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覽|Vivian Maier臺北展:她究竟是誰?

2020-12-24 澎湃新聞

看展覽|Vivian Maier臺北展:她究竟是誰?

澎湃新聞 綜合報導

2020-07-16 12:49 來源:澎湃新聞

2009年,網絡上的一組老照片將眾人帶回了五六十年代的紐約、芝加哥街頭,它們構圖精緻,光影到位,描繪了一個詩意又爵士的街頭。網絡上對攝影師的信息一無所獲,直到最初的發現者——房地產經紀,同時還是歷史學家John Maloof又找到了一整個過期舊倉庫,那裡堆滿了這位叫做Vivian Maier攝影師的作品和收藏品。

在蛛絲馬跡中,人們尋找著她的攝影從何而來。少年時代,她跟母親在法國短暫生活過,一起生活的還有法國女攝影師Jeanne Bertrand。應該就是那個時候,讓Vivian Maier對攝影有了興趣。歐洲生活之後,她和母親一起回到紐約——這構成了人們對她形象的揣測:她在這裡出生,總操著一口法語腔調,擁有幾個化名,總是穿著寬鬆的大衣或襯衫遮掩身形,脖子上總掛著一臺相機,踏著大幅的步伐走在街道上。50年代開始,一個以保姆一職維生的攝影師。

她究竟是誰?

Vivian Maier作品。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有人曾問起她的職業,她也只是神秘兮兮地說,「我可能是個間諜」。而被她帶大的小孩回憶說,小時候常常被Vivian帶到街上,而她永遠都在拍照。沒有人知道她在拍什麼,也沒有看過她的照片。她把自己的浴室改裝成暗房,裝了額外的門鎖,不讓任何人進入。Vivian生活在僱主家中,默默無聞做著保姆的工作,她為什麼不發表自己作品,至今依然是一個謎。

Vivian Maier作品

Vivian Maier作品

Vivian Maier作品

Vivian Maier作品Vivian Maier作品

Vivian Maier作品

Vivian Maier作品

Vivian Maier作品

Vivian Maier作品

Vivian Maier作品

Vivian Maier作品

人們對Vivian Maier充滿了好奇。

網友在豆瓣上評論:「如果一個女人,沒有家庭、沒有愛情、沒有孩子,甚至鮮有親人和朋友,她可以不至於崩塌的度過這一生嗎?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除非,她有信仰,或類似於信仰的愛,或類似於愛一樣讓她著迷的東西。對薇薇安•邁爾來說,這個東西,是攝影。」

但顯然,目前還沒有人能真正地回答這些問題,所有的一切在影像中顯露出來,任憑猜測。但我們不只能看見過去的美國都會生活,也會看見鏡頭後的那雙眼睛。在眾人習以為常的生活中,Vivian Maier在喧囂中隱藏自己,又以假裝不經意地暴露存在,以她獨有的視角記錄了人類的悲劇和愉悅溫暖的時刻。

2009年,Vivian Maier獨自死於芝加哥的公寓裡,她以保姆身份養大的三個孩子,幫她處理了後事。2010年,她的作品被John Maloof衝印出來,在各大畫廊展出了,驚豔了世界。

Vivian Maier彩色攝影作品

Vivian Maier彩色攝影作品

Vivian Maier彩色攝影作品

Vivian Maier彩色攝影作品

Vivian Maier彩色攝影作品。

Vivian Maier彩色攝影作品。

此次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展出的113件作品包含105件照片、4部超8毫米短片、4件印樣,作品以「Street Photographer」街頭攝影數量最多,其次為「Self-Portraits」以及彩色攝影。

早期衝印相片十分昂貴,攝影師會在衝印前,將底片製成印樣提前預覽,再從中挑選滿意的照片。對攝影師而言,印樣十分私密,不僅透露了拍攝習慣、思考邏輯,也紀錄了完整的攝影過程。

通過觀察她留下的底片印樣,可以知道她並非使用一直連拍的技術,對於一個拍攝對象,她最多只拍攝兩到三張。可見她早已熟練掌握拍攝的技術,並且對於自己的拍攝很有自信。到了70年代,她開始用徠卡相機拍攝彩色膠捲,但數量明顯減少,之後她也突然停止了創作。

「V.M. 薇薇安・邁爾攝影展」以攝影師的名字縮寫作為代號,現場布展以街道作為設計概念,開放式空間讓觀眾能夠自由穿梭其中,按照自己步調欣賞作品,而觀眾在來回走動同時,也成為街道上那個瞬間的風景。

展覽現場外景。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Vivian Maier的相機展覽現場

展場大致上分為6大區。第1區入門走道,透過投影重現Vivian Maier作品中美國50至70年代的街頭景色,第2區為經典的「Street Photographer」街頭攝影,第3區則是自拍肖像系列「Self-Portraits」,第4區可見「Color Photographs」彩色攝影。主辦單位於第5區規劃大事年表,補充標示她生平幾個重要的時間點,讓觀眾感受到Vivian Maier對於攝影的熱愛。最後第6區播放Vivian Maier曾帶著照顧的小孩,於下課後採草莓時所拍攝的影片,她曾經照顧的Gensburg三兄弟表示,此時應是她最快樂的時光,死後他們也將她的骨灰撒在當地。

