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lexandra A. Seno
譯者:易二三
校對:Issac
來源:《紐約時報》(2006年1月5日)
誰能忘記1990年《阿飛正傳》中的張國榮?在香港有史以來最好的電影之一中,他昂首闊步地走著,瀟灑地扮成一個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阿飛,頭髮向後梳著,針織運動衫塞進高腰束腰褲裡,看起來既迷人又危險。
《阿飛正傳》(1990)
這部電影以及香港導演王家衛的其他令人難忘的電影,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張叔平。在業內,張叔平是一個害羞、安靜的天才,他幾乎總是拒絕對媒體談論自己,而他最為人所知的身份是王家衛的合作常客——美術指導、服裝設計師和剪輯師。
張叔平
「剪輯關乎比例和節奏,」他在一次罕見的採訪中說。在談到他作為香港最傑出的美術指導兼服裝設計師的職業生涯時,他一開始會問一個問題:「這裡的氛圍是什麼?」張叔平溫和的說話方式掩蓋了他對許多事情堅定的看法,他創造了一個極具洞悉力的世界:在這個恰到好處的空間,他能看到演員穿著恰如其分的衣服。
《阿飛正傳》(1990)
這位中國氛圍大師為王家衛2000年的作品《花樣年華》打造了張曼玉的形象,她穿著緊身的復古旗袍,留著高高的頭髮,在她租住的香港公寓和附近的小吃攤之間跨越了一段悲傷的距離。
《花樣年華》(1990)
今年,王家衛的首部英文電影《來自上海的女士》開拍(譯者註:因各種原因幾經推遲,最終夭折),張叔平將把妮可·基德曼融入到他對「東方巴黎」全盛時期的黑色電影式的願景中。
「實際上,我不太喜歡年代戲,但我能拍,」他笑著說。他的秘訣是:在eBay網上檢索,在當地電視臺和特納經典電影有線頻道看老電影。為了尋找靈感,他說,「我只是四處走走,看看電視,好好生活,順其自然。」他認為他的作品沒有什麼標誌性的東西,他說:「如果你能看出這是我的作品,那麼我就應該停下來了。每一次,我都必須向前看。」
《花樣年華》(1990)
的確,葉偉信的動作片《龍虎門》將於今年夏天上映。這部電影根據著名的功夫漫畫改編。作為這個項目的「造型顧問」,張叔平為影片主角(包括功夫明星甄子丹、香港演員謝霆鋒和餘文樂)設計了具有上世紀七十年代風格的服裝、髮型和妝容。張叔平的設計基於他對「中國現代」的詮釋,背景是許許多多的和尚、寺廟和現代汽車。
《龍虎門》(2006)
張叔平喚起人們對逝去時光的感受的能力或許讓他在國際上贏得了好評,但他說自己可能更喜歡當代作品。
除了電影,張叔平在廣告界也很受歡迎,他曾匿名指導SK II護膚品等大眾品牌的一些廣告的美學設計。
張叔平的工作範圍還延伸到了私人住宅和商業空間的室內設計。他最近為被《福布斯》評為亞洲首富的李嘉誠在廣東汕頭大學建造了一個非常現代化的外籍教師宿舍,目前他正在為位於香港商業區中心的一家水療中心進行設計。
即使是在拍電影的時候,他也會參與一些非電影的項目。
《花樣年華》(1990)
張曼玉說:「威廉(譯者註:張叔平的英文名)是一個超級敏感、超有天賦的人。他的眼睛看東西更敏銳。正因為如此,如果沒有威廉,王家衛的電影就不會是現在的樣子。」
張叔平(左)與張曼玉
張叔平對細節的關注近乎痴迷。例如,在《阿飛正傳》中,他讓明星們穿上了六十年代的內衣,這就解釋了女演員身上可見的內褲痕的原因。他說,他的工作就是幫助演員們創造「真實的」人物和場景。
《阿飛正傳》(1990)
14歲時,張叔平已經看了足夠多的電影,並且想要自己拍電影。他喜歡歐洲和華語世界的經典電影。在七十年代早期,憑著一股純粹的決心,他向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女導演唐書璇毛遂自薦,並獲得了和她一起工作的機會。
張叔平的父親在香港擁有許多倉庫,最終同意支付他在溫哥華就讀電影學院的費用,但表示,「不要把這件事告訴親戚。」張叔平完成了正規教育,於1976年回到香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他顯然已經擁有了一個驚人的職業生涯。
《阿飛正傳》(1990)
儘管多年來亞洲和好萊塢都有很多邀請,但張叔平拒絕了不少他認為「太龐大的」電影項目。他半開玩笑地說:「這麼多人,這麼多馬,這麼多道具。算了吧。太麻煩了。而且拍攝地點太遠、太冷了。而我太老了。」
52歲的張叔平除了非常忙和非常注重隱私外,也很少接受採訪,因為他覺得自己只是在重複說過的話。「我沒有改變。在內心深處,我對電影保持著同樣的熱情。」他用似乎過著自己生活的那種低調的方式說道。
《阿飛正傳》(1990)
他說,在家裡,他的衣櫥裡只有幾件T恤、四條牛仔褲和四件夾克,包括他身上穿的那件螢光黃的風衣。在任何時候,他都只有兩雙鞋:一雙一直穿到報廢的運動鞋,還有一雙黑色皮革鞋——他咧嘴一笑——「為電影節準備的。」當所有的鏡頭都對準王家衛和演員們時,他常常就站在一邊,匿名走在紅地毯上。
「我不喜歡時尚。它是暫時的,」他說。然而,在看過他作品的人的意識中,他為香港電影所創造的形象和氛圍經久不衰、不可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