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牛了!這群山西娃娃合唱團唱響維也納音樂廳,創造山西多個「第一」

2021-02-13 山西頭條

為歌唱而來,為和平而歌。

8月4日晚,圓滿結束了2017年第八屆世界和平合唱節(下稱世和節)的演出及隨後為期5天的藝術之旅之後,龍城天籟與小桔燈童聲合唱團載譽回國。

此行,他們創造了山西童聲合唱團的多個「第一」: 第一次唱響世界音樂界的頂級殿堂維也納音樂廳,第一次放聲聯合國維也納總部,第一次在世界著名的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學習、生活的地方聆聽藝術大師的指導……山西童聲合唱團的精彩表現受到世和節組委會和觀眾的高度讚譽。世和節藝術委員會主席、維也納童聲合唱團主席兼藝術總監傑拉爾德·維爾特教授親自為他們頒發了「和平天使獎」獎盃和證書。

山西晚報記者受邀全程跟隨合唱團見證了他們夢幻般的音樂之旅、藝術之旅。

山西民歌唱響維也納音樂廳


一片廣闊無垠的麥田,人們似乎聞到了麥子成熟的香味,似乎看到了田野上金黃的麥浪隨風起伏,一望無際……隨著鋼琴伴奏常虹老師的手指划過,山西民歌旋律如叮咚的泉水流瀉而出,孩子如天籟般的童聲合唱將歡快優美的《撿麥穗》演繹得淋漓盡致,音樂無國界,臺下金髮碧眼的觀眾完全在純淨的歌聲中陶醉,隨著指揮王寶萍老師轉身謝幕,觀眾霎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這是維也納當地時間7月29日下午,在維也納音樂廳,龍城天籟與小桔燈童聲合唱團在世和節閉幕式頒獎盛典音樂會的精彩演出。

世界和平合唱節誕生於2010年8月,起源於奧地利國寶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對和平的倡導,是世界上首個以和平為主題,以世界範圍內合唱團體為主體參與對象的大型國際合唱交流會盛會。目前已有來自世界幾十個國家的上千支合唱團隊參與到這一盛會中,如今已成為奧地利每年夏天重要的音樂盛會。

2017第八屆世界和平合唱節共有來自奧地利、中國、德國、美國、西班牙、比利時、羅馬尼亞、愛沙尼亞等國家的30餘個優秀合唱團,近1300名合唱愛好者齊聚維也納,「為歌唱而來,為和平而歌」。今年,在眾多合唱團中首次有了山西孩子的身影。

此次龍城天籟與小桔燈童聲合唱團放聲的維也納音樂廳是奧地利最大的也是藝術氣氛最活躍的音樂廳,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維也納音樂協會的「金色大廳」一樣,同為世界音樂的頂極殿堂。

一位同行的合唱團的家長興奮地和記者說:「從來沒想過孩子能站在世界級的音樂殿堂唱歌,這是很多音樂人的夢想啊,真是太興奮了!」

山西童聲合唱團經歷了什麼


維也納,這三個字太容易賦予喜愛音樂藝術的人們以美好的嚮往。走在維也納街頭,似乎空氣中都流淌著音樂的味道。作為古典音樂誕生地、歐洲的音樂之都,貝多芬、莫扎特、勃拉姆斯都在這裡一舉成名。

首次參加世和節的龍城天籟與小桔燈童聲合唱團,是由資深音樂人創辦的太原天籟常春藤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與太原音樂臺共同打造,成立於2015年年底。參加演出的合唱團成員21人,年齡最小的7歲,最大的14歲。他們是從數百名面試者中選出的佼佼者。

合唱團共帶去了8首歌曲,分別用中文、英文、德語、西班牙語、愛沙尼亞語五種語言演唱,他們的歌聲在維也納一次次響起,唱響中國聲音、山西聲音。

奧地利當地時間7月26日下午(以下均為奧地利當地時間),在維也納聖斯特凡大教堂參加世界和平合唱節開幕式,在世和節藝術委員會主席、維也納聲合唱團主席兼藝術總監維爾特教授指揮下,與世界各國兒童共唱主題曲「Coming Together to Sing」,深情表達山西團對維也納的第一聲問候。

