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倉島是日本富山監獄一位退休返聘的獄警,這一天,剛剛經歷喪妻之痛的他意外收到妻子委託一家遺囑代理機構送來的兩封信,一封當場交給他,另一封則請他10天之內到妻子的故鄉長崎的郵政所領取。
第一封信是一張明信片,妻子就寫了一句話:請把我的骨灰撒到故鄉的海面上。
倉島有些困惑,他不明白妻子為什麼沒有生前跟他交代這些,而要在去世之後才讓人轉交給他信件。
倉島的妻子叫洋子,曾是一名歌手。兩人相識于洋子有一次到監獄慰問演出,倉島被洋子深情的演唱打動,他主動向洋子致意並送她到車站。
洋子在一番猶豫後向倉島表達了歉意,她說她的歌只為一個人而唱,可是那個人兩年前在監獄服役時去世了,她一直無法從心上人離去的傷痛中走出來。她對倉島說:「重要的東西,總是在失去之後才知道它的價值。」
此時的倉島已經50歲,一直信奉獨身主義的他被洋子的真誠打動,在兩個人的交往中,他開導洋子要忘記過去,他說:「監獄裡的人,時間是停留在過去的,忘記過去有什麼不好?不忘記的話,你的時間也同樣停留在過去。」
於是洋子打開了心扉,向倉島傾訴了她的情感經歷。後來,洋子曾這樣對倉島表白道:「是你點亮了我心中的明燈。」
兩個人慢慢走到了一起,他們都已經有歲月劃痕的心靈,在塵世深情地互相珍惜彼此的後半段生命。
可惜相愛的時光很短,15年之後,洋子確診患了急性淋巴癌,不久之後就告別了人世。
帶著對妻子為什麼這樣交代後事的困惑,倉島開著被他改造成小房車,原來準備用來和妻子一起駕車遊遍全國的旅行車踏上前往長崎的路途。
這是一趟完成妻子遺願的旅程,也是和妻子15年美好時光的回放,一路上,兩個人相依相守的過往一幕一幕地在倉島的腦海裡閃現。
這讓倉島一個人的旅程顯得孤獨和落寞,歲月匆匆,知心的話還沒說夠,知心的人已經不在身邊。
2、
在路上,倉島遇到了一個自稱是退休語文教師的旅者,他和倉島一樣剛經歷了妻子的離世,他一個人開著房車,用四處遊走減輕妻子去世帶給他的悲傷。
在一處汽車露營地的夕陽下,兩個人喝著咖啡,退休語文教師絮絮叨叨地和倉島讀俳(pái)句(日本一種古典短詩)聊人生,他說起自己對旅行和流浪的理解,他說旅行和流浪的區別在於:旅行是有可以回得去的地方,流浪沒有。
倉島深以為然,只是他沒想到這位退休語文教師原來是個開著房車到處行竊的慣犯。當他們又一次相遇時警察追上了他,在被警察帶上警車前,他告訴倉島:「我在流浪中陷入了迷途。」
這是個小意外,按警察的定性,這位退休語文教師是竊賊。但倉島顯然理解他,一個失去妻子,找不到可以回得去地方的流浪者,他在用行竊排遣心中的苦悶。
田宮和南原是倉島在路上遇到的另兩個人,他們是一家食品公司的職員,專門在各地展銷會上售賣一種叫烏賊飯便當的食品。田宮熱情又大大咧咧,他因為汽車故障請倉島帶他一段,又因為同事南原有事請假讓倉島幫他一起準備食材。
由於長年在外,田宮的家庭出了問題,一天晚上借著酒勁,他向倉島和南原吐露了自己的傷心事,他的妻子有了外遇,可是他不敢說破,他不知道如何面對說破後的局面。
南原和南宮不同,他內斂寡言,已經7年沒有回家了。他們都是有故事的人,只不過他們的故事有些壓抑而沉重。
在告別的前一天晚上,南原寫給倉島一張紙條,告訴他如果租不到船出海撒他妻子的骨灰可以找紙條上那個叫「大蒲吾郎」的老人幫忙,他曾去那裡釣過魚,受過這位老人的照顧。
3、
倉島到達了妻子的故鄉,他先去郵政局取了妻子的第二封信,裡面還是只有一張明信片,就寫著三個字:永別了。
倉島更加困惑起來,他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妻子要用這樣的方式和他告別。不過他只能暫時放下困惑去找船出海撒骨灰,不巧颱風正在登陸,沒有人願意出海。
