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染環境犯罪,除了刑事責任,還要承擔這些費用

2021-01-16 海報新聞

3月22日庭審現場

近日,由蘭陵縣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並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潘某海、李某衛、陳某軍、賈某海汙染環境案,經蘭陵縣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判決全部支持了檢察機關提起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請求。

以被告人潘某海犯汙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20000元;以被告人李某衛犯汙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以被告人陳某軍犯汙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以被告人賈某海犯汙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

法院同時判決:被告潘某海、李某衛、陳某軍、賈某海賠償汙染物處置費用94880元、土壤修復治理費用206810元;負擔土壤檢測費60000元;禁止陳某軍、賈某海在緩刑考驗期內從事鍍鋅生產,貯存、排放危險廢物及其他相關活動。

案情回顧

在潘某海等人涉嫌汙染環境罪一案中,潘某海在沒有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情況下,租用院落一處,籌建鍍鋅廠,並進行非法鍍鋅加工,在鍍鋅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未採取任何防滲漏措施,也未經處理直接排入周邊梨園水溝,嚴重汙染環境。蘭陵縣人民檢察院於2019年3月1日以蘭檢刑附民公訴[2019]1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書,依法向蘭陵縣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3月22日上午該案開庭審理,各被告均當庭認罪、悔罪。庭審結束後,法庭宣布休庭,擇期宣判。

勘測定界圖

相關證據圖像資料

經山東山川環保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鑑定,潘某海等人的行為造成土壤汙染,須土壤修復費用20.681萬元。

為使案件審理順利,公益訴訟起訴人與合議庭成員及辯護人召開了庭前會議,對該案的審理工作等方面進行了溝通,交換了意見。

檢察官釋案:潘某海等4名刑事附帶民事被告,違反國家規定,排放、貯存危險廢物,造成了環境汙染,其行為不僅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之規定,構成汙染環境罪,同時也對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侵害,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範圍。為消除汙染持續存在狀態,防止社會公共利益繼續遭受侵害,應當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規定,請求對潘某海等4人對被汙染的土地修復原狀,因潘某海等人不具備修復土地原狀的客觀條件,應判處其繳納汙染物處置費用及土壤修復治理費用,由專業組織代為修復。

據此,蘭陵縣人民法院作出上述判決,支持了蘭陵縣檢察院的全部訴訟請求。

該案成功的辦理不僅在於追究被告違法犯罪的刑事責任,同時追究被告損害和環境的侵權責任,也在於對生態環境和資源的破壞者敲響警鐘,呼籲廣大群眾共同建設美麗家園,更在於表達檢察機關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決心。

