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憶往】侯喜瑞傳授、錢寶森講解「八大拿」

2021-02-13 京劇道場

侯喜瑞《殷家堡》

傳統武生短打戲中,由《彭公案》和《施公案》改編的京劇,何止十幾齣,其中有所謂「八大拿」者,到底哪八出應該列入,梨園中人,各有說法。60多年前《立言畫刊》80期發表屬名文章《談八大拿》,文中例舉以夏月恆、夏月華、劉硯芳、李萬春、王福壽等各家之言和所列劇目公開比較,最後該筆者認為,楊派武生良師丁永利所列:「《東昌府》拿郝文僧、《雙盜印》拿郎如豹、《殷家堡》拿殷洪、《駱馬湖》拿李佩、《霸王莊》拿黃隆基、《獨虎營》拿羅四虎、《淮安府》拿蔡天化、《八蜡廟》拿費德功以及「所謂八大拿者當必有大者在⋯⋯即每一齣戲中,前有議事一場,後帶公堂一場,且所拿之賊俱皆正法,明證其罪⋯⋯有首有尾,謂之大拿」的說法比較的有理解而且充分精闢。

其實丁永利所說的劇目,正是前輩淨角名家侯喜瑞當年傳授富連成班的「八大拿」。

侯喜瑞師承韓樂卿,得到過真傳,他不但擅演八大拿,還和好多武生名角如楊小樓、馬德成、尚和玉、周瑞安、茹富蘭、孫毓堃合作過,他教的「八大拿」順序是《霸王莊》、《獨虎營》、《裏海塢》、《東昌府》、《殷家堡》、《駱馬湖》、《淮安府》和《八蜡廟》。

據他說這八出戲的故事情節連貫,都發生在施公奉旨放糧,自山東至江蘇的運河兩岸,同時戲中有於七和郝文兩個被官府緝拿的穿線人物。

侯喜瑞《霸王莊》

比如第一出《霸王莊》故事緊接《洗浮山》,浮山遭洗,於六被擒,於七逃脫投奔霸王莊莊主黃隆基,恰逢朱光祖前來拜莊,商定請朱去行刺施公,不想行刺未成,反被天霸鏢傷,朱與天霸敘舊後,臨陣反戈一擊,拿住黃隆基。

第二出《獨虎營》的惡霸羅四虎與黃隆基沾親,認出私訪的施公囚之欲殺,後被天霸營救,眾英雄誅滅了羅四虎。

第三出《裏海塢》的反坐子人物郎如豹,殺害民女被施公追查,他一面靠朝中權貴派人找施仕倫說情,一面又約請殷洪等綠林朋友商議對策,最終還是以失敗伏法而告終。

侯喜瑞《東昌府》

第四出《東昌府》拿的郝文,本是武天虯的表弟,惡虎村覆滅後,他逃回東昌府,於玄壇廟出家,一心要為表兄報仇。施公私訪過廟,被其識破抓獲。天霸聞訊,夜入郝府,與其妹郝世洪之女郝素玉佯訂婚約乘機破莊,救出施公,將郝氏父子擒獲。

第五出《殷家堡》,說的是堡主殷洪父子,為救親翁郝世洪,約請江湖朋友褚彪、李五等人前去助陣,先是李五將此密謀洩漏,又勸說褚彪把女兒許配施的參將關泰,經過策反,致使殷洪父子大敗被拿。

第六出《駱馬湖》演天霸押囚車走殷家堡大路誘敵,施公由王殿臣護衛另走水路,遇於亮被逮,獻給駱馬湖寨主李佩。天霸訪知下落,請出李佩女婿萬君兆,借祝壽混入寨中裡應外合,破了水寨,李佩欲潛水遁走,被魚鷹子何路通擒住。

第七出《淮安府》所拿大盜蔡天化,武藝高強,刀槍不入,殷洪也曾約他去助戰,因眼疾派去玄貞和玄淨兩個惡徒,但一去不回,蔡為復仇盜走施公官印,藏匿於北極觀,天霸等查知後,又由賀仁傑盜回,最後眾英雄奮力將其拿獲。