整個展區以Vivian Maier一生為線索,動線最終指向她人生的終點和展覽的結束。

展覽現場。

「Maier是一個怪人。世界上少的是Maier這樣天才的畸人,多的是像我這樣俗氣的常人。好故事的視角經常是怪人和小孩兒,他們能看見月球的暗面,好的攝影也是這樣,打碎生活的瑣碎和庸常,看見內核裡所有不堪的美麗。可是那是一件非常、非常孤獨的事情,到再大的人群中去,都是隔著的一個人。Maier一個人,一千多卷膠捲,是多麼巨大的孤獨。

那些照片真好啊,可是即使Maier現在活著,即使她在我身邊,我可能也只會像紀錄片裡面那些常人一樣困惑,她為什麼從來都不告訴我呢?如果知道的話,如果知道的話……」網友鈣美麗評論說。

而我們甚至不知道Vivian Maier是否介意自己被叫做「薇薇安•邁爾」。

展出時間:

2020年7月4日~2020年9月6日

(周一至周四 11:00-18:00 周五至周日 11:00-19:00)

展出地址:

臺北松山文創園區1號倉庫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Vivian Maier,街頭攝影,美國,攝影師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保姆攝影師Vivian Maier 教我的事
    有關Vivian Maier的生平,Wikipedia 上有詳細的介紹。從Vivian Maier 身上得到了一些對於街頭攝影的啟發。融入人群,保持自信如果有看過Vivian Maier 的紀錄片,會發現她是位很低調神秘的女子,很平凡,在路上經過你可能不會多看她一眼。但看她的作品會發現Vivian 離拍攝對象都很近。
  • 攝影界的梵谷:Vivian Maier的神秘一生
    1973年攝於芝加哥但是她的作品觸動了太多的人,大家都在問:薇薇安到底是誰?她為什麼不將自己的作品公諸於世?又是為什麼甘願做一輩子的保姆?我會因為一門課的作業去攝影、會為了一場展覽去攝影、也會為了一個喜歡的相機或者沒試過的膠片去攝影。但是薇薇安不會。對於薇薇安來說,攝影就像是吃飯、睡覺和呼吸一樣,是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她不是為了任何事情而攝影,這僅僅是她看待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就像我們通過媒體、老師或者是書籍了解世界一樣,薇薇安通過她的鏡頭了解這個世界。
  • 沒錯,我們都是 Vivian Maier 的模仿者!
    北京國際攝影周近期吸引不少人移步看展,毫無疑問, 展覽《 Vivian Maier 的瞬間 》是此次活動最吸引人的部分之一。Vivian 很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女保姆,但其影響力顯然不止步於此。
  • Vivian Maier 薇薇安· 梅耶
    薇薇安不太願意提起自己的過去,誰也不知她怎麼會來芝加哥做保姆。但薇薇安很直爽,從不隱瞞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尤其喜歡對政治和電影發表評論。根斯堡太太南希印象中薇薇安對做保姆興趣不大,只是她不知道還可以做其它什麼。根斯堡太太覺得薇薇安是很有品位有教養的女士,而且看上去像法國人。
  • 義大利的 Vivian Maier
    當今談及美國街頭攝影,你可能最先想到的是Vivian Maier這個名字。▲Ulisse Bezzi 作品Bezzi通過攝影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感受,看他的照片不難發現他內心的細膩,以及對這片他生活的土地與人們的深厚情感。「我感覺我需要拍一些照片,我不知如何去表達這種需求。」
  • 文藝迷看過來! 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年5大展覽亮相
    (圖/臺北故宮博物院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故宮博物院最新公布2020南北院展覽檔期,從人氣國寶、書畫名品、明清宮廷藏書、盛清琺瑯彩瓷,到蒙藏四大活佛、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等宗教特展,五大展覽內容縱跨歷代,橫越東西,精採可期。
  • 臺北故宮2020年展覽計劃
    其中有深受觀眾喜愛的系列展覽《巨幅名畫》《受贈名畫展》等,也有新晉推出的《國寶聚焦》《她——女性形象與才藝》等專題展覽,新的一年,具體有哪些值得期待展覽?讓我們先賭為快吧!01巨幅名畫展期:2020年1月1日~2020年3月25日地點:北部院區
  • 臺北電腦展延期,春季改為夏季,計劃舉辦線上展覽
    3 月 24 日, Computex 臺北電腦展主辦方表示,基於維護參展廠商及參觀者的健康與安全,原定於今年 6 月 2 日至 6 日舉辦的 Computex 2020 將改為 9 月 28 日至 30 日。
  • 臺北真文青散步指南:買鑄字、看展覽、做豬皮手工
