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車王:大清最後的王爺,他的人生經歷是怎樣的?

2020-12-24 舊時樓臺月

大清政府覆滅以後,中國結束了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封建王朝雖然結束,但皇室並沒有就此消亡。出生於新疆阿克蘇地區的達吾提·麥合蘇提是中國最後一位世襲制下的王爺,他出生於1927年,兩歲時被過繼到伯父新疆第十一代「庫車王」名下,成為了第十二代「庫車王」繼承人。

提起王爺,大家往往會想起錦衣玉食的生活,「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利。但達吾提·麥合蘇提的王爺生涯並不是這樣。他這一生可謂是傳奇,既見證了整個封建社會的覆滅,又看到了新中國的崛起。

在他近九十年的生命旅程當中,曾擔任過庫車縣銀行副行長,也曾被污衊成反革命下鄉,他為南疆地區的發展以及祖國統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波折的王爺生涯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庫車阿奇木伯克率領軍隊幫助清政府平定了大、小和卓兄弟叛亂,被被封為多羅貝勒。到了庫車第五代多羅貝勒時清朝爆發了準格爾叛亂,新一代「庫車王」又一次帶領軍隊幫助清政府平定了戰亂,被晉封為僅次於和碩親王的多羅郡王。

民國政府為了加強對南疆地區的控制,穩定南疆局勢,在推翻清政府以後,並沒有廢除過去「庫車王」的稱號,也保證了庫車王室的優厚待遇。因此,即使是封建王朝已經不復存在,達吾提·買合蘇提依然在一種十分優越的環境中長大的,身為貴族的他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著開闊的眼界和胸懷。

兩歲時他被過繼給了沒有子嗣的伯父,十歲時伯父買合甫孜因為反對當時新疆省主席盛世才的暴政被殺,伯父死後,王府的家產也被抄沒了,他也被送到了親生父母身邊。

盛世才為了鞏固自己在新疆一帶的統治,1942年又將與家人團聚不久的達吾提帶到了省城,將其冊封為「庫車王」,但是此時的達吾提只是空有王爺的名號,盛世才並沒有還給他查封的王府財產,直到1944年盛世才被解職,他才重新獲得過去被沒收的王府家產。

雖然出身於舊貴族家庭,但是,達吾提是個不折不扣的進步青年。在解放戰爭期間他深受先進思想的影響,積極參加當地的青年進步活動。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他團結了南疆一帶先進的青年,藉助多方力量成功,成功避免了南疆地區的分裂,維護了庫車一帶的局勢穩定。

新中國成立後,新疆省主席包爾汗宣布脫離國民黨政權,在得知這一消息後達吾提迅速將五星紅旗掛在了庫車縣銀行門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支持當地人民政府的成立。

新中國政府看到了達吾提在支持國家統一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曾將他任命為當地政府官方翻譯,之後又使其出任了三個縣的銀行副行長。可是幸福的日子總是短暫的,很快達吾提就迎來了自己生命中的巨大轉折。

就在他安心從事銀行工作時,突然被人誣告與國民黨特務有情報來往,因為這件事他被判處有期徒刑20年,經過複查後改為7年。不得不說,達吾提還是一個有著堅強意志力的人,在監獄服刑期間他積極學習建築知識,掌握了專業建築工的所有技能。

1958年,達吾提刑滿釋放,出獄後的他在一家農機修造廠擔任廠長和技術員。不久政府恢復了他的幹部工作,將他調往了庫車縣文管所工作,1984年他當選庫車縣政協副書記,在任期間,他曾做出了很多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大事。

除此以外,他對於當地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也有著巨大的貢獻。隨著旅遊產業的興起,他被允許重新搬回庫車王府居住,並被當地縣政府任命為庫車王府的代言人。

臨終話語令人感動

晚年時的達吾提依然對於國家大事念念不忘,曾多次向前來看望自己的政府官員,表達自己對於南疆未來發展的熱切期望。

2014年7月3日,88歲的達吾提在家中去世,臨終前特地交代子女將五星紅旗掛在自己的病床前。據子女透露,他在去世前,一直念叨著祖國會更好,百姓生活會更好。在他死後,很多南疆人都悲痛欲絕,紛紛以當地的民族習慣來送達吾提最後一程。