倉島只好想別的辦法,他走進一家小飯館吃飯,拿出南原的紙條向店員奈緒子打聽大蒲吾郎這個人,沒想到那是奈緒子未婚夫的爺爺。
小飯館的老闆,奈緒子的母親也看了倉島的紙條,她驚呆了,那是她曾經熟悉的字跡。
讓倉島失望的是,大蒲吾郎和別的漁民一樣拒絕了他,他說並不認識南原,面對孫子出面說情,他不客氣地說我的船要不要出海我自己說了算。
倉島只能告辭,狂風暴雨的夜晚,奈緒子的母親請倉島小酌聊天,她向倉島打聽那個給他紙條的人,然後說起自己的丈夫。他的丈夫曾經也是漁民,後來為了賺更多的錢上岸做生意,結果欠下一屁股債。7年前,重新出海捕魚的丈夫遭遇颱風葬身大海,連屍首都沒找到,她用他的保險金還了債,開了這家小飯館。
第二天天氣有所好轉,倉島饒有興致逛起這個海邊小漁村,當走到一處已經閒廢的寫真館時,他意外發現妻子童年演唱時的照片被放在櫥窗中展示。倉島佇立了很久,然後很莊重地說了聲:「謝謝你!」
是倉島在這裡讀懂了妻子兩封信的深意:妻子的人生,他並沒有全部參與,包括後事的安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每個人都該放下過去,好好走自己人生的路。
一句簡單的「謝謝你」,是倉島豁然開朗了他一直試圖破解的困惑。
於是,在一處燈塔附近,望著深藍的大海,倉島拋飛了妻子寫給他的兩張明信片。
倉島再次去請求大蒲吾郎,這回大蒲吾郎改變了主意,答應他隔天天氣更好的時候載他出海。事情得到了圓滿解決,一切都雲開霧散起來。
臨出海前的晚上,奈緒子的母親拿了一張奈緒子和未婚夫的定婚照,請他出海撒骨灰時一起把它拋到大海,讓長眠的丈夫看一看女兒。倉島默默收下了照片,一切盡在不言中。
4、
回程的路上,倉島去找了南原,他把奈緒子和未婚夫的定婚照給了他。一切昭然若揭,南原就是奈緒子的父親,他製造自己海難而死的假象,隱姓埋名流落他鄉。他的行為是犯罪,可背後,是他的犧牲和對妻兒的成全。
倉島也跟南原分享了他從妻子兩張明信片上得到的領悟:「我有屬於我自己的人生。」
拋飛的明信片,就是倉島和過去的訣別,餘生的日子,他要遵從妻子的心願,好好走完人生的路。
15年前,他開導妻子忘記過去重新生活,妻子用「是你點亮了我心中的明燈」感激他;15年後,妻子用她的方式把當年他的開導還給了他。
倉島在路上遇到的三個人,此時有了更深的寓意,他們一個用行竊排遣喪妻的苦悶,一個用逃避壓抑妻子出軌的痛苦,一個用隱姓埋名成全妻兒不用過背債的苦日子。他們都陷在過去的漩渦裡,沒有活出自己的人生。
上面所寫的,是一部日本電影講述的故事,叫《致親愛的你》,著名導演北野武的作品,領銜主演的是高倉健。電影拍得內斂而安靜,是一部充滿東方生死哲學的電影。
影片的最後,字幕上打出日本著名俳句詩人種田山頭火的一首詩:漫漫人生路,行行復行行,今日吾亦往,重走此間路。
意思不難理解,同樣意境的詩詞,早幾百年前蘇軾的《臨江仙·送錢穆父》就寫過,最後兩句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世間,每個人都是過客,每個人都在走前人走過的路。每年的清明,是我們和逝去的親友最近距離的重逢,對他們的祭思,不是為了沉緬於傷痛,是為了活著的人更好地走人間的路,每個人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人生。生命,不過是逝者在教我們放下過去的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