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 綜合報導
2020-07-16 12:49 來源:澎湃新聞
2009年,網絡上的一組老照片將眾人帶回了五六十年代的紐約、芝加哥街頭,它們構圖精緻,光影到位,描繪了一個詩意又爵士的街頭。網絡上對攝影師的信息一無所獲,直到最初的發現者——房地產經紀,同時還是歷史學家John Maloof又找到了一整個過期舊倉庫,那裡堆滿了這位叫做Vivian Maier攝影師的作品和收藏品。
在蛛絲馬跡中,人們尋找著她的攝影從何而來。少年時代,她跟母親在法國短暫生活過,一起生活的還有法國女攝影師Jeanne Bertrand。應該就是那個時候,讓Vivian Maier對攝影有了興趣。歐洲生活之後,她和母親一起回到紐約——這構成了人們對她形象的揣測:她在這裡出生,總操著一口法語腔調,擁有幾個化名,總是穿著寬鬆的大衣或襯衫遮掩身形,脖子上總掛著一臺相機,踏著大幅的步伐走在街道上。50年代開始,一個以保姆一職維生的攝影師。
她究竟是誰?
Vivian Maier作品。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有人曾問起她的職業,她也只是神秘兮兮地說,「我可能是個間諜」。而被她帶大的小孩回憶說,小時候常常被Vivian帶到街上,而她永遠都在拍照。沒有人知道她在拍什麼,也沒有看過她的照片。她把自己的浴室改裝成暗房,裝了額外的門鎖,不讓任何人進入。Vivian生活在僱主家中,默默無聞做著保姆的工作,她為什麼不發表自己作品,至今依然是一個謎。
Vivian Maier作品Vivian Maier作品Vivian Maier作品Vivian Maier作品Vivian Maier作品Vivian Maier作品Vivian Maier作品Vivian Maier作品Vivian Maier作品Vivian Maier作品Vivian Maier作品人們對Vivian Maier充滿了好奇。
網友在豆瓣上評論:「如果一個女人,沒有家庭、沒有愛情、沒有孩子,甚至鮮有親人和朋友,她可以不至於崩塌的度過這一生嗎?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除非,她有信仰,或類似於信仰的愛,或類似於愛一樣讓她著迷的東西。對薇薇安•邁爾來說,這個東西,是攝影。」
但顯然,目前還沒有人能真正地回答這些問題,所有的一切在影像中顯露出來,任憑猜測。但我們不只能看見過去的美國都會生活,也會看見鏡頭後的那雙眼睛。在眾人習以為常的生活中,Vivian Maier在喧囂中隱藏自己,又以假裝不經意地暴露存在,以她獨有的視角記錄了人類的悲劇和愉悅溫暖的時刻。
2009年,Vivian Maier獨自死於芝加哥的公寓裡,她以保姆身份養大的三個孩子,幫她處理了後事。2010年,她的作品被John Maloof衝印出來,在各大畫廊展出了,驚豔了世界。
Vivian Maier彩色攝影作品Vivian Maier彩色攝影作品Vivian Maier彩色攝影作品Vivian Maier彩色攝影作品Vivian Maier彩色攝影作品。Vivian Maier彩色攝影作品。此次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展出的113件作品包含105件照片、4部超8毫米短片、4件印樣,作品以「Street Photographer」街頭攝影數量最多,其次為「Self-Portraits」以及彩色攝影。
早期衝印相片十分昂貴,攝影師會在衝印前,將底片製成印樣提前預覽,再從中挑選滿意的照片。對攝影師而言,印樣十分私密,不僅透露了拍攝習慣、思考邏輯,也紀錄了完整的攝影過程。
通過觀察她留下的底片印樣,可以知道她並非使用一直連拍的技術,對於一個拍攝對象,她最多只拍攝兩到三張。可見她早已熟練掌握拍攝的技術,並且對於自己的拍攝很有自信。到了70年代,她開始用徠卡相機拍攝彩色膠捲,但數量明顯減少,之後她也突然停止了創作。
「V.M. 薇薇安・邁爾攝影展」以攝影師的名字縮寫作為代號,現場布展以街道作為設計概念,開放式空間讓觀眾能夠自由穿梭其中,按照自己步調欣賞作品,而觀眾在來回走動同時,也成為街道上那個瞬間的風景。
展覽現場外景。展覽現場。展覽現場展覽現場,Vivian Maier的相機展覽現場展場大致上分為6大區。第1區入門走道,透過投影重現Vivian Maier作品中美國50至70年代的街頭景色,第2區為經典的「Street Photographer」街頭攝影,第3區則是自拍肖像系列「Self-Portraits」,第4區可見「Color Photographs」彩色攝影。主辦單位於第5區規劃大事年表,補充標示她生平幾個重要的時間點,讓觀眾感受到Vivian Maier對於攝影的熱愛。最後第6區播放Vivian Maier曾帶著照顧的小孩,於下課後採草莓時所拍攝的影片,她曾經照顧的Gensburg三兄弟表示,此時應是她最快樂的時光,死後他們也將她的骨灰撒在當地。
整個展區以Vivian Maier一生為線索,動線最終指向她人生的終點和展覽的結束。
展覽現場。「Maier是一個怪人。世界上少的是Maier這樣天才的畸人,多的是像我這樣俗氣的常人。好故事的視角經常是怪人和小孩兒,他們能看見月球的暗面,好的攝影也是這樣,打碎生活的瑣碎和庸常,看見內核裡所有不堪的美麗。可是那是一件非常、非常孤獨的事情,到再大的人群中去,都是隔著的一個人。Maier一個人,一千多卷膠捲,是多麼巨大的孤獨。
那些照片真好啊,可是即使Maier現在活著,即使她在我身邊,我可能也只會像紀錄片裡面那些常人一樣困惑,她為什麼從來都不告訴我呢?如果知道的話,如果知道的話……」網友鈣美麗評論說。
而我們甚至不知道Vivian Maier是否介意自己被叫做「薇薇安•邁爾」。
展出時間:2020年7月4日~2020年9月6日
(周一至周四 11:00-18:00 周五至周日 11:00-19:00)
展出地址:臺北松山文創園區1號倉庫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Vivian Maier,街頭攝影,美國,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