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文章頂部標題下面藍色字「愛在福安 」關注
1婚禮
男婚女嫁福安舊時男女婚事,多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講究門當戶對,同姓不婚,好結表親婚。一般先由男方託媒,由媒人攜帶求婚貼向女方提親,女方同意後,把生庚(命紙)交給男方「合婚」,如無衝忌,即可正式議親訂婚。先「小定」(下小貼),再協定日期作「大定」(下大貼)。「大定」後,雙方可以稱姻,逢年過節男家要給女家「分大年」、「分大節」。接著是「請期」,俗稱「送日子」。由男家擇定喜日,寫下喜貼,連同禮物聘金送達女家(後多合併為大定請期)。
2壽慶
做壽習俗福安舊時壽慶,俗稱「做壽」,農村多稱「做十」。一般人從50歲開始逢十晉壽。50為初壽,60為下壽,80為中壽,百歲為上壽。夫妻同壽稱「雙壽」。舊時個別人家還有給已故父母做「陰壽」,特別逢死者百歲誕辰時,其子孫隆重地按在世做壽的儀禮,進行慶賀拜祝。
福安舊時壽慶習俗大體分賀壽、拜壽與請壽酒。
賀壽,又叫「送壽」,「送十」。一般不發貼,知情親戚,多在臘月十五後送壽。送壽時,要具豬蹄、布料、「太平蛋」、「長壽麵」、福桔、紅聯、紅燭喜炮等。女婿賀禮加倍。
拜壽,多數人是在除夕夜舉行,家人團聚吃「重歲飯」之後,下輩人即給壽者叩頭或鞠躬,壽者當場分給紅包,稱「磕頭錢」或「壓歲錢」。親戚中下輩人,尤其小孩,多在春節期間到壽者家中「磕壽」,壽者也要分給「磕頭錢」並款以面蛋。
請壽酒,可在農曆正月初二至元宵,任選一日,由子女發貼通知諸親戚友,眾賓客則送壽聯、壽儀。至時,將壽堂布置一番,請出壽者坐首席首位,然後開宴。壽宴的頭碗菜必用「長壽麵」,吃時不能用筷子截斷,搓得越長越好,表示長命百歲。
3生育
生育習俗福安舊時在生育上為給新生兒討吉利、產婦驅邪保健,民間有一套特定的習俗:落地。即嬰兒臨盆。要送面蛋到產婦娘家報喜,娘家回以嬰兒全套衣裳、裙子等。
三旦。也叫「洗三」。即嬰兒出生三日,要用甘草、樟木片、溪桑草等煎湯,為嬰兒沐浴。娘家要送雞、蛋等,供產婦食用。
滿月。也稱「彌月」。要為嬰兒剃頭,故稱滿月為「剃頭」。親眷要隨帶「滿月禮」來吃「滿月酒」,眾親亦各買兒童玩具及小床等禮物送給嬰兒或給紅包,稱「光頂之慶」。
抓周。又稱「做晬」、「拈周」、「試周」。嬰兒周歲時,用米篩擺放書筆墨硯、土塊、算盤、帳本、銀幣、戥秤、剪刀、尺、壽桃、紅蛋等,連同外婆家送來的禮物、衣衫、銀器裝飾品擺放在桌上,抱嬰兒出堂讓其隨意抓取,以試其喜抓何物來預測兒女將來前途和脾氣、興趣等。
福安舊時婦女在分娩期間有不少禁忌和習俗:
婦女分娩俗稱「坐月裡」,不論天氣寒暑,忌坦胸露首,要用布把頭部包起,用「紅肚兜」把肚臍蓋嚴,即是夏天也忌打扇。忌外人(乞丐)高聲叫喊,或在產房附近劈柴、打鬧、隨便進入產房等。要在門口用紅紙貼上「添丁」二字。
產婦要吃乾飯、熱食,食物中多配以紅糖、生薑、紅酒,以祛瘀血活經絡。一般家庭產婦每日三餐外,還加四點心,點心以蛋酒、燉雞為宜。「坐月裡」時間通常為一個月,叫「滿月」。
4喪葬
喪事習俗福安舊時喪葬,稱「做喪」、「做老」。病人臨終時,親人歷歷如數,侍奉在側,俗稱「送歸終」。病人彌留之際,都得設法抬回家中,如已死在外,或死在途中,只能隨地搭棚安放收殮,有的地方甚至不準進村。如病人病重在樓上,要搬到樓下;如病人死在樓上,則要撬開樓板或樓梯,用繩索將屍體吊下樓入殮。
講文明,樹新風
病人斷氣,舉家號啕,鳴炮三響。喪家給屍體沐浴、剃頭、更衣後,大開中堂門,由孝男孝女將屍體搬到後廳當中的屍床上,隨即在廳堂擺設靈堂,供人弔唁。喪家要披白戴孝,在大門貼上用白紙寫的「嚴制」(父死)或「慈制」(母死),如果長子已死,由長孫主持喪事者,則寫「承重」二字。
