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北魏建國前一些有趣的故事,有神話,有歷史,有真相

2021-01-08 童非子

讀歷史的都知道,那叫一個「真亂」,翻開史書每一頁都能擰出血來,血淋淋的恐怖。無數的生命,在史書家手裡寫出來,那不叫命,人就像一隻只受統治者驅逐的牛羊,甚至還比不上這些牲畜珍貴。有啥辦法,歷史就這樣,由不得撰史者來改變命運。

在黑龍江,嫩江流域大興安嶺附近,有一群過著遊牧生活的民族。他們的祖先也是華夏民族始祖黃帝的子孫,昌意的小兒子,受封到華夏北土,依託大鮮卑山,他們就給自已取名為鮮卑族。統治著幽都以北,廣漠之野。

他們日常生活就是狩獵,騎馬放牧,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然後再摔摔跤,消消過剩的力氣,生活得很舒服,也很愜意。可有的人就是喜歡折騰,不讓你過安生日子,就像現在的美國一樣,見別人過得比他好,就眼紅得不行,非要給你搞點事。你有的,他沒有就要來搶,反正不跟你講理,天下所有道理就是拼實力。就看誰的馬跑的快,誰的胳膊粗,誰的刀更鋒利。

是人都有血性,誰怕誰啊,不服,幹就完了。你搶了我的,我也要搶回來,順帶再多搶點,馬啊,牛啊,羊啊,看見什麼就要什麼,當然還有女人。女人除了能幹活,主要還能生孩子。長年的戰爭消耗了大量人口,部落要想強大,必須添丁進口,而女人是最好的「生物」(沒有看不起女人意思)。

搶回大量的糧食和資源,需要保護起來,要屯軍防守,需要象南方人一樣建造行營,更要建造厚厚地城牆,來防範敵人的進範。

整個部落在首領拓跋詰汾的帶領下,開始南遷。但一些人習慣了這種生活,不願意離開故土。如果堅持往南遷徙,人馬肯定就會分成若干支,一旦鬧起分裂,勢力就減小了。酋長拓跋詰汾左右為難。但薑還是老的辣,老酋長拓跋鄰憑藉他的足智多謀,他編了一個天大的謊言,告示所有部落民眾:

「天神啟示我,此土乃邊陲之地,僻遠荒蕪,不足以建都邑,適復遷徙。」

果然,告示一出,所有人都攝服神的天威,順從神的旨意,拔家攜舍跟著拓跋詰汾往南遷徙。其間路途艱難,用語言難以說得清,九難八阻,山谷高深,溝壑縱橫。加上人馬眾多,女人小孩,物資輜重,擁途塞路。此時,隊伍也已到了前匈奴的境地,內蒙古陰山山麓。原強大的匈奴已被前漢打得潰不成軍,早不成氣候了,偶有小股也逐被拓跋詰汾統領的這支鮮卑族隊伍兼併。於是大家都想停下來就此安居算了,南遷之路實在難走。

那天,天空好晴,好晴,一望無垠的草原上綠草蔥鬱。拓跋詰汾將數萬騎安置在山澤之處。倏見天空一團彩雲顠至頭頂,形似車形,五色彩帶環繞車身,只見一個清秀美麗的女人從車上緩緩而下,身邊倚衛環立。詰汾心裡驚異,問她來自哪裡?答說,我天女,受命與你相偶。詰汾正值青春勇武之際,見此美女難免心動,當晚天作被,地作床,男歡女愛一夜,天明後,女子離去,跟潔汾約定,明年此時,復會此地。說完就此分別,去時像風又像雨。

翌年,潔汾原地苦候,果然,女人按期赴約,手抱嬰兒並交付給潔汾,說:「這是你的兒子,請善養珍視。此子為當世帝王。」說完飄然離去。

史書言:潔汾皇帝無婦家,力微皇帝無舅家。說的就段典故。中國古史都有一個通病,但凡厲害的人出生都要沾點仙氣,或通神道,有奉天成命之說,不然就顯不出這人的厲害和威武。不過,後人也喜歡看神仙故事,也可以暫且不理。

