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也曾刺殺過嬴政,秦始皇到死也不清楚,大家知博浪沙此地否?

2020-12-23 真假歷史回聲

話說秦始皇嬴政滅六國,統天下,止戰爭,然而秦國與各國後裔之間的愛恨情仇,那些說也說不完的恩恩怨怨,就此結束了嗎?不,絕對不會,難道還有什麼是比亡國恨更可恨、更重要的嗎?

秦始皇

就說曾經燕國被秦國逼得走投無路時,太子丹派了荊軻去刺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千百年來,荊軻英勇無畏的精神還被人們所津津樂道。那麼,更何況是六國皆亡之後,「荊軻」還會少嗎?

今天就讓真假歷史回聲來說一說張良刺秦王的故事吧。張良何許人也?字子房,潁川城父人也。他出生於韓國貴族家庭,其祖父張開地擔任韓國相國為三朝元老,其父張平繼任韓國兩朝相國。

張良·劇照

如果韓國沒有滅亡,毫無疑問,張良就是下一任韓國相國繼承者,享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無上榮譽。然而這些都隨著韓國的毀滅而破碎不堪,張良所處的時代,註定他要背負國破家亡的血海深仇。

在張良刺殺秦始皇嬴政之前,始皇帝豈不知六國舊貴族隨時會叛亂,於是就下令把天下十二萬戶富貴人家一律搬到鹹陽統一管理,並且收集天下所有的兵器,全部熔化鑄成了十二個二十四萬斤重的巨大銅人和一批大鐘。儘管如此,但採取高壓政策真的有用嗎?

大鐵椎

公元前218年春天,在這個鳥語花香的季節,在這個暗藏洶湧的博浪沙,在此守株待兔的張良與大力士,如果不是秦始皇嬴政運氣好,早就被大鐵椎砸成肉泥了。

這是張良蓄謀已久的,卻人算不如天算。原來在韓國毀滅之後,張良只好變賣家產雲遊四方,然後廣交天下各路英雄好漢,從而想出謀略刺秦為韓報仇。

秦時明月·張良

後來,果真讓他交到一個朋友,是一個大力士,使得一手大鐵椎爐火純青。他倆打聽到秦始皇嬴政要外出巡遊經過博浪沙,於是早早埋伏在草叢裡,可以說是伏地狂魔,然而結果卻不盡人意,秦始皇嬴政沒砸死,只砸毀了一輛副車。不過好在哪怕是十天的大搜查,也沒有找出隱姓埋名逃之夭夭的張良。

所以說秦始皇到死也不知道當時的大鐵椎是誰的傑作。這就是張良刺秦始皇的故事。雖然沒有荊軻刺秦王那樣悲壯,卻有藝高人膽大的豪情。荊軻下場很慘,但張良卻一點也不慘。張良之後輔佐劉邦,雖然秦國是被項羽滅的,但劉邦卻滅了項羽,得了真正的天下。

古博浪沙

秦始皇嬴政收集天下的武器,難道就沒有人能夠反抗了嗎?秦始皇嬴政焚書坑儒,難道就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了嗎?博浪沙的大鐵椎,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秦始皇嬴政到底是「千古一帝」,還是「千古一暴」?只能留給後世評說。不過張良刺秦這段過往,雖不及荊軻刺秦王出名,但也應該讓大家銘記。

