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謎:秦始皇終生無皇后,原因真是《大秦賦》所演繹那樣麼

2020-12-24 唐宗文化

《大秦賦》是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 。

該劇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 。這是一部真正從歷史的血肉裡長出來的好作品,是實力國劇應得的加冕。

張魯一的嬴政、段奕宏的呂不韋、李乃文的李斯、辛柏青的贏異人、朱珠的趙姬、鄔君梅的華陽夫人,精彩的歷史加上眾多實力演員的傾情演繹,讓人對這部波瀾壯闊的年度歷史大劇尤為期待。

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論後世如何評說,都無法抹滅秦始皇嬴政統一了六國的偉大功績,除了眾所周知的萬裡長城、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和武器等延續千年之外,還修建了秦時馳道(古驛道),類似現代高速公路或國道的。他指出了除分封制外,中國還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進行完整的大一統。所謂的千古一帝,他名副其實。

秦始皇他的一生中隱藏著許許多多的謎團,其中有一條讓我們一直都想不通的就是作為擁有著整個天下的皇帝,是什麼原因使得「千古一帝」少了個「千古一後」呢?秦始皇跟往後歷朝歷代的皇帝真的不一樣,關於他後宮的消息幾乎是沒有的,也沒有任何的記載傳出,翻閱秦朝史料會有一個驚奇的發現:竟然沒有絲毫關於秦始皇皇后或是後宮嬪妃的記載,這到目前為止的確是一個千古之謎。

《大秦賦》中還未成年的沒有實權的嬴政,在華陽太后的安排下,嬴政遇到了他喜愛的女子,只不過她的身份是楚國之人羋華,真正身份是要安排在他身邊的線人和棋子,嬴政明知這一切卻仍很喜歡她,想迎娶這位女子為妻,但他是出生在帝王之家,而這個時期的嬴政沒有實權,所以在眾人的反對中,他不能如願迎娶楚國女子。

趙姬也絕不會同意,所以她又擅自做主給嬴政安排了親事,讓他迎娶齊國離秋公主為妻,還用母親的名義壓制嬴政。不僅如此,趙姬還當眾給羋華難堪,羋華黯然離場,不想讓嬴政為難,她要自殺結束這苦澀的人生。趙姬這一操作讓嬴政更加堅定了娶羋華的信念。

嬴政於是想了兩全其美的方法,既然不能違背趙姬、呂不韋,又不能對不住自己的愛情,那麼索性兩個都娶算了,而且,永不立後,也避免了爭寵。他還用呂不韋寫的《呂氏春秋》中的話說服大家,意思是要因事而變,因時而變,人要改革,這樣做也能避免後宮幹政,避免拉黨結派。

要知道皇后在中國古代王朝是有很大的作用,那是皇帝的賢內助,幫助皇帝管理好後宮,讓皇帝有更多的精力處理國事;往大了說,皇后那可是國家的顏面,是要母儀天下的。

有很多網友說:還有冬兒呢,她可是最有可能當上皇后的。趙昕飾演的冬兒這個角色,她溫柔體貼,聰慧穩重,雙商高超,一出場就救了趙姬母子,後來成為嬴政的紅顏知己。嬴政親政開始主攻事業的時候,冬兒的用處才是派上真正用場的時候,對日後嬴政一統天下起到了關鍵作用。

冬兒這個角色是虛構出來的,史書上嬴政身邊並沒有名叫冬兒的女性人物。也有網友說冬兒可能是胡亥的母親,但是歷史記載胡亥母親是胡姬,至於電視劇是不是做了改動還無從得知。

感謝大家認真的閱讀「唐宗文化」的文章,如果您喜歡,請關注、評論、點讚、轉發,未經作者允許,其他平臺號不得轉載使用,謝謝!