此子即後來的北魏國神元皇帝--拓跋力微。

從神元帝拓跋力微,後,到拓跋珪太祖道武皇帝建立北魏國,歷經十二代。北魏建國皇帝拓跋珪尊他為始祖皇帝。神元皇帝統治時期,大力發展農業,畜牧業,接受漢族文化,與晉朝世代聯姻結盟,建立正統王朝制度,秉承華夏文明,續延「道先王,法五帝,尊周為正」的傳承,為北魏的強盛壯大,後期統一北疆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北魏統治者雖為北族鮮卑氏,實乃華夏歷史正統一脈。

此篇為開篇,後面為大家帶來神元皇帝的精彩一生。歡迎點讚關注。

相關焦點

  • 歷史時光機·第五期 北魏滅燕
    大家好,歡迎來到歷史時光機的第五期,我是舍人不二。 今天是12月8日,如題今天咱們來聊聊慕容復心心念念想要復闢的大燕是怎麼被滅掉的。不熟悉歷史的朋友們可能看到魏和燕這樣的字眼,會跟春秋戰國搞混,這裡我們先大致說下歷史背景。
  • 最新經典有趣歷史神話第七彈免費下載
    《吳晗論明史(上、中、下冊)》涵蓋了明朝的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內容,並以豐富詳實的史料為基礎,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全面解讀了有明一代的歷史真相,真實展現了明代歷史的面貌和發展脈絡。本書是明史研究的權威之作,也是極具可讀性的明史知識普及讀本。《歷史的鏡子》涵蓋了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內容,論述了改良社會風氣、限制權力、根除腐敗、民主政治等問題,表達了吳晗對歷史的思考和對現實的關照。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臨淄的故事
    東部齊國故城文物浩繁,有「地下博物館」之稱,最具代表性的有著名的東周殉馬坑、田齊王陵、「二王冢」、「四王冢」和古排水道口、孔子聞韶處等;中部有《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的故居;南部有魯山、原山和峨莊古村落三個國家級森林公園,開元溶洞、樵嶺前溶洞、沂源溶洞等綿延數十裡的溶洞群以及「沂源猿人」遺址和齊長城遺址;西部百年商埠重鎮周村
  • 崩壞3:琪亞娜的武器故事,哪些有歷史原型,哪些源自神話?
    希望將武器與神話典故進行高度統一,我覺得不行。【崩壞3】中的武器可以分為如下幾種:依託神話概念、依託現實武器原型、依託歷史傳說、根據劇情原創。我們姑且用專欄形式簡單梳理一下——就是進行簡單梳理。【1】雙槍篇-你以為她用的只是雙槍?不,是非酋憤怒的龍焰!首先,看到的這部分武器都是現實中有原型,但我也不懂槍械,也不知道怎麼說這些輕武器。
  • 蜀漢五虎將的歷史真相
    了解《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蜀國有一個猛將群體:「五虎將」,也就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和黃忠。然而,歷史真相又如何?其實,翻遍史書記載,根本找不到劉備分封五虎將的記錄。關羽的事跡大體上還靠譜,例如斬顏良、去曹歸漢、刮骨療毒和水淹七軍都是史上真事,但是至於溫酒斬華雄、斬文丑、過五關斬六將,那就是戲說了。華雄是孫策的部隊幹掉的,文丑死於亂軍當中。殺文丑的說法最先不見於《三國演義》,而是在宋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到元朝的時候,就有了關羽殺蔡陽的說法。蔡陽在史書上的名字為「蔡楊」,死於追擊劉備的戰役中,沒說是關羽幹掉的。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呼和浩特的故事
    市內有距今70萬年的古人類石器製造場遺址「大窯文化」,有始築於公元前4世紀戰國時代的中國最古老的「趙長城」,有公元1世紀作為「胡漢和親」歷史見證的昭君墓,有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字刻寫的天文圖金剛舍利寶塔,有被譽為「佛教建築典範」的席力圖召;呼和浩特也是絲茶駝路中轉之地,是召廟文化盛行之地,是草原文化與黃河文化、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交匯
