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於凡諾
一
這一天與人討論《笑傲江湖》,談到曲非煙,都在感嘆她的年少早逝?
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女孩,
不是主角,死的又如此之早,然而卻依然給人留下了震撼般難以磨滅的印象。
我身邊不少喜歡她的朋友,討論她的次數甚至遠超過書中其他女性,且常常為之嘆息不已。
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
一個在書中從第四章才出現,然而第七章就被人幹掉的女孩,
不過她的故事並沒有隨著她的生命戛然而止,
很多喜歡她的人常常想起她懷念她,因而也常為此打抱不平。
那麼,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我們有理由相信,或許她是一種隱喻,是某種美好的東西,就像美好的願望那樣的隱喻。
或者她是一種絢麗燦爛的美的象徵,
於是,
曲非煙之死究竟在隱喻什麼?究竟有什麼最重要的意義?
舊版中,金庸是這樣寫的。
曲非煙笑道:「傻子,到現在還不知人家心意?她要陪你一塊兒死——」一句話沒說完,費彬臉露獰笑,挺著長劍緩緩上了一步,跟著左足又踏前了一步。
新版中,改成了這樣。
曲非煙笑道:「傻子,到現在還不明白人家的心意,她要陪你一塊兒死……」一句話沒說完,費彬長劍送出,已刺入了她的心窩。
曲非煙死在了新版中。
不少人說,非非的命運真是坎坷,先是舊版中貌似被寫丟了,後來極少再提到她;後來在新版中就索性被寫死了。
二
但凡內懷惻隱的人,總是於心不忍,
哪怕知道,仍然還是會繼續追問,曲非煙為什麼會死?
我想,
第一,她沒有黃蓉或者任盈盈背後那樣的庇護人。
與黃蓉相比,她的爺爺曲洋與黃藥師,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當然與任盈盈相比,曲洋更是無法與任我行或者關照她時的東方不敗相提並論。
從這個角度講,倒是殷素素的諸多死亡因素中,在家庭背景這一點上,她的死有那麼一點點相似。當然殷素素最主要原因是丈夫內疚自殺,而且殷素素已經成年了,還確實做了惡事。
換句話說,假如曲非煙的父親是黃藥師或者任我行,那麼,至少大嵩陽手費彬決計是不敢殺她的了。
第二,她爺爺對於人性的惡認識不足。
我始終認為,因為他爺爺和劉正風一樣,對於人性的惡認識不足,對即將發生的事情危機意識不強,也就有所疏忽而沒有任何應急預案。
因而當所謂正派之首的嵩山派突然發作,束手無策,更是未曾料到幾個人重傷之後還會被大嵩陽手費彬乘人之危趕盡殺絕。
而這正是導致曲非煙死亡的重要原因。劉正風一家被滅門的原因類似。
第三,其他人的軟弱。
這一點來自兩個方面。首先是嵩山派唯我獨尊,放任手下為非作歹的結果。其次是其他派別的軟弱默許,立場大於真假善惡。致使劉家被被滿門殘殺之後,最終促成了曲非煙死亡。
三
曲非煙的死說明了什麼?是象徵著一種真誠純潔的美的死亡和消散嗎?
我在想,
畢竟,人命關天,一個生命,你可以滅了她,但是歷史事件的是非曲直,絕不會像一陣煙一樣,是非曲直自在人心,人們心中是有一桿秤的。
或許,曲非煙之死,大約是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隱喻含義的。她的意義就像笑傲江湖曲一樣,將在主人公令狐衝身上延續。
1、曲非煙的死,是對整個陽奉陰違的江湖無比辛辣的諷刺。有力地揭露了一個表面一個個彬彬有禮,背後全滿滿陰謀詭計,道貌岸然的世界。
2、預示了在這樣的江湖,美好清純的年華就像一片飄渺夢幻的煙雲。
於是無數像曲非煙一樣的美麗年華,
在血淋淋的現實屠刀下,很快煙消雲散。
3、暗示了令狐衝從此的人生將是一條充滿艱辛之路。他會保持思考,努力在正教和魔教之外,尋找自己的人生。當然,獨立思考帶來的不以立場而是以善惡以自己的內心為原則,他很快將成為這個江湖的另類。不僅將與魔教糾葛不斷,也將為所謂的正派人士所排斥和不滿。預示了令狐衝從此的夾縫人生。
4、隱喻了一種成年禮。
這是對於在場的主人公令狐衝而言的,曲非煙用自己的性命為令狐衝完成了一種成年的洗禮。如果說之前,令狐衝嫉惡如仇,聽到青城派欺負福建林家,即開始仇視青城打抱不平。那麼此時,眼睜睜看著曲非煙被嵩山派大嵩陽手費彬殺死,且自己和儀琳,也即將成為費彬刀下鬼之時,在這種由所謂的正派人士一力扮演的極端的惡面前,令狐衝完成了一種血淋淋的靈魂的成年禮。
5、曲非煙之死,也是對於愛情的一種隱喻。
美好的愛情,就像一曲笑傲江湖曲,唯有拋棄正邪立場,真正聽從自己的內心,通力協作,才能彈奏出來。也預示了主人公令狐衝的愛情追尋之路。
四
金庸筆下,笑傲江湖最後的世界似乎是祥和的,但是這卻顯然是一個假象。
祥和在於,
儀清接了令狐衝的掌門;其餘嵩山、華山、泰山、衡山等派,也各派自行推舉掌門人,慢慢培養人才,恢復元氣。向問天接了任盈盈的教主。而向問天雖桀傲不馴,卻無吞併正教諸派的野心,
因此數年來江湖上倒也太平無事。
而假象在於,
首先,這個江湖世界的太平完全繫於一人之野心大小,而實際上缺乏任何實質性的有效牽制,不得不令人誠惶誠恐,這太平搖搖欲墜。
其次,在這個江湖世界,邪惡幾乎可以出自任何地方,無論正教魔教,人心即魔,貪慾即魔,權謀即魔。
在這個世界,未知的危險可能來自任一派,任何一個地方,防不勝防。這才是最大的危險。而且邪惡的力量越大越將失控。
再進一步,假如把曲非煙之死看成是這個江湖的一個人生難題?
那麼,曲非煙之死,就是對這樣的一個世界的憤怒控訴,也是對這樣一個世界行將崩潰的預示。
畢竟這是一個曲非煙這樣的女孩,慘遭殺死的世界,因而這世界的太平是暫時的,完全無法掩飾野心、欲望和邪惡勢力,各種侵襲,必定將此起彼伏。
從這個意義上看,曲非煙之死,也喻示了一個荒誕、愚蠢、邪惡的江湖世界。
更重要的是透過曲非煙之死,我們至少能看出一個深深的疑問,
那就是,究竟什麼是這個江湖的盡頭?
畢竟,
任我行和東方不敗,
或者左冷禪和嶽不群,他們又有什麼分別?他們又如何才能真有區別?
追問下去,這大概就是曲非煙的隱喻裡,另一個最重要最引人深思的問題。
一旦這個問題不搞定,這個江湖就將永遠是搖搖欲墜的,因而曲非煙之死大概也就真的無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