我是真假歷史回聲,千百年來,白雲悠悠,滾滾歷史,故事何其多,所幸能夠遇見你們,感謝支持。

相關焦點

  • 張良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可惜功敗垂成!否則可能改變歷史
    張良的祖父和父親在韓國都曾擔任過韓國的國相,他的家族侍奉過五位韓國的國君。張良作為家族中的官三代、從小就享受著錦衣玉食的貴族生活。公元前230年,張良的父親去世了,張良還比較年幼,但卻年少多才,志向遠大,且為人足智多謀。成年後,不出意外必然是出將為相的人物。可是張良出將為相,成為名動一方人物的美夢還沒有開始就破滅了。公元前230年,秦國滅掉了韓國。
  • 且不論秦始皇嬴政是誰的兒子
    且不論秦始皇嬴政是誰的兒子長篇電視連續劇《大秦賦》的熱播,引起強烈反響,引出了不少人的熱烈討論。有喝彩的,有質疑的,仿佛一夜之間湧出了一批"政治家"、「歷史學家」……筆者當然既沒有喝彩,也未作質疑。因為咱畢竟不是歷史學家也不是政治家,既無質疑的資格,又無喝彩的興致,因此也就只能琢磨:假如秦始皇嬴政地下有知,是喜、是怒?也或許是喜怒參半的吧?
  • 你知道秦始皇嬴政和羋月是什麼關係嗎
    白話的意思就是父親的兒子就是我,我兒子的兒子是我的孫子,我孫子的兒子是我的曾孫子,我曾孫子的兒子是我的玄孫,我玄孫的兒子是我的來孫,我來孫的兒子是我的晜孫,我晜孫的兒子是我的仍孫,我仍孫的兒子是我的雲孫,我雲孫的兒子是我的耳孫。既然這常識上關於祖宗上下十八輩大家都了解了,那小編就要給大家出難題了。
  • 《大秦賦》之燕太子丹:收留樊於期,派遣荊軻刺殺嬴政
    嬴政到邯鄲郊外祭奠申越,趙士人趁機作亂,在龍臺宮四處縱火引秦軍救火,在郊外埋伏欲殺秦王政,但嬴政早有安排,趙國的反秦士人被誅殺。說到刺殺秦王嬴政的行動,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荊軻刺秦。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中,趙人刺殺秦王嬴政失敗後,燕太子丹沒有遭到打擊,反而邀請荊軻來刺殺秦王嬴政。
  • 走進千古一帝秦始皇
    那麼,我們對這位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到底知多少呢?今天小編試著帶大家走進這位千古一帝,以歷史的視角,以帝王的氣度,以世俗之心,去解讀這位千古一帝,我們一道探尋他那內心深處的恩怨糾葛,去感受他那心系華夏的帝王胸懷。 話題一,「秦始皇身世之謎」,《史記•呂不韋列傳》中記載:「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
  • 《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
    需要注意的是,推薦閱讀的有些書目因為時間關係存在著局限性,其記載或考證也並非完全準確,但希望大家通過閱讀更多學習到的是作者對歷史的研究態度和分析視角,以史為鑑、對歷史抱有敬意。 茅焦冒死說蠃政 秦王悔悟迎生母 十 呂不韋之死 文信侯就國河南 秦始皇迫其飲鴆 呂不韋養士三千 秦始皇下詔流放 文信侯權重震主 秦始皇剛毅殘酷 呂不韋以德治國
  • 秦始皇坐的好運氣:坐朝堂、率兵出巡、微服出宮均遇刺,怎麼回事?
    而好身手卻讓他在數次刺殺中逃過一劫,險死還生。秦始皇第一次遭刺,是在他聽政的朝堂之上,在眾目睽睽之下;更奇的是,他和刺客搏鬥時,竟沒有人敢上前相助,要不是刺客為了活捉他,恐怕他早被刺殺成功,中國的歷史恐怕也將被改寫了。這刺客就是荊軻,是燕太子丹為保燕國不被滅請他出手的。
  • 呂不韋邯鄲獻姬,使得嬴政身世成謎,嬴政是不是子楚的親生兒子?
    山東六國的遺民都在翹首以盼,嬴政不是子楚的兒子,而是呂不韋的兒子。那秦滅六國便不存在了,變成了六國滅秦。沒辦法,精神勝利法在任何年代都適用。隨著最近的一部歷史電視劇《大秦賦》的熱潮,有人對秦始皇嬴政的生父感到疑惑,他的親生父親到底是誰呢?
  • 央視邀請富大龍演繹秦始皇嬴政,這是在打誰的臉?
    本節目由央視製作,旨在宣傳和弘揚中華五千年優秀的文化和歷史,本節目至今已是第三季,凝聚了廣大網友和觀眾的期待和喜愛,因此第三季的播出更是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特別是最近更新的一期,央視邀請來的演員富大龍來演繹秦始皇嬴政,富大龍的表演鏗鏘有力,簡直是把「秦始皇」活生生地演出來了,更是得到了眾多網友的讚譽。
