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就可以隨意犯罪?這是誤解,尚需承擔很大責任!
一、 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的法律規定: 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 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對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等,需負刑事責任; 已滿16周歲的,對任何犯罪均應依法負責任; 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
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就可隨意犯罪?這是誤解,尚需承擔很大責任
一、 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的法律規定: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對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等,需負刑事責任;已滿16周歲的,對任何犯罪均應依法負責任
-
未成年人犯罪也將追究其刑事責任!
尤其是對於未成年人這個群體,無論是在保護未成年人方面,還是針對於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法律體系都在不斷改進。12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表示,在即將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中,對於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根據有關方面意見修改完善了有關未成年人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及相關規定。
-
域外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制度
責任年齡起點及上下限 未成年人的刑事責任年齡,是指未成年人對其危害社會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標準。根據國際法的要求,各國在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中,都要規定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的起點及上下限。 國際法規定。
-
人大代表提議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12歲,民眾大力支持
在四川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四川省人大代表、省法院特約監督員、四川瀛領禾石律師事務所主任曾文忠認為,對未滿14周歲未成年人惡性犯罪是否該追究刑責,實質是我國現行刑事責任年齡下限應否下調及下調多少的問題。他認為應當下調至12周歲。曾文忠談到,按我國現行《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
追究低齡未成年人刑事責任芻議
其第二款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如果認為低齡未成年人只有實施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才能追究刑事責任,實施其他犯罪行為就不能追究刑事責任,那就不能對本案這幾名低齡未成年人定罪處罰,而這樣解釋顯然不合立法本意。進一步說,如果低齡未成年人為勒索錢財綁架年齡更小的未成年人並致其死亡的,或者強姦未成年人並致其死亡的,依法都只能定綁架罪、強姦罪而不能定故意殺人罪。不能因此而認為低齡未成年人實施此類行為不受處罰。
-
降低刑事責任年齡保護了未成年人丨長江評論
修正案對刑事責任年齡相關規定作出調整,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此前,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無需承擔刑事責任。應該承認,「14歲」這一沿襲多年的年齡標準,需要因應現實狀況而做出調整。
-
刑法修正案草案擬修改,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未致死也可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修正案草案擬修改,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未致死也可追究刑事責任 2020-12-23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今日起刑事責任年齡降至12周歲,哪些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如何追究?
,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因此,對未成年人犯罪,尤其是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死亡、重傷的惡性犯罪,引起了廣大公民和法律界人士的關注,要求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責任年齡的呼聲越來越高,終於在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該修正案對現行刑法中的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由14周歲下調至12周歲。
-
滿12周歲就要負刑事責任,網友:正義終將來臨
今天看到一則讓人興奮的消息,未成年人犯罪要負刑事責任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嶽仲明介紹,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次審議稿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草案二次審議稿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有條件地對範圍作微調,將雖未致人死亡,但屬於「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情形增加規定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我想任何一位父母看到這個新聞都會激動不已,這是多少無辜的生命換來的正義呀!
-
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該不該降低
「應否降低刑事責任年齡,需要明確一系列問題:犯罪是否真的趨向『低齡化』?降低刑事責任年齡是否可以取得預期效果?民法總則(草案),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年齡從民法通則規定的10周歲降為6周歲,那麼刑法中是否相應降低刑事責任年齡?降低刑事責任年齡能否更有效地保護被害人?」
-
12至14周歲未成年人故意殺人等犯罪要負刑責
低齡未成年人嚴重犯罪問題,社會關注,如何做到不枉不縱,精準懲治?刑法修正案(十一)對此作出重大修改,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規定12周歲以上低齡未成年人實施以下犯罪行為,應當負刑事責任。
-
關於未成年人刑事責任 兩部重要法律這樣修改-中國法院網
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和新修訂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這兩部重要法律的修改包括:調整刑事責任年齡、開展偏常行為分級幹預矯治、完善專門教育體系等方面,對社會強烈關注的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問題作出回應,推動破解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處置難」問題。
-
低齡未成年人犯以下罪,要負刑事責任!
低齡未成年人犯以下罪,要負刑事責任!刑法修正案(十一)對此作出重大修改,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規定12周歲以上低齡未成年人實施以下犯罪行為,應當負刑事責任。 其中包括,將刑法第十七條修改為: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
什麼是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我國刑法中,有14周歲以下的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這又是什麼意思?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又是什麼意思?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是什麼意思?民法和刑法都是用來規範和約束人們行為的法律,因此它們在各自的法律內容中分別有關於行為人年齡的規定。我國民法通則和民法總則中,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
面對低齡犯罪,是否應該降低刑事責任年齡?我有三個原因
面對一系列頻發、集中的案件,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最多只能辦理頂格的三年教育,而不進入刑事訴訟程序。有些人認為刑法不是萬能。並不是說刑事責任年齡降低了,13歲的孩子12歲不會犯罪。社會、學校和家庭教育的缺乏使兒童犯罪。
-
未成年人刑責降低至12歲!「他只是個孩子」不再是未成年人犯罪藉口
未成年人的犯罪問題一直受到大眾關注,未成年人惡性犯罪的手段越來越令人髮指,諸如校園暴力類的案件無時無刻不在觸動著社會最敏感的神經。根據以前的刑法規定,14歲以下是不負刑事責任的,這條法律猶如一塊「免死金牌」,讓很多該年齡段的孩子無視法律的威嚴。如今,這一狀況得到了改變。
-
歷史名案 | 福田孝行殺人案 犯罪低齡化背景下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
當然,死刑作為最嚴厲的懲罰制度,需要慎之又慎,尤其是在對未成年人適用死刑上。但是慎刑並不意味著偏袒縱容,如果寬大的刑罰無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那麼也許只有嚴刑才能平衡社會各方利益,維護社會秩序。因為,只有當自己的生命面臨死刑威脅的時候,人們才會慎重考慮犯罪的代價,才知道尊重他人的生命。
-
瀛和說法 | 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符合時代發展需要
刑事責任年齡是指法律規定行為人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必須達到的年齡。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要負刑事責任就必須具備相應的刑事責任能力,即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認識、控制和支配的能力。筆者認為,行為人對自己的犯罪行為是否要承擔刑事責任,要根據其對所實施的行為是否具備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
-
精神病人犯罪是否需要承擔刑事責任?聽檢察官為你解答
鄧: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精神病人犯罪是否需要承擔刑事責任這個話題,但是在聊之前,我想問問粟粟,你知道什麼是刑事責任能力嗎?主:這個問題難不倒我,雖說我不是法律專業畢業的,但我畢竟做過這麼多期《檢察同期聲》節目的主持人了,怎麼說也算是半個「法律人」。嫻漪,你看我說得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