相關焦點

  • 你可知道《大秦賦》中的秦始皇一生未立皇后的真實原因?
    然而像如此政績驚人的秦始皇一生卻未立皇后,不免讓後人為之疑問?下面我們就翻開那沉睡已久的歷史篇章,去解開那段歷史遺留的謎題。秦始皇關於秦始皇一生未立皇后的原因,我整理了三個結論供大家參考。大家若是還有別的不同見解,歡迎在下面留出自己的寶貴評論。
  • 大秦賦:秦始皇妃嬪無數,那正妻是誰?傳與羋月有關
    《大秦賦》正如火如荼的上映,結合電視劇與歷史,我們會發現圍繞在這個千古一帝身上有著太多的謎題,秦始皇可以說是「千古一帝」,然而無論是從13歲即位到22歲親政作為「太子」的歲月,還是22歲到39歲統一六國的時間,甚至是39歲到50歲安享天下的時間,都沒有他後宮嬪妃的記載,秦始皇的正妻到底是誰?
  • 名不符實《大秦帝國之天下》,名副其實《大秦賦》
    不過,這一次的《大秦賦》,雖然目前的評分依然有8分之高,但是,不僅其定檔時改掉其曾定名《大秦帝國之天下》,從內容、內核的意義上,《大秦賦》亦已不副《大秦帝國》系列之名。畫風大變,《大秦賦》到底經歷了什麼相比較前面數部的《大秦帝國》系列劇,《大秦賦》給人主要觀感差別,最直觀的可能是臺詞上的不同。
  • 這樣的《大秦賦》是我們所期待的《大秦帝國之天下》嗎?
    近日《大秦帝國》四部曲的最後一部《大秦賦》終於亮相,作為《大秦帝國》的收官之作,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電視劇,加上已經很久沒有歷史正劇的問世了,在年末,大家都在等《大秦》一錘定音,但是卻不盡如人意。再來說編劇,由於前三部良好的口碑,第四部應該也不會差,其實前三部都是在給第四部做鋪墊,畢竟一統天下才是《大秦帝國》這部書的高潮之處,但是拍砸了,過半的篇幅都在講秦國後宮那點事,如果你喜歡拍莫不如出去單獨立項,叫《嫪毐和趙姬的那點事》,或者叫《始皇和摔孩子不得不說的故事》,在《大秦帝國》這個莊嚴的劇名之下老盯著床底之事,這還是歷史正劇嗎?
  • 《大秦賦》即將完結,以歷史為名的神劇該被制止了
    正在熱播的劇集《大秦賦》將迎來大結局,相信劇情會在統一六國後戛然而止。原因無他,高大上的主角太完美了,這個坑填不上了,所以必須要完結了。在這部劇中秦王的仁德、睿智超越了唐太宗;李斯的胸懷、仁惠碾壓了諸葛亮。所以秦王因苛政十幾年就天下大亂;李斯因私心使秦朝滅亡都無法成立了,所以必須結局了!
  • 《大秦賦》是《大秦帝國》第四部麼?
    已經播出的三部分別是《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這三部的原著都是孫皓暉先生,第一部的編劇也是孫皓暉先生。而現在登上央視8的《大秦賦》的原著並不是孫皓暉先生,編劇也不是,至少在片頭並沒有根據誰的哪部小說改編的字樣,所以說它是《大秦帝國》的第四部應該是欠缺了一些主創的因素。 我想這會不會是從《大秦帝國之天下》改為《大秦賦》的原因。
  • 大秦帝國之天下為什麼改名 大秦帝國之天下變成大秦賦的原因解析
    《大秦帝國之天下》為什麼改名成了《大秦賦》?這個系列的作品評價都非常高,很多人都喜歡看,畢竟是正兒八經的歷史正劇,但第四部卻改了名,讓很多人覺得難以接受。  大秦帝國系列前三部分別是《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和《大秦帝國之崛起》,第四部原本是叫《大秦帝國之天下》的,卻在開播前改成了《大秦賦》。
  • 關於在豆瓣做電梯的《大秦賦》,說些大家不知道的,以及,不讓說的.
    直到昨天,我在知乎上,回答了一個這樣的問題「為什麼秦始皇不立皇后的制度沒有延續下去?」我就挺納悶的以我最不喜歡的反問方式作為回答——這是我最討厭的一種回答方式,為此我向那位題主在公眾號上表示道歉,作為引流的方式。我的回答是:那本信史說過秦始皇不立皇后?而且形成了「制度」?
  • 《大秦賦》熱播,嬴政功過兩極化,真實的秦始皇被誤解了二千多年
    12月初,《大秦賦》在央視8臺開播,可以說是最近全民討論度和播放量最高的電視劇了。一度刷到豆瓣8.9的高分。觀眾之所以給予《大秦賦》極高的評價,因為《大秦賦》不像很多歷史劇一樣「戲說」歷史。當下螢屏中很多古裝劇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群現代人穿著不倫不類的古裝,演繹著現代的故事罷了。
  • 張魯一在《大秦賦》裡飾演的秦始皇太慫了嗎?
    最近有一個熱播劇《大秦賦》,在網絡上引起一波熱烈的討論。我發現這裡面有些挺有意思的問題。比如,有人覺得張魯一飾演的秦始皇太慫,沒有王者霸氣;有人批評秦始皇是個暴君,發動的戰爭都不正義的,是大屠殺等等。果真如此嗎?那我們就聊聊這些問題。
  • 從《英雄》到《大秦賦》,秦始皇終於從暴君神化成一統天下的雄主
    從邏輯上講,下一部就應該是《大秦帝國之天下》了。 由於版權的原因,《大秦帝國之天下》沒等來,等來的是頗具文學色彩的《大秦賦》。 所以,《大秦賦》得分從8.9分下降到6.2分,眼看就要不合格了。 有人把《大秦賦》的失敗歸結為人物設置、情節注水、場面粗糙之類,也許有這方面的原因,但筆者認為,這都不是根本。根本原因在於影片的立意、主旨,也就是常說的主題思想。 立意失敗了,魂就沒了。