  • 傳說檀君是朝鮮韓國第一個君主,古代朝鮮韓國歷史,神話故事
    先來說一個神話故事,天上有個大神叫桓因,他有一個庶出的兒子叫桓雄,因為是庶出,他就不能繼承她爸的地位,所以桓雄對天界並沒有什麼興趣。他帶了3000個小弟降落到了朝鮮太伯山的一棵檀香樹的附近,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叫神市的國家。
  • 《雷霆戰將》和建國神話
    除了屈辱的歷史不容魔改、先烈的事跡不容玷汙、艱苦奮鬥的精神不容腐化之外,我認為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在美國人的歷史書裡,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美國獨立戰爭以及建國期間的歷史,是人類歷史的高光時刻,華盛頓、漢密爾頓、傑斐遜等國父是光輝的道德楷模。但其實在真正研究美國的人眼裡,情況卻沒有那麼簡單。有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在現代歷史中,被讚美為體現北美人民反抗精神的標誌性事件。
  • 「戲說歷史」的《鹿鼎記》為何沒有被禁播?
    在這樣的監管環境下,明顯具有戲說意味的《鹿鼎記》能夠在CCTV-8播出,確實有些讓人意外。《鹿鼎記》究竟算不算「戲說歷史」?《鹿鼎記》中涉及了大量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其中包括康熙皇帝、吳三桂、李自成、鄭克塽、馮錫範、陳圓圓、長平公主等歷史知名人物。也描述了不少歷史事件,如康熙捉拿鰲拜、平三藩之亂、收臺灣、雅克薩之戰等。
  • 為什麼我們的歷史古裝劇離不開「戲說」二字?
    不戲說保真歷史劇,一樣具有觀賞性 曾經獲得業內外人士一致好評的《漢武大帝》就非常注重戲劇的推敲,全劇通過漢武帝縱橫跌宕的人生,以新古典主義浪漫寫實的手法,全景式地展現中華民族2000多年前歷史上一個輝煌壯麗、雄渾悲壯的時代,觸及了中國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方方面面
  • 被東晉稱之為蠻夷,卻自稱正統,視柔然為蠕蠕,它就是北魏皇朝
    花木蘭的時代背景就是北魏討伐柔然的故事。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是對女性忠與孝的讚美,也成為千百年來女性自強不息的典範。北魏是鮮卑拓跋氏所建立的政權。鮮卑族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創造了很多歷史,建立了很多國家。關於鮮卑族的歷史,筆者在以後的文章中會詳加闡述。
  • 歷史上有花木蘭這個人嗎?
    花木蘭替父從軍,上陣殺敵的故事是家喻戶曉的,那麼這麼一位保家衛國、可歌可泣的巾幗英雄在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人呢?下面就跟著小彤一起來探尋一下。「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讀來琅琅上口,很多人至今記憶猶新。
  • 世界神話中有哪些有趣的怪獸?它們是小說等作品中的常客
    怪獸是構成世界神話的主要內容,也是神話中非常有趣的一部分。在世界神話中,各種怪獸的傳說層出不窮。別的不說,為我們現代的文學藝術等領域,提供了絕佳的素材。那麼世界神話中都有哪些有趣的怪獸呢?今天我們就說一說,世界神話中的一些有趣的怪獸,它們是小說等作品中的常客。一、美杜莎。古希臘神話中著名的女妖,在世界上都非常著名,古希臘神話中的戈爾貢三姐妹之一,姐妹三人都是蛇髮女妖,但只有美杜莎最出名,這大概跟她的悲慘身世有關。美杜莎是三姐妹中唯一不能長生的。
  • 北魏歷代皇帝列表,北魏歷代皇帝的年號及廟號,北魏怎麼滅亡的
