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新冠肺炎逝者病理報告發布

2020-12-25 中國科學院

  2月17日,中科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302醫院)教授王福生領銜的團隊,在《柳葉刀—呼吸醫學》上發表了首份新冠肺炎逝者病理報告。該項病理分析通過對一位新冠肺炎逝者進行微創病理檢查獲得,而非完整屍檢。

  王福生團隊在論文中表示,總體來說,新冠肺炎傳染性很強,有一定致命性,病死率為2%。嚴重時,可導致大量肺泡損傷和進行性呼吸衰竭。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組通過在患者死後穿刺獲取組織樣本,分析了一名死於新冠病毒嚴重感染伴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患者的病理特徵。

  論文作者強調,該研究符合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規定和赫爾辛基宣言,將有助於了解新冠肺炎發病機制,並改進這種疾病的臨床治療策略。

  據悉,活檢樣本取自患者的肺、肝和心臟組織。組織學檢查顯示,患者雙側肺泡損傷伴細胞性纖維黏液樣滲出物。右肺可見明顯肺細胞脫落和透明膜形成,顯示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左肺組織表現為肺水腫伴透明膜形成,顯示患有早期ARDS。

  雙肺可見間質單核炎性細胞浸潤,以淋巴細胞為主。肺泡腔內可見多核合胞體細胞,胞核大,雙親性顆粒細胞質,核仁明顯,呈病毒性細胞病變樣改變。未發現明顯的核內或胞漿內病毒包涵體。

  此外,該新冠肺炎患者的肝樣本顯示中度微血管脂肪變性和輕度肝小葉和門靜脈活動,表明損傷可能由新冠病毒感染或藥物性肝損傷引起。間質內有少量單核炎性細胞浸潤,但心臟組織無其他實質性損傷。

  研究人員提出,X線片顯示患者肺炎進展迅速,左肺和右肺之間存在一些差異。

  此外,患者肝組織顯示中度微血管脂肪變性和輕度小葉活動,但沒有確鑿的證據支持新冠病毒感染或藥物性肝損傷是病因。心臟組織未見明顯組織學改變,提示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不會直接損害心臟。

  雖然不推薦常規使用皮質類固醇治療新冠肺炎,但研究組根據對肺水腫和肺透明膜形成的病理診斷,認為重症患者應考慮及時、適當地使用皮質類固醇和呼吸機支持,以防止ARDS的發生。