第八出《八蜡廟》拿的費德功,為當地無惡不做的莊主,武力過人會用暗器,施公接到訴狀,天霸等用計,讓張桂蘭扮民婦與賀人傑被搶入莊,又有褚彪相助才除去此害。

推崇侯喜瑞先生是教演「八大拿」戲的權威,還在於侯老對臉譜藝術深諳其道。他臉譜勾得好,早為行內行外讚賞認同,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他對上述八出戲裡的反坐子人物,都做過精心設計,八個臉譜各有特色。上世紀五十年代,他受北京市文化局之請,特意拍了批戲裝照留作資料,僅是蔡天化就拍了拿拂塵、抱雙鐧的不同造型,甚至對羅四虎等人物譜式,再次做了修訂,這也說明前輩藝術家,一直在努力完善他終生熱愛的戲劇事業。

據一位和錢寶森交往甚厚的老前輩回憶,有次聊起武戲「八大拿」話題,錢先生講的八出戲,居然和侯先生的說法如出一轍,他也同樣強調戲和戲之間能讓故事連貫的穿線人物,提出《彭公案》系列戲的兩個穿線人物是竇爾墩和九花娘,前一個從《李家店》黃三泰和竇爾墩比武,到《連環套》兩家恩怨甚至延伸到《三盜九龍杯》竇的師弟周應龍。另一個為追捕九花娘從《迷人館》、《畫春園》(又名《宣化府》)直到《劍峰山》也能串起幾齣戲,就像說評書的扣子留懸念。他說吸引觀眾的還有每出戲的武打安排各不相同,一般不用「打連環」。比如《八蜡廟》褚彪和費德功對打中就有「撞肚子」的動作,把費撞得嘔吐,接下來褚彪和米龍打「金剛頭子」,竇虎「躥毛」上、打下⋯⋯。《淮安府》裡賀仁傑北極觀盜印時,有上高「拿頂」走「旱水」⋯⋯。

楊小樓曾提出能演《挑華車》、《鐵籠山》、《惡虎村》和《駱馬湖》才稱得起大武生。《駱》劇中,天霸的戲重在唱、念、表演,武打是李佩水戰,當年老爺子錢金福陪楊小樓唱這齣時,歷來是劉硯亭扮於亮,謝春芳演何路通,他下水時走的「軟毛」漂亮極了。有次謝告假,臨時換範寶亭,老爺子說那得說說戲,破寨那場嘍羅和於亮分別從高桌上翻下,桌子層層加高於亮翻兩張,早年李佩要翻三張,腰間鸞帶,頭上翎尾、盔頭、髯口不帶亂的,很吃功夫。與何路通打鬥時,還要演出一邊鳧水一邊拼搏的特點。而在《殷家堡》裡,金大力和郝素玉照面對打奪去槓子後,還要撂跤,這在京劇舞臺上別開生面,也是當年陪楊小樓唱這齣扮郝素玉的名武旦方連元的絕活。有次他現場抓哏,見天霸時他問:「咱們怎麼說的。」黃:「啥個事體呀(楊在場上說方言)?」郝:「你不是答應娶我嗎?」黃:「無恥的丫頭。」郝:「你要是娶了我,有你的好處。」黃:「啥個好處哇?」郝:「到明年我給你生一個小楊小樓。」此語一出,臺下觀眾立時大笑不止。這些傳統戲經名角演出格外精彩,更因為規範,所以經典。