7月26日晚上,在和平之聲音樂會舉辦地之一聖彼得教堂,山西團用歌聲傳唱和平,吸引了維也納觀眾和不同國家的遊客前來觀看。

7月27日,在維也納一所養老院為當地老人進行公益演出,傳遞愛心也收穫感動。

7月28日上午,受聯合國三大總部之一——聯合國維也納總部的邀請,第一次走進聯合國維也納總部演出,唱響聯合國。

7月28日下午,第一次走進維也納奧加敦宮殿,這裡是維也納童聲合唱團生活、排練的地方,在這裡合唱團接受了藝術大師的指導培訓。

7月29日上午,在彩排期間山西團的孩子們舉行義賣,帶去了20多種上百件中國特色商品進行義賣,奉獻愛心。下午,在維也納音樂廳參加世和節頒獎盛典音樂會及閉幕式,山西團獻上精彩的重要演出。

7月30日至8月3日,在維也納城市公園,合唱團參觀奧地利地標音樂家施特勞斯塑像,俗稱「小金人」;在電影《音樂之聲》拍攝地薩爾茨堡,參觀莫扎特故居、莫扎特廣場……全方位開啟音樂之旅、藝術之旅。

和維也納童聲合唱團的親密接觸

閆賽彬,9歲,是合唱團年齡較小的成員。7月28日,他特別興奮,因為這天他和小夥伴們來到了夢想中的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學校--奧加敦宮殿。

歷史悠久的奧加敦宮殿是是巴洛克式建築,建造於18世紀,有著童話世界般美妙的鳥語花香的環境。從1848年起,就成為維也納童聲合唱團的居住、練習和教育場地。擁有500多年歷史的維也納童聲合唱團是世界上最負盛名、歷史最悠久的音樂教育典範,是海頓、莫扎特、舒伯特、布魯克納等著名音樂家的啟蒙園地,培養了無數的音樂奇才。這裡也成為一代代維童藝術天才盡情發展的地方。

非常榮幸的是,此次龍城天簌與小桔燈童聲合唱團在這裡度過了難忘的音樂之旅,同時,亦展開一堂「向專業音樂之路進發」的大師課程。一進入奧加敦宮殿,合唱團成員興奮地左看看,右看看,既激動又不喧譁。在奧加敦宮殿,參觀了一層樓又一層樓,走入一個又一個房間,小團員們對維童訓練的場所又好奇又羨慕。張梓灝是位機靈又帥氣的11歲男孩,進入維童平時的訓練廳後他興奮地和同伴坐在維童平時排練的座椅上,身板挺直,滿臉自豪。只是遺憾地是,因為正是暑期,小團員們沒有見到維童「真人」。參觀結束後,維童藝術大師課正式開始,兩個小時有趣又專業的教學讓團員們大開眼界,久久不願離開……

或許是有緣,6月29日,在維也納音樂廳參加世和節頒獎盛典音樂會及閉幕式上,龍城天籟與小桔燈童聲合唱團演出順序是第13個,而維也納童聲合唱團是第12個,在候場等待中,山西的小團員們終於見到了他們的偶像——20位維童合唱團成員。徵得工作人員同意後,山西的小團員們挨個和維童合影,留下珍貴的紀念。

一個老師的感慨:

我們孩子的時間都被補習班佔了

 

「我們的孩子時間都被補習班佔了!合唱團好苗子不好選,社會上對孩子參加合唱團也存在認識誤區,覺得有這時間還不如上文化課。」王寶萍,此行龍城天籟與小桔燈童聲合唱團的指揮,和記者聊起來,她不由這樣感慨。

提起山西童聲合唱團,不得不提小黃鸝合唱團,這個隸屬於原太原南城區(現為迎澤區)的小小合唱團成立於1989年,是山西第一支童聲合唱團,在陳愛玲老師、楊建中老師的傾心調教下,這支合唱團在全國聲名鵲起,在九十年代曾經榮獲國際、國內、山西省多項大獎。

