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江教授談對聯創作六原則(下)

2021-02-20 對聯中國


『切』

 

切,雖也有「妥當」的意思,但它主要表現為有比較明確、比較強烈的針對性,即「確切不移」。

 

  《楹聯叢話·卷四》載:

 

 潮州韓文公祠聯云:「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書,安得先生到此;人心歸正道,只須八個月,至今百世師之。」緊切潮州,移易他處昌黎祠不得。  此聯之所以不得「移易他處」,是因為「緊切潮州」。唐元和十四年,唐憲宗遣人自鳳翔迎佛骨入宮中,瞻奉舍施。韓愈(文公)上《論佛骨表》,「欲為聖明除弊事」,誰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被貶為潮州刺史。雖只在這裡呆了八個月,但他的文學主張因際遇更得到加強,作為古文運動的領導者,他被尊為百世之師。

 

  不妨將此聯與其他韓祠聯進行對比:

 

其一 

蘇學士前傳謫宦;

孟夫子後拜先生。

 

其二 

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

 

其三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鬥;

興四門學,即今俎豆重東膠。

 

其四 

進學解成,閒官一席成三仕;

起衰力任,鉅制千秋本六經。

 

  顯然,這幾副聯亦是佳作,但並未「緊切」當地。前二聯是潮州的,後二聯是北京的,與「天意」一聯比較,切與不切,十分清楚。

 

  除切地外,對聯還強調切人,無論題贈、喜慶、哀輓,要非常適合受聯人和撰聯人的身份、經歷、性格特點。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病逝於上海,震驚文壇,許多名人寫輓聯表示悼念之情,茲舉數聯於下:

 

著述最謹嚴,豈徒中國小說史;

遺言太沉痛,莫作空頭文學家。(蔡元培挽)

 

方懸四月,疊墜雙星,東亞西歐同殞淚;

欽誦二心,憾無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郭沫若挽)

 

要打叭兒落水狗,臨死也不寬恕,懂得進攻退守,豈僅文壇闖將;

莫作空頭文學家,一生最恨幫閒,敢於嬉笑怒罵,不愧思想權威。(陳毅挽)

 

敵乎?友乎?餘惟自問;

知我?罪我?公已無言。(徐懋庸挽)

 

  這幾聯是「工而切」的。首先切合魯迅:有用魯迅著作名的,如《中國小說史略》、《二心集》;有歌頌魯迅精神的,如打落水狗;有對魯迅進行恰當評價的,如「豈僅文壇闖將」、「不愧思想權威」;有說魯迅遺囑的,如「莫作空頭文學家」;有由魯迅逝世時間進行聯想的,如「方懸四月,疊墜雙星」(1936年6月18日高爾基逝世)。其次切合作者自己:蔡聯沉穩謹肅,猶如學者摯友;陳聯鋒芒閃爍,不失武將儒風。郭聯的「撼無一面」,是言事,他與魯迅未見過一面,也沒通過一次信,感到「這在我是莫大的遺憾」;徐聯在切合自己方面更值得稱道。人們知道,魯迅生前曾對徐產生誤會,撰文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徐還未來得及進行解釋,魯迅先生就去世了。因此,徐聯更多地表達自己當時的複雜心情。

 

  這種「切」,表現了事物的特殊性。從哲學來講,普遍性是寓於特殊性之中的,唯有「特殊」,也顯出事物的千變萬化,色彩紛呈。春聯、壽聯、輓聯,分「通用」和「專用」兩類,通用聯雖「放之四海而皆準」,卻沒有個性,不「切」,因而,不應成為創作的主要途徑,倒是專用聯應予大力提倡。


 

『新』

 

新,就是新鮮別致,有獨創性,不因循守舊,達到「標新領異」的地步。如果不出「新」,對聯就不能發展。

 

  對聯要立意新,這是最主要的。對於同一題材,同一名勝,同一人物,後來者一定要以最新的立意取勝前人,否則,低於前人或者模仿前人,還不如擱筆。

 

  試看幾副理髮店的傳統名聯:

 

