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笑傲江湖》中最不合情理之處,將要一統江湖的任我行被寫死

2020-12-27 文史西堤君

任我行在《笑傲江湖》裡可謂一代奸雄,他當年為了苦練吸星大法,研究彌補吸星大法缺陷的武功,導致對日月神教內部實務的無暇顧及,將教中實務都交給副教主東方不敗處理,以至於東方不敗暗中謀劃,顛覆他教主之位,並偷襲他,而後將之軟禁在杭州西湖的地牢。

後來向問天利用好兄弟令狐衝高超的獨孤九劍劍法,拜訪梅莊四友黃鐘公、黑白子、禿筆翁、丹青生四人,設計將任我行救出。

任我行本來就雄心勃勃,宿有一統天下之志,他重出江湖以後,先是聯絡日月神教舊部,重新收歸麾下,說服或者以武功威壓新崛起的魔教長老投誠於他,而後聯合向問天、上官雲和令狐衝等人,偷入黑木崖,殺死東方不敗,奪回魔教教主之位。

然後,任我行開始籌劃實現他一統江湖之大志。

任我行是一代奸雄,既練武功,也讀兵法,設計了圍魏救趙和圍點打援之奸計,意圖一舉滅掉武當少林。

當然,武當少林是江湖上的泰山北鬥,門下掌門和弟子武功高強,力量強大,不是那麼好圖謀的,任我行一定得最後力量足夠強大了才可以實施計劃,在此之前,任我行要先滅掉實力相對較弱的五嶽劍派。於是,任我行帶領日月神教教眾和任盈盈手下數千江湖旁門左道先去了華山,要一舉滅掉五嶽劍派。

誰知道五嶽劍派雖然被左冷禪嶽不群等人並為了五嶽派,實際上還是一盤散沙,彼此爭鬥,這不,嶽不群將衡山、泰山、嵩山的高手,都給吸引到華山上的思過崖山洞,然後被左冷禪和林平之帶領的瞎子團隊一舉屠滅,除了令狐衝的恆山派和莫大先生,五嶽劍派的門徒經此一舉,幾乎損失殆盡,任我行興師動眾去華山,本來要大顯神威,誰知道有力無處使,五嶽劍派就這麼被滅了四派。

任我行坐在華山仙人掌上,內心寥寥,很沒有趣味,覺得五嶽劍派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很有一番獨孤求敗求一敗而不得的孤獨寂寞。

不過這不還有少林武當嗎?任我行一想,五嶽劍派只不過是蝦兵蟹將,真正的對手是武當少林這兩家,考慮到此,任我行精神復一大振,開始謀劃怎麼滅掉武當少林。

任我行作為一代梟雄,熟讀文史,懷藏兵法,估計《孫子兵法》和《六韜三略》也是他枕邊之書,便利用起兵法裡的圍魏救趙和圍點打援之戰法。

任我行是這麼想的,少林武當武功既高,門徒又多,想要一舉滅掉,損耗不小,況且方證和尚的易筋經內功深厚,自己都未必是他的對手。怎麼辦呢?

先打實力相對較弱的武當派,武當就一個衝虛老道,很好對付,自己就能料理,然後帶領日月神教圍住武當山。武當派有難,作為盟友和武林同道的少林寺必然派高手馳援,任我行再派日月神教好手帶人在武當少林之間埋伏,半路截殺少林的增援僧人。少林寺派高手救援武當,寺內必然空虛,任我行另外再派一隊人馬奔襲少林寺老巢,一舉滅掉少林,如此,武當少林都將不復存在。

剩下的什麼丐幫、崑崙派、峨嵋派、崆峒派、青城派,都是小魚小蝦,任我行揮手之間就把他們滅了。

任我行籌劃已定,不禁甚為得意,大笑三聲,他一統江湖的大願不久即將兌現。

誰知道,金庸突然把任我行寫死了。

其實,金庸寫死任我行,是合理,也是不合理。

合理的的地方是,任我行是魔教的邪門歪道人物,如果讓他的謀劃實現了,那不就成了「邪勝正」了,自古可是邪不勝正。這不符合金庸武俠的初衷,也不符合劇情之外的普遍認知啊。

