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雄信之死

2021-02-23 青崖匯

單雄信是隋末唐初的一員猛將,勇武過人,豪俠仗義。更因與李唐結怨,寧死不屈,為他的英雄身份塗抹上一層足夠悲壯的色彩。

 

但這是小說戲曲裡的人物形象,與正史中的記載有很大反差。

 

「單雄信,曹州濟陰人。與翟讓友善。能馬上用槍,密軍中號"飛將"。偃師敗,降世充,為大將。秦王圍東都,雄信拒戰,槍幾及王,徐世勣呵之曰:"秦王也!"遂退。後東都平,斬洛渚上。」(《新唐書·列傳第九》)

 文字極簡,有三處值得關注:

 

其一,「與翟讓友善。」翟讓是瓦崗軍早期首領。單雄信、徐世勣和翟讓是同鄉,單、徐二人少年時就一起投奔了翟讓。三人既為同道,又是同鄉,關係自然不一般。但是,翟讓後來被李密取代,李密擔心位子不穩,在一次宴席上殺害了翟讓,混亂中徐世勣也身受重傷。那麼,當時單雄信又是什麼樣呢?

 

「單雄信等頓首求哀,密並釋而慰諭之。」(《舊唐書·列傳第三》)

又是磕頭,又是哀求,且不要說為朋友兩肋插刀了,就這一副嚇破膽的慫樣,哪裡有半點大義凜然的英雄豪俠之氣?

 

其二,「偃師敗,降世充。」瓦崗軍與洛陽王世充的偃師之戰,李密被打敗。單雄信馬上就投降了王世充,被封為大將軍。徐世勣則投奔了李唐。王世充是什麼人?當時秦瓊、程咬金也被俘虜,程咬金的評價是:

 

「王公器度淺狹而多妄語,好為咒誓,此乃老巫嫗耳,豈撥亂之主乎!」(《資治通鑑·唐紀三》)

秦、程二人看透了王世充格局狹小,成不了氣候,暫時投降後,很快就找機會另尋明主,投奔了李唐。而單雄信看不到這一點,死抱著王世充的大腿。到最後瓦崗英雄都走光了,只剩下單雄信一人,可見其嚴重缺乏政治判斷力,不分對錯,實實一莽夫耳。

其三,「後東都平,斬洛渚上。」 王世充與李唐在洛陽決戰,最終被擊潰,全軍投降,單雄信被處死。臨死前,他的好朋友徐世勣曾向李世民求情,願拿自己的官位換單雄信一命,被拒絕。「上不許」,李世民的態度非常乾脆。

 

「雄信曰:我固知汝不辦事!」(《資治通鑑·唐紀五》)

我早就知道你辦不成這個事,這是單雄信臨死前對老朋友說的話。倒是沒有責備的意思,但依然能聽得出來,他起初是抱有幻想的,是希望李世民饒他一命的,最起碼不存在慷慨赴死、豪氣幹雲這樣的情節


 隋末唐初是個充滿血腥和殺戮的動亂年代,「忠臣不事二主」只能是一種苛求。徐世勣、秦瓊、程咬金等瓦崗英雄轉投李唐後,最終都成了李世民倚重的功臣。但對於單雄信來說,重要的不在於他前後換了三個主子,第四個想換未遂,而是說他轉變得過於輕浮,不辨是非義利。

先是向殺了自己好朋友的李密磕頭求饒,李密戰敗後馬上投靠敵人王世充,王世充兵敗後又想託關係投降李世民。除了政治上的不可靠,這種見風使舵的性格,也是不為李世民所容的重要原因。

