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照片直播行業巨變:雲空間計費時代已開啟

2020-12-26 騰訊網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給整個影像行業帶來不小的影響,即便是專注於影像細分市場的幾家頭部照片直播平臺公司也未能倖免:有跟員工鬧出勞資糾紛的、有拖欠攝影師拍攝款項無力支付的,更有將業務打包謀求整體出售的……

疫情期間,業務停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拿過風險投資的照片直播平臺度日維艱,以勞務換取酬勞的攝影師也並不好過。無論平臺,還是個人,2020年的主旋律就是:降成本、活下去!

行業內有幾家專注於為攝影師賦能、提供照片直播SaaS軟體的公司正嘗試改變軟體產品的收費模式、自救續命。這些公司依靠軟體獲利,出售雲相冊給攝影師,滿足攝影師自行做照片直播之需。之前,雲相冊按次收費或包年出售,以照片長期存儲的名義對攝影師收取不菲的使用價格。

自古高價留不住,唯有實惠得人心。後疫情時代,照片直播軟體降價以售漸成趨勢。通過深入剖析發現,業內率先降價的拍立享照片直播、優拍雲攝影等已徹底取消雲相冊收費通過縮短雲相冊照片存儲年限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讓攝影師「有雲空間、即可直播」。

拍立享讓攝影師大大降低使用門檻,註冊拍立享平臺即可免費獲贈5GB雲空間,立即開啟照片直播之旅。

身為拍立享用戶(攝影師),不禁有個大大的問號:雲相冊存儲時間變短,甲方爸爸能接受嗎?

問:「舉辦活動,為啥拍照?」

答:「記錄傳播!」

照片直播誕生之前,傳統攝影之於活動的價值主要是:記錄存檔;照片直播問世以後,攝影效率提升,照片即時交付,攝影既可「記錄存檔」,又能帶來巨大的「品牌傳播」價值,後者正是活動方最在意的。

活動方訴求其實很簡單——

現場,快速拿到美照,新聞稿和朋友圈素材在手,賓朋皆歡;事後,照片打包交付,活動方可以自行存檔保管,有跡可循。

由此可見,攝影師為客戶提供照片直播服務,關鍵在於拍出好片、即時交付,完全不必糾結雲相冊存儲年限。

數據不說謊:拍立享上線至今3年多,平臺內有近8萬場拍攝,活動結束後雲相冊訪問量驟降、乃至無人問津……雲相冊長時間存儲的意義不大,攝影師沒必要為之買單,百度網盤不香嗎?

事實便是如此,拍立享不過是《皇帝的新裝》裡面那個說真話的小孩罷了,所以拍立享軟體產品率先降價,還支持用戶自行快捷刪除無效照片、釋放雲空間,達到重複使用的目的。

照片直播軟體收費模式從雲相冊變為雲空間,預示著照片直播行業正在發生巨變:軟體的高價時代已經結束,雲空間計費時代已經到來!

