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程咬金會成為瓦崗寨的皇帝,而秦瓊和單雄信卻不能?

2020-12-25 尚宮女史

在各種版本的演義中,大唐福將程咬金是做過三年皇帝的,在瓦崗寨稱混世魔王,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了,程咬金何德何能能在英雄好漢眾多的瓦崗寨做了三年皇帝?為什麼偏偏是他做皇帝?他這個皇帝又是如何當上去的呢?

《說唐》中關於這一段寫得比較有意思,秦叔寶母親六十大壽之際,各地英雄好漢匯聚濟南為其祝壽,他們三十九人在賈柳店歃血為盟,結為異姓兄弟,之後眾位英雄為了救程咬金而在徐茂公的建議下反了山東,攻下瓦崗寨以此為據點建立他們的根據地。

當他們攻下瓦崗寨,在城中帥府內大擺筵席,眾位英雄開懷暢飲,突然聽到一聲巨響,原來是演武場炸開了一個大地穴,深不見底,徐茂公探知下面冰寒無比,但是卻也是一塊福地,需要有一個人下去探個究竟。

對於這樣未知的危險,誰也不想出頭,所以徐茂公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結果就是只有程咬金的紙條上寫著「去」,然後他就下去了,下去之後發現果然別有洞天,其中最大的收穫就是一套行頭,準確來說是一套皇帝的行頭:一頂沖天翅的頭、一件杏黃龍袍、一條碧玉帶、一雙無憂履。

等程咬金穿上這套行頭,再帶著桌子上的一個紙條就出來了,那紙條上寫著什麼呢?其中有一面是這樣的:「程咬金舉義集兵,為三年混世魔王,攪亂天下。」

這說的可不就是讓程咬金做皇帝嗎?當然,為了讓大家服氣,徐茂公又出了一個主意,將「帥」字旗旗杆放下來,大家挨個去拜,如果誰能擺得起,就讓他做皇帝,說了也是奇怪,還就是輪到程咬金拜的時候,旗拽了起來,這下子,大家都服氣了,於是程咬金就愉快地做了皇帝。

從《說唐》的描述來看,程咬金能成為瓦崗寨的皇帝,成為眾英雄的主,是經過了層層考驗的,簡單來說,就是天選之子,別人都沒有這個資格做皇帝。但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了,為什麼被上天選中的不是秦瓊和單雄信呢?

要知道,無論是武功、能力還是影響力,這兩位都是頂尖的,根本不是程咬金所能相比的,但為何偏偏就是程咬金而不是其他任何人成了皇帝呢?這裡面是大有深意的。

首先,程咬金這個皇帝只是過家家,是過渡性質的,負責攪亂天下。在瓦崗寨眾英雄心目中,大家其實都不是做皇帝的料,而他們也沒有想過要做皇帝,他們想做的是滅隋然後輔佐明主打下新的天下,但是在天下初亂,各地起義還沒有興起的時候,誰也不知道明主在哪裡,誰適合做天下的明主。

因此大家只能先攪亂天下,讓各地起義紛紛起來,這個時候總會出現明主,到那個時候,就是擇明主的時候,而在這之前,眾位英雄既然要舉兵,就必須有個主子,即便是名義上的主子也行,反正是過渡性質的,等到明主出現,這個過渡皇帝就失去了作用,乖乖的退位。

《說唐》中,程咬金做了三年混世魔王,然後徐茂公掐指一算,就算到他們的新主李密出現了,然後程咬金退位給李密,但其實李密也不是真正的明主,徐茂公和魏徵都知道真正的明主是李世民,所以兩人曾不顧李密的吩咐放了被抓起來的李世民,這一下子惹怒了李密,李密訓斥了兩人,然後瓦崗寨就散了,大家各奔東西,徐茂公和魏徵就投奔了李世民。

因此,無論是程咬金還是李密,都是過渡性質的皇帝,尤其是程咬金,簡直就是過家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為了團結瓦崗寨眾英雄,只能讓程咬金來做這個皇帝。程咬金是一個什麼人呢,這從他自封混世魔王和徐茂公說他是冒失鬼中就可以看出來,他決沒有領導眾人的能力。也真是因為這個原因,眾人才讓程咬金做皇帝。

其次,程咬金在演義小說中能成為皇帝,實際上在歷史上是有跡可循的。翻開史籍,就會看到,在未立太子而先帝去世或者先帝懦弱無能,朝臣或者宦官有廢立皇帝的能力的時候,一般新君的選擇不外乎一種情況,即。要麼年幼且背後沒啥勢力,要麼低調且能力不突出,說白了,朝臣們再有選擇權的時候,都會選擇一個人來做傀儡皇帝。

