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社工胡玲的主要工作就是為喪親家屬進行悲傷撫慰
生與死的告別很難,除了治喪告別逝者遺體,更重要的是生者從心理上「告別」逝者。心理上的「告別」需要悲傷撫慰的介入,重慶96000殯葬服務熱線去年開通了這項服務。有專職社工為生者撫慰悲傷。
在重慶,有「配偶去世,在世的一方不參與治喪,否則會影響再婚」的殯葬習俗。在世的一方希望參與治喪,往往會有反對的聲音。
承接撫慰社工項目的冬青社工的胡玲就遇到了這樣的案例,她向撫慰對象提供了「科學的、合理的」解釋,幫助這個家庭有效化解了治喪過程中產生的矛盾。
配偶去世,在世一方不參與治喪?
△冬青社工胡玲(左)正在為喪親家屬提供服務
4月5日清明節當天,胡玲再一次與悲傷撫慰對象李女士見了面。後者到石橋鋪殯儀館為去世的母親鮮花,精神狀態比起親人去世時好了不少。
從80後的李女士口中得知,其父親李先生最近在打桌球、遊泳,悲傷撫慰的效果比較明顯。
胡玲說,父女倆通過96000殯葬服務熱線找到冬青社工,通過4次的服務,都有了明顯的變化:女兒從之前的焦慮狀態走了出來,現在願意以自己的經歷去撫慰他人;父親過去整天把自己關在家裡,現在逐漸開朗,話也多了,也願意參加更多的體育活動。
「他們已經基本從心理上『告別了』逝者。」
這對父女最初面臨的焦慮和矛盾,或許不少家庭都會遇到。這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因為李女士的母親白女士因病去世,打破了寧靜。
李女士操持母親的喪事,父親李先生在靈堂哭個不停。矛盾點在於,李先生愛妻心切,一定要參與治喪,而家中有長輩則表示反對。
反對的理由是,「配偶去世,在世的一方不參與治喪,否則會影響再婚」。
悲傷撫慰介入給出科學合理解釋
△4月5日,石橋鋪殯儀館,冬青社工胡玲在主持清明祭掃宣傳活動
殯葬習俗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胡玲說,了解殯葬地方習俗來源及其意義,恰當地與殯儀館殯葬禮儀進行結合,為喪親家屬提供「科學的、合理的」解釋,能夠對殯葬工作的和諧推進起到積極作用。
殯葬繞不開傳統習俗。胡玲向這個家庭給出的科學解釋是,一些殯葬習俗具有一定的悲傷撫慰意義,一些殯葬習俗卻帶有負面的引導。她在服務過程中向喪親家屬解釋習俗背後的意義,讓喪親家屬選擇是否遵從。
此外,從悲傷撫慰的角度來看,李先生沉浸在喪妻之痛中,何種程度的參與治喪更有利於幫他接受新的現實呢?
胡玲說,通過充分了解這個家庭的情況,她建議李先生參與治喪,因為如果缺少了這個過程,可能會給李先生留下很大的遺憾,事後他可能陷入深深的懊悔和自責。
但是,胡玲不建議李先生參與逝者火化的流程,這樣的刺激可能難以接受。
治喪過程中,這個家庭選擇了胡玲的建議,之後主動參與悲傷撫慰,慢慢開始了新的生活。
製作生命紀念冊從心理「告別」
悲傷撫慰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少人在治喪之後仍會沉浸在悲痛之中。
胡玲介紹,在悲傷撫慰中,通過會與服務對象一起完成一本逝者的生命紀念冊,通過這個過程幫助生者真正從心理「告別」逝者。
首先會讓服務對象通過整理逝者的遺物,收集照片、生平故事等等。這是一個回顧的過程,有助於幫助生者接受新的現實。
接下來,會請生者寫一份信,把對逝者想說的話、沒來得及的話,通過這封信來表達。讓生者在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再來一次「告別」。
「這其實是一次心理上的告別儀式。」
胡玲說,今年服務對象中有近20個以這樣的形式接受悲傷撫慰,這個過程根據服務對象的接受程度而定,時間有長有短,短的可能兩個月,長的則需要7、8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新聞多一點>>
親人去世,情緒宣洩的出口千萬不要「堵」
親人去世,悲傷撫慰是必要的。如果需要幫助可以打96000殯葬服務熱線諮詢,或者尋求專業的幫助。對於一般的悲傷撫慰技巧,胡玲也進行了分析。
首先,親人去世後,家屬難免會哭。這時候千萬不要勸其「不要哭,還有我們在……」因為情緒的宣洩需要出口,不要「堵」回去。
如果是親戚朋友,正確的做法是陪伴和傾聽,幫助喪親家屬宣洩悲痛的情緒。
如果是家人,大家沉浸在同一種喪親之痛之中,可以一起回顧家庭的故事、緬懷逝者,比如舉辦小型的家庭追思會,共同告別逝者。
同時,需要建立家庭支持、社會支持的支持網絡,共同幫助喪親家屬走出悲痛。
新聞連結>>
96000殯葬服務熱線 為群眾節約喪葬負擔近2億元
△4月5日,96000殯葬服務熱線工作室,工作人員正在接待市民來電
4月5日,上遊新聞記者從重慶市殯葬事業管理中心獲悉,96000殯葬服務熱線自2015年1月1日正式開通以來,截至2019年3月31日,共接到群眾來電69465單。熱線電話接聽量從最初每日幾個電話增大到現在每日70個。
市民通過撥打96000殯葬服務熱線轉接到殯葬服務單位辦理業務,可以享受主城區內首次遺體接運免費的優惠政策。
2015年以來,對通過撥打96000殯葬服務熱線辦理業務的喪屬免除首次遺體接運費共840餘萬元,為群眾節約喪葬負擔近2億元。
重慶市殯葬事業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擴大96000殯葬服務熱線覆蓋面。目前,96000殯葬服務熱線部分功能僅對主城區市民服務,在「十三五」期間,將96000殯葬服務熱線面向全市各區縣,有條件的區縣可以建立96000子系統。切實做到服務全市社會公眾、規範和監督全市殯葬服務。
上遊新聞記者 陳翔 攝影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