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主題讓人想起更早時候,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美國好萊塢拍攝的經典愛情電影《魂斷藍橋》。只不過《魂斷藍橋》通過年輕,漂亮的芭蕾舞女演員瑪亞愛情的幻滅來彰顯戰爭背景下女性的悲劇命運,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則完全通過旁觀者的視角,向觀眾講述了一個叫瑪蓮娜的美麗女人的故事。
與瑪亞相比,瑪麗蓮更具代表性,她的身上集中了成熟女性的一切優點:美麗,性感,優雅,沉靜,溫婉動人,堅韌……在影片中,瑪麗蓮幾乎讓小鎮上的所有男人為之著迷:他們熱衷於談論她,跟蹤她,親近她甚至誹謗她。而那些女人們則抑制不住地嫉妒她,敵視她,傳播著與她有關的流言蜚語。
為了烘託瑪蓮娜的美麗,影片將小鎮的市政廣場變成了她一個人的秀場。影片反覆用鏡頭拍攝她從小鎮街道上走過的場景。在長鏡頭的跟蹤下,瑪蓮娜一個人風姿綽約地走過人群,她的倩影以特寫的方式被記錄下來。然後鏡頭轉向人群,鏡頭掃過每一個人的表情,記錄下人們驚嘆的語言。隨著她命運的起伏,人們的反應各有差別。
大約沒有一部電影能像《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一樣將女性的美如此露骨,恣意地展現到極致。而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影片如何渲染,瑪蓮娜都始終低眉沉默,一言不發。這令人想起中國古人常說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藝術境界。在真正的美麗面前,任何語言都是多餘的。
與影片極力渲染的瑪蓮娜的美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悲劇性的命運。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對盟軍發動的戰爭帶走了瑪蓮娜丈夫和父親的生命。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她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男人。而由此,小鎮上的男男女女們出於內心的嫉妒和欲望開始了對她的欺凌。影片展現了人性醜陋的一面。對於同類的美,人們最先想到的除了佔為己有之外便是毀滅它。
而女性作為人類世界中的第二性,自始至終都承受著倫理和道德的重壓。正如中國有「紅顏禍水」一詞,在西西里島上的小鎮人看來,瑪蓮娜的美麗本身就是一種罪。所謂「寡婦門前是非多。」瑪蓮娜早已被綁上了貞潔的十字架,人們在惡意揣測的同時,甚至在內心深處都在希望著她如傳說中的那樣放蕩,不遵婦道。
作為戰鬥英雄的遺孀,瑪蓮娜穿上基督教聖母的服裝在廣場遊行的鏡頭頗具諷刺意義。在專制政權的統治下,人們總是不自覺地崇拜和標榜某些根本不存在的偶像,說些假大空的口號。然而,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根本不相信瑪蓮娜的純潔。三人成虎,眾口爍金。關於瑪蓮娜的流言最後竟真的造成了對她人格和名聲的污衊。
唯一肯在法庭為她說話的律師,竟然以巨額律師費為要挾,要求和她上床。影片中的瑪蓮娜將傷心和絕望都壓在了心底。她無力反抗男性的侵犯,只能任自己的尊嚴被一次又一次踐踏在地。影片全部通過愛慕瑪蓮娜的少年的眼睛來展現她的遭遇。這個少年是唯一的見證人。而這個小鎮上的所有人都只願相信流言,在他們看來,瑪蓮娜就是一個不守貞潔的蕩婦,她的美麗是為罪惡而生的。
如果影片減掉一些少年幻想的情節的話,瑪蓮娜的故事發展會顯得更緊湊一些。到瑪蓮娜為生活所迫,減去長發,淪為妓女時,影片到達最高潮。這一次,瑪蓮娜依舊走過市政廣場。在所有人的目光中,她還是那樣美,只是多了一份刻意的修飾。莫妮卡·貝魯奇在這裡將性感尤物演繹到極致。她的眉頭,嘴角,一舉一動都充滿了無限風情和魅力,令人難以忘懷,也成就了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鏡頭之一。
瑪蓮娜的命運是戰爭背景下一大批頗具姿色的女性命運的縮影。她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失去了家園,沒有了生活來源,只能被迫從事低賤的妓女職業。在任何時候,即便是在戰場,男性都會有生理需求,滿足這一欲望的市場永遠不會關門歇業。在整部影片中,瑪蓮娜的臺詞少之又少。但當鏡頭對準她的臉時,高挺的鼻梁,眉梢的風情再加上落寞的眼神總能將人物內心感受準確地表達出來。男人們卑微而討好地為她點上煙,瑪蓮娜麻木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但細心的觀眾可以看到她眼角滴下的一行清淚,此刻她的悲傷和絕望被渲染到極致。
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鏡頭裡的西西里島小鎮充滿了懷舊的色彩,和當時整個世界緊張的戰爭氛圍相比,這裡仿佛是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大約導演想通過影片回顧自己的少年時光。然而,偉大領袖的參戰演講,日益貧困的生活,來自盟軍的轟炸飛機……這一切的一切都時刻在提醒觀眾,這是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義大利。於是,小鎮人的淺薄和愚昧有了合理解釋的理由。人們的頭腦裡不再裝有真相,而寧願被無數的流言和蠱惑人心的演講佔據。作為二戰軸心國的義大利已經被綁上了戰車,而普通的民眾還渾然不知,在渾渾噩噩中幹著日復一日的愚蠢勾當。然而,戰爭終究還是要付出代價。
只不過,為戰爭奉獻的不是那些有權有勢的達官貴人。瑪蓮娜的父親死於敵軍的轟炸;她的丈夫儘管沒有死去,卻失去了一隻胳膊,被監禁在印度;她自己從良家婦女淪落為妓女。極具諷刺意味的是,瑪蓮娜和丈夫的家最後變成了小鎮難民的集中營地。即便戰爭已經結束,瑪蓮娜這樣的女人背負在身上的美麗之罪仍然沒有消除。人們其實並不在乎她是不是妓女,只要她還美麗,還有風韻,她就註定被踐踏和侮辱。這是一種愚昧暴民的可怕邏輯,專制政權是它比較偏好的滋長土壤。
從人們口中最美的女人到被眾人暴打的妓女,影片把市政廣場變成了上演瑪蓮娜悲情一生的舞臺。她的美麗總是讓她生活在眾目睽睽之下,儘管她沒有傷害過任何人,也沒有真的做過什麼有害公眾利益的錯事。可是,她就是這樣成為眾矢之的。當觀眾還沒有從瑪蓮娜被打得面目全非的震撼和心痛之中緩過來時,影片已經給了這個女人一個相對可以接受的結局。這也是整部影片的結局。傳奇終究有結束的時候。而災難終將過去,但生活還是要繼續。影片無意再度渲染悲情,回到日常更能激發人們的思考。
影片的最後,飽經坎坷的瑪蓮娜和丈夫又回到了小鎮。他們依舊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不過無論是她還是丈夫都不介意這一點。平靜的生活是戰後的人們內心最普遍的渴望。戰爭給這個國家帶來許多改變,但對於這個西西里的小鎮來說,人們開始變得平和,寬容,學會真正接納外來人——瑪蓮娜。
她老了,也胖了,眼角有皺紋了……歲月終究帶走了瑪蓮娜的美麗,然而,她註定是一個傳說,一個有故事的女人,在光影的世界裡,昭示著女性曾經的榮耀和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