報喪的方式是在大門口貼上大幅訃告,或叫「訃音」。舊時的喪服,按其親疏輩份,規定服孝時間和穿著。如子女為父母喪,承重孫為祖父母喪,妻為夫喪均服孝三年。
入殮當日,喪家以酒宴款待親朋,叫「做喪」、「吃喪飯」。出殯前一夜要舉行祭奠,延請諸親友參加。出殯俗稱「除靈」,即拆去靈堂,出棺安葬。
福安原先習俗是以火化處理先人骸骨。後來火化習俗逐漸淡薄,改為土葬、墓葬習俗。土葬是鑿土為穴,放入棺木,覆土築實,用三合土封面,安一小碑,經三五年後必要時剖棺拾骨,裝入「金甕」(骸甕)遷入墓穴合葬。墓葬,是做墓之後,一舉進穴,不再剖棺拾骨。安葬必擇吉日吉時,事先已營造墳墓者,可在出殯時一併進行安葬奠禮。
5稱謂
禮貌稱呼福安舊時路遇陌生人,若老年男性稱「公」、「伯」,女性則稱「婆」、;若中年男性稱「叔」、,女性則稱「嫂」;若是青年男女則稱「弟」、「妹」。
稱謂中有「尊稱」、「謙稱」之分。尊稱和謙稱常用令、家、舍等字,冠於稱呼之上表示禮貌。如對別人父母兄弟稱令尊、令堂、令兄、令弟,自家的則謙稱為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親戚朋友中也有以愚、拙、賢、仁、年等冠名,如嶽父自稱為愚嶽、拙嶽,稱婿為賢婿。世交者自稱愚伯,稱下輩為賢侄。平輩朋友敬稱為年兄、仁弟,自稱為愚兄、小弟。姻親多用晚、眷以區分輩份,如姻晚生、姻眷晚等。姑表親則加表、襟以區別,如表姐、表妹、襟兄、襟弟。旁系親屬冠堂字,如堂叔、堂侄等。對已死的人,則加先、故、亡等字,如先祖、先父、故兄、亡媳等。
稱呼中還有降格的習俗,即將自己謙退到子女輩。如丈夫對妻之兄弟稱舅,妻之弟媳稱妗;妻子對丈夫的兄稱伯,夫弟稱叔等。
6交際
禮儀禮貌福安舊時交際中有許多禮節習俗。
(一)款客。客至,先讓坐、敬煙、泡茶。貴客至,多奉敬面蛋,或奉敬煮冰糖雞蛋、煮桂圓、煮荷包蛋等。春節時還要以糖茶、糖果、福桔、花生、瓜子招待;山區則用炒葵花籽、炒南瓜籽或用醃筍、醃菜等待客。嶽父母或女婿第一次登門,應備一頓豐盛的菜餚招待,並請同輩親人作陪。客人走時,要包點山貨或茶葉以作「手信」,主人送到大門口或村口,目送其走遠後方可迴轉。
(二)筵席。入席時要按長次順序,一般以母親血親為上賓,次為姻親。八仙桌座位橫桌以左邊上位為首席與右邊二位相對;三、四位類推;直桌以上首為一、二位,下首為三、四位,餘亦類推,圓桌坐位與八仙桌大致相同,尤其在農村不宜亂坐。酒過三巡常有猜拳(猜枚)行酒令助興,由首席的一、二位賓客先發三枚,多是吉慶用語,如一品高升、兩榜文武、三星高照等,首席未曾發拳,餘客不敢佔先。客人離席,主人及親屬常在旁伺候客人洗漱,然後送客出大門。
(三)封包。紅白喜事封包,有一套禮節詞語。賀人婚嫁寫「賀儀」、「粉儀」;壽慶寫「光儀」、或按壽紀寫上「花甲之敬」、「古稀之敬」等;賀人生子三朝為「湯餅之敬」,滿月時男為「弄璋之喜」,女為「弄瓦之喜」,周歲為「晬盤之敬」;賀人建房寫「上梁之敬」,搬家寫「喬遷之慶」。悼人死亡寫「奠儀」、「香儀」、「吊儀」等。紅包要用雙數,白包只許單數,切忌成雙。
7飲茶
喝茶習俗飲茶習慣自古在福安城鄉十分普遍。福安舊時民諺云:「過厝都是客,茶煙沒分家」,客人來家,必定先茶後飯,俗稱「茶哥米弟」。多數農家,茶水常年不斷。祭灶時要喝「送神茶」;春節要喝「做年茶」;到別人家拜年要喝「冰糖茶」;山區還有加紅棗、桔皮衝茶待客,叫喝「年茶」;新娘在結婚當夜或次日奉茶,叫喝「新婦茶」。
8節俗
節日習俗福安傳統節日習俗頗多,舉例:
元霄節:農曆正月十五為元霄節,舊稱上元節,因有放燈習俗,也叫燈節。舊時群眾歡度元霄節,從正月十三日起至十八日止,通夜張燈、聚會歡飲,或作撬馬、鐵機、高蹺、舞龍、打獅,迎神設醮「祈福」。福安等地有以糯米、花生、白糖搓食「湯丸」的習慣。
