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堯是北影廠正反角皆宜,表演功力比較深厚的知名老演員。他從早年醫院的掛號員、統計員,到演劇社毛遂自薦的業餘愛好者,再到科班出身、新中國培養出來的第一批電影演員;他戲路寬廣,從頭部影片《土地》老貧農石大伯開始,通過40多年的辛勤耕耘,在銀幕上塑造了諸如各類農民、村長書記、會計、敵軍官兵、特務、記者、工人師傅、管家、師爺、商人、廠長、醫生、船夫等近70個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正反派人物,可謂五花八門,形形色色,足可以排列成為社會眾生相系列。
比較於《並肩前進》以大局為重,促使兩社團結一致的農業社社長,或《淚痕》滿腹委曲、剛正不阿的原支書,或《崑崙山上一棵草》不怕艱苦、忘我工作,任勞任怨,願做崑崙山上一棵草的運輸站站長,或《小兵張嘎》保護張嘎、指引其找八路軍,語重心長的老村長,或《為了61個階級弟兄》不管風高浪急,老當益壯,奮勇渡船的黃河老船工,或《紅雨》客串的頭上舊草帽,風吹日曬行醫於農村,盒放秘方,傳授紅雨醫技的老中醫,或《紅旗譜》等片客串的或樸素或正直或勤勞各類老農、老漢等一系列正面角色,李孟堯扮演的反角,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更深。
個人感覺,李孟堯演的反派,善抓人物眼神、行為、心理等特徵。比如同是敵軍官兵、特務,《董存瑞》客串的躲在暗堡裡的敵機槍手目光兇殘,緊盯我衝鋒士兵,大有把你們一掃而光之企圖;老版《平原遊擊隊》客串的裝甲車裡鬼子揭開蓋頭,掃視四周,眼神陰狐;《青春之歌》客串的國軍逃兵滿臉戾氣,面對師生指責,牢騷滿腹,出口罵人;《黎明的河邊》客串的一閃而過、倉皇逃跑團丁,回頭張望,驚恐萬狀;重拍版《南徵北戰》客串的欲炸水壩敵軍官雙手捂耳,色厲內荏;《無名島》被俘的敵水兵炮長外憨內陰,表面老實裝感恩,內心左右搖擺,視敵我力量擇機而動。
影迷們津津樂道的《紅孩子》還鄉團團長,捲土重來時洋洋自得,「我黃靜波又回來了」,狂喊人人過刀、家家過火,焚燒屠殺;情報失真遭伏擊時,惱羞成怒、滿肚子怨恨;紅色標語不斷,他坐臥不寧,殘殺山中人;放長線鉤大魚,絞盡腦汁,反誤了卿卿性命,哈。《地下尖兵》特務隊長上拍下壓,特派員鄒至甫面前,唯唯諾諾、低頭稱是,下屬面前聲色俱厲,說一不二、唯我獨尊,搜查地下黨電臺,兇狠中透著心細,又顯其「專業」和陰毒;《烈火中永生》客串的裝扮成酒店服務生、監視被捕許雲峰的特務寸步不離、斜眼盯人,「服務」之意不在酒,而在於防備「趙丹」逃跑也,哈。
喜歡他在《祝福》中的狗腿子王師爺角色,說是師爺,卻在陰險狠毒之中,透著一股山野剽悍之氣,哈。他既放高利貸給急於成親的剩男賀老六,盤剝這位老實巴結的山農,又虛偽地充當賀老六、祥林嫂成親的主婚人,哪管你尋死覓活不情願:賀老六病重之時,撕下假面具,那兇狠的臉色、兇狠的語調,兇神惡煞般模樣,嚇得祥林嫂早早把阿毛支走;蠻橫推開祥林嫂,威逼賀老大押房,名義上替「韓炎」老爺索債,實則冷酷地乘人之危索命。這個「能文能武」的師爺與魯四老爺之類差不離,都是封建社會的幫兇和鷹犬。李孟堯原先是演賀老六的,從主角變成了配角,估計心中不無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