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理中湯更強大:揭秘厚樸溫中湯

2021-02-07 艾御享堂

趙守真在《治驗回憶錄》中載一案:劉健英,男,50歲。零陵芝城鎮人。性嗜酒,近月患腹痛,得嘔則少安,發無定時,惟飲冷感寒即發。昨日又劇痛,遍及全腹,鳴聲上下相逐,喜嘔,欲飲熱湯。先以為胃中寒,服理中湯不效。再診,脈微細,舌白潤無苔,噫氣或吐痰則痛緩,按其胃無異狀,腹則臌脹如鼓,病在腹而不在胃,審系寒溼結聚之證。蓋其人嗜酒則溼多,溼多則陰盛,陰盛則胃寒而溼不化,水溼相搏,上下攻衝,故痛而作嘔。治當溫中寬脹燥溼為宜。前服理中湯不效者,由於參術之補,有礙寒溼之行,而轉以滋脹,雖有乾薑暖中而不化氣,氣不行則水不去,是以不效。改以厚樸溫中湯,溫中宮則水溼通暢,調滯氣則脹寬痛止。但服後腹中攻痛尤甚,旋而雷鳴,大吐痰涎碗許,小便增長,遂得脹寬痛解。其先劇而後緩者,是邪正相爭,卒得最後之勝利,亦即古人「若藥不瞑眩,厥疾不瘳」之理也。再劑,諸證如失,略事調補而安。筆者臨床亦曾用厚樸溫中湯治癒一服用附子理中湯不效者。張某,男,54歲。2010年11月20日初診。近2月來脘腹脹滿,時有胃痛,食後又受涼加重。納食減少,大便尚調。前醫處以附子理中湯加減,不效,反增口乾咽燥。舌質淡暗,舌苔白膩,脈細緩。辨證為脾胃虛寒,寒溼內困。治以溫散寒溼為先,方用厚樸溫中湯加減。處方:厚樸9克,陳皮12克,草豆蔻9克,乾薑9克,茯苓12克,香附9克,炙甘草3克,生薑3片。7劑,水煎服。11月27日二診:脹減納增,上方加炒白朮12克,繼服7劑。12月5日三診:諸症俱失,處附子理中丸20丸善後。兩個案例,為何厚樸溫中湯效而附子理中湯不效?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是參術之補,有礙寒溼之行。那麼,厚樸溫中湯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方子呢?考厚樸溫中湯出自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原文:「厚樸溫中湯:治脾胃虛寒,心腹脹滿,及秋冬客寒犯胃,時作疼痛。厚樸(姜制)、橘皮(去白,以上各一兩)、甘草(炙)、草豆蔻仁、茯苓(去皮)、木香(以上各五錢)、乾薑(七分)。戊火已衰,不能運化,又加客寒,聚為滿痛,散以辛熱,佐以苦甘,以淡洩之,氣溫胃和,痛自止矣。右為粗散,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生薑三片,煎至一盞,去柤,溫服,食前。忌一切冷物。」羅天益在《衛生寶鑑》中也載有該方,方中乾薑用量為七錢。單從方劑組成來看,很難想到該方出自李東垣之手。方中既沒有人參、黃芪之補,也沒有升麻、柴胡之升,藥味也非「多多益善」。方書多謂本方主治脾胃寒溼氣滯證,但平胃散方也可主治脾胃寒溼氣滯證,二方有何區別?讀《內外傷辨惑論》和《脾胃論》,我們可以看出,李東垣治療脾胃病溼勝者,擅用平胃散。在《內外傷辨惑論·卷中》補中益氣湯方後「四時用藥加減法」中,有如下論述:「如脈緩,體重節痛,腹脹自利,米谷不化,是溼勝,以平胃散主之。蒼朮苦辛溫,瀉溼為主也。」從臟腑補瀉用藥法分析,厚樸溫中湯很像平胃散的加減方,即平胃散去大棗,以草豆蔻仁易蒼朮,加茯苓、木香、乾薑。但從升降浮沉補瀉用藥法分析,二方有著很大的區別。本四時用藥為李東垣的用藥法度之一。李東垣根據《內經》「必先歲氣,無伐天和」提出「隨時用藥」。在《內外傷辨惑論》中指出:「凡用藥,若不本四時,以順為逆。四時者,是春升、夏浮、秋降、冬沉,乃天地之升浮化降沉,是為四時之宜也。