  同時,淋巴細胞減少是新冠肺炎患者常見特徵,這很可能與疾病嚴重程度和死亡率有關。

相關焦點

  • 首份新冠逝者屍解報告:新冠肺炎主要引起深部氣道和肺泡損傷
    截止2月25日,專家團隊一共完成了11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其中劉良教授團隊負責了9例,目前已有3例完成了病理的初步診斷。與此同時,其團隊也在《法醫學雜誌》2020年2月第36卷第1期上發表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屍體系統解剖大體觀察報告》(預出版),詳細報導了1例系統屍體解剖肉眼觀察結果。屍解報告1.
  • 首例新冠肺炎逝者解剖報告公布,有助改善患者臨床診療方案
    新冠肺炎逝者遺體解剖已完成11例,據首份觀察報告,肺部深處多粘液的情況,對臨床治療的化痰、排痰方案決策有幫助,對多器官的深入影響仍待進一步檢測。
  • 新冠病理解剖報告發布,獲鍾南山叫好,讓臨床診療歡呼
    《報告》提示: 考慮影像學所見磨玻璃狀影與肉眼所見肺泡灰白色病灶對應,新冠肺炎主要引起深部氣道和肺泡損傷為特徵的炎性反應,肺部纖維化及實變沒有SARS導致的病變嚴重,而滲出性反應較 SARS 明顯,對於心肌及心外膜、腎臟、脾臟、消化道器官、腦部是否存在與病毒感染相關的損害表現有待進一步研究。
  • 第一例新冠肺炎逝者屍檢結果公布
    第一例新冠肺炎逝者遺體解剖12天後,屍解報告公布,並明確稱,新冠肺炎病變仍聚焦肺部,其他臟器損傷的證據不足。早在1月22日,劉良就呼籲對新冠肺炎逝者進行病理解剖,並聯合團隊向相關部門遞交緊急報告,強調病理解剖的重要性。劉良認為,對新冠肺炎死者屍體進行病理解剖,可以為臨床治療和診斷提供有力支持。劉良從事病理研究三十餘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他所在的團隊向湖北省政府提交了緊急報告,強調了屍檢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並得到了肯定的批覆。
  • 首個新冠肺炎逝者遺體解剖報告公布
    把「浙江之聲」設為星標,更容易找到我們哦~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第一財經法醫學雜誌、界面新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16日凌晨,第1例新冠肺炎逝者遺體完成解剖。在2月25日刊出的《法醫學雜誌》2020年2月第36卷第1期上,預出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屍體系統解剖大體觀察報告》,屍解報告公布,並明確稱新冠肺炎病變仍聚焦肺部,其他臟器損傷的證據不足。
  • 新冠肺炎、SARS、MERS,都有怎樣的病理特徵?
    目前對新冠肺炎病理特徵的認識,主要來自於手術中切除的肺組織、器官穿刺取樣和逝者遺體解剖報告。 1. 兩例肺葉切除術的肺癌患者:早期病理學改變 兩名因肺腺癌接受肺葉切除術的患者患有新冠肺炎,對其切除肺葉的分析代表了病變早期的病理學改變。
  • 首份新冠遺體解剖報告公布,3個重大發現
    首份新冠遺體解剖報告公布,3個重大發現 2020-03-02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劉良還原新冠肺炎逝者解剖後的肺:深部氣道有黏稠分泌物
    從2月中旬開始,在國家法律政策的允許下,我國開始陸續進行新冠肺炎患者的遺體解剖工作。2月28日,世界首例新冠肺炎逝者遺體解剖報告公布。日前,總臺記者專訪主持這次遺體解剖的劉良教授。
  • 央視新聞面對面:首例新冠肺炎屍檢報告發布
    日前在接受央視採訪時,主持首例新冠肺炎逝者遺體解剖的劉良教授稱:新冠肺炎的病變與SARS有類似之處,也有自己的特點。從目前的病理結果來看,一些死者的肺部切面上,能看到有黏液性的分泌物,他認為這是臨床治療需要警惕的地方。劉良:它是很黏稠的,像糨糊一樣的液體附著在上面。
  • 打開85歲高齡新冠肺炎患者遺體,法醫到底看到了些什麼?
    原創 W.W 海上柳葉刀【按】除了侵犯肺部,新冠病毒還讓哪些器官受累?一些重症患者中可能暴發心肌炎或「心碎症候群」,是否存在?病毒對凝血系統影響很大,病人體內因此普遍存在血栓?首例新冠屍檢報告發布,但更多疑問待解。
  • 全世界首例新冠肺炎病理解剖結果全文翻譯
    該團隊在1月27日對一例新冠肺炎死亡患者進行了病理解剖。這是全世界有文獻記錄的首例對新冠肺炎死亡患者的病理解剖。根據其報導的結果,其肺部表現為瀰漫性肺泡損傷和肺透明膜形成,符合ARDS表現。其肺部總體病理學表現與SARS和MERS相似。流式細胞術可發現淋巴細胞減少,但淋巴細胞同時也被過度激活。
  • 首份新冠遺體解剖報告面世 法醫詳解三大價值
    導讀報告的通信作者之一周亦武教授介紹,法醫病理學檢驗可幫助研究病理變化,提供病理診斷標準;幫助確定病毒毒性作用的靶器官及靶組織;確定病理特徵,對於疫苗和藥物研發具有重要作用2月28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系劉良教授團隊首次公開了一例新冠肺炎患者遺體解剖研究報告。
  • 中國建築發布首份斯裡蘭卡國別可持續發展報告
    9月10日,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服務斯裡蘭卡可持續發展報告》發布儀式科倫坡會場。(唐璐 攝)新華網科倫坡9月11日電(記者 唐璐)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建築」)「建證幸福」雲開放活動暨《中國建築服務斯裡蘭卡可持續發展報告》發布儀式10日在北京和科倫坡同步在線舉行。斯裡蘭卡鐵路局局長費爾南多、中國駐斯使館商務參贊楊作源,中國建築海外部總經理兼中建國際董事長高波等在儀式上分別通過視頻致辭。
  • 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示新冠患者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
    記者1月11日從西湖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特聘研究員郭天南帶領的課題組與合作團隊在《細胞》期刊在線發表最新研究論文,報告了新冠肺炎病亡患者體內多器官組織樣本中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此項研究相當於他們將醫生在顯微鏡下看到的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細胞組織的變化放大了數萬倍,達到蛋白質分子層面,「看」清楚是哪些分子的改變導致人體器官的病變和衰竭。新冠逝者體內有5336個蛋白質分子發生改變大量臨床診療和研究顯示,新冠病人的肺部等器官產生了損傷。這些損傷背後的分子機制到底是什麼樣的?
  • 新冠肺炎首份屍檢報告:病理特徵與SARS、MERS類似
    ·這是新冠肺炎首份屍檢報告,對臨床病理學有重大指導意義,提示新冠肺炎主要引起深部氣道和肺泡損傷為特徵的炎性反應;病理特徵與SARS、MERS類似。
  • 首例新冠危重症患者全肺活檢病理報告:肺成了古銅色
    (警告:文內有圖片可能引起不適) 新冠肺炎病理目前仍有待深入研究。除華中科技大學劉良等人實施的遺體解剖之外,部分科研團隊也在從組織活檢渠道獲取病理分析。中科院院士、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教授率領的團隊,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肖書淵主任醫師團隊此前也均發布相關病理發現。
  • 中國首繪新冠逝者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含肝、睪丸等多器官
    科學家針對新冠病毒及致病機理的研究在持續深入,關於新冠肺炎患者器官損傷背後分子層面的「面紗」也在逐漸揭開。研究報告了2020年初因新冠肺炎去世的患者體內多器官組織樣本中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有助於較深入認識新冠致死機理,及對患者進行精準的幹預治療。這是在全球範圍內第一次從蛋白質分子水平上,對新冠病毒感染人體後多個關鍵器官做出的響應進行了詳細和系統的分析,為臨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員制定治療方案、開發新的藥物及治療方法提供了線索和依據。
  • 患新冠肺炎去世老人的最後遺願:捐遺體用於病理研究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面對新發疾病,只有進行遺體解剖,才能獲得完整的疾病病理資料,開展更有效的針對性治療。在武漢,有一位84歲的老軍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提出捐出遺體用於新冠肺炎的病理解剖,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 新冠肺炎論文爆棚,全球190篇中國115篇,科學家們都發現了什麼?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圖片來源:每經製圖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當地時間2月26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表示,25日中國境外上報的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數首次超過中國境內新增病例數,目前義大利、伊朗、韓國的情況令人十分擔憂。面對疫情,學術界以最快速度加入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
  • 學會了這幾點,讓「醫學零基礎」的你也能看懂乳腺癌病理報告!
    當所有病歷複印出來拿到手裡,翻開每一頁,令大家最無從下手的就是病理報告那一頁了吧,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拿到病理報告,怎麼看?看什麼? 確認拿到的,是自己的報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