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秋刀魚份
影片《西力傳》海報
主人公Zelig扮演了一個「人類變色龍」的角色,他如蜥蜴一樣被自然界賦予了一種非凡的保護機能,使他能夠通過改變自身,與身邊的周圍環境渾然一體,融入其中。即隨時都可以變成自己身邊的某種人。他能在幽默的人身邊就變得妙語連珠,在靦腆的人面前就變得沉默寡言,不僅如此,他還能在黑人身邊就變黑,在中國人身邊就變成中國人,在胖人身邊也長胖……其實,現實社會中也不乏像Zelig這樣的人,雖然影片採取了一種十分戲劇化的手法,但事實上,你看,嗯……那些流量網紅明星帶貨、跟風、譁眾取寵等各種人類行為,哪一個不比zelig更誇張?
「很多人評價zelig品味淺薄低俗,但這是他自己最真實的人格。他最終成就了一個個體,一個真正的人類,他不再出於安全而隱匿於周圍的環境之中,從而放棄自己的本性。」 影片對於所謂「人格的彈性」展開了一番討論。在七八十年代,關於人格出現了這樣一種解釋:人格是一根柔軟的彈簧,在善與惡之間徘徊,在多重角色之間搖擺。其中,情境是外在的拉力,對群體認同的渴望是內在的推力。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游離於多個人格之間,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應對方法,我們稱之為:社交手段。某種意義上來講,它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手段,不說不該說的話,不做不該做的事,三緘其口,儘量以大多數人能夠接受的形式來包裝自己。
在影片的最後十幾分鐘裡,伍迪艾倫又把zelig的故事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法西斯主義下的人性異化。由於zelig的故事在世界各地瘋狂的流傳開來,zelig也一度成為了明星,與之相伴的,大規模的群體式討伐也便開始了。這時,主人公消失了,他的妻子在一次偶然中發現他混入了法西斯主義陣營,「法西斯主義正好給zelig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他可以通過加入這一巨大的運動,來模糊自己的身份。」而當人在情境中覺得自己擁有匿名性,也就是覺得沒有人會意識到他們的真正身份時,反社會行為就比較容易被誘導出現。影片此刻恰如其分的諷刺了法西斯主義霸道的用編號抹去姓名,以責任壓倒道德的去人性化行為。
後臺回復「zelig」即可獲得相應影視資源
·關注公眾號【重構 我】重構再建,遇見新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