清明節:為祭掃祖墳的節日,直至穀雨時節。舊時清明日,戶戶插柳於門。家家走動上墳,清理墳上雜草、淤泥、積沙;點香燭、擺供品;焚化紙錢。有的預備「祭墓餅」、「祭墓餈」,作為掃墓時的乾糧。族中眾墓由族人籌款祭掃。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俗稱五月節。舊時,新嫁女的娘家於節前要給女兒送肚兜、巾、扇等物,由新媳婦分贈家中老小,連續三年,俗稱「送節」。女婿則要給嶽父母送「節魚」(通常為黃瓜魚)。五月五日端午節,在民間被視為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故有「破五」(潑汙)之習。家家戶戶清洗門戶,在宅院四周噴雄黃酒,在孩童耳、鼻、頭額等處塗雄黃,燃雄黃香,在門兩側插艾條、菖蒲,門上或廳堂張貼鍾馗或張天師像,午餐吃粽,喝雄黃酒。意即潑掉穢氣,以避邪惡。端午節有賽龍舟活動,源於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是祭祖的節日。舊時此節迷信色彩較濃,今較突出為祭奠祖先。至時購置供果供品、糕點酒餚,焚化錫箔、冥錢,以悼念亡靈,祭後舉家聚飲。遷往他鄉的,肩挑供品回鄉祭祖。家族則舉辦「祭祠堂」。若家有新喪,則在七月初一至初三舉祭,俗稱「燒頭年紙」。
9行旅
出門禁忌福安舊時交通閉塞,先民過著半封閉式的生活。習俗歷來不喜出門。至於纏足婦女,更是「無事不出三門檻」。而男子出門,舊俗要選吉日,擇方向。尤其是一年開頭的第一天出行更是講究。出行當日清早,家中若有異常現象,則多改期。而旅行歸期,則不太拘泥,多隻逢八不歸,故俗雲「七不出,八不歸」。小孩第一次出門作客,應由母親抱至床前招呼一聲,以保出門平安。有的地方還以灶灰抹臉或鼻尖,以示不忘本家。經商者外出旅行,要在經常投宿地找個朋友作「東家」,以便入鄉隨俗,有個依靠。故民諺雲「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熟路住老店,生路住鬧店」。行旅途中,一般不乘船,因當地俗雲「有路莫乘船」。
10禁忌
民俗禁忌福安舊時民間禁忌頗多。農曆正月初一忌說不吉利的話。正月初二忌串門(霞浦城關一帶正月初三忌串門)。正月十五以前忌討債,每月初一、十五日亦忌討債。農事方面,受儒家「男尊女卑」思想影響,不讓婦女觸摸生產用具與種子,尤其忌婦女跨越扁擔、柱杖、蓑衣、鬥笠等農具,現此俗已廢。建築方面,建房備料時,作為主梁的杉木要系以紅布,掛起備用,忌人跨越。砌灶時,灶口忌朝東,以避「前做後空」之嫌。漁民習俗,漁網忌人跨越,開船出海捕魚忌說破、裂、割、開、掰、空諸語或與之諧音的字眼。此外,在婚喪喜慶方面,禁忌更多。如:孕婦忌去參觀婚禮;同一座房屋,年內不能又娶又嫁;家有孕婦,忌在門壁上釘釘;老人去世,忌說「死亡」,應講「過世」、「過了」;戴孝之人,忌去喜慶之家,欲去則要先除去孝服。還有,深夜敲門,忌呼主人名諱;早晨做飯,忌鄰居來取火種,等等。
①主頁:登入愛在福安外賣平臺首頁,查看更多商鋪信息
②商鋪信息查詢:回復「店家名稱」,如"比哥雞排「即可查看比哥雞排,菜單配送等內容。
③天氣查詢:回復「天氣@地點」(例:天氣@福安)
④快遞查詢:回復「快遞@XX快遞單號」(列如 快遞@全一快遞111309582915)
⑤便民查詢:
回復「便民」查詢福安市便民信息
回復「停電」查詢福安市停電通知
回復「1」訂購外賣
回復「積分」可查看積分,兌換獎品
回復「抽獎」可參加抽獎活動
⑥愛在福安外賣平臺:下單成功即可獲得積分,積分可兌換禮品或者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