其一

雖雲毫末技藝;

卻是頂上功夫。

 

其二

到來儘是彈冠客;

此去應無搔首人。

 

其三

修就一番新氣象;

剪去千縷舊東西。

 

其四

不教白髮催人老;

更喜春風滿面生。

 

其五

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有幾;

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

 

  這幾副聯,各有其立意角度,儘管都帶有雙關意味,卻不令人感到重複。一聯是自贊手藝好,「毫末」與「頂上」雙關用得極為精當;二聯是寫顧客情態的,「彈冠」與「搔首」寫出理髮前後客人的有代表性的動作;三聯是寫「修剪」這一行業的特點;四聯是寫理髮師的高尚精神境界;五聯是太平天國將領石達開所題,借理發表現了大無畏的戰鬥精神。

 

  面對這些名聯,再創作就一定要另闢蹊徑,如:

 

新事業從頭做起;

舊現象一手推平。

 

  也有些借前人對聯意思,加以改造:

 

俯首甘為毫末業;

立足就顯絕頂功。

 

  它與前面所引用一聯有近似之處,但「俯首」、「立足」將理髮師形態、神態寫入,也有新意。然而,也有些改造得不好的,如:

 

磨礪以須,工夫純熟;

及須而試,手段精良。

 

  在創作新對聯時,更要注意創新。有一副很有特點:

 

技術革新,頭頭是道;

容光煥發,面面皆春。

 

  「頭頭是道」雙關極巧。而一當把那些操作過程寫入,便索然無味了:

 

推剪剃刮使您滿意;

燙吹洗理令君稱心。

 

  由此可見,立意新實在是對聯創作的關鍵,當今若干對聯,卻恰恰是沒有新的立意,尤其春聯創作,這方面問題更突出些。我們提倡對聯要反映時代精神,要表現當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要表現新社會的思想風貌和道德標準,要表現層出不窮的新事物和新觀念。許多對聯作家為此做出了可貴的努力,成績斐然。而一般初學者常常對時代精神進行狹隘和片面的理解。他們以為寫春聯一定要寫上「責任田」,要寫上「實現四化」,要寫上「振興中華」,仿佛只有這些新名詞,這些標語口號,才能體現「思想性」。其實這種理解是不科學的。

 

  對聯的語言,應該是清新、典雅、自然,是新鮮活潑的。舊的陳詞濫調,應該拋棄,新的標語口號,也要杜絕。用新的語言表現新的意境,才能創造出佳作。有些同志每年都寫作和發表幾十乃至數百副春聯,卻不注意創新,試將其歷年作品整理一下,就會發現在意境和語言上雷同的太多了。


 

『奇』

 

奇,就是構思奇特,語言奇巧,令人拍案叫絕。這樣的對聯給人印象頗深,往往過目不忘。

 

  趣聯常以奇取勝,以巧奪人。拆字聯自古以來,數量很多,論構思之奇,下面這副是不可多得的:

 

棗棘為薪,截斷劈開成四束;

閶門起屋,移多補少作雙間。

 

  再以數字聯為例,有一種數字灌頂聯,如「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之類。出句以「三」分領三個名詞,對句必避開「三」,但必須也領三個名詞,十分奇特。於是,引動人們寫了不少這類的對子。古往今來,只有華羅庚先生的一副,能稱得上「奇中之奇」:

 

三強韓趙魏;

九章勾股弦。

 

  這是50年代初,華羅庚隨中國科學家代表團出國途中所作,不但所領三個名詞都有出處(韓趙魏為戰國三強,勾股弦定理最早見於《九章算術》一書),而且用進在座的錢三強,趙九章二人的名字,比起「三光、四詩」來,又多了一層意思。

 

  除趣聯外,其他各類對聯中都有一些構思奇特的。比如寫太白樓的對聯,多寫李白的飄零身世,斯樓的幽雅環境,甚至以揚李抑他的辦法,盡寫李白的詩才。王有才一聯堪稱奇絕:

 

我輩此中惟飲酒;

先生在上莫題詩。

 

