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曲家瑞的斜杠人生:年齡不是用來界定女性的號碼

2020-12-27 第一財經

一個人在上海賓館裡隔離的第十天,曲家瑞的抽屜裡多出了每天三頓外賣附送的30雙筷子和30個勺。

她發現,人的生活裡,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空間和物件。十天裡,兩套換洗衣服,一套洗漱用品,一盒自帶餐具,就是全部所需。生活依舊圍繞著工作、鍛鍊和一日三餐。唯一多出來的就是每天三次的量體溫,密切關注身體變化。平靜節奏裡,不用確切知道幾點,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時間軸生活。她想,未來的世界或許就是這樣,人們都生活在一個個的膠囊裡,「人與人的依靠沒那麼強,彼此能更獨立」。

說話語速極快的曲家瑞,因為在《康熙來了》擔任嘉賓時犀利敢講的風格而被大眾熟知。她更重要的身份,則是藝術家、明星教授、二手玩具藏家和作家。

在「女性30+」成為一個被反覆熱議的話題時,圍繞女性的情感、婚姻、事業、獨立所遭遇的困境,成為社會性議題。而曲家瑞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告訴人們,一位55歲的獨立女性,可以嘗試無數職業身份,可以選擇單身,敢於做夢和嘗試,更可以活得無所拘束,快意酣暢。

她家境優渥,父親是臺灣水產協會理事長,15歲赴美,1990年拿到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學院碩士,32歲回到臺灣任教。這一路看似順遂,其實充滿困惑、迷茫和抗爭。在她的藝術展《曲家瑞,你哪位?》裡,你能看到這不平凡的軌跡。

展覽上有她從20歲到50歲的自畫像,有她走遍世界收藏的幾千個二手玩具,布滿整個房間。她位於臺北地下室的工作室,被原封不動搬到現場。從那些舊照片、舊信件和手稿中,勾勒出曲家瑞的藝術歷程。

「展覽對我來說,是多年來心裡的夢想。它不是總結,是我的過去,我是在跟過去告別。」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曲家瑞說,正是因為在自己身上的頭銜太多,她想要拋掉這一切,從零開始。

去年,《曲家瑞,你哪位?》蘇州首站亮相,兔子絲網版畫迅速售空,T恤也賣斷貨。但深圳站因疫情而匆忙收場。10月1日,巡展將在廈門開啟,對她來說,這是無論如何都要出席的一次聚會。她義無反顧拋下需要照料的母親和手頭的工作,從臺北飛到上海隔離,只為親自到現場。

隔離期,她依然在微博上與粉絲活躍互動。她與粉絲之間,是一種相互給予的關係。年輕人喜歡曲家瑞,是因為她身上有著與他們曾經相似的困惑、自卑、迷茫,也有驕傲與逐漸豐盈起來的自我,他們想從曲家瑞身上獲得鼓舞和力量,像她一樣閃爍光芒。

她會跟二三十歲被負面情緒包裹的年輕人說,人生才剛起步,站起來往前走,每個人綻放的時刻不同。她告訴他們,自己曾經也很自卑,經常否定自己。

曲家瑞的自信不是天生就有,是在自卑和不斷跌落谷底的過程中,掙扎摸索著建立的。從小,家裡的四個孩子裡,相貌普通的她是最被忽視的那一個。童年時駝著背躲在人群中,上中學時為了博得大家一樂,學會搞笑。15歲到美國時,戴著厚鏡框,英文不好,沒人知道她是誰。成長路上,她沒有喜歡過自己。她用整個青春期繞過大半個地球,找尋自我。

做自己,是曲家瑞經常說的一句話,繪畫則是她通往自我的那條路。1984年,19歲高中畢業的她拿到全美首獎。本科好不容易申請到庫伯高等科學藝術聯盟學院全額獎學金,父母都反對。他們對她的期許就是彈好鋼琴,嫁個好人家。她為此跟父親遠洋電話溝通了一個月。直到有一天,父親默不作聲掛斷電話,才算是默許。

她從大學一年級開始畫自畫像,直面真實的自己。從20歲時的血氣方剛,30歲時的衝動與憤怒,40歲時的沉穩安靜,直至50歲時的自洽與滿足,都呈現在無數自畫像中。她把自我的糾結與和解,都畫在畫布上,變成一個特立獨行的曲家瑞成長史。