註:手繪臉譜圖片來自網絡,非原作者所繪

中國京劇     2006-08


走進京劇,感受京劇

相關焦點

  • 話說京劇《八大錘》
    嶽飛於朱仙鎮獲勝,名聲大震,金將多有降者,但無京劇《八大錘》中情節,王佐和陸文龍這兩個人物也是虛構的。京劇《八大錘》的素材很可能來自嶽飛鎮壓楊麼的史實。《宋史·嶽飛列傳》載「(紹興)五年,……命招捕楊麼……(飛)先遣使招諭之。賊黨黃佐曰:『嶽節使號令如山,若與之敵,萬無生理,不如往降。節使誠信,必善遇我。』遂降。飛表授佐武義大夫,單騎按其部。撫佐背曰:『子知逆順者,果能立功,封侯豈足道?
  • 中國京劇演員名和術語【精】
    京劇名家 京劇名家老生 余三勝 汪桂芬 張二奎 孫菊仙 王鴻壽 汪笑儂 程長庚 譚鑫培 盧勝奎  餘叔巖 言菊朋 高慶奎 馬連良 譚富英 楊寶森 奚嘯伯 周信芳 唐韻笙
  • 侯喜瑞:餘叔巖吊嗓子的方法
    餘叔巖吊嗓子,朱家夔操琴文/侯喜瑞餘叔巖先生是繼承譚派藝術,將其向前發展了一步的優秀演員
  • 京劇臉譜的最具代表性譜式
    自上世紀初起,人們開始對臉譜這門藝術由欣賞轉向探討研究,在翁偶虹、齊如山以及錢金福、侯喜瑞、梅蘭芳等戲曲大家們的推動下,京劇臉譜成為了國粹藝術也是必然
  • 法醫解密:李沛瑤、王寶森命案背後
    從其右褲兜搜出一個鑰匙包和一個黑塑料刀柄,還有600元錢。 出生於1977年7月21日的張金龍,原籍黑龍江省蘭西縣,1991年隨父遷至山西省長治市潞城縣。1994年12月入伍,案發時是武警北京一總隊二支隊一中隊上等兵。1995年3月25日起,他被派到李沛瑤等領導的住所值勤。
  • 京劇演員為何因唱大軸結仇?
    在「名角制」京劇班社中,名角居於班社組織和運營核心的地位,名角和其他演員之間呈現等級森嚴的金字塔結構,這是「名角制」京劇班社區別於傳統的「腳色制」班社的最大差異。位於這個金字塔結構頂端的是名角,也稱頭牌,多屬老生和旦,偶有以武生、花臉和小生、醜挑班者。
  • 法醫解密:李沛瑤、王寶森命案背後[@裸嘢李 轉]
    「看見他家的錢就放在明處,忍不住還是偷了。」那天,張金龍從李家偷了一塊手錶、一個打火機、一件上衣、一條褲子、一個BP機、20個膠捲,還有1950元錢。後來他把手錶寄給了父親,因為覺得黑皮錶帶太舊,還在一個小攤上花15塊錢換了條新的。 「事後李沛瑤沒有聲張,也就沒有人知道。」
  • 漫談《順天時報》刊出京劇史料的特點
    餘將辭去,潤仙命振庭拿一張劇照贈餘(即潤仙與玉琴之《青石山》劇照),潤仙之關平神採奕奕,有烈霸氣,玉琴之狐妖亦英武有致,足以對壘。回憶當時匆匆已過十年矣。潤仙逝世,玉琴將老。幸為潤仙子孫繁榮,門牆不惡,振庭技藝不辱父名,而其弟子楊小樓年齒正壯,元氣旺盛,技藝精妙,極有聲譽,潤仙可以瞑目於地下矣。
  • 京劇朗讀:一時瑜亮 一世餘言
    《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全天候陪您賞玩京劇……長按二維碼,即可購買一時瑜亮 一世餘言作者
  • 一批珍貴京劇錄音與《錢啟明京胡藝術賞析》面世
    近日,《錢啟明京胡藝術賞析》精彩亮相,使這批珍貴的歷史資料重放異彩。&nbsp&nbsp&nbsp&nbsp著名京胡演奏家錢啟明曾擔任北京京劇院琴師和風雷京劇團團長,是近年活躍在海外華人京劇愛好者中的著名藝術家。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他一直活躍在京劇舞臺,先後為多位著名藝術家及眾多優秀中青年演員演出操琴伴奏。