來源|蘭陵縣人民檢察院

文字|張愛英

圖片|王富君

責任編輯|王蓉蓉胡嘯

相關焦點

  • 杭州刑事律師葉斌:涉嫌汙染環境罪,積極補救,取保候審後判緩刑
    【導讀】刑事拘留後律師可以會見嗎?汙染環境罪可以取保候審嗎?取保候審後判緩的機率大不大?鑑於行為人積極採取補救措施,履行民事賠償責任,不具有社會危險性,刑事拘留37天後取保候審。【刑事流程】刑事拘留後律師可以會見嗎?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之規定,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律師會見可以了解案件的實際情況,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諮詢、進行心理輔導,律師越早會見起到的作用越大。
  • 過失致人受傷或死亡,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及需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
    過失致人受傷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呢?很多人認為過失致人受到傷害,是不用承擔刑事責任的,因為雖然過失致人受傷,自己的行為和結果有著因果關係,但是由於沒有主觀故意,所以不能追究刑事責任,究竟是這樣嗎?要區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致他人受傷,傷害程度輕傷及以下這裡的「輕傷」指的是什麼呢?
  • 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就可以隨意犯罪?這是誤解,尚需承擔很大責任!
    一、 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的法律規定: 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 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對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等,需負刑事責任; 已滿16周歲的,對任何犯罪均應依法負責任; 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 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就可隨意犯罪?這是誤解,尚需承擔很大責任
    一、 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的法律規定: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對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等,需負刑事責任;已滿16周歲的,對任何犯罪均應依法負責任
  • 精神病人犯罪是否需要承擔刑事責任?聽檢察官為你解答
    在本期節目中,鄧嫻漪和大家分享了精神病人犯罪的相關法律知識,同時結合具體的例子,向聽眾朋友們講述了在什麼情況下精神病人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在什麼情況下又能從輕、減輕或者免除刑事處罰。讓我們一起聆聽吧!
  • 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企業環境汙染風險防控提示書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始終擔負著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責任,稍有疏忽就有可能觸犯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甚至刑法,承擔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因此,每一個企業都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防範環境責任風險。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促進企業高質量趕超發展,發布企業環境汙染風險防控提示書,不僅有利於企業加強環境責任風險防控,也有利於法院在案件辦理中準確適用法律。
  • 12周歲殺人也可承擔刑事責任: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三元模式的形成與適用
    有的國家考慮到人們對少數具有明顯的反社會性的嚴重犯罪可能在較小的年齡就具有了認識和控制能力,因而有差別地規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即根據犯罪類型的不同而設置不同的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簡而言之,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刑法中,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是「因罪而異」。
  • 未成年人犯罪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圖片來自網絡) 根據我國現行《刑法》規定,未滿14周歲的人對其實施的不法行為都不承擔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
  •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7 全文完)
    第一百一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危險廢物產生者未按照規定處置其產生的危險廢物被責令改正後拒不改正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組織代為處置,處置費用由危險廢物產生者承擔;拒不承擔代為處置費用的,處代為處置費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 面對低齡犯罪,是否應該降低刑事責任年齡?我有三個原因
    面對低齡犯罪,是否應該降低刑事責任年齡?這是去年討論最多的話題。原因很簡單。全國各地接連發生了許多低齡犯罪案件。比如,去年10月在大連沙河口區有一起故意殺人案,受害者是一個10歲的女孩,兇手是一個13歲的蔡某某。我不知道他用什麼把戲把無辜的人騙到他家裡,企圖強迫他們猥褻。
  • 王珞丹找的鴨子被吃了,吃鴨人要承擔民事責任嗎?刑事責任呢?
    王珞丹微博找的鴨子確定已經被別人吃了,那如果要起追究對方責任的話,對方需要承擔民事責任或者刑事責任嗎?首先我們來看民事責任。鴨子的主人是完全有權要求對方承擔侵權責任的。那麼有沒有可能追究這個吃鴨子的人的刑事責任呢?首先這個吃鴨子的人可能涉嫌盜竊罪或者侵佔罪,盜竊罪跟侵佔罪有什麼區別呢?關鍵是要看他是怎麼拿到那隻鴨子的。
  • 刑法應規定環境犯罪危險犯
    為什麼只有產生非常嚴重社會危害的汙染行為才能定為犯罪?   在我國目前的刑事法律中,環境犯罪絕大多數設置為實害犯,如重大環境汙染事故罪、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罪、破壞性採礦罪等環境犯罪都要求實際危害結果的發生。
  • 汙染環境罪應規定為危險犯
    作者:古衛爽 張雅芳  當前,適應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等需要,加大刑事懲罰力度,遏制環境汙染,促進環境治理,是刑法的時代任務。刑法修正案(八)雖然對汙染環境罪的表述與原來的表達方式有所不同,但是成立汙染環境罪仍然必須具備排放處置傾倒行為對環境造成破壞和汙染的實害結果。但是,根據2017年起實施的「兩高」《關於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解釋》)規定,汙染環境罪的犯罪形態包括結果犯和行為犯兩種類型。
  • 揭東查處一家涉嫌環境汙染犯罪的五金配件廠
    近日,市生態環境局揭東分局聯合市公安局揭東分局根據線索及排查蹲守,對位於磐東街道城南社區的一家五金配件廠進行突擊檢查,發現該廠通過暗管,偷排水拋光工序產生的含重金屬廢水,涉嫌環境汙染犯罪。執法人員在現場檢查時,該廠正在進行五金件水拋光加工。
  • 生態環境部公布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件辦理進展情況(第...
    為繼續回應公眾關切、有效震懾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指導基層規範辦案,生態環境部組織整理第二批8個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件。在這些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有的偽造危險廢物經營資質,有的跨區域傾倒、處置危險廢物,有的拒不承認違法犯罪情節,情節十分惡劣。
  • 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該不該降低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社會急速發展,激劇增長的信息量不僅促使兒童早熟,大量不良信息也使兒童「受汙染」的年齡提前,犯罪低齡化是一種世界趨勢。但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並沒有因為犯罪低齡化現象而降低刑事責任年齡。從文明發展的角度看,不降低刑事責任年齡,是對犯罪問題理性認識的結果。
  • 人大代表提議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12歲,民眾大力支持
    在四川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四川省人大代表、省法院特約監督員、四川瀛領禾石律師事務所主任曾文忠認為,對未滿14周歲未成年人惡性犯罪是否該追究刑責,實質是我國現行刑事責任年齡下限應否下調及下調多少的問題。他認為應當下調至12周歲。曾文忠談到,按我國現行《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 環境風險越高,保費越高故意或過失致汙染,不賠
    浙江在線03月04日訊(錢江晚報見習記者 何賢君)你聽說過環境汙染責任險嗎?近日,因為汙染物洩漏導致環境汙染,人保財險金華分公司向金華市區一家化工企業,兌付了了1.77萬元的環境汙染責任保險理賠款。據了解,這也是今年全省第一筆環境汙染責任保險賠款。
  • 【世界環境日】2019年全省環境資源十大典型案例
    本案裁判充分考慮了水環境汙染案件的特殊性,在部分客觀性證據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結合被告人穩定的口供以及同案犯的供述,參照評估生態環境損害費用,認定被告人的行為已經達到嚴重汙染環境的後果並據此作出刑事裁判,對於嚴厲打擊水環境汙染犯罪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該案判決彰顯了人民法院嚴厲打擊破壞長江母親河生態環境犯罪的堅定決心和司法態度。
  • 未成年人犯罪也將追究其刑事責任!
    尤其是對於未成年人這個群體,無論是在保護未成年人方面,還是針對於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法律體系都在不斷改進。12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表示,在即將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中,對於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根據有關方面意見修改完善了有關未成年人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及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