程咬金的情況就類似於傀儡皇帝,他能力也好、影響力也好,在眾位英雄中都是中等偏下的,程咬金原本在家鄉販賣私鹽獲罪有了牢獄之災,結果遇到大赦天下被放了出來,出來後橫行鄉裡,人稱程老虎,不過這個老虎只有蠻力,就是一個大老粗,有點小聰明,但謀略完全沒有,他只會聽從他認為能力強於他的人,這樣的一個人成為皇帝其實是很好控制的。

程咬金為帝之後基本就是完全聽從徐茂公的,無論是什麼政令下來,都不是他自己設好的,而是眾位英雄尤其是徐茂公給出的建議,程咬金就像是一個擺設,但這個擺設能穩定軍心,能團結眾位英雄。在這一點上,秦瓊和單雄信是做不到的。

秦瓊外外號「小孟嘗」和「賽專諸」,在山東地界打抱不平,是人人稱頌的好漢,三教九流的朋友不少;單雄信是潞州二賢莊莊主,在山西地界那是坐地分贓的綠林好漢,是九省綠林瓢把子,在江湖上的影響力巨大,朋友無數。

按理來說,這樣的兩個人,應該在眾位英雄中比程咬金更有影響力,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追隨,其實不然,有道是一山難容二虎,秦瓊和單雄信確實在江湖上很有影響力,但當兩方勢力合在一起的時候,單雄信那邊的人會服氣秦瓊嗎?秦瓊這邊的人又會服氣單雄信嗎?不會的。

即便是秦瓊和單雄信,可以做好朋友,可以在一起共事,但若是讓一個領導另一個,恐怕誰也不會服氣誰,時間短了可能不會產生矛盾,但是時間一長,瓦崗寨一定會分裂為兩派,這對於起義是很不利的,因此無論是秦瓊還是單雄信都不是做皇帝的人選,還真就只能冒失鬼程咬金來和稀泥,他能力一般,大家縱然不服氣他但卻會團結在一起。

