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情與婚姻的春秋裡。有為愛與夢想遠走天涯的瀟灑與恣意,也有為油鹽柴米奔波的勞碌與瑣碎,還有撫育孩子的艱辛與甜蜜……
做媽媽的,在孩子早年時的責任尤其深重,哺乳孩子的那段時光,孩子更是與媽媽寸步難離。一邊全職工作,一邊照顧孩子的媽媽就像「兩頭燒的蠟燭」,累得人仰馬翻,也難免顧此失彼。且還得請家裡老人過來同住,以幫助帶娃,帶娃是一件辛勞之事,怎忍得操勞一生,理應安享晚年的老人再沒日沒夜地幫你帶娃?且兩代人之間難免有代溝,不論理念是否一致,調和兩代人的生活習慣就平添一樁新功課。養育孩子是父母的義務,不是老人家的。兩代人之間,最好能保持一碗湯的距離,關係反倒更加融洽美好。而如果請保姆帶娃,不僅經濟負擔增加,且是否能找到稱心如意的人,也是一件煩心事。好吧,索性離職,當起全職媽媽,其工作量比上班時翻了三倍,全職媽媽全年無休、沒日沒夜地陪伴與照顧孩子,且孩子在一點一點長大,哪有立竿見影的工作成果,也沒有工資與獎金,缺乏服務社會、自我實現之機,這其中的辛酸苦楚,難以說盡,只有親身體驗者,才能懂得其中滋味。所以,對於全職媽媽而言,如果缺乏家庭的核心拍檔——丈夫的協作與支持,媽媽難免身心疲憊、怨聲載道,難以為繼。媽媽如果失去了寧和的心境,孩子如何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所以,丈夫的理解與支持,是全職媽媽的堅實後盾。丈夫在業餘時間,多參與家庭的養育工程,偶爾還可以與妻子換位,獨自帶一天孩子,這不僅能幫助丈夫更加理解全職媽媽的工作內容與工作強度,也能增進夫妻及親子關係。
而全職媽媽如想保有寧和的心境,不僅要獲得丈夫的大力支持,自身也需要合理地安排時間,不斷調整生活節奏。
無論是去咖啡館靜靜發呆,還是去書店看看書,都是一种放松與調劑,享有張弛有度的生活,才能心境寧和,給孩子以會心的微笑。
不管處於人生的任何階段,都應該對世界保持好奇與熱情,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不斷探索與學習,如果你不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如何要求孩子做到?
沒有健康的體魄,全職媽媽如何應付得了日常操持家務與全天候帶娃的辛勞?何況,孩子也需要從小鍛鍊身體。身體健康,是幸福的基礎。每天清晨,帶孩子去花園、去海邊,散散步、跑跑步,周末,帶孩子登登山。在路上還可以跟孩子講個故事,學幾個單詞,唱一首古詩。健身與學習的同時,還可以和孩子一同享受大自然的滋養。
全職媽媽也應該承擔起服務社會的責任,在照顧好自己的「小家」之餘,關心與服務社會這個「大家」,這方孩子們將展翅的廣闊天空。這個時代,關起門來做一個好媽媽是不夠的,自善與惠人是當代人的使命,你也不例外。這個世界怎麼樣,與我們每個人都相關,與孩子們的未來更加息息相關。讓孩子成為一個能為世界的改善做貢獻的人,身教勝於言傳,從我們自身做起,世界在冥冥之中,自有一股永恆之力。若向永恆的力量敞開自己,我們將衝破自我的樊籠,活出「大我」來。
「純潔與良好的行為、可嘉與適當的操守能夠促進世界的改善。」
——巴哈歐拉
全職媽媽完全可以利用帶娃間隙的零碎時間,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兼職。這不僅能幫助自身與社會接軌,也能不斷提升工作能力。
感謝馬尾巴爸爸這位愛侶、拍檔、摯友與我風雨同行。我才可以試著去探索一條有望平衡各方關係、泛著曦光的道路,一邊撫育孩子一邊做服務,一邊操持家務一邊做兼職,一邊融入煙火人生一邊馳騁夢土學海……
今天我放假,娃爸獨自帶兩娃。這是長久以來,我收到的最貼心的禮物。
這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用什麼方式養育孩子,全職還是兼職,抑或其他方式,都無優劣之分,說到底,這只是個人揀選的意義。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