對他來說「庫車王」這個封號,既是幸運又是磨難,幸運的是他可以憑藉這一稱號,有著相對安定的童年生活,不幸的是這個稱號他需要比普通人承受更多的人生磨難。

相關焦點

  • 庫車王府:中國最後一位封建王爺的府邸
    庫車王府位於阿克蘇庫車市區。始建於19世紀中葉。1759年清朝乾隆皇帝為表彰當地維吾爾族首領鄂對協助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的功績,專門派漢人工匠修建了王府。庫車王府在新疆王盛世才當政時期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壞,僅存部分房屋和城牆。2004年庫車市政府投資1300萬元,根據庫車王爺達吾提·買合蘇提的回憶,在原址重建「庫車王府」。今天就請大家跟著小編一塊走進庫車王府一探究竟。
  • 中國最後一個世襲王爺,2014年去世活了88歲,臨終遺願讓人感動
    在新疆地區就有一個庫車王的封號,一直從清朝消滅準葛爾之後就存在延續到清朝滅亡。 最後一任庫車王的傳奇生涯 第十一代庫車王買合甫孜因為生理原因沒有兒子,所以不得不從近親子嗣之中選取一個來繼承自己的王位。而在1927年11月14日出生的達吾提·麥合蘇提剛好被伯父買合甫孜選中,成為了第十二代庫車王。1941年的時候被新疆軍閥盛世才承認。人送外號達吾提王。
  • 12代世襲「庫車王」居住的庫車王府,尋訪龜茲國的痕跡
    「庫車王府」位於新疆庫車縣城,是1759年清朝乾隆皇帝為表彰當地維吾爾族首領鄂對協助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的功績,專門派遣內地漢族工匠建造而成。到新疆和平解放,庫車王府世襲親王共計十二代,第十二代親王達吾提·買合蘇提,是中國最後一位的王爺。這是庫車王府的大門口,伊斯蘭風格的建築頗有特色。
  • 我國最後一位世襲的王爺,一直活到2014年,享年88歲
    不過除了蒙古王爺和滿族王爺之外,其實清朝還有不少王爺,而我國逝世的最後一位世襲王爺正是由當年的清政府冊封傳承下來的。 而達吾提的封號為「庫車王」,實際上也就是「維吾爾王」,這個位置能夠統帥天山以南絕大部分的維吾爾族人。第一代庫車王名為鄂對,也算得上是一代英雄,因為1758年平定伊犁之亂中建立功勳,因此被乾隆皇帝在北京紫光閣為他的畫像題字。
  • 中國最後一位王爺,住奢華王府活到2014年,臨終提一要求讓後人淚崩
    喜歡看古裝劇的朋友,對於「王爺」這個封建王朝的職位一定是最熟悉的了。在古代分為一字王和二字王,一字王一般都是皇帝的兄弟,二字王則是分封給有功大臣的,到了清朝還有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這些花裡胡哨的稱謂在1912年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滅亡之後,也徹底的宣告結束了。
  • 南疆第一個4A景區,竟中國最後一個王爺的王爺府
    大家都知道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溥儀是最後一任皇帝,那麼最後一任王爺又是誰呢?這個問題知曉答案的人卻寥寥無幾。這個最後一任王爺啊,可不是在京城的王爺,也不是滿清貴族,而是遠在新疆庫車縣的達吾提·買合蘇提親王。
  • 自駕新疆庫車:這個位於縣城繁華區域的府邸,美景與人文並存
    庫車王府,是清代乾隆皇帝為表彰當地維吾爾族首領對平定大小和卓叛亂有功而修建,不過目前我們看到的建築是後來庫車王根據自己的記憶重新修建的。關於庫車王府的更多介紹,網絡上很多,這裡採採就不百科了,需要了解的親請自行搜索。
  • 多爾袞家中排行14,為什麼大家稱他九王?清初的王爺如何排名?
    多爾袞是明末清初這段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正是他在關鍵時刻決定率領清軍入關奪取中原,才有了後來清朝296年的江山。乾隆皇帝對多爾袞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稱他是「成一統之大業,厥功最著」。很多人都知道,多爾袞的封號是和碩睿親王,後來清朝定鼎中原後,他又以攝政王的身份處理軍國大事。
  • 末代王爺揮霍完家產,賣掉了祖墳,最後當起了黃包車夫
    在大清末代,有位身份尊貴的王爺,當時見到他的人,無不形容他是個有錢人,然而後來,他卻得到了與曾經完全不同的評價。 清末王爺晏森,大清末年的多羅克勤君郡王,他身份尊貴,是因為他的祖上是曾經跟隨大清君王親徵天下的人才嶽託,嶽託能有多受君王重視,從歷史的記載中就能了解到。
  • 大清滅亡,那些王公貴族們,最後都哪兒去了?
    清朝滅亡以後,那些王公、貴族、王爺、格格們到哪兒去了?清朝一共延續了二百六十八年,這期間一共誕生了前前後後差不多二百五十位王爺、貴族,這些王爺也被稱為鐵帽子王,意思就是說只要大清朝在一天,他們的身份封號就會世襲,永不改變。到了辛亥革命以後,清朝突然沒了,當時還有六百多位皇親國戚,大清沒了,很多王公貴族的日子就開始一天不如一天了。
  • 5本主角是皇子的歷史小說,主角想當閒散王爺,但實力他不允許啊