  也有人稱其為「太白酒樓」聯。不管怎樣,此聯構思不凡,用勸人只飲酒莫題詩的主意來反襯李白的詩才,寫法不同一般。

 

  應該看到一些新而奇的對聯,常常能促進對聯品種的多樣化。比如,以嵌本年天幹地支的幹支聯,是春聯的發展;自輓聯,是輓聯的發展等。

 

  工、穩、貼、切、新、奇,是作聯的基本法則,古今名聯,在這六個方面能做到兼顧並有所突出,故而能流遠久遠,膾炙人口;反之,不工、不穩、不貼、不切、不新、不奇,這些作聯的毛病,「染」上一種,都不能成為佳作。因此,初學者應在這幾個字上下功夫,作聯不必貪多,能做到「創作一副,滿意一副」,就有了提高的基礎了。

 

【常江,原名成其昌,筆名長江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中國地質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楹聯學會創建人。】

相關焦點

  • 對聯創作的九大禁忌
    對聯的禁忌寫作對聯除了遵循六大要素外,大致還要注意一些個禁忌。1、忌上重下輕對聯是具有對稱性的文體,上下聯要保持平衡,或下聯略強於上聯。作聯一定要忌上聯氣盛,下聯弱,造成頭重腳輕、虎頭蛇尾的毛病,就像基礎不堅實的樓房就不會穩固。
  • 對聯理論與創作中的若干「誤區」
    根據周會長的要求,今天在這裡談一下在對聯理論和創作中的一些「誤區」,關於這些問題,我從前有過零零碎碎的感性認識,但沒系統去探究過,藉此機會也正好去深入思考了一下,在此與大家共同探討。當然,這樣說主要是針對作者的自由創作來說的,我們常說對聯文體最後的聲律底線,是上聯尾字為仄,下聯尾字為平,這個「底線」是不是能理解為「及格線」,目前還沒人能下這個結論。談論聯律的最大困惑,就是每當你劃下一條邊界線時,總會發現線外還遺落了不少的好對聯。所以我總是在倡導:對他人從寬,對自己從嚴;自由創作從寬,徵聯寫作從嚴。如果自由創作可以從6-10的話,徵聯寫作就要堅持8-10。
  • 有一種有趣的文字叫對聯,從對聯趣事中探尋對聯創作方法
    我們又該如何創作出一副好的對聯?下面我將會從「對聯的定義、起源和發展」,「對聯的常用修辭手法和常用創作手法」兩個方面帶大家認識和了解更多對聯知識。一、 對聯的定義、起源和發展概述① :定義和起源:對聯俗稱對子,是由古代的「桃符」演變來的。
  • 月旦讀書會·仲冬之月丨常江:如何在一個亢奮的時代保持清醒——讀李普曼《輿論》
    本期讀書會有幸邀請到《輿論》(李普曼著)的譯者——深圳大學特聘教授常江老師擔任導讀者,帶領師生一同解讀李普曼這本近百年前的著作。吉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夏維波院長擔任本次讀書會助讀者,學院青年教師陳曦、信險峰、陳玖冰博士為本次讀書會的分享者,本次參會師生共240餘人。會議伊始,常江教授講述了他對學術專著閱讀方法的獨到見解。
  • 對聯創作技巧以及意境、格律對仗示例
    一般情況下,只要上句聯語的二、四、六字掌握好平仄交替就算合格,但上聯尾字必須仄音收句。掌握以上基本規則算入門,高深的技巧可以邊玩邊學。頭條對聯玩法頭條對聯最火的玩法是「出句求對」,有人掛出上聯,求高手對出下句。有點擺擂臺的意思,接對者根據上句意境,結合平仄韻律給出恰當的下句即可。
  • 常江:在觀看美劇時,觀眾會去反思真實世界
    參加學術會議的常江在工作之餘,常江過的也確實是那種詩意和文藝的生活。翻看他的微博,隨處可見的是電影、美劇、展覽,是美食、攝影和旅行,這些都是常江無論如何也放不下的興趣,他偶爾還會刷刷抖音——這時候,常江是一個典型的80後文藝青年:強調個體、熱愛生活、追求品質、崇尚趣味,也會擁抱消費主義和文化工業。
  • 閒情偶寄作者李漁,竟也是一名對聯大師,一生創作眾多精品對聯