從這裡來說,程咬金並不是什麼天選之子,而是眾位英雄選擇了程咬金。當然這都是演義中的設點,在真正的歷史上,程咬金從未做過皇帝。

相關焦點

  • 瓦崗五虎將中,秦瓊、單雄信和王伯當的選擇不同,結局也大不同
    瓦崗寨也變成了金墉城,這對瓦崗來說算是一件好事,畢竟李密之前也是朝廷的魏國公,到了瓦崗寨也能立個章程,但是瓦崗眾人都是一些大英雄,自由慣了,也不服什麼管教,很難遵守一定的法度,這也為瓦崗寨後來的解散埋下了伏筆。
  • 李世民要殺單雄信,如果當時秦瓊為他求情,李世民會答應嗎?
    在民間流傳的隋唐演義小說中,「小孟嘗」秦瓊和「小關羽」單雄信是不可分割的生死之交,可為何在歷史上李世民要殺單雄信時,沒看見秦瓊站出來為單二哥求情?大業十二年,張須陀被瓦崗寨幹掉,秦瓊也沒有馬上投奔瓦崗寨,他是去投奔的隋將裴仁基,大業十三年,因裴仁基和洛陽王世充不和,投降了李密,秦瓊這才被迫上了瓦崗寨。也就是說,至少在大業十三年之前,秦瓊和單雄信是沒有任何交情的,即使遇上了,也是兩軍陣前的廝殺。
  • 秦瓊賣馬是什麼典故?歷史上的他真需要單雄信幫助?史書說用不著
    秦瓊離開二賢莊後,又遇到了王伯當,經過王伯當的牽線,秦瓊終於還是和單雄信結識了。知道了「小孟嘗」的實際情況,「小關羽」當然不會再放他離開,於是,秦瓊就留在了二賢莊養病,時間長達八個月,這麼長時間,足夠氣味相投的秦瓊和單雄信成為生死兄弟了,這就是秦瓊賣馬這句成語的典故來歷。
  • 李世民處死單雄信時,那麼多瓦崗寨舊部,為何只有李勣一人求情?
    這麼多前瓦崗寨的戰將當時都在李世民麾下,為何只有李勣肯幫單雄信求情?相信深受演義和電視劇影響的瓦崗寨粉絲們也不理解,好兄弟、講義氣的原則到哪去了?其實,當時在李世民麾下,也只有李勣夠資格也有義務為單雄信求情,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 借秦瓊押運糧草,處死了單雄信,假如秦瓊在場,他會出手相救嗎?
    武德二年,秦瓊、程咬金等人去了李唐。唐朝皇帝李淵安排他去秦王李世民家。李世民對他很客氣,直接授予馬軍所長一職,並跟著自己去看守長春皇宮。唐軍攻佔宋金剛後,李小基戰敗,許多唐將軍被俘。李世民派秦瓊帶兵,打敗在梅良川凱旋歸來的宋軍將領虞志功。
  • 李世民要斬殺單雄信,為何求情之人只有徐茂公,秦瓊等人呢?
    而當時,為何只有徐茂公一人向李世民求情,其他人卻裝聾作啞呢?下面,請聽小編為你細細道來。其實,不論是在影視劇裡,還是在小說裡,單雄信被描述成一個扶危救弱的綠林領袖,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上,單雄信並沒有這般完美。單雄信,曹州濟陰人,他自幼習武,力大無窮。當時,因隋煬帝暴政,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各地起義軍也紛紛崛起。
  • 瓦崗五虎將中的三員虎將被斬首示眾,為何秦瓊和程咬金得以富貴善終
    單雄信有飛將之名,武功肯定十分高強。單雄信跟翟讓是好朋友,翟讓剛剛舉兵反隋,單雄信就投奔翟讓了。單雄信是瓦崗軍元老派,資歷比秦瓊和程咬金要老得多。 王伯當也是瓦崗軍元老派,資歷跟單雄信差不多。翟讓的理想,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王伯當是有理想的人,他想成就一番開天闢地的偉業。王伯當跟翟讓越行越遠,最後投入了李密的蒲山公營。王伯當認為李密能成大事,就全力以赴支持李密。
  • 如果秦瓊沒有去押送糧草,他會為單雄信求情麼?
    秦瓊與程咬金關係比較好,因為程咬金的母親就是秦瓊的乾媽,不過和單雄信兩人根本是談不上關係有多好的,並且秦瓊是李唐的救命恩人,而單雄信則是仇人,兩個完全相反的角色,很難有什麼碰撞。後來單雄信投奔王世充之後,還曾幫助王世充打過李世民,當時李世民差點就被單雄信殺了,幸虧徐茂公及時趕到才勸住,換言之徐茂公與單雄信兩人關係是不錯的,曾經在瓦崗寨共事過一段時間,後來才因為現實原因分道揚鑣,如今各侍其主,在戰場上相見也是比較正常的。後來李世民為何要殺單雄信呢?
  • 秦瓊落難時,單雄信多次接濟,他被李世民處死時秦瓊為何見死不救
    然而,李世民要殺單雄信時,為何只有徐茂公一人替他求情,秦瓊和程咬金卻不管不問?大業九年,韋城翟讓逃到瓦崗,聚眾起義,反對隋朝的統治。有勇力、擅長使用馬槊的單雄信與徐世勣一起加入了起義大軍。翟讓在徐世勣的建議下,奪取了滎陽、梁郡,瓦崗勢力迅速壯大,而單雄信也因作戰有功,被提拔。同年,李密因幫助楊玄感反隋失敗,故投奔了瓦崗。
  • 單雄信被殺時大罵結拜的秦瓊等人,為何只喝程咬金的送行酒!
    單雄信死後,賈柳樓的46友以及瓦崗寨的英雄際會,成為了後人口口相傳的笑料。而每每談及這段歷史的時候,總會有人把桃園三結義拿來作比較。桃國三結義,彪炳千古、義薄雲天,瓦崗聚義,益字當頭,樹倒猢猻散。所以單雄信的結局有人同情,也有人嘲笑。
