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清明:生命,不過是逝者在教我們放下過去的輪迴

2020-12-28 裂光LG

1、

倉島是日本富山監獄一位退休返聘的獄警,這一天,剛剛經歷喪妻之痛的他意外收到妻子委託一家遺囑代理機構送來的兩封信,一封當場交給他,另一封則請他10天之內到妻子的故鄉長崎的郵政所領取。

第一封信是一張明信片,妻子就寫了一句話:請把我的骨灰撒到故鄉的海面上。

倉島有些困惑,他不明白妻子為什麼沒有生前跟他交代這些,而要在去世之後才讓人轉交給他信件。

倉島的妻子叫洋子,曾是一名歌手。兩人相識于洋子有一次到監獄慰問演出,倉島被洋子深情的演唱打動,他主動向洋子致意並送她到車站。

洋子在一番猶豫後向倉島表達了歉意,她說她的歌只為一個人而唱,可是那個人兩年前在監獄服役時去世了,她一直無法從心上人離去的傷痛中走出來。她對倉島說:「重要的東西,總是在失去之後才知道它的價值。」

此時的倉島已經50歲,一直信奉獨身主義的他被洋子的真誠打動,在兩個人的交往中,他開導洋子要忘記過去,他說:「監獄裡的人,時間是停留在過去的,忘記過去有什麼不好?不忘記的話,你的時間也同樣停留在過去。」

於是洋子打開了心扉,向倉島傾訴了她的情感經歷。後來,洋子曾這樣對倉島表白道:「是你點亮了我心中的明燈。」

兩個人慢慢走到了一起,他們都已經有歲月劃痕的心靈,在塵世深情地互相珍惜彼此的後半段生命。

可惜相愛的時光很短,15年之後,洋子確診患了急性淋巴癌,不久之後就告別了人世。

帶著對妻子為什麼這樣交代後事的困惑,倉島開著被他改造成小房車,原來準備用來和妻子一起駕車遊遍全國的旅行車踏上前往長崎的路途。

這是一趟完成妻子遺願的旅程,也是和妻子15年美好時光的回放,一路上,兩個人相依相守的過往一幕一幕地在倉島的腦海裡閃現。

這讓倉島一個人的旅程顯得孤獨和落寞,歲月匆匆,知心的話還沒說夠,知心的人已經不在身邊。

2、

在路上,倉島遇到了一個自稱是退休語文教師的旅者,他和倉島一樣剛經歷了妻子的離世,他一個人開著房車,用四處遊走減輕妻子去世帶給他的悲傷。

在一處汽車露營地的夕陽下,兩個人喝著咖啡,退休語文教師絮絮叨叨地和倉島讀俳(pái)句(日本一種古典短詩)聊人生,他說起自己對旅行和流浪的理解,他說旅行和流浪的區別在於:旅行是有可以回得去的地方,流浪沒有。

倉島深以為然,只是他沒想到這位退休語文教師原來是個開著房車到處行竊的慣犯。當他們又一次相遇時警察追上了他,在被警察帶上警車前,他告訴倉島:「我在流浪中陷入了迷途。」

這是個小意外,按警察的定性,這位退休語文教師是竊賊。但倉島顯然理解他,一個失去妻子,找不到可以回得去地方的流浪者,他在用行竊排遣心中的苦悶。

田宮和南原是倉島在路上遇到的另兩個人,他們是一家食品公司的職員,專門在各地展銷會上售賣一種叫烏賊飯便當的食品。田宮熱情又大大咧咧,他因為汽車故障請倉島帶他一段,又因為同事南原有事請假讓倉島幫他一起準備食材。

由於長年在外,田宮的家庭出了問題,一天晚上借著酒勁,他向倉島和南原吐露了自己的傷心事,他的妻子有了外遇,可是他不敢說破,他不知道如何面對說破後的局面。

南原和南宮不同,他內斂寡言,已經7年沒有回家了。他們都是有故事的人,只不過他們的故事有些壓抑而沉重。

在告別的前一天晚上,南原寫給倉島一張紙條,告訴他如果租不到船出海撒他妻子的骨灰可以找紙條上那個叫「大蒲吾郎」的老人幫忙,他曾去那裡釣過魚,受過這位老人的照顧。

3、

倉島到達了妻子的故鄉,他先去郵政局取了妻子的第二封信,裡面還是只有一張明信片,就寫著三個字:永別了。

倉島更加困惑起來,他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妻子要用這樣的方式和他告別。不過他只能暫時放下困惑去找船出海撒骨灰,不巧颱風正在登陸,沒有人願意出海。