李世民作為一代明主,他看人還是比較準的。

相關焦點

  • 單雄信之死:對朋友寒透了心
    而單雄信和所有人都不一樣,當群雄逐鹿已近尾聲,大唐一統的趨勢已無法阻擋,所有的朋友都已在李世民的麾下效力,他還在苦苦地反抗,鬥爭,儘管已是螳臂當車,他還是義無反顧,當把李世民最後一點求賢的耐心耗盡,等待他的只能是慷慨赴死。 有人可能立刻就會反駁我,說單雄信之所以不降,是因為他的親哥哥被李淵一箭射死,殺兄之仇才決定著單雄信的態度和選擇。
  • 單雄信傳
    適逢長假,筆者搜集各處史料,糅合成篇,成《單雄信傳》,聊以自娛。 (電視劇《隋唐英雄傳》中的單雄信)單雄信者,曹州人也。少驍健,尤能馬上用槍。與同郡韋城翟讓相友善。初,翟讓為東都法曹,坐事當斬。後得脫,遂亡命於瓦崗為群盜,單雄信聚少年往從之。隋煬帝大業十三年(公元六一七年)二月,李密拔興洛倉,隋越王楊侗遣將劉長恭、房崱討密。
  • 從單雄信說起
    單雄信舞臺形象小時候喜歡看《隋唐演義》,還有關於隋唐英雄的民間傳說,很喜歡單雄信這個人物,一個是忠,一個是義,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 李世民為什麼執意要殺死單雄信?說好的求賢若渴呢?
    第一次記載於在《舊唐書》中:雄信出軍拒戰,援槍而至,幾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恐,遂退,太宗由是獲免。單雄信武藝高強,尤其擅使馬槊,也就是騎馬時用一種類似長槍的武器進行殺敵。他對李世民緊追不捨,並且差點把李世民給當場刺殺。
  • 為何單雄信臨死前只喝了程咬金的酒,這竟然揭示了人性的醜惡?
    這句話也就是從單雄信這裡悟出來的,據說單雄信在被李世民處死前,拒絕了瓦崗寨大部分兄弟的送行酒,唯獨接受了程咬金的送行酒,這又是為何? 單雄信與李家恩怨 這事還得從單雄信和李世民之間的恩恩怨怨說起,不僅如此,單雄信和李世民的老爸李淵也有過節,這應該是單雄信被殺最直接的原因。
  • 單雄信轉世殺了許多昔日兄弟,為何放過程咬金?單雄信:他夠兄弟
    之所以稱其為《羅單鬥》是因為書中有一條主線是以羅成和單雄信的矛盾為主,也就是所謂的「青龍鬥白虎」,其中單雄信傳說就是青龍星轉世,而羅成就是白虎星轉世,但是在他們第一次轉世中,單雄信等於被羅成所殺!第一次轉世,青龍星單雄信,白虎星羅成!
  • 徐世勣割自己肉給單雄信吃,秦瓊面露難色,程咬金:你還蒙在鼓裡
    秦瓊明白這是單雄信故意給他難看,責怪他不夠朋友,他隨即下令:全軍在城北紮營,沒有我的命令,不許向洛陽城前進一步。洛陽城打探消息的人將秦瓊在城北紮營匯報給王世充和單雄信,單雄信哈哈大笑,說:「秦二哥,我看你也沒臉進我的洛陽城」。王世充心如火燎,讓單雄信快想退敵之策,單雄信說:「大哥放心,明天我就去闖唐營」。
  • 李世民處死單雄信時,那麼多瓦崗寨舊部,為何只有李勣一人求情?
    演義中的賈家樓四十六人結拜是虛構的,歷史上,只有單雄信和李勣恐怕是真的。而演義中和單雄信同樣是生死兄弟的程咬金、秦瓊、羅士信等人,在真實歷史中,都和單雄信沒有太好的交情。,出面阻止單雄信動手的就是李勣:太宗圍逼東都,雄信出軍拒戰,援槍而至,幾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
  • 李世民處死單雄信,為何只有徐茂公來為他求情?正史演義說法不同
    單雄信和徐茂公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人物,徐茂公也就是徐世勣,他和單雄信是一對好兄弟,兩人曾一起投奔瓦崗之主翟讓,後來,翟讓被李密設計殺害,他們倆又轉投到李密帳下效力。不久後,李密被王世充擊敗,單雄信和徐世勣分道揚鑣,單雄信投靠了王世充,徐世勣則投到了李世民帳下。
  • 李世民要斬殺單雄信,為何求情之人只有徐茂公,秦瓊等人呢?
    熟知隋唐歷史的人,一定會知道單雄信這個人。單雄信是隋唐時期的一員猛將,被人稱為「飛將軍」,他甚至有兩次差點要了李世民的命。公元621年,李世民在牢虎關之戰裡,大敗竇建德。洛陽軍閥王世充無奈之下,率眾投降於李世民,李世民放過了王世充,卻斬殺了其帳下的單雄信。
  • 李世民一生惜才,卻為何單單處死單雄信
