴灌。現在的市場處於結構性行情,老鐵看準了股票再操作吧,別盲目呀!
  • 縮長放短 央行暫停28天逆回購
    5月22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當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400億元逆回購操作,7天和14天品種分別是100億元和30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45%和2.6%,與前期持平。  鑑於當日有100億元28天逆回購到期,因此實現資金淨投放3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央行連續第四次暫停了對28天品種的逆回購操作。
  • LPR「九連平」下年末資金市場探營:「7+14」逆回購組合維穩跨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深度丨LPR「九連平」下,年末資金市場探營:「7+14」逆回購組合維穩跨年流動性時隔三個月又恰逢年末,市場對資金的需求量提升。央行再次開啟14天逆回購操作,與7天逆回購一起護航跨年流動性平穩過渡。
  • 財政貨幣「雙保險」 跨年流動性無憂
    其中包括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2%,與前次持平;此外還開展了10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35%,與前次持平。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次公開市場操作出現新變化。操作放量、品種增加、期限拉長,這三大變化釋放出央行加大跨年流動性投放力度的清晰信號。
  • 央行逆回購「縮長放短」 淨回籠800億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  新京報訊 (記者宓迪)在連續三天暫停後,央行昨日宣布重啟逆回購。5月10日,在發放抵押補充貸款(PSL)476億元的基礎上,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100億元逆回購操作。7天、14天和28天品種的交易量分別為900億元、100億元和10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45%、2.60%和2.75%,與前期持平。
  • 朱青:央行逆回購及降準旨在向企業提供資金流動性
    人民網北京4月20日電(記者 黃玉琦)3月30日,央行重啟了逆回購,並將利率調降20個基點。4月3日,央行向中小銀行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這也是今年年內的第三次降準。央行為什麼此時重啟逆回購操作?央行的這一系列動作用意何在?
  • 央行「縮長放短」逆回購1400億
    央行23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1400億元逆回購操作,7天和14天品種分別為800億元和60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45%和2.60%,與前期持平。鑑於周二有170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總體實現淨回籠300億元。
  • 央行重啟央票發行 期限3個月(91天)
    在上周四停發央票後,央行似乎並不願意讓剛恢復發行不久的央票再度銷聲匿跡。央行17日晚發布公告,將於本周四發行2013年第十期中央銀行票據。本期央票期限3個月(91天),發行量為象徵性的20億元。     有交易員猜測,央行重啟央票發行的原因,或在於短期緊張的資金面已出現一絲緩和。
  • 央行"7+14"逆回購組合呵護年末流動性
    時至年末,央行頻繁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為市場注入流動性。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12月份以來,截至24日,央行在每個工作日均開展逆回購操作,累計投放量達65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周之前,央行月內均僅開展7天逆回購,且單次投放金額較小,以100億元為主。
  • 1萬億抗疫特別國債發行收官 確保資金「花在刀刃上」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7月30日,今年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發行收官。專家認為,總體上看,抗疫特別國債發行並未對銀行體系、A股市場造成流動性壓力。7月初,抗疫特別國債資金已在多個省份快速下達到市縣。
  • 剛剛 央行放大招!不僅有3000億「麻辣粉」 還重啟...
    1月15日早間,人民銀行公告稱,央行於今天開展了3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0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1年期MLF中標利率3.25%,14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2.65%,均與上次持平。今日無MLF到期,也無逆回購到期,實現淨投放4000億元。
  • 央行開展7天期200億逆回購,淨投放100億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8日電 央行網站28日公告,為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2020年12月28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0億元逆回購操作,期限7天,中標利率維持2.20%不變。央行網站截圖Wind數據顯示,本周以及元旦假期,央行公開市場將有8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一至周四均到期100億元,周五(元旦)到期400億元,恰逢節假日順延至1月4日;無正回購和央票等到期。上周,14天期逆回購操作重啟。
  • 本月抗疫特別國債「蓄勢待發」
    以下信息由搭配Online收集整理自網絡 作為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1萬億元的抗疫特別國債已於6月18日啟動發行。部門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今年1萬億元人民幣抗疫特別國債將採用市場化方式,全部面向記帳式國債承銷團成員公開招標發行,7月底前發行完畢。 (搭配Online 2020-07-03) 從6月份的發行量來看,抗疫特別國債已發行2900億元,也就是說如果完全按照計劃執行,7月份有7100億元抗疫特別國債「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