    《閒情偶寄》乃是一部集合美食、戲曲創作、歌舞、養生、園林、建築、花卉的著作,體現了作者李漁對待人生的態度,展示了從生活中找到快樂的妙訣。《閒情偶寄》問世之後,獲得了很高聲譽,名列「中國名士八大奇著」,被譽為古代生活藝術大全。諸如林語堂、梁實秋等現代作家都對《閒情偶寄》有諸多美譽。
  • 對聯創作必須遵守格律平仄嗎
    不過,平臺上也有很多上佳的對聯,算是對對聯的很好詮釋,。對聯,作為中國傳統的文化之一,根據清代楹聯學家梁章鉅《楹聯叢話》引《蜀檮杌》認定,起源於五代後蜀主孟昶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算是中國最早的對聯,但具體是不是孟昶本人所寫,一直以來是個懸案。不管怎麼說,從這幅對聯開始,正式告別過去的那種「桃符」,開始向漢字與書法完美結合,成為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多姿多彩的藝術獨家創作。
  • 對聯的平仄
    根據這一原則,人們將所有的漢字統統分成兩大類,即·平一仄,非平即仄。達就形成了漢字的對立和統一。一平一仄,也就是一陰—陽的關係,平揚仄抑,平清仄濁,平長仄降,平悠長仄短促,平和緩仄急劇。平仄相替、節奏方出,節奏出則韻步起,由此形成了漢語的音韻美。聯句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句和下句也同樣要交替,就是說上句用了平聲字。
  • 廣東對聯文化研究院化州對聯教育學院、廣東楹聯書畫院化州創作...
    新 聞 提 要7月26日上午,廣東對聯文化研究院化州對聯教育學院、廣東楹聯書畫院化州創作基地授牌儀式在市政協會議室舉行,這標誌著我市楹聯書畫文化建設再上新臺階。儀式上,鄒繼海代表廣東楹聯學會向我市詩詞楹聯學會進行授牌,標誌著廣東對聯文化研究院化州對聯教育學院、廣東楹聯書畫院化州創作基地正式成立,我市楹聯書畫文化建設再上新臺階。據介紹,一直以來,我市楹聯書畫文化氛圍十分濃厚,對聯進鄉村、進社會、進校園活動時常舉行。
  • 【No.41李林森】第二屆「甌海杯」中國當代對聯創作獎應徵作品展播
    【No.41李林森】第二屆「甌海杯」中國當代對聯創作獎應徵作品展播   【編者按】第二屆「甌海杯」中國當代對聯創作獎評選活動得到了聯友們的廣泛關注,本著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中國楹聯學會網絡委員會投稿平臺將陸續展示投稿作品,待6月30日截稿後將組織專家組進行評選,最終選出5人上報,同時接受大家的監督。高手間的角逐比拼將會很精彩,機會難得,歡迎投稿,歡迎參與。
  • 六甲番人原創對聯|馬蹄韻對聯應當如何創作?
    對聯並未要求一定要符合馬蹄韻,但馬蹄韻卻是大家喜歡遵守的格律,其基本規則是平平仄仄兩兩交替,因狀如馬蹄的節奏,是以得名「馬蹄韻」。通過馬蹄韻對聯的創作和練習,將對律詩的寫作會有很大的幫助,以下是六甲番人近期創作的符合馬蹄韻規則的三副對聯:一、七言馬蹄韻之一:上聯:刀光劍影迎王者;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笛韻簫聲送故人。仄仄平平仄仄平解釋:一場大戰後,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王者自當慶祝一番,而為寇的,可能就著一抔黃土埋了,送行的,只有笛韻悠悠簫聲若泣吧。
  • 【新書】從電視史書寫看當代公共文化的變遷——評常江《中國電視史:1958-2008》
    上一部影響卓著的「中國電視史」學術專著的出版還在1991年,其作者是清華大學教授郭鎮之。相比之下,英美學界對於本國電視史的研究會豐富許多,如Peter Graham Scott對英國電視史的系統研究,以及Gary Edgerton對美國電視史的綜合性考察,等等。對於電視這種既對社會文化和公共生活有巨大的影響力,又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每一個細節的強勢媒介,系統性的歷史研究理應被置於一個重要的位置之上。
