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掰就爆漿,
甜蜜中帶有絲絲的酸,
橘皮薄脆多汁而清香,
可以帶皮一起咬著吃的橘子……
你吃過嗎?
臨海以「千年橘鄉」名揚四海,是無核蜜橘之鄉。臨海湧泉蜜橘更是聞名遐邇。十一月份湧泉蜜橘進入採摘旺季。
多方打聽後,我們聯繫上湧泉鎮蜜橘種植大戶馮濟明,他家的蜜橘在當地非常出名。為了探個究竟,我們開車兩個多小時去他的橘園。
老馮的橘子林種植在湧泉鎮石牛坑的山坡上。一眼望去,四周山坡上全是橘子,枝頭掛滿橙黃的果實。
靜靜的山坳,只有橘農在默默地採摘。 馮大嫂告訴我們,每到雙休日,很多人開車來山裡採購,山裡也會車堵。
「山上日夜溫差大,容易儲存糖分,種植的橘子比山下的更甜。」從山腳往上走,窄窄的簡易石階兩旁,梯田上種滿了橘樹,馮大嫂非常自豪地告訴我們:「都是我家的橘子,你們放開肚子儘管吃。」
「我們家的橘子水分足,甜度高,連皮也可以一起吃。」馮大嫂從樹上新鮮剪下幾隻遞過來,我大拇指稍微一用力,蜜橘就爆漿了。
「剛剛採摘的橘子帶有一點點酸,一兩天後,酸氣自然轉甜。橘皮會有一點點苦。」馮大嫂提示我。我毫不客氣,連吃兩隻,手指頭都是粘粘的橘汁,給出的吃貨心得是:「果汁爆漿,很甜,渣很少,帶一絲絲的酸。橘皮嘣脆,橘瓤和橘子一起吃,也很可口。就算光啃皮,細細咀嚼,清新橘香滯留在口腔裡,非常獨特的美食體驗。」
老馮夫婦都已經60歲出頭,打理大片的橘林,忙得過來嗎?「每到周末,在城裡工作的兒女就會開車回來,一起採摘、打包,分發快遞。」「只要不下雨,我們一早出門,帶上午飯,一直在山裡勞作。到了農忙時節,要請十多名幫工一起打理。」
等秋冬橘子全部摘完,就要開始剪枝、施肥,為來年準備。每年清明期間,橘樹開花,10月開始採摘。採摘也非常有講究,樹冠和朝南的樹枝光照充足,果子率先成熟,就會先採摘,然後再採摘北面和低處的果子,這樣,所有的橘子口味都非常好。
採摘時,果蒂要剪得又平又短,儲存和運輸時不會「扎」破橘皮,可以延長保鮮時間。「我剪的橘子儲存半個月不成問題。」馮大嫂一邊採摘一邊和我們分享經驗。
冬至前蜜橘必須全部下樹,否則經霜後口感將大受影響。儲存間裡,地面鋪上稻草,關上窗門,在密封環境下,可以保存兩個月,蜜橘可以一直賣到春節後。
「10月份剛剛開摘時,蜜橘的糖度在14度左右,口感酸酸甜甜的。然後越來越甜,最近忙著採摘,沒有特意去測試,現在估計已有十五六度。」老馮告訴我們,湧泉蜜橘屬於中晚熟品種,個頭不大,十一月份是盛果期,產量高,品質非常好。
老馮年輕時搞過運輸,經常跑水果市場,看到了水果種植的商機。後來他就跑到黃巖去學習種橘技術,一轉眼已經種了30多年橘子,不斷琢磨,種植經驗極其豐富。夏季乾燥天氣要勤澆水,雨水過多又會裂果。蜜橘很甜,種橘子真的很苦。
現在村裡經常會邀請專家來講座,可以學到新的種植知識。老馮認為,除了科學栽培,主要的原因是一方水土種植一方水果。「湧泉多山丘,吹的是海風,自然環境非常適合橘樹的生長,種出來的橘子又甜又爽口。」
下山時,記者看到一條從山頂而下的軌道,懸空還拉有纜車索道,老馮夫婦告訴我們,這些都是運送柑橘、肥料、水分的運輸通道,設備安裝時政府給予很多補助,橘農可以省去很多勞力,原來湧泉蜜橘都是乘坐滑滑梯、纜車歡快地下山,然後飛速快遞到我們消費者的手裡。
記者 謝昭豔 攝影 楊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