  • 秦始皇當真叫嬴政嗎?那趙政是誰?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 宋宇晟)最近,不論在電視劇《大秦賦》還是在綜藝節目《國家寶藏》中,秦始皇都成了熱議的話題。  說到秦始皇,你可能會脫口而出兩個字:嬴政。  但他真的叫嬴政嗎?  秦始皇叫什麼?
  • 秦始皇為什麼會要麗姬?
    此後不管嬴政再怎樣的對她深情款款,百般寵溺,卻絲毫換不來公孫麗的一絲動容和真心。  這部電視劇也正圍繞著這兩個人之間糾結的情感所展開的。齊物論》上——「毛嬙,麗姬,人之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 大秦賦:嬴政沒被荊軻刺死,不是李斯嬴傒功勞,其實另有三個原因
    筆者看到這段劇情,想要先為秦舞陽澄清:他其實是進了宮殿的,而且到了秦王前面的臺階。  雖然史上記載他「色變振恐」,但他並沒有害怕到腿軟進不了宮殿,而且我懷疑他是故意假裝害怕(就像劇中的荊軻一樣),以此讓荊軻有獻圖的機會。
  • 《大秦賦》嬴政、趙政、呂政,秦始皇到底姓什麼?
    千古一帝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自稱「始皇帝」的雄主,關於他的身世,就連司馬遷在《史記》裡也是閃爍其詞,圍繞秦始皇究竟是不是呂不韋和趙姬的私生子這個話題,千百年來未曾停止過。為何呢?
  • 《秦始皇:大秦帝國啟示錄》:凡人嬴政,發明皇帝稱號,羨仙求仙
    嬴政想「泰皇」早有人用過了,他需要一個全新的稱號,於是就取了「泰皇」的「皇」字和上古五帝的「帝」字,發明了一個獨一無二的「皇帝」稱號。  這就是秦始皇,遇事不決喜歡詢問大臣,但又有自己的主張。正是這樣的強人,才可把控龐大的大秦帝國。
  • 秦始皇「親爹」之謎,嬴政的生父到底是誰?正說戰國
    我相信,今天咱們的話題未必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差的,不過至少關於「秦始皇的生父之謎」,我們還是可以掰扯清楚的。 悖論1:如果呂不韋進獻趙姬,或者是異人在酒席中霸佔趙姬,都行不通,因為異人好歹也是王孫公子,吃過也見過主兒,此等社會地位,什麼都缺,唯獨不缺漂亮小姐姐,憑什麼,呂不韋就能認定異人一定能看上趙姬?難道就不能看上別的姬?
  • 秦始皇究竟是誰兒子?《大秦賦》中,秦始皇為何將玉佩還給呂不韋
    要搞清楚玉佩的事情,先要搞清楚呂不韋、趙姬、嬴異人和嬴政的關係。趙姬還是呂不韋府上的舞姬時,就已經跟呂不韋好上了。從時間點上我們已經看不出什麼名堂了,因為我們不知道呂不韋是什麼時候把趙姬送給嬴異人的。我們只知道,公元前259年,趙姬生下了嬴政,也就是後來的秦始皇。所以這裡就存在了兩種情況。
  • 戰國末期,秦王嬴政和太子丹,為何從朋友變成敵人呢?
    公元前227年,也即戰國末期,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嬴政。臨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好友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著節拍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荊軻來到秦國後,秦王嬴政在鹹陽宮召見了他。荊軻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但最終行刺失敗,被秦王侍衛所殺,荊軻就這樣死了。
  • 荊軻刺殺秦始皇失敗的原因居然是因為劍術不行
    在秦始皇的一生中曾經遇到過三次刺殺,第一次就是荊軻,之後是荊軻的好朋友高漸離,最後是大名鼎鼎的西漢開國功臣之一的張良。張良是在秦始皇巡遊旅途中設下埋伏,鑄造了大鐵錘砸秦始皇巡遊的車駕,這次刺殺是成功的,車駕別砸的稀巴爛,只是砸爛的車裡沒有秦始皇,只是個副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