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集是姐姐們在三個小時內排練好歌曲即演出,評委現場打分,決定之後公演的順序。
由黃聖依、張萌、劉芸、丁當、許飛、吳昕和張萌組成的《艾瑞巴迪》這個組合,繼續拿了「宮鬥」的劇本,在這一集中依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丁當作為隊長也就是一個團隊的領導「無為而治」的方式導致了小組在隨堂測驗中落敗,事後發微博,又為初演事件加了一把火。孰是孰非,眾說紛紜。在後期採訪中,丁當多次談到她是逃避型人格,想要為自己的不作為找一個臺階。
逃避型人格
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對負面評價極其敏感為特徵的一類人格障礙。患者在幼年或童年時期就開始表現出害羞、孤獨、 害怕見陌生人、害怕陌生環境等。成年以後這些問題對患者的社交和職業功能產生不利影響。這類患者總覺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 缺乏吸引力,在各方面都處於劣勢,因而顯得過分敏感和自卑。自尊心過低加上過分敏感,擔心自己會被別人拒絕,使得患者很難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或許丁當就是這類型的人,她即高傲又自卑。比如第一集中,杜華以「她是一個很好的歌手,但就是唱得太好了,會顯得別人太差了,所以放到團裡面的話反而是不和諧的。我覺得她個人solo發展的話,可能會比成團發展更好」為理由給她低分,多少造成了她心理上的自我否定和不甘心。事後她也發微博了。網友普遍為她鳴不平。她對自己的歌唱實力應該是非常有信心的。她和許飛也是《艾瑞巴迪》組,中最具音樂實力的。
第二集中的多個環節,她有著自相矛盾的點。作為一個團隊的領導,她的逃避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
第一天,初評錄製結束後,姐姐們以公演分組名單合住宿舍。來到住所,丁當首先提出「我想住樓下,因為我要煮東西。」由此可見,她其實是一個敢於說出真實想法並努力爭取的人。這和後期她在被選為隊長後,委曲求全大相逕庭。
其次,丁當並沒有主動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她和隊友們並不熟悉,節目組送來宵夜讓姐姐們一起品嘗,其實是想通過食物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是,當組裡其他人聚在一起津津有味的吃東西聊天時,丁當獨自一人在運動。自律並不是一個缺點。但是既然是一個團隊,自然要在一開始投入時間和精力,進行磨合。
分歌詞環節,聲樂老師建議「希望你們更融洽一些,可以投票選一個大組長。」劉芸和張雨綺力主丁當,丁當也主動舉手說「好,我當。」此時,至少證明她是願意擔當團隊的領導。畢竟她對自己的唱歌實力十分自信。
大家開始聽歌時,黃聖依自顧自地說話表演。丁當說「現在我們得先要趕快來分詞」。
張雨綺呼應「聽從組織安排,你們分哪句就唱哪句。」然後當丁當建議先分帶文字的歌詞,並提出她唱第一句時,黃聖依又馬上提出了反對意見。黃聖依幾乎總在反駁和打岔中。丁當在後期的採訪中說「我不知道跟她們怎麼溝通,我就覺得我不想說話,我想坐在那。我什麼都不想管了。我就突然覺得我想逃避。」當上隊長後,隊員們並沒有如她所想的聽從指揮、服從安排。此時,如果她能夠及時止損,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如果你們不聽我的,那你們另請高明。也好過做甩手掌柜。
分歌草草結束後,就開始唱練。團隊中,張雨綺和劉芸並沒有演唱經驗。老師的建議不過是反覆練習,熟能生巧。張雨綺覺得不對勁。此時,作為專業歌手以及團隊領導的丁當,並沒有主動對張雨綺進行指導。張雨綺說當時她跑調了,老師就一遍遍地說練「沒有人出來糾正。」
其實,張雨綺雖然潑辣霸道,但是在她不熟悉的領域,她還是會聽從丁當的看法,練唱開始後,張雨綺也打斷過練習,但是當大家指出她的錯誤時,她也虛心接受了「我要是能行我指定拽了。」
張萌打探消息回來後告訴大家其他組都已經練習得很好了。大家開始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著急,七嘴八舌地討論,把要飆高音的部分都分配給了丁當。丁當明明心裡不滿卻還是應承下來了。後來的採訪中,她說「我覺得我說話,就是不想得罪別人。我寧願選擇逃避。」
距離演出的時間很近了,大家很緊張但還是有些插科打諢,丁當作為隊長強顏歡笑地看著,沒有任何制止的行為。
距離測評還有十分鐘左右,她的不開心很明顯了她認為「前面花太多時間在到底聽誰這件事情上。自己看著辦我覺得吧。」此時,黃聖依說「你有什麼建議就現在這還沒有去。」丁當的回覆是「來不及了。」
確實,黃聖依在團隊中總是肆意妄為。但是當她想要最後再爭取一下改進的可能性時,丁當消極地說來不及了。在上場前,作為隊長的她就先洩了氣。整個團隊必然渙散。
丁當在隨堂測驗中的表現之所以引起熱議,根本點是大家在《艾瑞巴迪》這個團隊中都能看到自己工作中所熟悉的某些場面和產生一些共鳴。黃聖依的行為幾乎是毫無爭議地惹人厭煩。而丁當作為領導在關鍵的時刻卻選擇了逃避就是可恥而無用的。作為一個團隊的領導,在其位就要謀其政。遇到困難要積極解決。不可否認,團隊中的有不少十分難溝通的人。但是知難而上也是領導力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