    隋末唐初,有一位著名的大將,被稱為猛將,一生為國徵戰沙場,但凡他參與的戰役,無往不勝,他就是單雄信,作為五虎之首,他武藝雙全,人們都稱他為飛將。在大家眼中,李世民是一位愛才惜才的人,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在眾多皇子中脫穎而出,打下江山。
  • 看看單雄信背地裡做了什麼
    這死的人就是單雄信的大哥,就是這麼戲劇性,秦瓊是李淵一家的恩人,而李淵則是單雄信的殺兄仇人,李淵又是將來建立大唐的開國皇帝。有這樣的背景,秦瓊和單雄信之間無論再怎麼惺惺相惜,他們的關係都無法擺脫悲劇結局。況且兩人的初相識也的確不怎麼愉快,至少當時的關係並不對等。
  • 單雄信被殺時大罵結拜的秦瓊等人,為何只喝程咬金的送行酒!
    單雄信死後,賈柳樓的46友以及瓦崗寨的英雄際會,成為了後人口口相傳的笑料。而每每談及這段歷史的時候,總會有人把桃園三結義拿來作比較。桃國三結義,彪炳千古、義薄雲天,瓦崗聚義,益字當頭,樹倒猢猻散。所以單雄信的結局有人同情,也有人嘲笑。
  • 說唐小說中的蓋蘇文和單雄信還有些前世今生的關係?
    蓋蘇文和薛仁貴都是智勇之人,而他們卻又是天生相剋之人。據傳薛仁貴是白虎星轉世,蓋蘇文是青龍星轉世,青龍白虎本身就相對的。當然在隋唐小說中,薛仁貴和蓋蘇文都是白虎青龍二轉世。第一世的白虎星是羅成,第一世的青龍星是單雄信。單雄信對朋友仗義,但後來卻都離他而去,他恨那些兄弟,所以他說來世一定要殺了他們報仇。
  • 歷史上的他真需要單雄信幫助?史書說用不著
    小說和歷史的差距相當大,歷史上的秦瓊沒有落魄到需要賣馬的地步,他和單雄信也沒有那麼好的交情,兩人或許相識,畢竟都曾在瓦崗寨待過,但別說生死之交了,能坐在一起喝酒聊天的可能性都不太大,為何如此,看如下分析。
  • 單雄信被殺時,大罵結拜的秦瓊等人,為何唯獨沒罵程咬金?
    所以單雄信跟秦瓊、程咬金等人的關係,其實還是非常不錯的。可是後來瓦崗寨成了李密的天下,導致英雄們分道揚鑣。其中單雄信投靠了王世充,而秦瓊、程咬金等人則投靠了李世民。單雄信難道不知道王世充是個不可成大事的人嗎?他當然也知道,但是他沒有辦法,他是不可能投降李世民的。
  • 如果秦瓊沒有去押送糧草,他會為單雄信求情麼?
    有人好奇,要是當初李世民殺單雄信時,沒有讓秦瓊去運糧草,他會不會為單雄信求情呢?秦瓊與單雄信的關係秦瓊這個人天生神力,並且為人聰明,所以一出道就有很多人爭搶他,不過在秦瓊的整個人生生涯中,與單雄信的接觸是比較少的,在《隋唐演義》等小說中,說秦瓊與單雄信關係特別鐵,因為單雄信曾經救過秦瓊一命,實際上這些都是不存在的。
  • 英超《隋唐英雄傳》3:綠林總魁首單雄信,門徒天下南安普頓
    單雄信,隋唐第十八條好漢。雖然排名第十八位,但這在隋唐英雄輩出的時代裡,已經算是頂尖人物了。單雄信手持金釘棗陽槊,胯下烏青馬,匯聚英雄於二賢莊,天下好漢無人不給面子。一說單雄信惜英雄,秦瓊確實有足夠的光環能夠讓單雄信拜服;另一說就是單雄信的領導能力實在太差,作為總舵主你怎麼能放著大事(尤俊達劫皇綱)不管反而去為了自己舒服(與秦瓊結拜)投入過多精力?其實,翻看單雄信的一生,大多數人都會對他有這樣的感覺:悲劇人生。他的人生巔峰並非在瓦崗更不是在王世充手下擔綱絕對主力,他的人生巔峰在結識秦瓊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走下坡路。
  • 為何程咬金會成為瓦崗寨的皇帝,而秦瓊和單雄信卻不能?
    從《說唐》的描述來看,程咬金能成為瓦崗寨的皇帝,成為眾英雄的主,是經過了層層考驗的,簡單來說,就是天選之子,別人都沒有這個資格做皇帝。但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了,為什麼被上天選中的不是秦瓊和單雄信呢?在這一點上,秦瓊和單雄信是做不到的。秦瓊外外號「小孟嘗」和「賽專諸」,在山東地界打抱不平,是人人稱頌的好漢,三教九流的朋友不少;單雄信是潞州二賢莊莊主,在山西地界那是坐地分贓的綠林好漢,是九省綠林瓢把子,在江湖上的影響力巨大,朋友無數。
  • 單雄信被殺後秦瓊為啥跟徐茂功斷絕來往?觀眾:徐老道打錯了算盤
    但是關於秦瓊和單雄信之間的關係,在老百姓心中有一個解不開的疙瘩:既然兩個人關係那麼好,單雄信被殺,秦瓊能救為什麼沒救?關於這件事,正史和民間有三種不同的說法。在列舉三種不同說法之前,我們要先說明為什麼只有秦瓊能救單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