經歷轟轟烈烈的戀愛,始終沒有選擇結婚的曲家瑞,越來越適應一個人的自在與精彩,「我活得有尊嚴,不向男人伸手要錢,想到什麼就放膽去衝,敢做夢,一切成就都靠自己。」她曾寫,「年齡不是用來界定女性的號碼,它是我們身上最有價值,出生至今積累最驕傲的印記。」

她越來越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人生該怎麼過,「雖然還是一樣的倔強、壞脾氣,但至少可以很驕傲地說,沒有讓15歲的自己失望。」

年紀帶給她的不是懷抱著過往成就停滯下來,而是更加有勇氣地果斷告別這一切。當臺北工作室的全部畫作和物件被30件大紙箱全部搬去展覽現場,她望著空闊的四周,重新開始的感受更為強烈。

她仍然想要衝破自己,打破那些過去的身份、作品和標籤,「沒有什麼比推翻自己更爽了。」

在採訪中,曲家瑞數次說道「清零」這個詞。對她來說,這半生清零重啟的時刻太多,她不怕跌落,怕的是站在高處而不自知。跌落和失意的時候,是她徹底自省的時機。「我是一千萬次從零開始,一天之內都可以歸零兩次。」她想要用展覽告訴所有人,每個人都可以活成曲家瑞,永不滿足,永遠向前。她也不會去定義「曲家瑞」這個名字所代表的含義,太早定義,就局限了未來。她最期待的是,看到自己60歲的人生將會有多精彩。

談及女性的身份和年紀困境,她說,很想要寫一本書,獻給那些年過50歲的女性。在匆忙前行的社會節奏中,這群女性的生存現狀和心理狀態,都被忽略了。50+女性的困境在於,孩子長大了不再需要她們照顧,事業到了瓶頸期,身體機能開始衰退,如果再碰到家庭關係的破裂,打擊將是巨大的。曲家瑞想告訴她們,人生並沒有到谷底,「不要害怕,不要疑惑,不要把所有希望壓在孩子和先生的身上。我55歲還在辦展覽,草間彌生70多歲還在創作,50歲算什麼啊。人生本來就是有賺有賠,想改變就去改變吧。」

對話曲家瑞:站在高處應該擔憂,跌落谷底才應該高興

藝術創作是一個人的馬拉松

第一財經:今年3月,很長一段時間你在陪伴母親,在疫情期間奔走於醫院,經歷了母親摔傷、手術和康復,再去面對人終將老去這件事,是否有更多感觸?

曲家瑞:媽媽生病的時候,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她跌倒的那天晚上,我在家附近吃夜宵,接到電話,姐姐和弟弟已經在我家了,但沒有一個人敢做決定。我的感受是,人生的挑戰是一個接著一個,當你認為最完美最沒有防備的時候,老天爺突然丟下來一個炸彈。

媽媽手術以後的康復期,大小便不能自理,一開始很害羞,不願意讓我們幫她處理,自尊心很強。她躺了一個月,從一個完全沒有自理能力的人,到慢慢站起來、慢慢走,到現在可以自己走了。這對我也是很好的影響,她都可以,為什麼我不可以。

第一財經:對很多年輕人來說,曲家瑞就是自信獨立的女性代表,是女孩最想成為的樣子。每個人都想「做自己」,但很多人的迷茫在於,不知道什麼才是「做自己」。

曲家瑞:做自己是非常困難的路,我年輕時候是一個沒有太多話的人,花了很多時間觀察周圍人的舉動和眼神,看他們是不是我想成為的樣子,充滿警惕。

大學的時候,有一個男生功課非常好,我很崇拜他。我發現他每天上課前或者下課以後就消失了,結果我跟蹤他才發現,他在外賣店打工。每天上課之前,他要到這裡做好全部的菜,再去上課,午餐的時候又過來賣。我才知道他家裡很窮,身上穿的都是二手店最便宜的衣服。但他整個人看起來太有才華了,原來一個人身上不需要名貴的衣服,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光芒,穿什麼衣服都可以是最好的。

那時候他就是我的榜樣,一個坐在垃圾山上的王子,每天自由自在,功課是最好的。而我看似是一個華麗的公主,其實並不是。

做自己不是要把口號喊出來,這個過程很難,哪怕看到那麼好的榜樣,我也做不到,只能取其中一點。

我問過自己,如果只能活到幾歲,最想做什麼?我最想畫畫,畫畫能帶來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豐富我的人生。