但言補之以辛甘溫熱之劑,及味之薄者,諸風藥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此便是瀉秋收冬藏之藥也,在人之身,乃肝心也;但言瀉之以酸苦寒涼之劑,並淡味滲洩之藥,此助秋冬之降沉者也,在人之身,是肺腎也。用藥者,宜用此法度,慎毋忽焉!」理解厚樸溫中湯與平胃散方的區別,也宜遵此法度。在王好古所著的《湯液本草》中,載錄了李東垣《藥類法象》部分內容。從藥類法象分析,平胃散方中,蒼朮、陳皮、甘草屬於「溼化成」類,厚樸屬於「熱浮長」類;厚樸溫中湯方中,厚樸、草豆蔻仁、乾薑、木香屬於「熱浮長」類,陳皮、甘草屬於「溼化成」類,茯苓屬於「燥降收」類。反映到《內外傷辨惑論》中,卷中內容分四部分,李東垣是按春、夏、秋、冬次序寫成的,分別是「飲食勞倦論」、「暑傷胃氣論」、「肺之脾胃虛方」、「腎之脾胃虛方」。平胃散方出現在應春的「飲食勞倦論」的方後加減中,而厚樸溫中湯方出現在應秋的「肺之脾胃虛方」的正方中。可以這樣認為,平胃散方以「溼化成」類藥物為主組成,重在運脾治胃,普適於春、夏、秋、冬;厚樸溫中湯方以「熱浮長」類藥物為主組成,重在以味厚發熱之品治療「客寒」,佐「燥降收」之茯苓,以應「秋冬」。病有標本,治有先後,這是《內經》中確立的重要理論之一,為後世醫家所遵從。在後學者眼中,李東垣最擅長標本同治,常合寒、熱、補、瀉於一方,如人參、黃芪與黃連、黃柏同用,生地、白芍與蒼朮、羌活同用,附子、乾薑與生地、黃連同用等等,所謂東垣用藥,「如韓信將兵,多多益善」。但在厚樸溫中湯方中,論中明言「脾胃虛寒」、「戊火已衰」,但方中只治邪實,未及正虛,並未標本同治。正虛為本,邪實為標,先治其標,後治其本,通常可以這樣理解,趙守真所謂「參術之補,有礙寒溼之行」即含此意。但李東垣用藥常例中並非如此。《湯液本草》中引「東垣先生《藥類法象》」中明確指出:「凡治病者必先治其本,後治其標……除大小便不利及中滿三者之外,皆治其本,不可不慎也。」「戊火已衰」為「宿病」,「又加客寒」為新病,《金匱要略》所謂先治新病,後治宿病。或者說,主症為疼痛,「痛無補法」,先予祛邪,待「氣溫胃和,痛自止矣」之後再治正虛。這兩種理解似也符合臨床。所以,可能李東垣補瀉同施、標本同治多用於內傷病證,所瀉之邪、所治之標多為內生;即使為外感,所治病證也以內傷為主。而厚樸溫中湯所治之邪為「客寒」,且證以外感為主,即「客寒」為本,因此組方重在祛邪,也合「先治其本」之意。治療寒溼,李東垣最擅長的手法當為風藥勝溼,所謂「寒溼之勝,助風以平之」。厚樸溫中湯主治寒溼氣滯證,為什麼方中不用風藥勝溼呢?李東垣在《脾胃論·用藥宜禁論》中指出:「夫治病服藥,必知時禁、經禁、病禁、藥禁。」其中,「夫時禁者,必本四時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大法:春宜吐,象萬物之發生,耕、耨、料、斫,使陽氣之鬱者易達也。夏宜汗,象萬物之浮而有餘也。秋宜下,象萬物之收成,推除致新,使陽氣易收也。冬周密,象萬物之閉藏,使陽氣不動也。夫四時陰陽者,與萬物浮沉於生長之門,逆其根,伐其本,壞其真矣……如春、夏而下,秋、冬而汗,是失天信,伐天和也。」在厚樸溫中湯證中,所治病證發生在秋冬,故不宜風藥以升浮,反宜「以淡洩之」。當然,如發生在春、夏也並非絕對不可,李東垣又說:「有病則從權,過則更之。」「治法己試驗者,學者當以意求其的,觸類而長之,則不可勝用矣」。方示規矩,活法在人。

內容僅供臨床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

試針試藥


ID:hnbfdycx  

 

  艾御享堂

版權聲明:來源/海山堂   編輯/湛藍  校對/楓
文圖/源於網絡公開資料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比理中湯更強大:揭秘厚樸溫中湯!