    歷史上各個朝代都有著神秘的地方,離我們近的朝代可能文字記載還較為詳細,各種古裝劇也都以「明」,「清」為主,很少涉及其它朝代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個中國歷史上歷時很久,甚為輝煌的朝代「北魏」。北魏(386~557年),是由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朝代,386年,拓跋部首領拓跋珪建立,改國號為大魏,建都平城。
  • 可汗有八個兒子暗中投奔了北魏,王位繼承人改成了嫡長子
    為了讓部落有更強的戰鬥力,第三代可汗葉延,開始建立自己的政權。經過幾十年與羌人的搏鬥,兩個人類逐漸變得聰明,和平相處才能共同進步,通婚與喝酒交朋友成了主流。慢慢的,吐谷渾人的風俗習慣,魅力 ,實質上與鮮卑人有了一些區別。後來歷史上,就把吐谷渾部鮮卑人稱為吐谷渾人。
  •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5次三足鼎立,除了三國,你還知道哪次?
    這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三足鼎立,湧現出了曹操、劉備、孫權、荀彧、諸葛亮、關羽、周瑜、陸遜等無數的英雄豪傑。但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包括這次三國鼎立在內,歷史上其實一共出現了5次三足鼎立,你都知道哪次呢?
  • 西方國家的上古神話故事克蘇魯究竟是什麼來頭,有何歷史根源?
    在我國有很多非常經典的神話傳說,構建了我國古代神話的一個構架,比如我國有以西天如來佛祖為主的佛教,以玉皇大帝為主的道教,並且每個神仙都有自己的特點,現代的華夏人們通過電影電視中的信息得以了解我國的神話故事內容,而在西方國家也有自己的神話故事,克蘇魯神話就是西方神話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神話,其中構建的也是一個神話的故事,是恐怖的、擁有神奇力量的古老存在,並且相傳是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的神明
  • 「出雲與大和」背後的神話傳說與歷史溯源
    出雲和大和都是日本古國,對日本歷史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日本古代史夾雜著很多神話傳說,出雲國便是如此。大和國,按照神話傳說中神武天皇建國的年份算,大概起源於公元前7世紀。如果以考古資料推斷,則有比較大的可能性始於公元3世紀末。細心一點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出雲國沒落的時間,和大和國比較受認可的起源時間基本一致。那麼,是不是大和國經過一場戰爭或者因為別的什麼原因,從而取代了出雲國呢?有可能,但考古證據還不足以支持這個說法。
  • 希臘神話有十二主神,埃及神話有九柱神,中國神話裡則有……
    談到埃及神話,九柱神的架構深入眼眸,埃及人信奉太陽,鷹首人身的太陽神拉一直是埃及國家中最高的神明。而日本神話,別天津神與神世七代也有其明晰的故事體系。零散、雜亂便是中國神話的特點,中國神話散佚於各類古典文籍,從而分門別系。加上年代較為久遠專家考察難度較大,現代網絡小說流派洪荒流前幾年的盛行。讓神話的界定更為模糊,甚至有人在網絡上直接無中生有,列出偽造版中國神仙榜。
  • 戲說不是胡說,亂燉版《花木蘭》為何翻車
    在國外頗受好評的電影《花木蘭》,近日在國內公映後遭遇口碑滑鐵盧,不僅評分一路走低,更被挑出諸多歷史細節的硬傷。一部本是講述中國故事、也意在贏得中國市場的好萊塢大片,何以反在中國「翻了車」?然而,在中國人看來,這勁兒完全使錯了方向——木蘭明明是一位北魏歷史人物,卻住在福建的土樓;「當戶理紅妝」「對鏡貼花黃」明明可以很美,電影中的「服化道」卻怪異醜陋;「代父從軍」明明是個現實故事,電影卻拍成一部天賦異稟的魔幻大片……可以說,除了「花木蘭」這個家喻戶曉的「IP」,電影中其他中華文化元素幾乎都是「關公戰秦瓊」的亂燉,與中國觀眾的傳統認知大相逕庭,在觀影時自然會產生巨大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