王寶萍是我省知名音樂人楊建中教授的得意弟子,也是小黃鸝合唱團曾經的團員和老師。王寶萍回憶,當年她們參加合唱團時條件很簡陋,也很艱苦,但那時時間很自由,沒有補習班,很單純也很快樂。小黃鸝合唱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隨著社會發展,合唱團也遇到新的問題。尤其是近些年,家長們越來越把孩子的時間安排在文化課上。想報名合唱團的學生要麼音不準,要麼苗子好,家長覺得學了沒用,所以選好的合唱苗子是個難題,合唱團發展氛圍也是個問題。

此次王寶萍擔任龍城天籟與小桔燈童聲合唱團的指揮,也是多年情結使然。她向記者介紹,合唱對孩子的團隊精神、性格包容、藝術修養、個人成長等都有很多好處。國外就不用說了,像國內許多學校也都有知名的合唱團隊。選擇合唱團員一看音準、二看音色、三看素質。這次維也納演出,行程馬不停蹄,為了臺上幾分鐘演出,團隊每天利用早餐前和晚上的時間,甚至在車上加緊練習,但孩子們都堅持了下來,開闊了視野,收穫了成長,能登上維也納音樂廳這樣的世界頂級殿堂,對他們的一生都會帶來積極地影響。

欣慰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轉變觀念,他們也在儘可能地給自己的孩子打開認識世界的窗口,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舞臺。相信有音樂人的堅持,有社會的包容,有家長們的支持,山西童聲合唱團再創新輝煌未來可期。