    先以為胃中寒,服理中湯不效。再診,脈微細,舌白潤無苔,噫氣或吐痰則痛緩,按其胃無異狀,腹則臌脹如鼓,病在腹而不在胃,審系寒溼結聚之證。蓋其人嗜酒則溼多,溼多則陰盛,陰盛則胃寒而溼不化,水溼相搏,上下攻衝,故痛而作嘔。治當溫中寬脹燥溼為宜。前服理中湯不效者,由於參術之補,有礙寒溼之行,而轉以滋脹,雖有乾薑暖中而不化氣,氣不行則水不去,是以不效。
  • 經方:梔子厚樸湯
    清•陳修園《長沙方歌括》梔子厚樸湯出自漢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主要功效用於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原文】《傷寒論》第79條: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樸湯主之。方四十一。梔子十四個,擘 厚樸四兩,炙,去皮 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黃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 中醫乾貨|方劑學專題——開竅劑、理氣劑、理血劑
    枳實薤白桂枝湯枳實薤白桂枝湯,厚簍合治胸痺方,胸陽不振痰氣結,通陽散結下氣強。半夏厚樸湯半夏厚樸與紫蘇,茯苓生薑共煎服,痰凝氣聚成梅核,降逆開鬱氣自舒。金鈴子散金鈴延胡等分研,黃酒調服或酒煎。疏肝瀉熱行氣血,肝鬱化火諸證蠲。
  • 胡希恕和馮世綸教授應用半夏厚樸湯經驗(好文值得仔細看)
    在臨床中,其繼承了胡老「先辨六經,再辨方證」獨特的辨證思維體系,且在胡老以方類證、以病位類證的基礎上,對《傷寒雜病論》中的方證進行了六經類證的探討。馮老學驗俱豐,擅用經方,療效卓著。現將其與胡希恕先生應用半夏厚樸湯的臨床經驗介紹如下。1 理論基礎《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云:「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
  • 金匱誦讀95丨厚樸大黃湯、小半夏湯
    論曰:此即小承氣,治腹滿之痛而閉者,即曰三物湯。蓋此重散結氣,故以厚樸為主,彼乃與七物湯對照言之也。(二十七)言支飲,則非肺飲矣。然而不得息,是肺因支飲滿而氣閉也。一呼一吸曰息,不得息,是氣既閉,而肺氣之布,不能如常度也。葶藶苦寒,體輕象陽,故能瀉陽分肺中之閉,唯其瀉閉,故善逐水,今氣水相擾,肺為邪實,以葶藶瀉之,故曰瀉肺;大棗取其甘能補胃,且以制葶藶之苦,使不傷胃也。
  • 觀《黃連•厚樸》感——雪過黃連淡,風來厚樸香
    《黃連·厚樸》,用兩味中藥的名字命名的電影,這讓愛好中醫的我來了興趣,上網一搜,原來徐文兵老師也推薦過這部小眾中醫電影,又聯想到徐老師的厚樸中醫學堂,此厚樸與彼厚樸不知是否有關聯,不得而知。 《神農本草經》上講:黃連,味苦寒,主熱氣,目痛,眥傷,泣出,明目,腸澼,腹痛下利,婦人陰中腫痛。久服,令人不忘。一名王連。生山谷。在《本經》中,大多數苦寒之藥,多放在中品下品,唯有黃連列於上品。
  • 筠菊||雪過黃連淡,風來厚樸香——觀《黃連厚樸》有感