不合理的地方是突然就把任我行寫死,太突兀了。哪怕寫任我行最後跟方證和尚大戰,像白眉鷹王殷天正大戰三渡一樣,精力耗盡,活活累死了,也比突然死了強啊。

相關焦點

  • 《笑傲江湖》中的任我行暴斃而亡是草草收場?其實早有伏筆
    《笑傲江湖》中的任我行,是日月神教教主,其武功極高的同時,又是一個非常狂妄之人。其曾兩次為日月神教教主,第一個被東方不敗所奪,之後又從東方不敗手中奪回教主之位。
  • 改編電影《笑傲江湖2之東方不敗》思想性遠勝金庸原著許多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提劍跨騎揮鬼雨, 白骨如山鳥驚飛; 塵事如潮人如水, 只嘆江湖幾人回。這首一讀就使人盪氣迴腸的詩,出自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作者是黃沾。金庸曾經說過這部電影拍的最好,拍出了令狐衝瀟灑如意、放蕩不羈的形象特徵。
  • 任我行為何不練葵花寶典?金庸在笑傲江湖裡早就給了答案,就4個字
    其實都不是,笑傲江湖裡最高的武功肯定首推東方不敗修煉的葵花寶典。葵花寶典的創始人是前朝的一名大內太監,這位太監到底是誰,金庸並沒有明說,有人推測這名太監是歷史上七次下西洋的鄭和。那麼,問題來了,任我行原本就是日月神教的教主,而葵花寶典又在日月神教手中,任我行為什麼放著葵花寶典這麼厲害的武功而不練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金庸在笑傲江湖裡早就給出來了。
  • 《笑傲江湖》札記之一 | 曲非煙之死
    當她被費彬點中穴道,打倒在地,引頸受戮之際,令狐衝卻從石後挺身而出,我們隨之鬆了一口氣,心想非非終於有救了。然而片刻之後,她還是死了。其死法極為簡單,只一劍,便刺入心窩,沒有遮攔,沒有掙扎,甚至沒有一聲對世界的留戀。我們只覺心頭一空,而不是一緊。如果你像我一樣,不舍她就此死去,不妨從反向思索,若她不死,該當如何。參照金庸的其他作品,曲非煙最可能迎來的命運,應如郭襄一般。
  • 《笑傲江湖》任我行的吸星大法從何而來?
    首先必須確定一點,任我行得到的吸星大法已經是殘本了,本身已經不全,任我行修煉吸星大法練出了後遺症,最後也是死於吸星大法的反噬。而實際上無論段譽北冥神功和丁春秋的化功大法都沒有副作用。可見任我行得到的是殘本。在《笑傲江湖》裡,並沒有明確寫明任我行的吸星大法來自何處。
  • 《笑傲江湖》中的權力遊戲
    魔教中有東方不敗和任我行的明爭,正派中有左冷禪和嶽不群的暗鬥。明爭和暗鬥的,都是為了權力,可這四個人本身已經權力極大,為什麼仍要爭來爭去?那當然是在追求一種更大的權力,也就是所謂的「千秋萬載,一統江湖」。要說起來,這八個字也算是言簡意賅內涵豐富。
  • 笑傲江湖兩大教主,任我行和東方不敗,誰才是最後的成功者
    《笑傲江湖》是金庸武俠小說中非常受歡迎的一部,在這部小說中,金庸先生對傳統儒家忠、孝、義文化做了探討,主角令狐衝面對思想陰狠的師傅嶽不群,他如何抉擇?類似的問題一直是困擾著很多人,《笑傲江湖》中,令狐衝最終選擇了大義滅親,可謂是最正確的抉擇。
  • 《笑傲江湖》中的政治世界
    《新笑傲江湖》劇照在《笑傲江湖》的後記中,金庸談到,「影射性的小說並無多大意義,政治情況很快就會改變,只有刻畫人性,才有較長期的價值。不顧一切地奪取權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況,過去千年是這樣,今後幾千年恐怕仍會是這樣。」
  • 《笑傲江湖》本可以更經典,金庸編不下去了,只好強行收尾
    他們死的原因,只不過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了利用價值。小人物如此,大反派也好不到哪去。逍遙侯跟蕭十一郎打架,居然被嚇得墜崖而死。快活王還沒跟沈浪分勝負,居然被火燒死了。上官金虹明明穩贏的,結果伸著脖子等李尋歡飛刀襲來。大反派離奇死亡的案例,實在是太多,死得很冤,很莫名其妙。 除了在人物上動歪腦筋,古龍在寫小說時也是一樣,寫不下去,編不下去了,就要動腦瓜了。
  • 金庸武俠小說五絕高手之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那我們今天就來效仿射鵰五絕,為笑傲江湖排出個「五絕」來。曾以一人之力大戰令狐衝、任我行、向問天和上官雕俠而佔上風。武功之高令人感到恐怖。可嘆修煉葵花寶典後心性大變,為男子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一代梟雄,就此殞命。
  • 漫談金庸小說:(3)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笑傲江湖》究竟想說什麼?
    《笑傲江湖》是一部沒有歷史背景的武俠小說。之前看過一些網上文章,很多人認為書中故事發生在明朝,理由多種多樣,有人以金庸尚無明朝背景的小說去推斷,還有人按書中所講的鏢局,人物髮式、服裝等各種元素去揣測,然仔細看來,卻都十分牽強,難以服眾。