相關焦點

  • 疫情催生文娛「雲時代」:直播、綜藝的創新和電影的危機
    「雲錄製」的方式,除了話題和簡單的分享之外,一定要有延展的空間,包括5G和VR技術的電視化拓展,會從內容題材和視覺效果上給這類節目添彩。《歌手·當打之年》《歌手·當打之年》的錄製更為複雜,歌手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如何進行錄製呢?
  • 樂視雲重磅發布移動直播解決方案 開啟「直播+」雲生態時代
    與此同時,樂視雲作為樂視生態中重要的平臺根基,此次發布會上重磅推出國內首個完整的移動直播全球解決方案——樂視雲移動直播,新品面向全球開發者和智能硬體商開放SDK,將世界頂級移動直播能力一鍵賦予並開放共享給全球客戶,全面開啟「直播+」雲生態時代。
  • 後疫情時代:產品力決定房地產未來十年增值空間
    隨著疫情帶給整個房地產行業的新思考,而開發商的新一輪洗牌在加速,消費者對產品服務的創新升級需求呼之欲出。那麼,疫情對房地產行業影響到底有多大?整個行業又將發生哪些變化?什麼樣的企業能在危機中找到機會,從疫情中脫穎而出?何謂好房子?好房子的標準又會發生哪些變化?
  • 專家學者齊聚暢談後疫情時代的「雲文化場館」建設
    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論壇在上海閔行區千年古鎮---七寶鎮舉行日前,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政府、上海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的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總論壇在滬成功舉行。
  • 「後疫情時代」的數字閱讀 除了內容為王還需要什麼?
    虛擬與實體,線上與線下,閱讀的媒介與場景邊界在「後疫情時代」愈發模糊。而這,也被行業認為是數字閱讀未來的主流發展趨勢——全息、全場景。  今年的數字閱讀大會主題是「e閱讀,讓生活更美好」,首次在雲端舉辦突出了「5G+,新閱讀,新體驗」的辦會方向。截至25日,大會開啟三天雲端參會人數超過1300萬。
  • CIFF後疫情時代思忖:從家空間到共享空間的演變
    就疫情影響、行業思考、參展理念等多方面,我們邀請其中三位大咖展開討論,看他們如何面對後疫情時代的挑戰。問:疫情之下設計師群體有什麼新的思考?如何適應疫情後的家裝行業變化?答:首先室內設計是一個被動的專業,就如醫生、律師等,開發商的營運和市場銷售情況,會直接影響到室內設計這個行業。2018年開始,國內房地產市場已開始呈現飽和,今年又遇上新冠疫情,給開發商、物料供應商以至市場消費意欲都帶來極大打擊,我們公司當然也難免獨善其身。好在十年過來也遇上一些實力非凡的客戶,在這嚴寒之下還能支持下去。
  • 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如何建設?19位行業大咖、8位館長滬上...
    今天(22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之分論壇五——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論壇」在七寶古鎮舉行,會上邀請了19位專家學者、文化企業家,以及來自中西部省8位市級文化館長,共同探討在後疫情時代如何通過5G、人工智慧等技術來加快線上文化場館的建設,包括發展方向、建設標準、特色內容、傳播方式等,以提高文化服務效能,推動文化場館更高質量發展。
  • 後疫情時代的創意思考.pdf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2020年,乍眼已過去近三月。天氣開始轉暖,而世界卻仍在煎熬。一場疫情,讓2020年的這個年頭變得沉重壓抑。國家百姓備受磨礪、經濟受挫行業受阻、無數企業與個人都步履維艱,掙扎求存。對於營銷、廣告,與創意行業來說,在這一特殊情況下的創意與營銷,也必然充斥著不確定性與新型的變革性。人的適應生存能力,不能被小覷。
  • 直播經濟開啟2.0時代
    伴隨著科技進步和消費者個人消費價值的覺醒,「直播經濟」一詞誕生後便頻繁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今年以來,在「信息網絡+疫情場景」之下,直播經濟在各個領域全面開花並飛速發展,遊戲直播、電商直播、教育直播等受到資本和消費者追捧,儼然成為2020年最熱的風口。
  • ...雲智能一體化融合計費系統架構 浪潮商用機器助力中國聯通領跑...
    5G,之於普通用戶,是更緊密的聯結,無論是追劇、開黑、直播帶貨,都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隨心所欲。   5G,之於運營商,是萬物移動互聯,是使得流量和數據像空氣一樣如影隨形不可或缺。但同時也意味著業務服務模式的巨大機遇和營銷挑戰,因其背後涉及到極其複雜的計費平臺的融合調整。
  • 紅海更紅 上不見頂——後疫情時代遊戲直播行業的危與機
    就在外界認為遊戲直播行業有見頂的趨勢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們不得不宅在家中。疫情期間,玩遊戲、看直播成為很多人休閒娛樂的最佳選擇。幾大遊戲直播平臺的觀看量陡然上漲,同時讓平臺面臨內容、帶寬方面的問題。面對流量的暴漲,各大平臺更應該思考,如何面對後疫情時代的「危」與「機」?