    (厚樸)痴情於磨盤柿子,是因為那年頭迷上了葉廣芩的《黃連厚樸》小說改編的電影。劇中的一個特寫鏡頭刻在了心裡,時而勾起我的饞蟲泛濫。三寸寬五寸長的脈枕,有年頭的歷代朝廷醫案,診桌上「雪過黃連淡,風來厚樸香」的墨寶佳句,說的是中醫看家本領的這兩味藥,恰如日常生活中的白菜蘿蔔,不可或缺。劇中還有「清雅茶館」的雙燻茉莉;唱什不閒蓮花落的老人;「雙手託天埋三焦,左右開弓射大雕」的八段錦;赴陝西延安段家河插隊的知青,及他們在北京「老三屆」飯莊的聚會和愛情故事。
  • 厚樸 厚皮 重皮 赤樸 烈樸
    以上各種厚樸,斷面均有點狀閃光性結晶。以皮粗肉細,內色深紫、油性大、香味濃、味苦辛微甜、咀嚼無殘渣者為佳。主產四川、湖北、浙江、貴州、湖南。以四川、湖北所產質量最佳,稱紫油厚樸;浙江所產稱溫樸,質量亦好。此外,福建、江西、廣西、甘肅、陝西等地亦產。【功效和主治】:溫中,下氣,燥溼,消痰,降逆平喘。
  • 經方應用之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醫案
    因虛實夾雜,治之宜攻補兼施,健脾除溼,寬中消滿,用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 組成 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方: 厚樸半斤(炙,去皮) 生薑半斤(切) 半夏半斤(洗) 甘草二兩
  • 孕婦清蒸鯽魚湯的做法和營養
    作者:寶寶知道 呵護小寶貝的愛清燉鯽魚湯是孕期的常見飲食,很多人在懷孕時都喜歡喝清燉鯽魚湯這對胎兒的智力發育也有好處。孕婦清燉鯽魚湯的做法非常簡單,同時也要講究烹飪技巧,這樣才不會讓湯的營養流失。油8成熱時放入魚快速的兩面煎一下,煎過後魚是這樣的,然後把鍋內放入開水,放入蔥段和薑片,大火燒開後轉中火燉至湯濃白即可。燉好湯後,放入鹽和胡椒粉,2.烹飪技巧煎魚時油一定要少放,以免混湯,魚湯未燉好時,最好不要放鹽。否則會導致魚凝固蛋白,湯不易燉白。
  • 小柴胡湯合左金丸合梔子豉湯加減治療納差、胸口灼燒案
    小柴胡湯合左金丸合梔子豉湯加減治療納差、胸口灼燒案 患者,男,50歲左右。患者是我老婆舅舅,2020-3-02,舅爺微信我言其因納差、胸口灼熱住院數日未緩解,想讓我開些中藥治療。患者主訴:納差、胸口灼熱2周。2周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納差、胸口灼熱感,自行服藥奧美拉唑等未緩解,遂至當地醫院診治,查胃鏡示:慢性糜爛性胃炎伴食道反流。
  • 解謎:大柴胡湯中究竟有沒有大黃?
    綜觀諸家之言,認為方中有大黃的理由有四:①王叔和編次、林億等校訂本的方後注云:「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為大柴胡湯。」②據原文「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一語,測知方中當有大黃。③大柴胡湯證中有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等為陽明裡實證,無大黃何以攻下裡實。④徵之臨床,大柴胡湯用於膽囊炎、胰腺炎和急性胃腸炎等,大黃為必用之藥。
  • 小柴胡湯臨床續集-龍博探寶
    錄音裡肋下疼痛是按經方的講,這裡講一下我的一些經驗,大家可能更好玩玩小柴胡湯: 它肋下疼痛是這樣的,你除了在左右關脈上摸到弦脈以外,可以按一下,心下比較硬,比較堅實,好多人好像有腹肌一樣,但是你壓下他肋下,會痛(原來和jt叔叔講課也談過「敲擊」方法,如果有需要自己去找相關錄音和視頻),他的腹力也比較好,不會軟塌塌的,靠摸,你就知道什麼叫胸脅腹滿