  • 景常春:試論吳恭亨對聯創作與其理論觀點的矛盾及問題(上)
    試論吳恭亨對聯創作與其理論 觀點的矛盾及問題(上) 吳恭亨除《對聯話》外,還有《悔晦堂對聯》七卷,系《悔晦堂叢書》之六,由醴陵名人傅熊湘扉頁題箋,門生譚徽鏨校字,民國廿年(一九三一)春聚珍鉛印仿宋線裝本,有自序短文述畢生作聯情況。七卷為:卷一、二題署(上下)、卷三慶賀、卷四至六哀輓(上中下)、卷七雜綴[附春聯]等五類,均為吳恭亨的自作聯,共有一千○一十四副。
  • 創作對聯,不僅要字數相等,還有什麼要求
    創作對聯,不僅要字數相等,還有什麼要求文/@成長新視點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特殊體裁,又叫楹聯,俗稱對子。它由上聯、下聯和橫批組成。因其文體短小精幹、語言凝練,創作靈活、寓意深刻,深得歷代文人喜愛,並在民間被人們廣為學習和使用。
  • 【No.132王一中】第二屆「甌海杯」中國當代對聯創作獎應徵作品展播
    【No.132王一中】第二屆「甌海杯」中國當代對聯創作獎應徵作品展播   【編者按】第二屆「甌海杯」中國當代對聯創作獎評選活動得到了聯友們的廣泛關注,本著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中國楹聯學會網絡委員會投稿平臺將陸續展示投稿作品,待6月30日截稿後將組織30人的專家組進行投票評選,最終選出5人上報,同時接受大家的監督。
  • 楹聯創作基本規則
    對聯的形式和要求(之一)對聯寫作上要做到詞性相同、結構一致;平仄對應、音韻協調;內容相關、意境完美。(一)詞性相同結構一致一副對聯由上、下兩聯組成,上下聯又可稱為上比、下比,出句、對句,對頭、對尾等等。
  • 曾國藩六副對聯,寫盡了一生智慧
    其中六副對聯,寫盡人生百態,道盡人間智慧。 01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時年48歲,曾國藩寫下了這副對聯,自勉了整個後半生。大意是指人窮骨頭不能賤,事窮初心不可棄。無論身處什麼境地,都要像春天一樣,保持樂觀生機的心態,積極向上。
  • 【No.22張金利】第二屆「甌海杯」中國當代對聯創作獎應徵作品展播
    【No.22張金利】第二屆「甌海杯」中國當代對聯創作獎應徵作品展播   【編者按】第二屆「甌海杯」中國當代對聯創作獎評選活動得到了聯友們的廣泛關注,本著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中國楹聯學會網絡委員會投稿平臺將陸續展示投稿作品,待6月30日截稿後將組織專家組進行評選,最終選出5人上報,同時接受大家的監督。高手間的角逐比拼也是一次很精彩且很難得的機會,歡迎投稿,歡迎參與。
  • 還有人創作格律詩嗎?對聯深受大家歡迎,為何格律詩無法做到?
    筆者四個月前在某自媒體平臺開始發表原創詩詞和對聯,或許是筆者寫得太差,詩詞閱讀量很少過千的,可是對聯,即便不推薦都是有一千多的閱讀量。詩詞和對聯的受歡迎程度,對比懸殊,這是什麼原因呢?三、格律詩的限制性現在大家創作格律詩都遵從格律詩的基本規則,包括平仄粘對、對仗和押韻等,而其中的平仄和押韻,一般都按平水韻或廣韻等古韻要求,於是有時候就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創作者認為符合格律的詩,讀者用普通話吟誦時卻發現缺乏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