藝術創作的過程是一個人的馬拉松,沒有別人,不知道誰跟你比賽,也不知道自己在哪裡。要非常穩,沉得住氣,一個人經受困難和痛苦,極度自虐。因為做展覽,我拿出30多歲時的自畫像,那時候的我意氣風發,手很穩,很果斷,有自信。現在55歲,對顏色的掌握沒那麼準確和穩定,但我更謙卑。我40歲就老花眼了,還骨折過,眼睛也沒法像以前那麼精準,但我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很多顏色,又打開了新的窗戶,新的感知。現在我會用二三十種顏色去描繪,創作的樂趣就是,永遠充滿挑戰。

如果失去精神狀態,那才是真的完蛋

第一財經:這兩年,女性30+的話題熱度很大,從大陸熱播的《三十而已》,到《乘風破浪的姐姐》和《女人30+》的綜藝節目,都把女性的年紀當作討論話題。你怎麼看年齡與女性之間的關係?

曲家瑞:我大一的時候,老師每周五會帶我們去紐約MoMA看畫展。看到一個男生的作品,才25歲,覺得他好厲害,我們還要6年努力才能擠進MoMA。轉了很久,終於有一位女性藝術家了,一看,都65歲了,女生怎麼會那麼糟。

這是重男輕女的社會,我們都是在男人的審美觀念下長大的。男生從小背負一切的期待,容易得到資源,但就算成名很早,如果站得不穩,一樣會往下墜。女生懂得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我們是在做真正的自己,一旦站上去就屹立不動。那個年輕藝術家沒幾年就從藝術圈消失了,而那位女性藝術家最後成了大師,90多歲才過世。

人生是很長的戰役,不用擔心著急。女生就算選擇了結婚、生孩子、照顧家庭,都沒問題,帶完孩子7年後再出來,一樣可以,就怕你覺得自己不可以。

去年我做了一個金鐘獎頒獎的視覺總策劃,翻遍畢業作品,找了30個女孩子來做。我自己在一路成長中,沒有得到好的機會,當我有主導權的時候,我要把舞臺獻給年輕優秀的女生,讓全部的女生都站出來。最後我們得了紅點獎,在紅點手冊裡,有全部女生的照片。

第一財經:2019年被你視為墜底重生的一年。很多人會想,曲老師已經擁有了名聲和成就,為什麼還會到谷底?

曲家瑞:2019年我知道很多生涯都已經到瓶頸了,教書、創作、感情、人生都是,找不到一個方向,不知道怎麼辦。我就激勵自己,什麼都沒有了,那就做起來吧,怕什麼呢?

一個自信的人,不可能24小時都自信。我本來就不是要給大家看一個面向的人,歡樂的背後有很多不確定,人不可能永遠高高在上,那不是永恆。站在高處應該擔憂,跌落谷底才應該高興,我情願在谷底,唯有掉下來才會反省、自覺。人為什麼會狂妄,就是站得太高。

第一財經:你會想像60歲的自己與現在有什麼不同嗎?

曲家瑞:我還想像不到,但肯定是從容坦然的。我一直在跟身體養分急速流失的自己交流,這個年紀,膠原蛋白和骨質都在流失,我看著三年前的照片跟現在都不一樣,但這就是我,我接受。幾歲的人就該有幾歲的模樣,但如果失去精神狀態,那才是真的完蛋了。