  • 築基5G雲智能一體化融合計費系統架構 浪潮商用機器助力中國聯通...
    5G網絡作為新一代的蜂窩移動通信技術,具備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等突出代表特點,為各行業的數位化提供了可能。5G,為萬物互聯打下了基礎,全球的通信與信息溝通將會變得更簡單、更快速、更沒有距離。   5G,之於普通用戶,是更緊密的聯結,無論是追劇、開黑、直播帶貨,都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隨心所欲。
  • 騰訊TMI:後疫情時代的四大破壁趨勢
    騰訊TMI:後疫情時代的四大破壁趨勢來源:聯商網2020-07-03 18:10一場席捲全球的疫情逐漸回歸掌控之中,一切回到了平常的模樣,但一切又都變了。據公開數據表示,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已達到16億,微信(含WeChat)活躍用戶也已達12億,中國已經具備了堅實的全民雲化基礎。
  • 復活馬蒂斯的貓,戴VR手套觸摸故宮國寶|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如何建?
    「5G時代的『雲文化場館』並非簡單把線下已有的資源放到線上就結束了,而是要在一個無限的時空裡,藉助新技術,讓藝術品『活』過來。讓你知道梵谷畫麥田的時候,他看到的陽光是什麼樣的,他每一筆畫下去是什麼心情。」北京逸格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EO馬昕說。12月22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之分論壇五——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論壇」在上海市閔行區七寶鎮舉行。
  • 大時代正式更名喜兔在家,直播雲商時代已經開啟
    (原標題:大時代正式更名喜兔在家,直播雲商時代已經開啟) 6月21
  • 雲直播 雲生活 雲時代
    雲直播作為網絡時代的一種新生活方式,已經漸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而新的直播「雲生態」,也在人們頻繁的互動使用中逐漸成形。  直播帶貨  點亮中國「雲經濟」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直播間。」4月29日下午,陝西老闆王秀梅照例準時打開手機,與網友見面。
  • 後疫情時代文化場館如何從線下走向線上
    12月22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之分論壇五——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論壇」在上海閔行區千年古鎮---七寶鎮舉行。自2016年以來,該論壇已連續成功舉辦四屆,在國內外已形成品牌效應和影響力,是上海有影響的高端論壇之一。作為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總論壇的分論壇,本次論以「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為主題,共同探討在後疫情時代如何通過5G、人工智慧等技術來加快線上化場館的建設,以推動文化場館高質量發展為目的,探討雲文化館發展空間及服務群眾的創新方式。
  • 「無中生有」的雲經濟大時代
    新營銷模式在產業端,隨著中央對於「新基建」概念的提出,以及對「中國製造」的推動,先進的網際網路技術底層平臺的搭建已初步形成,新興的網際網路傳播渠道(如直播、短視頻等方式),開拓了以往傳統產業包括製造業在內的傳播和銷售思路。
  • 後疫情時代酒店業復甦之路:行業變革已至 品牌應賦予更大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我國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國內酒店行業雖然走上復甦之路上,但其所面臨的發展環境已經發生巨大變化:一方面,局部疫情的反覆,預示著後疫情時代酒店行業將要面臨一種可能成為常態化的風險因素;另一方面,以國內經濟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給酒店行業帶來了新機遇。
  • 疫情下行業直播「突圍」 紓各業復工之困
    當地官員直播賣蟶子。寧海宣傳部供圖(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行業直播「突圍」 紓各業復工之困中新網寧波3月5日電(見習記者 李典)「水煮、筒蒸、鹽焗、爆炒……且看我長街蟶子十八式。」在抖音直播鏡頭前,「中國蟶子之鄉」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長街鎮鎮長石柔站在蟶塘裡,向網友介紹起蟶子的不同吃法。如若說2019年是電商直播元年,那麼,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宅經濟」之下,從官員直播助農到企業直播招聘,從銀行業務員在線推廣業務到零售「櫃姐」「雲」復工的2020年,則開啟了行業直播時代。受疫情影響,寧海蟶子養殖戶遭遇滯銷、資金周轉不暢等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