  • 《大秦賦》完結,這三部關於秦朝的電視劇,每部都是經典
    橫跨十五年,奮六世餘烈,延續了「大秦系列」前三部的步伐,裂變、縱橫、崛起,到了《大秦賦》這部劇,歷代秦王的壯志得以圓滿,秦終完成一掃六合、統一天下的壯舉。 這個版本的秦始皇扮演者張豐毅,被網友評為最霸氣的秦始皇,張豐毅的外形很符合想像中的帝王形象,儀態不凡盡顯帝王之姿,把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霸氣演繹得淋漓盡致。
  • 《大秦賦》口碑崩壞?怪不得原作者要求改名!
    《大秦賦》原本叫做《大秦帝國之天下》,是大秦帝國系列的最終篇章,觀眾也給予他厚望。因為前三部:《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都是口碑極好的佳作,可以說是歷史證據中的佼佼者,國劇之光!
  • 大秦賦:呂不韋專攬朝政,秦始皇怒殺甘羅,從中我看到了「考點」
    我點開《大秦賦》,這歷史年代久遠,七國大王,三位太后、呂不韋、嬴政、蒙毅、不世出的名將們齊聚一堂。這劇應該很好看,但歪歪斜斜的每一集都寫著「歷史正劇」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幀縫裡看出字來,滿集都寫著兩個字是「考點」!大家好,我是小林伊,今天來講講《大秦賦》中出現的考點。
  • 《大秦賦》熱播立歷史劇新標杆 張魯一顛覆性演繹千古一帝
    該劇自12月1號開播以來,不僅收視率穩居前列,網絡播放指數更是居高不下持續登頂,《大秦賦》不僅給觀眾帶來了秦始皇嬴政從出生到一統六國的真實、宏大歷史圖景,更將「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一團結進取的秦人精神傳播開來,讓人心血澎湃為之振奮。
  • 《大秦賦》評分一路狂跌,劇情注水變宮鬥,劇迷不買帳!
    為什麼《大秦賦》的豆瓣評分掉的如此之快,這部劇剛開播的時候有9.2分,但隨著劇集更新,評分一路往下狂跌,稱讚聲也再也不見,全都是吐槽,目前《大秦賦》的豆瓣評分已經快到6分了。《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第四部,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該劇口碑滑坡是從一個由野史編織的場景開始的:13歲的嬴政聽到傳言,說他不是嬴異人的親生兒子,而是呂不韋與趙姬所生,所以他跑去找呂不韋求證身世之謎。
  • 秦始皇嬴政的生父到底是誰?《大秦帝國之天下》將會如何解讀
    讓人望眼欲穿的系列歷史大劇《大秦帝國之天下》,曝出了殺青的消息。此前,電視劇《大秦帝國》系列已經陸續播出過三部,在豆瓣上的評分,都高達9分以上,足見其優秀的品質。而《大秦帝國》的第三部的播出,還是2017年2月份的事,距今已足足有三年多了。這也令被吊足了胃口的歷史劇迷們,對呼之欲出的第四部——《大秦帝國之天下》,充滿著無盡的期待。
  • 大秦賦:羋月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
    近日電視劇大秦賦熱播,作為一部歷史正劇,引起網友熱議,這些年清朝宮廷戲被扒的體無完膚,但是對於秦朝,耳熟能詳的人必屬秦始皇,電視劇裡《羋月傳》算是比較火的一個,那麼羋月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呢?回到《大秦賦》中,大秦賦中死的第一位老皇帝諡號就是秦昭襄王,就是羋月的兒子嬴稷,雖然老皇帝戲份不多,但他在秦國歷史上確是在位時間最長的以為皇帝,勵精圖治,為秦國的發展做出極為傑出的歷史貢獻。秦昭襄王死後,就是其兒子秦孝文王嬴柱即位,不幸的是做了3天的皇帝就殯天了。
  • 從大秦帝國之天下到大秦賦,中國人兩千多年的暴秦觀沒了
    大秦帝國這是最近幾年中國人對於秦朝的一個新的認識,過去的我們都是批判秦朝的暴政,把秦朝看成是一個無惡不作的朝代,但後面我們知道了歷史遠非那麼簡單,就從最近幾年的大秦帝國變化來說,一開始是以秦孝公和商鞅為主的秦國崛起史,到後面則是秦惠文王的東出歷史,到秦始皇時代終於一統天下,而今天所說的這部劇—《大秦賦》就是敘述的秦始皇統一前夕的壯麗歷史,而這部恢弘大作卻經歷了一個由
  • 從大秦帝國之天下到《大秦賦》,中國人兩千多年的暴秦觀沒了
    ,但後面我們知道了歷史遠非那麼簡單,就從最近幾年的大秦帝國變化來說,一開始是以秦孝公和商鞅為主的秦國崛起史,到後面則是秦惠文王的東出歷史,到秦始皇時代終於一統天下,而今天所說的這部劇——《大秦賦》就是敘述的秦始皇統一前夕的壯麗歷史,而這部恢弘大作卻經歷了一個由天下到賦的轉變,那這裡面到底有什麼深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