    大家好,我是馬哥,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主角是皇子的歷史小說,主角想當閒散王爺,但實力他不允許啊第一本
  • 清亡後,數十萬皇室貴族日子過得怎樣?公主擺地攤,王爺拉黃包車
    不得不承認,投胎也是一門技術活兒,有些人生來就含著金湯匙長大,享盡榮華富貴,不用努力也能得到想要的一切;有些人生來就歷經磨難,為了吃上一口飽飯而奔波。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淪落為「北京車夫」他叫晏森,出生於北京市西城區的克勤郡王府,他的出身可不一般,先祖乃禮親王代善(努爾哈赤次子),早在崇德時期,便得到了「鐵帽子王」的頭銜,晏森在14歲那年,便繼承了克勤郡王爵位,成為下一任鐵帽子王。
  • 清朝一共封了多少位異姓王爺,可不僅僅是吳三桂代表的三藩王
    清朝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管理制度上也吸取了其他各朝的經驗。為了避免八王之亂、安史之亂、靖難之役這種內部勢力對朝廷的顛覆,大清對宗室和異姓王爺的管理頗為苛刻。尤其是對異姓王爺,畢竟血脈中流淌的不是愛新覺羅的基因,要求高,條件多,結局不好說。
  • 愛王,聽王,扶王,戀王:太平天國王爺的封號到底有多奇葩?
    民間戲曲裡習慣把這樣的外姓王稱為「一字並肩王」,表示他們可以和皇帝比肩。當然,這些「一字並肩王」最後幾乎都沒有好下場。 第二類是採用封地名。比如戴面具的那個蘭陵王,他的封地在蘭陵;滕王閣序的那個滕王,他的封地原來在山東滕州;比如永嘉南渡後成為晉元帝的琅琊王司馬睿,他的封地就在山東琅琊。
  • 從「音樂詩人」到「段王爺」,李健究竟經歷了什麼?
    人設這種東西,他從來都不刻意為之,卻偏偏擊中了無數人的下懷。那麼,從在音樂世界裡自在如風的「音樂詩人」,到一言不合就變身人形彈幕機的「段王爺」,李健究竟經歷了什麼? 人們常問我:閱讀與音樂創作的關係是怎樣的?它們二者時有關聯,有時卻未必。我最近在讀古詩,常驚嘆古人奇崛的想像力,這樣的閱讀能錘鍊我的語言,啟發我表達的方式。但人生中更多的閱讀,是在無形當中發揮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李健這是李健在《讀書的「有用」與「無用」》中寫下的一段文字。
  • 庫車市旅遊業穩步發展
    在庫車期間,我們前往天山神秘大峽谷、克孜爾尕哈烽燧、庫車王府等景區景點後,感受到了這兒神奇壯美的自然景觀和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12月21日,陝西西安遊客張琰感慨道。  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市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今年該市圍繞一路(獨庫公路)、一河(庫車河水系)、一谷(天山神秘大峽谷)、一址(蘇巴什佛寺遺址)等「十個一」重要景點,充分發揮旅遊資源、人文歷史、民族風情等獨特優勢,加強景區道路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食宿條件,提高服務人員專業素養,各旅遊景點納客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旅遊業實現穩步發展。
  • 清朝的王爺是如何消遣時間的?專家:再差也比老百姓強!
    那麼大清王朝的王爺,在閒暇的時刻中,喜歡做些什麼呢?追求權力是不可能的了,作為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朝代,清朝滅了明朝,在裡面可謂是吸取了足夠的教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一、擔任閒職,賦閒在家,被限制人身自由為了防止自己的親兄弟謀權篡位,大清的皇帝把權利在自己手中攥得死死的,並且還嚴格的監視著這些王爺。那麼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 《琅琊榜》靖王蕭景琰:如果沒有梅長蘇,他的結局會怎樣?
    就是這麼一個備受冷遇的靖王,在梅長蘇的步步經營、精心籌謀之下,不動聲色地漸露鋒芒,最終登上了天子之位。那麼,如果沒有梅長蘇,靖王蕭景琰最後的結局,會是如何呢?第一種:一生鬱郁的王爺。不管是前太子蕭景宣還是譽王登基,靖王都會自然而然地成為王爺。
  • 清朝王爺拉黃包車:憑力氣吃飯,大清亡了,祖上留的財產也花完了
    鐵帽子王  世襲一般是幾代,但也有特殊的存在,出自皇室,祖上又有功勳在身,說的就是鐵帽子王,世襲的永久封爵。只要清王朝在,那麼他們就會享受到朝廷給的封爵俸祿,足以支撐一大家子的開支,過上奢靡的生活。
  • 清末兩位皇帝都是他的子孫,又是慈禧的妹夫,他得恩封鐵帽子王
    醇賢親王奕譞墓在今海澱區北安河鄉七王墳村後山,是北京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清代王爺墳。該墓最大的特點是黃色琉璃瓦碑亭,彰顯出奕譞皇父、皇祖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