倉島只好想別的辦法,他走進一家小飯館吃飯,拿出南原的紙條向店員奈緒子打聽大蒲吾郎這個人,沒想到那是奈緒子未婚夫的爺爺。

小飯館的老闆,奈緒子的母親也看了倉島的紙條,她驚呆了,那是她曾經熟悉的字跡。

讓倉島失望的是,大蒲吾郎和別的漁民一樣拒絕了他,他說並不認識南原,面對孫子出面說情,他不客氣地說我的船要不要出海我自己說了算。

倉島只能告辭,狂風暴雨的夜晚,奈緒子的母親請倉島小酌聊天,她向倉島打聽那個給他紙條的人,然後說起自己的丈夫。他的丈夫曾經也是漁民,後來為了賺更多的錢上岸做生意,結果欠下一屁股債。7年前,重新出海捕魚的丈夫遭遇颱風葬身大海,連屍首都沒找到,她用他的保險金還了債,開了這家小飯館。

第二天天氣有所好轉,倉島饒有興致逛起這個海邊小漁村,當走到一處已經閒廢的寫真館時,他意外發現妻子童年演唱時的照片被放在櫥窗中展示。倉島佇立了很久,然後很莊重地說了聲:「謝謝你!」

是倉島在這裡讀懂了妻子兩封信的深意:妻子的人生,他並沒有全部參與,包括後事的安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每個人都該放下過去,好好走自己人生的路。

一句簡單的「謝謝你」,是倉島豁然開朗了他一直試圖破解的困惑。

於是,在一處燈塔附近,望著深藍的大海,倉島拋飛了妻子寫給他的兩張明信片。

倉島再次去請求大蒲吾郎,這回大蒲吾郎改變了主意,答應他隔天天氣更好的時候載他出海。事情得到了圓滿解決,一切都雲開霧散起來。

臨出海前的晚上,奈緒子的母親拿了一張奈緒子和未婚夫的定婚照,請他出海撒骨灰時一起把它拋到大海,讓長眠的丈夫看一看女兒。倉島默默收下了照片,一切盡在不言中。

4、

回程的路上,倉島去找了南原,他把奈緒子和未婚夫的定婚照給了他。一切昭然若揭,南原就是奈緒子的父親,他製造自己海難而死的假象,隱姓埋名流落他鄉。他的行為是犯罪,可背後,是他的犧牲和對妻兒的成全。

倉島也跟南原分享了他從妻子兩張明信片上得到的領悟:「我有屬於我自己的人生。」

拋飛的明信片,就是倉島和過去的訣別,餘生的日子,他要遵從妻子的心願,好好走完人生的路。

15年前,他開導妻子忘記過去重新生活,妻子用「是你點亮了我心中的明燈」感激他;15年後,妻子用她的方式把當年他的開導還給了他。

倉島在路上遇到的三個人,此時有了更深的寓意,他們一個用行竊排遣喪妻的苦悶,一個用逃避壓抑妻子出軌的痛苦,一個用隱姓埋名成全妻兒不用過背債的苦日子。他們都陷在過去的漩渦裡,沒有活出自己的人生。

上面所寫的,是一部日本電影講述的故事,叫《致親愛的你》,著名導演北野武的作品,領銜主演的是高倉健。電影拍得內斂而安靜,是一部充滿東方生死哲學的電影。

影片的最後,字幕上打出日本著名俳句詩人種田山頭火的一首詩:漫漫人生路,行行復行行,今日吾亦往,重走此間路。

意思不難理解,同樣意境的詩詞,早幾百年前蘇軾的《臨江仙·送錢穆父》就寫過,最後兩句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世間,每個人都是過客,每個人都在走前人走過的路。每年的清明,是我們和逝去的親友最近距離的重逢,對他們的祭思,不是為了沉緬於傷痛,是為了活著的人更好地走人間的路,每個人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人生。生命,不過是逝者在教我們放下過去的輪迴。