    坦白說,這不是你來到臺北一定要去的地方,連看書都在kindle上看的時代,這樣沒落的產業並不能吸引每一個人的目光。但如果你想要探究臺北城的文創積澱,這裡想必會有你要的答案。看展的一個細節讓人很是難忘,那天有一個書籍相關的展覽,門口的志願者是一位老奶奶,她告訴我,因為這裡展出的書本都可以觸摸及閱讀,所以請先洗手消毒,再觀展。
  • 臺北故宮公布2020年展覽計劃!
    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公布其2020年度臨時展覽名錄。其中有深受觀眾喜愛的系列展覽《巨幅名畫》《受贈名畫展》等,也有新晉推出的《國寶聚焦》《她——女性形象與才藝》等專題展覽,新的一年,具體有哪些值得期待展覽?讓我們先賭為快吧!
  • 臺北故宮公布2020年展覽計劃
    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公布其2020年度臨時展覽名錄。其中有深受觀眾喜愛的系列展覽《巨幅名畫》《受贈名畫展》等,也有新晉推出的《國寶聚焦》《她——女性形象與才藝》等專題展覽,新的一年,具體有哪些值得期待展覽?讓我們先賭為快吧!
  • 展覽活動|2019年臺北6-9月熱門展覽活動
    2019年臺北6-9月熱門展覽活動
  • 2018中國書畫展覽頂級陣容 臺北故宮展26件晉唐宋元精品
    2017年,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國寶的形成——書畫菁華特展」,以34件國寶級書畫,11件重要古物向觀眾完美詮釋了何為「國寶」,並向觀眾推介古物分級制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雅昌專稿】臺北故宮用45件書畫告訴你,什麼樣的文物才是「國寶」?
  • 【展覽】遊戲展E3約定明年見,電腦展延遲
    疫情目前仍在全球各地蔓延,最近又有部分大型展覽取消或延期,包括大型遊戲展和電腦展。全媒體記者留意到,面對臨近的展會受疫情影響,主辦方們通常有三種方案,一類是選擇取消線下直接搬到線上;第二類是延期至夏季或下半年;第三類是索性將今年展會直接放到明年。相比之下,疫情發展暫時是未知數,似乎改為線上和直接宣布明年舉行,更為保險。
  • 保姆攝影師: Vivian Maier
    Vivian Maier, 一位孤僻寡言,默默無聞的業餘街頭攝影師,1926年生於紐約,童年在法國度過, 50年中期在芝加哥當保姆的四十年間拍攝了多達12萬張照片,大部分為底片及未衝洗的膠捲。此次在明尼阿波利斯攝影中心展出的作品也是Jeffrey Goldstein 的部分收藏。
  • 春節觀展之臺北|「鳥譜」、花香、古玉,臺北故宮年味濃
    臺北故宮北院,來禽圖特展展場內臺北故宮北院「亞洲探險記特展展場」,汪正翔攝澎湃新聞了解到,新春喜慶二月,臺北故宮北部院區有花果禽鳥和鳴的「來禽圖——翎毛與花果的和諧奏鳴」、見證東西文化交流經絡的「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及第二展覽區的重量級印象畫派特展「悠遊風景繪畫—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特展」更即將進入尾聲;南部院區則是以鄭問家喻戶曉的三國漫畫為主題
  • 臺北必去的八個藝術展覽
    看百花綻放的文藝展覽?重走民國文人故居?臺灣總會時不時的挑動你的神經。走走停停,讓我們一起走尋臺灣的文藝土壤,體味生活在這裡不經意的感動。臺北必去的八個藝術展覽在臺北,單純逛街,逛書店,那你就OUT了。隨處可見的藝術展覽館,或大或小,百花齊放。在這裡,藝術沒有階級,各式各樣的呈現方式,區別以往死板的視覺經驗,藝術是前衛或是傳統,都是不可錯過的重要文藝體驗吆。
  • 展覽 | 伊藤潤二經典美學AR體驗展
    有人說「單獨看畫面其實還好啦,他的作品真正恐怖的地方是情節。像電影一樣娓娓道來,慢慢把人引入坑中,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於是看完整個人都不好了」除了通過漫畫、影視可以接觸到伊藤潤二的「恐怖」以外,「伊藤潤二經典美學AR體驗大展」會讓你對伊藤潤二有更深了解。
  • 本周值得一看的展覽(177)
    整個展區以薇薇安一生為線索,動線最終指向她人生的終點和展覽的結束。本周值得一看的展覽(176)本周值得一看的展覽(175)本周值得一看展覽(第174期)本周值得一看展覽(第173期)>春節假期有這些好看的展覽(172期)本周值得一看的展覽(171期)本周值得一看的展覽(170期) 更多活動中國攝協「在線影展」人民日報期待你的好照片
  • 2021年的臺北電腦展定了:明年6月1號臺北見!
    2021年的臺北電腦展定了,時間為明年6月1號至4號進行,地點為臺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更重要的是,2021臺北電腦展將首次利用人工智慧(AI)創建一個線上和線下融合交匯的智能展覽平臺,通過打破障礙和局限性的創新模型將技術社區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