  • 金庸武俠小說:藝術和自由的衝突,看《笑傲江湖》怎麼寫的?
    》、《笑傲江湖》等影視劇,不知捧紅了多少娛樂圈明星,金庸小說雅俗共賞,很值得一看,怎麼欣賞金庸小說呢,不僅僅是看武功打鬥的熱鬧,這裡面大有洞天!金庸學識淵博,從其武俠小說中可以見之。歷史地理、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世俗風貌、文學藝術、思想宗教等等,但凡所知所識,適合於其小說情節者,無不儘量用上。所以,讀金庸小說,可以學到許多知識。當然,因為是武俠小說,那些神奇武功,奧妙內功,詭異的下毒,神奇的醫術,諸如此類,未可當為真知識,但可以欣賞其中的趣味。
  • 小說|金庸: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最早於1967年開始創作並連載於《明報》,並於1969年完成,屬於金庸後期作品。該書沒有時代背景,「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笑傲江湖折射中國人獨特的政治鬥爭,同時也表露對鬥爭的哀嘆,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
  •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人物分析
    這是在追求方面,對這一版本中笑傲江湖東方不敗賞析。東方不敗的人性分析東方不敗是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一大邪派人物,他趁日月神教教主任我行修煉吸星大法之時奪取了教主之位,自己成為東方教主,之後又被令狐衝等人殺死。作為小說中的重要人物,東方不敗的人性分析是很多人感興趣的話題。
  • 金庸武俠-笑傲江湖之江南四友
    但好景不長,因為四人對藝術的追求已到了至極,終於被向問天設下計謀,用琴棋書畫為誘餌,成功營救了任我行。黃鐘公羞愧自盡,臨終說:"十二年來,清福也已享得夠了。人生於世,憂多樂少,本就如此……"道出了江湖險惡。也正如小說中所寫,黑白子因內力全失,在研究棋譜時少了殺氣,倒也有所成。
  • 笑傲江湖中最令人扼腕嘆息的女孩,曲非煙之死究竟隱喻了什麼?
    文/於凡諾一這一天與人討論《笑傲江湖》,談到曲非煙,都在感嘆她的年少早逝?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女孩,不是主角,死的又如此之早,然而卻依然給人留下了震撼般難以磨滅的印象。或者她是一種絢麗燦爛的美的象徵,於是,曲非煙之死究竟在隱喻什麼?究竟有什麼最重要的意義?舊版中,金庸是這樣寫的。曲非煙笑道:「傻子,到現在還不知人家心意?
  • 達難兼濟天下,窮亦不能獨善其身,《笑傲江湖》告訴你真實的原因
    金庸的小說也不例外,只不過,金庸小說的獨特而精妙之處在於其武非武,即寫武術招式及名稱決不止是寫一種純粹或真實的技擊之術,而是技進乎藝,進而藝進乎道。一些武術招式或名稱,在金庸的筆下,變得妙用非常、高深莫測。這部小說中金庸又創出了兩路高明而獨特的劍法,即一是「闢邪劍法」一是「獨孤劍法」。
  • 《笑傲江湖》被刪改多次,有一處最可惜,成為了金庸武俠迷的遺憾
    眾所周知《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的武俠代表作,它自問世以來不僅被出版多次,還被改編成了許多版影視作品。《笑傲江湖》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這裡我不多介紹,今天只談談小說中被刪改的那些有趣情節。比如《笑傲江湖》裡的莫大先生,最早在報紙上連載時他是死了的,他落魄隱忍,最後稀裡糊塗死去,不免又是一個殘酷江湖裡可悲的犧牲者。然而在後續版本裡,他被金庸寫活,最後如隱士一般飄然遠遁,他的身上充滿了瀟灑神秘之色,他此前的落魄隱忍反而成為了他獨特的魅力所在。
  • 《笑傲江湖》中的四個「沒想到」
    說到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可以說是僅次於《天龍八部》的存在。這是一部政治小說,權謀之術被寫得淋漓盡致。江湖還是那個江湖,江湖中的人物仿佛搖身一變,換了一種身份,金庸實在是高。寫得不顯山不露水,卻又讓人讀了恍然大悟。
  • 《笑傲江湖》|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江湖幾人回?
    ,任由江湖之水和風吹雨打飄零。明朝年間,秘笈「葵花寶典」被意外失竊,作為江湖第一武林秘籍,得此秘籍者就可一統江湖;就可在江湖中引起狂瀾。最經典的是遇到魔教長老曲洋與衡山派劉正風,兩人決定金盆洗手,退出江湖。在江湖上伯牙絕弦,彈起了大氣磅礴的《笑傲江湖》曲,兩位前輩在放歌中不免感懷曾經的江湖百態,遂放下塵世的紛紛擾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