相關焦點

  • 清明上墳燒紙祭祀懷念逝者
    每年清明都有給先輩及逝者上墳燒紙的習俗。自唐代官吏就有清明放假回鄉祭祀祖先上墳燒紙習俗。2008年國家正式頒發清明為法定節假日。國人傳統觀念,百善孝為先。「孝」含二層意義,一是晚輩對長者及父母應行的敬孝養老;二是晚輩慎終追遠,每年清明,十月一給列祖列宗上墳紙以作對逝者懷念。清明一般習俗繞在節前,十月一燒在節後。城市有的在清明節前太陽落山後於圍牆外燒紙,表示對遙遠的先輩懷念敬孝,慎終追遠,有的到專設墓園鮮花祭祀。而在農村墓地多在田野,於是就扛著鐵鍁等工具給墳頭添上幾下土後點火燃炮燒紙。
  • 清明節致敬英雄的句子,清明追思,願花饗逝者、春暖斯人!
    從寒冬,到春天,多少人用生命守護生命。英烈為家國捨生忘死,逝世同胞亦盼山河無恙。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清明節致敬英雄的句子,清明追思,願花饗逝者、春暖斯人!清明節,感謝英雄,致敬英雄,我們會帶著你們的那份精神繼續砥礪前行!
  • 清明特刊:哀悼逝者詩詞六篇
    《哀悼逝者》警笛嘶鳴,氣裂長空。同降半旗半默,清明斟酒盈壺。>江城武漢黃鶴傷白衣天使逆前行命懸一線回春丹雲開日出生死劫紅棉櫻花同綻放清明舉國哀悼日敬畏生命憶念長作者:李福民大地與山河一起顫抖還有白蝴蝶扇動的嗚咽本是人間四月天呀花瓣上卻帶著傷痕遙望一抔黃土只能隔著螢屏何曾忘記呀這輩子我們註定了是親人
  • 清明節祭祖:我們緬懷先人,寄託哀思,只願逝者安息
    這神聖的生命交流儀式,一年年輪迴、一代代傳承,構成了人們頑強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動力,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續展開新的有機構成。清明,是我們姓氏大家庭聚得最齊的一個節日,無論你在哪裡,每個家庭至少都要有一個人回來祭拜祖先,這是傳統。
  • 戰疫中的清明,健康安全祭掃是對逝者更加莊嚴的哀悼
    江聲清明將至,受疫情影響,我省一些地區的室外公墓實行分時限流開放。應該說,這非常值得肯定。疫情當前,健康安全祭掃是對逝者更加莊嚴的哀悼。同時,這也是在向那些防疫抗疫中的犧牲者致敬,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 清明:春和景明,情暖人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吟著杜牧這句耳熟能詳的詩句,看著一樹一樹的杏花兒開,吃著散發著艾草香氣的青團,我們又迎來了一年的清明日。 清明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今天,不但是處於仲春和暮春之交、春和景明的節氣清明,還是掃墓祭祀、緬懷祖先的節日清明。
  • 杜牧的《清明》憑什麼成了清明代言詩?
    寒食就在清明前一兩天,風俗是吃冷餐和墓祭,就是到墓地去祭祀逝者,上巳的傳統則是踏青遊玩漂酒杯釋放荷爾蒙,這兩大節日和清明挨得很近,慢慢就和清明合流了,寒食的冷餐墓祭被清明吸收,上巳的踏青遊玩也被清明收編,但釋放荷爾蒙的功能在宋朝被禁了。唐朝的時候,寒食、清明、上巳三個節氣會一起出場,也會單獨出場,功能有時混合,有時分開。
  • 情感散文詩|《清明之路》:英雄們一路走好,你們值得我們銘記
    雖然你們不再回來,生命也永遠地停留在了那一刻,但是,你們的名字已經被我們所有人銘記,你們是中國人的白衣天使!我們所有人都不會忘記你們,這個清明節,我們所有人為你們哀悼!一路走好!致英雄!願你們安息,我們為你們緬懷!(原創不易,侵權必究!)
  • 清明,拿什麼祭奠我們的祖先?
    清明,拿什麼祭奠我們的祖先?清明節前,泉州一家網店推出代客掃墓,可以代為磕頭、哭墳。墳前一陌生人在悲情哭泣,不知道祖先會怎麼想?而在瀋陽,一位80後姑娘每天發微博陪亡母聊天,戳中了無數網友的淚點。  從這兩個事件中可以看出,真正的懷念和祭奠,是要從「心」出發的。本期熱點看透透,一起來看看這些年清明節祭祀的新變化。
  • 各位道友:庚子清明巳正,請以本土宗教的方式緬懷英雄致祭逝者
    然庚子之春,突如其來的疫霾籠罩了整個華夏大地,打破了世間的平靜,疫魔瘋狂地吞噬生命,病毒瀰漫整個春天,讓春暖花開的春天,連空氣都不敢信賴。「長歌當哭,是必須在痛定之後的」。一場災難,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對所有人的體質、認知、良心、靈魂、價值觀都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 清明節緬懷逝者,致敬英雄的句子,向英雄致敬,向逝者致哀!
    清明節緬懷逝者,致敬英雄,願所有逝去的同胞安息,謝謝你們,為守護生命奮戰過。此刻,讓我們一起向英雄致敬,向逝者致哀!清明節緬懷逝者,致敬英雄,感謝那些為了更多人的安全衝在前線的人,山河無恙,國泰民安,致敬英雄,緬懷英烈!此刻,讓我們一起向英雄致敬,向逝者致哀!