  • 瓦崗英雄中,第一大富豪是誰?此人看似不起眼,卻是秦瓊頭號金主
    看到「瓦崗英雄中,第一大富豪是誰?此人看似不起眼,卻是秦瓊頭號金主」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系列小說故事的朋友,能想到哪些人?首先我們要確定一個範圍,那就是這「富豪」的身份不能是小說中的各種王公貴胄,自然就不能將北平王羅藝之子,少保羅成算在其中,包括後來當上混世魔王的程咬金也不能算,通俗點說,就是在隋朝時期,沒有官場背景的人,誰才是最富有的呢?
  • 單雄信被殺後秦瓊為啥跟徐茂功斷絕來往?觀眾:徐老道打錯了算盤
    但是關於秦瓊和單雄信之間的關係,在老百姓心中有一個解不開的疙瘩:既然兩個人關係那麼好,單雄信被殺,秦瓊能救為什麼沒救?關於這件事,正史和民間有三種不同的說法。在列舉三種不同說法之前,我們要先說明為什麼只有秦瓊能救單雄信。
  • 秦瓊交友無數,是非恩怨難避免,最對不起的不是單雄信,而是此人
    看到「秦瓊交友無數,是非恩怨難避免,最對不起的不是單雄信,而是此人」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系列小說主線故事的朋友,會想到老樂本文要說的這個人是誰嗎?如果不是跟他恩怨糾葛很深的單雄信,還有誰呢?表弟羅成?秦叔寶似乎沒有什麼對不起他的。皂袍大將尉遲恭?雖說秦瓊年邁之時對尉遲恭有所不滿,但也談不上對不起二字吧?第一猛人羅士信?
  • 秦瓊為何惹上人命官司被發配充軍?看看單雄信背地裡做了什麼
    臨潼山,楊廣和宇文述及其子設下埋伏,準備殺死從這裡經過的李淵一家,而路過的捕快秦瓊救了李淵一命。說來也是巧合,等秦瓊離開之後,又有一人打馬從這經過,李淵以為是賊子去而復返,因此將那人給殺死了。這死的人就是單雄信的大哥,就是這麼戲劇性,秦瓊是李淵一家的恩人,而李淵則是單雄信的殺兄仇人,李淵又是將來建立大唐的開國皇帝。
  • 瓦崗不講義氣嗎?為何會說「寧飲桃園一碗酒,不焚瓦崗一支香」?
    一敬羊角哀左伯桃,二敬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三敬水滸梁山聚義,最後另外要敬半把香要敬瓦崗英豪。敬香可以理解,但是為什麼要敬瓦崗半把香呢?寧飲桃園一碗酒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大家都是知道的,雖然史實上並沒有記載這一段,但是千百年來依然被我們所傳頌。劉備作為大哥,一生以身作則,可以說劉備本身就是「仁義」的代名詞,即便是身居高位,劉備依然對自己的幾位結義兄弟待之以誠,不可謂不感人。
  • 李世民處死單雄信,為何只有徐茂公來為他求情?正史演義說法不同
    單雄信和徐茂公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人物,徐茂公也就是徐世勣,他和單雄信是一對好兄弟,兩人曾一起投奔瓦崗之主翟讓,後來,翟讓被李密設計殺害,他們倆又轉投到李密帳下效力。不久後,李密被王世充擊敗,單雄信和徐世勣分道揚鑣,單雄信投靠了王世充,徐世勣則投到了李世民帳下。
  • 單雄信轉世殺了許多昔日兄弟,為何放過程咬金?單雄信:他夠兄弟
    之所以稱其為《羅單鬥》是因為書中有一條主線是以羅成和單雄信的矛盾為主,也就是所謂的「青龍鬥白虎」,其中單雄信傳說就是青龍星轉世,而羅成就是白虎星轉世,但是在他們第一次轉世中,單雄信等於被羅成所殺!第一次轉世,青龍星單雄信,白虎星羅成!
  • 單雄信之死:對朋友寒透了心
    而單雄信和所有人都不一樣,當群雄逐鹿已近尾聲,大唐一統的趨勢已無法阻擋,所有的朋友都已在李世民的麾下效力,他還在苦苦地反抗,鬥爭,儘管已是螳臂當車,他還是義無反顧,當把李世民最後一點求賢的耐心耗盡,等待他的只能是慷慨赴死。 有人可能立刻就會反駁我,說單雄信之所以不降,是因為他的親哥哥被李淵一箭射死,殺兄之仇才決定著單雄信的態度和選擇。
  • 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
    翟讓越獄,跑到了瓦崗。瓦崗是黃河東南岸的一處山崗,與大運河的通濟渠、永濟渠河段相鄰,地處交通要道。此地沙丘起伏、灌木叢生,在此建城,易守難攻。大業七年(611年),翟讓在瓦崗屯兵起事,將黃河兩岸的無產者聯合起來。翟讓振臂一呼,他的同鄉單雄信和徐世勣先後率人來投,隨後山西的王伯當也慕名而來。
  • 單雄信之死
    「單雄信,曹州濟陰人。與翟讓友善。能馬上用槍,密軍中號"飛將"。偃師敗,降世充,為大將。秦王圍東都,雄信拒戰,槍幾及王,徐世勣呵之曰:"秦王也!"遂退。後東都平,斬洛渚上。」(《新唐書·列傳第九》) 文字極簡,有三處值得關注: 其一,「與翟讓友善。」翟讓是瓦崗軍早期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