  • 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京劇藝術傳承與保護工程》資助項目結項演出
    臺築成,將工匠殺死滅口,而邳彤反降劉秀,引兵搜拿王莽。 有一工匠出首,拿獲王莽,綁至雲臺觀斬首。                     1927年11月6日,京劇大師馬連良、郝壽臣於北京華樂園首次聯演《取洛陽》《白蟒臺》,由於行當安排得當,表演藝術精彩,後人多宗此演法。《取洛陽》也是侯喜瑞大師代表劇目,注重架子花臉的工架、表演及念白極其繁重。
  • 內蒙古呼和浩特:京劇教師「雲端」傳藝
    2020年4月19日,位於呼和浩特市的內蒙古自治區婦女兒童中心推出「賞京劇文化 學京劇藝術」系列「雲端」公益少兒京劇講座,通過戲曲趣聞、畫臉譜、京劇唱腔念白、身段表演等課程,讓孩子們在家中接受傳統文化薰陶,感受京劇藝術之美,豐富居家學習生活。
  • 盤點:京劇旦角的八大流派
    ▲ 點擊「京劇」關注,全球京劇愛好者的精神家園經典唱段 名家訪談  梨園動態票友互動論壇——《梨園好聲音 》
  • 京劇臉譜絕不能失傳
    臉譜作為京劇藝術的「表情符號」,是中國傳統文化內涵視覺化的體現。然而,由於缺乏系統性的培訓,目前出現了專攻京劇花臉行當的人員數量與演出需求不匹配、行當分配不均衡、臉譜勾畫不規範、譜式譜形不準確的現象。程少巖京劇臉譜作品,火判臉譜造型。
  • 京劇:群英會·借東風(葉盛蘭、 譚富英、馬連良、蕭長華、裘盛戎、袁世海)
    葉少蘭、楊赤、尚長榮、于魁智朱強、孟廣祿、奚中路葉少蘭,1943年出生,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隨父親葉盛蘭、姑父茹富蘭學藝。後得姜妙香、蕭連芳、陳盛泰、閻慶林等傳授,又拜京劇表演藝術家俞振飛為師。葉少蘭的父親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葉盛蘭。代表作品:《壯別》、《呂布與貂蟬》、《羅成》等。
  • 【京劇名家】108位名家之三十六天罡點評
    京劇基本功和表演形式京劇聲腔音樂、京劇行頭、京劇行當、【京劇】仿梁山一百零八將之例,將近百年來之京劇名家,以他的視角一一點評,確有獨到之處,現轉摘在此,供同好欣賞:一、 譚鑫培,工老生面如豕,骷如柴。少春、盛戎、金山、趙丹、鄭傳鑑……四、楊小樓,工武生如果說,餘叔巖為老生而生,梅蘭芳為旦角而生,金少山為花臉而生,那麼,楊小樓則是標準的京劇大武生誕世。成就中國京劇巔峰時期的三大賢,不期而遇。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相互借鑑,相互倚重。一代國劇宗師更似假提攜之嫌,恩惠於四大名旦、八大鬚生、三大名淨諸輩,並成為後輩武生之經典。
  • 《鬢邊不是海棠紅》電視劇引發熱議:學京劇的孩子,有什麼不一樣?
    每一個故事單元由引言、劇目講解與「周銳說」三部分構成: 引言是作者對本單元劇目的概述或品鑑,可以引發小讀者的閱讀興趣; 劇目講解是以故事性的語言講述了本劇目的情節與京劇唱詞;
  • 讀《京劇史照(增訂版)》,品國粹傳承,細數京劇點滴
    作者:徐淳 李晶《京劇史照》開卷有益,因人而異閱讀這本厚重的大書,我們正確的打開方式是什麼呢?不懂京劇的人可以拿這本書當畫看。文字在這個時代已不如圖像更具誘惑力和直觀性。照片的視覺衝擊力會讓不懂京劇的人對京劇一見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