  • 曲老師說電影《黃連厚樸》
    關於中醫能否推算死期的問題,建議大家去找個電影看,《黃連厚樸》,特別有意思的一個電影,我這個很少看電視的人居然跟這部電影很有緣,只要電影頻道放這部電影,我就正好能看到,更有緣的是,後來我有個帥帥的老病人,居然是這部電影的大導演!讓我異常驚喜。我只說下電影裡跟中醫有關的這部分。這篇不算影評,只是以事論事。
  • 【跟著厚樸趣旅行】去大理,《心花路放》
    坐在雲渡洱海度假酒店伸手便能觸及到洱海的景色,飲茶發呆,慵懶著愜意的休閒時光。在房間你可以看蒼山的雪,夜晚賞洱海的月,庭院裡的紅楓葉,路邊爛漫的薰衣草與傳統的古屋簷在藍天下對話。如果鍾愛夜生活,這些大理酒吧你不可錯過。大口渴酒,在大理酒吧是最合適不過了,順便再享受一下小情小調,結識兩個萍水相適的朋友,這裡是英雄美人的最愛,掌柜的都是退隱江湖的同道中人。
  • 厚樸高產栽培技術,下面這些都是關鍵,快來看看吧
    厚樸為木蘭科植物厚樸及凹葉厚樸的乾燥幹皮、枝皮和根皮。本品為多年生木本植物,須栽培20年以上方能剝皮使用,按其外形不同商品藥材中有「靴簡樸」和「雞腸樸」之分。藥用部位為其樹皮及根皮,含有厚樸酚及和厚樸酚化學成分,此外還含有厚樸鹼、四氫厚樸酚、異厚樸酚、揮髮油等成分。
  • 中醫小說《黃連厚樸》下
    於蓮舫抬起頭看天,今天是難得的晴天,冬日的藍天一絲雲彩也沒有,她覺得心裡如那天空,空落落的,她無力地靠在廣告牌的柱子上,那廣告醒目的大字是「恢復男子漢的自信」,這使於蓮舫想起了黃連、厚樸,大凡「不行」的男人,多是真元長期虧虛,心不攝念,腎不攝精,需黃連清心湯醫治,這世事繞來繞去仍沒逃出黃連、厚樸的範圍,便有些悲哀。
  • 花木蘭丨白玉蘭、紫玉蘭、二喬玉蘭、飛黃玉蘭、望春玉蘭、星花木蘭、天目木蘭、寶華玉蘭、廣玉蘭、厚樸、凹葉厚樸與樂東擬單性木蘭
    、凹葉厚樸。 第1組中,花被片大小近似,不呈萼片狀:白玉蘭、二喬玉蘭、飛黃玉蘭、寶華玉蘭、天目玉蘭;第1組中,花被片外輪與內輪大小不等,外輪萼片狀,早落:紫玉蘭、星花木蘭、望春玉蘭。 第2組中,常綠:廣玉蘭,聽導師說美國白宮前有幾株;
  • 深度解析吳茱萸湯!
    那麼如果有上邊這個情形,由於血液虛而手足厥寒,用當歸四逆湯;如果當歸四逆湯證,那裡頭更有久寒,這個久寒是指的什麼說的,那麼從所加的這個藥啊,他加的吳茱萸生薑,這個吳萸生薑都是利於胃的,當然這個,裡頭的寒它還是在胃,而胃寒有嘔吐,或者有腹痛的情形,可以加吳萸生薑。這個久寒不是當時有病,一時的寒,他平時就有這個症候,有久寒,那麼同時呢有當歸四逆證,可以,所以他給加了吳萸生薑。
  • 小暑 七種古法湯飲方子學起來
    到了明代,又整出了青脆梅湯、黃梅湯、鳳池湯、橘湯、茴香湯、梅蘇湯、天香湯、暗香湯、綠豆湯、橄欖湯、茉莉湯、豆寇湯、幹荔枝湯、柏葉湯、桂花湯等30餘種。今日小暑,七種古法湯飲方子送給你,學起來吧。3、鍋中添水燒開,加入烏梅和泡烏梅的水、山楂、甘草,冰糖同煮,大火燒開後轉最小火,煮40-50分鐘,撤火。4、撒入幹桂花,加蓋,等烏梅湯自然涼透,盛入器皿,放冰箱冷藏。5、剛煮好的烏梅湯口感較酸,放涼後就會轉甜,所以不要急著加糖,如果放涼後仍然覺得酸,加蜂蜜調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