  • 瀘州:「樹葬」送別11位逝者 祭掃憑預約二維碼入園
    袁瑋 攝四川在線消息(張耀仁 胡容 記者 魏馮 )4月2日上午,瀘州市南壽山墓園「生命之樹」特色生態墓區,沒有鼓樂喧天,沒燒鞭炮紙錢,沒留墳頭石碑,現場氣氛莊重肅穆,在親友們的目送下,一壇壇骨灰慢慢放下,一層黃土輕輕蓋上,一株株新植的花卉植物在山谷中靜默生長
  • 緬懷逝者,勇毅前行
    願逝者安息,願生者更有勇氣,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緬懷逝者,勇毅前行》,小新為您全文分享,讓我們化悲痛為力量,繼續攻堅克難,更加勇毅前行!銘記!那些勇敢與愛清明時節,追思悠悠。2020年4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致以深切哀悼,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
  • 我們的節日·清明丨心理撫慰師:一場生與死的告別
    胡玲說,父女倆通過96000殯葬服務熱線找到冬青社工,通過4次的服務,都有了明顯的變化:女兒從之前的焦慮狀態走了出來,現在願意以自己的經歷去撫慰他人;父親過去整天把自己關在家裡,現在逐漸開朗,話也多了,也願意參加更多的體育活動。「他們已經基本從心理上『告別了』逝者。」這對父女最初面臨的焦慮和矛盾,或許不少家庭都會遇到。
  • 《我們誕生在中國》:生命輪迴,藝術重現
    生命輪迴,生死有別,在自然的世界中感受生命的意義。電視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由中美英三國聯 合拍攝,由SMG尚世影業、迪士尼影業、北京環球藝動影業聯合出品的動物紀錄片,由中國導演陸川執導,周迅中文解說,取景於中國東北、中原、江南、巴蜀、西藏等地,講述了大熊貓、雪豹、金絲猴、藏羚羊等中國珍稀野生動物家庭的暖心成長與生命輪迴的故事。
  • 妝典生命致明天
    2015年12月20日下午,在沙面北街和曦展館,協會60位姐妹打扮得漂漂亮亮,喜氣洋洋地參加AMOREPACIFIC愛茉莉太平洋中國與廣東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復協會舉辦的妝典生命公益活動。妝典生命公益活動秉承幫助患友重拾自信的理念,教授女性癌友皮膚護理以及化妝的技巧,讓她們發掘自己的美,提高自信心,進而提升康復效果和生活質量。何謂生活的質和量?生活的量指的是人的壽命。生活的質量是人們對生命的一種主觀評價,取決於一個人生活是否快樂,是否為自己和家人、朋友所接受,並在生理、社交、經濟、感情、文化、信仰及生活等各方面都得到滿足。人的一生好似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
  • 清明祭祖儀式參考
    我們供奉給祖先的食物,源於古代殺牲取血以祭,故稱血食。現多稱之為拜飯或供(貢)飯。這是中國人在祭祀活動中普遍採用的形式,也是家庭祭祀活動最主要的內容之一。過去,國人祭祖拜飯尤為隆重,魚肉碗菜,水陸雜陳,色香味形均備,祭拜過後,眾人分而食之,頗有鐘鳴鼎食之意。
  • 4月4日清明節全國哀悼 為疫情逝者哀悼句子
    悼念活動是寄託我們的哀痛,擦乾眼淚後,繼續奮勇前行。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大自然將迎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清明,既是哀悼,也是走向新生的日子。我們帶著對逝者的思念,迎候生命的頑強不息。祈禱疫情早日結束,人間皆安,告慰烈士和逝去的同胞。(紅星新聞)     今天,緬懷逝者,致敬英雄。
  • 安平中學的別樣清明
    清明之節,追思昨天,銘記今天,放眼明天!值此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來臨之際,我們謹向為決勝疫情而英勇犧牲烈士們致以最沉痛的哀悼!向因疫逝去的同胞們致以最深沉的追悼!清明之節, 緬懷烈士,致敬英雄,我們響應號召,居家哀悼,俯首追思,我們不僅僅心情沉痛,淚眼朦朧,我們更是心懷敬仰!是他們像燭光一樣照亮了多少個寒冷的夜晚,是他們像星光一樣溫暖了多少個孤寂的心靈,他們就是冬日暖陽,讓寒冬不再那麼嚴酷,讓寒夜不再那麼漫長,讓心靈不再那麼痛苦,讓生命再次煥發了希望!
  • 清明祭文 —寫在全國哀悼日
    清明祭文—寫在全國哀悼日文/閒者給予生命,香火代傳。感恩祖國,制度彰顯。四個自信,全面凸現。遭受疫情,率先迎戰。奮力阻擊,取得經驗。逝者安息,生者康健。中華大地,祥和永遠。清明追思,祈福平安。緬懷先輩,慎終追遠。國之大殤,英雄湧現。全國哀悼,就在今天。(草於2020.4.4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