採寫: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夏利春

編輯:孟志榮

本微信號中山西晚報記者採寫的新聞,轉載請註明出處——山西晚報山西頭條,並註明微信公眾號sxwbsxtt,對侵權行為我們將訴諸法律。

加關注的朋友,請掃描以下二維碼或搜索山西晚報政經新聞中心微信公眾號「山西頭條(sxwbsxtt)」,我們將在第一時間推送重磅新聞、新鮮資訊。

相關焦點

  • 維也納愛樂樂團、維也納交響樂團都是這個音樂廳的常客
    先來一波這個音樂廳的美照……這座恢宏壯觀大氣磅礴的音樂廳就是維也納音樂廳Wiener Konzerthaus
  • 別再說你只認識維也納的音樂廳了
    這一期,我們將在米蘭和匈牙利的歌劇院,以及荷蘭的音樂廳進行第二期打卡「巡遊」,和大家一起探索除了「音樂之都」—維也納的音樂廳和歌劇院外,還有哪些歌劇院或音樂廳值得我們一探究竟!斯卡拉歌劇院(義大利語原名TeatroallaScala或LaScala)位於義大利米蘭,是世界最著名的一所歌劇院。
  • 王一平——《與歷史同行---山西民歌在山西》
    從業40多年,熟練駕馭各種類型的電視節目,囊括省內、行業內所有電視、文藝獎項,12次榮獲中國廣播影視獎大獎(電視文藝星光獎)早在80年代,創辦山西電視臺直播的綜藝欄目《五彩繽紛》,在業內創出佳績;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山西站總導演;2009年中央電視臺文藝頻道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60周年聯動全國省級電視臺製作大型文藝節目《為祖國喝彩》山西篇總導演
  • 全國首列紅色之旅山西合唱藝術專列太原啟程
    (記者 安奮偉)3月22日下午1時,太原火車站彩旗飄揚,來自山西太行山合唱團、太鐵金秋合唱團等藝術團隊的700餘人歡聚一堂,參加全國首列紅色之旅山西合唱藝術專列啟程儀式。以「走上井岡山,致敬南湖船」為主題的山西紅色之旅合唱藝術專列在全國合唱界尚屬首次。活動由山西省合唱協會牽頭主辦,山西嵐海國際旅行社、山西省產權交易中心等單位聯合承辦。
  • 「一周演出信息」2015.10.5-11 維也納童聲再度歸來
    本周,國家京劇院將在「國慶演出周」繼續為滬上戲迷奉上《梅尚程荀》四大流派折子戲專場、《白蛇傳》以及《紅燈記》;德國管風琴大師施密特將帶來整場管風琴獨奏作品;維也納童聲合唱團也將再度登臺東藝唱響「絲綢之路」;「未來大師」的舞臺則將先後迎來李德與卡魯喬的吉他/女中音組合以及瑞典鋼琴家卡爾·彼得森;上海愛樂樂團將帶來貝多芬與柴科夫斯基兩位大師的音樂對話;而曾為眾多歌手寫出無數佳作的金曲獎得主、獨立音樂女王陳珊妮也將攜最新專輯
  • 維也納有哪些音樂廳
    維也納交響樂團每季度至少在此舉辦12場音樂會。1870年1月6日,音樂廳的金色大演奏廳舉行首場演出。1872年到1875年間著名音樂家勃拉姆斯曾負責組織音樂。 金色大廳是音樂之友協會大樓的一部分,該建築物中有多個音樂廳,除金色大廳外,還包括勃拉姆斯廳和莫扎特廳等演出大廳。建築始建於1867年,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外牆黃紅兩色相間,屋頂上豎立著音樂女神雕像,古雅別致。
  • 山西中老年合唱團草根逆襲
    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卦山合唱團將於4月20日赴京參加第九屆七彩夕陽全國中老年合唱藝術節,在國家大劇院演唱自編自寫的《交城人又唱交城山》,這是交城人首次跨出娘子關,登上國家大劇院用歌聲講述交城山的故事,讚美家鄉巨變。
  • 山西音樂劇為「愛與陪伴」呼喊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範璐)8日、9日,太原經歷入冬以來的最冷周末,而在山西大劇院音樂廳,這兩晚卻暖意融融。經歷18次劇本修改、700多個日夜排練,由中共孝義市委宣傳部主辦,北京金藝世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好東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孝義市歌舞劇院主演的音樂劇《我們還能陪媽媽多久》在山西大劇院首演。
  • 【維•知識】維也納那些高大上的音樂廳們
    歌劇院交響樂團與維也納愛樂(Wiener Philharmoniker)有著緊密的聯繫,因為這兩個名字同屬於一個樂團。金色大廳(Wiener Musikverein)維也納音樂廳是維也納著名的地標之一。
  • 山西文藝廣播 ▏山西省2017鯤鵬之聲弦樂重奏、齊奏展演暨專家音樂會
    他們將阿鏜的美妙音樂帶到世界各地的音樂殿堂,比如紐約林肯中心、維也納愛樂廳、北京音樂廳、廣州星海音樂廳、香港大會堂、臺北國家音樂廳等。在其教學與創作的同時,他還以獨特的指揮天賦與臺北愛樂樂團、廈門愛樂樂團、深圳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昆明聶耳交響樂團、亞美尼亞國家青年交響樂團及合唱團合作,展示其非凡的音樂創作。
  • 天籟童聲 維也納童聲合唱團音樂會
    卡拉揚、伯恩斯坦、阿巴多、卡雷拉斯均引以為榮的合作夥伴著名指揮家託斯卡尼尼曾讚譽其為「世界上最傑出的合唱團」維也納童聲合唱團維也納童聲合唱團音樂會Vienna Boys Choir Concert【時間】2015/10/5(周三)
  • 2020,屬於山西消防的獨家記憶!
    回首過往才發現這一年我們經歷了……最響亮的聲音★風雪中拉歌★神州大地繁花似錦,祖國長空樂曲如潮。國慶節期間,全國消防共同唱響《我的祖國》,為祖國母親慶祝生日,祝願祖國繁榮昌盛,山西消防再次承包了C位!★「逐夢火焰藍」★
  • 山西「面具娃娃」來京整容 不怕手術想「變漂亮」
    山西「面具娃娃」來京整容 不怕手術想「變漂亮」現如今  ▲今天上午,湘湘順利在醫院辦理了住院手續  ▲▲「面具娃娃」第一次進京求醫時引發關注,本報也曾做過報導  山西男孩湘湘4年前和小夥伴在玩耍時跌入火堆,造成嚴重燒傷、面部毀容。植皮後戴上彈力頭套的他被稱為「面具娃娃」。如今他已經9歲了,那個特殊的面具已在2013年摘下,只是湘湘的面部仍布滿疤痕,幾年來他只照過一次鏡子。
  • 上海高校校長合唱團唱響《思念》
    12月26日晚,上海市校長合唱團在上海音樂學院賀綠汀音樂廳舉行「歌以詠志,不忘初心」迎新音樂會。在當天的音樂會上,上海高校校長合唱團唱響《思念》。為豐富上海各大高校校領導業餘文化生活,提高藝術素養,增進交流協作,由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中國教育工會上海市委員會主辦,上海市藝術教育委員會、華東師範大學承辦的上海高校校長合唱團成立於2020年7月,成員來自上海市各高校熱愛聲樂藝術的校級領導等。合唱團每周一次開展「合唱訓練+演出實踐+名師輔導」相結合的綜合音樂藝術素養提升活動。
  • 「面具娃娃」來京整容:山西男孩不怕手術想「變漂亮」
    資料圖  時隔四年等到機會已摘「面具」 漸漸開朗 山西男孩湘湘不怕手術想「變漂亮」  「面具娃娃」 來京整容 > 今天上午,湘湘順利在醫院辦理了住院手續  「面具娃娃」第一次進京求醫時引發關注,本報也曾做過報導  山西男孩湘湘4年前和小夥伴在玩耍時跌入火堆,造成嚴重燒傷、面部毀容。
  • 山西「最牛釘子墳」家屬稱是被「釘子」(圖)
    山西「最牛釘子墳」家屬稱是被「釘子」(圖) 山西現「最牛釘子墳」,聳立在施工的兩座高層住宅樓中間
  • 山西絳州鼓樂:敲出中國人的精氣神
    演出結束後,一對香港夫婦激動地說:「我們一定要到山西新絳(新絳縣古稱絳州)看一看,是什麼樣的文化孕育了這樣一支一流的鼓樂團隊。」  山西絳州鼓樂藝術團自1988年創立以來,6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7次參與群星獎評選並獲獎,足跡遍及全國,鼓聲傳及美國、法國、日本等五大洲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創造了多項國內外第一,被譽為「一帶一路」上的文化使者。
  • 維也納童聲合唱團為何面臨危機?
    走向共和:宮廷音樂家無處安身 1498年6月30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來信,指示宮廷官員聘請一名宮廷樂長、兩名低音提琴手和六名男孩,成立了維也納宮廷樂團。在維也納童聲合唱團的官方歷史介紹裡,這六名男孩就是合唱團的前身。
  • 寧鄉道林這群農村娃登上了長沙「金色音樂廳」舞臺......
    11月19日,2019年長沙市中小學校園文化藝術展演活動在長沙市音樂廳盛大舉行。在這個高大上的「金色大廳」裡,有一支來自寧鄉道林鎮中心小學的合唱團的表演贏得了大家激烈的掌聲,他們化身可愛機智的「黑貓警長」,活潑嘹亮的歌聲、激情昂揚的精神面貌讓人眼前一亮,刷新了大家對「農村孩子」的認知。表演結束,小小「藝術家」們在長沙音樂廳外合影留念。
  • 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奧地利國寶級小鮮肉
    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實際上分為四個合唱隊,由四位同為維也納童聲合唱團成員前輩的名字命名,分別為:莫扎特團、海頓團、舒伯特團、布魯克納團。每隊25個孩子,四個隊輪流在國內外演出。平時所有孩子在維也納奧加滕花園裡的寄宿學校學習。這所古老的寄宿學校以「保持傳統」著名,頑固地保持著一成不變的教育方法和苛刻的規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