相關焦點

  • 曲家瑞:二三十歲才不是一個人最好的時期
    是的,曲老師的人生,可遠比你們想像中精彩多了。曲家瑞在53歲的生日總結中如是寫道。自2016年《康熙來了》停播,近日再見曲老師是一期關於《最藝術的斜杠人,為什麼大家都愛曲家瑞》的視頻專訪。她還是她,身材魔鬼,麻辣犀利,魅力四射,中氣十足的說「喜歡現在的自己,那是一個快樂的花花世界,我會紅到80歲」。
  • 53歲曲家瑞的痛快人生,就是告訴女孩子生活也可以過成這樣
    不過,這也就是我們在原地感嘆,很多人早就邁出人生的大步,頭也不回地走下去了。比如最近存在感突然高起來的曲家瑞老師▼橘子君印象最深的是她有一雙看出來年齡的長腿▼這一段也是雋永深刻,曲老師真的是新時代女性典範,她讓我們知道50歲的女人還可以活成這樣的人生模式。她的心態、閱歷和氣度,不因為年齡將就,不掩飾渴望愛情,無論多麼喪氣滿滿的少女也會期待這種50歲的人生。
  • 54歲曲家瑞感慨:二三十歲才不是一個女人最好的時期
    二三十歲才不是人生最好的時候   在談戀愛之前,曲家瑞享受把自己對愛情的幻想畫進畫裡,用鮮豔多彩的顏色代表對戀愛的憧憬。二三十歲絕不是一個人的精華時代,而是最混亂的時代。你對自己很迷茫,不了解自己的內在,甚至根本不懂得愛自己。你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也會談很多錯誤的感情,然後做很多錯的決定。只有人生在往前走,你才能看清楚自己。當你學會接受自己,相信自己,才是真正地愛自己。人生所有正確或錯誤的經歷,正是成就了現在更好的你。
  • 55歲的曲家瑞感慨:不婚的是我,翻車的是那些著急結婚的朋友們!
    一直單身、瘋狂的曲家瑞老師則在自己55歲生日的這天,發了長文:婚姻真的不是頭等大事!「我30歲那年,身邊的單身朋友都不見了。」那個時候,曲家瑞身邊的同齡人,女的著急嫁人,男的不停尋找適合的對象。首先要說的一點是,她不結婚,真的不是因為嫁不出去。父親是水產理事會的會長,25歲的曲家瑞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拿到碩士學位後回到家鄉,家裡電話就響個不停,但在幾年後卻遞減。一度讓父母擔心曲家瑞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她的爸爸更是氣到說要上報紙登斷絕父女關係的消息。
  • 55歲不結婚的女人,到底在想什麼
    她灑脫的回應:「你管我,這是我的人生,又不是你的人生」。 說完,又補充道:「我生活的很好,過得很自在,每個人都要給自己交代,不是給別人交代。」 而今天叔要講的這個女人,就是在臺灣綜藝《康熙來了》中坦蕩自詡紐約」東方一朵花「的藝術家——曲家瑞。一個55歲單身未婚,又酷又颯的姐姐。
  • 55歲的她,無劇本的人生比有人設的乘風破浪爽多了!
    現實中還真有人20歲興風作浪,40歲乘風破浪,55歲自成一派,波瀾不驚。她是藝術家,是大學教授,是《康熙來了》最有話題度的嘉賓,是耿直率真的曲家瑞老師。作為「康熙」的老粉兒,每個人都對曲家瑞老師高分貝嗓音,超快語速印象深刻。
  • 55歲曲家瑞曝不婚原因 坦言要忍受許多嘲諷
    來源:新浪娛樂曲家瑞新浪娛樂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55歲作家兼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助理教授曲家瑞是演藝圈中不婚熟女的代表,說話風格逗趣幽默的她早年也常上節目分享獨立自主新女性的價值觀。5年前曲家瑞在節目中自曝大學生涯的感情經驗,承認大學期間談過6段感情,「談戀愛不一定要發生關係,可以是單純美好的體驗」,從小在嚴謹家庭長大的她,父親80多歲時她才第一次主動擁抱爸爸,對方被她嚇到,不知如何反應。
  • 斜槓老年的她寫標籤:55歲的時尚穿搭博主、健身教練、生物碩士
    今天介紹的這位時尚博主Drece Ghanem,雖然已經不再年輕,55歲的年齡正步入老年,可是,所謂老不服老,有些人似乎歲月已經遺忘了她們一樣。用現在最時髦的話來說,她應該是斜槓老年:時尚博主、健身教練、生物學碩士,正是斜槓的最好詮釋。Ghanem的穿搭風格很多變,而且喜愛嘗試各種大膽的色彩,最關鍵作為健身教練,她的身材也超級好。55歲的年紀,通過管理自己的身材,讓人生多了更多的可能。
  • 曲家瑞,你哪位?
    也許即將在深圳舉辦的曲家瑞個展將告訴我們答案畫作書信手稿玩具寫真「康熙」中的服飾這一次,曲家瑞通過這些來告訴我們她,是誰人們認識曲家瑞雖然是斜杠人,但曲家瑞最喜歡的事,依舊是畫畫。她擁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而在美國念高中時,她的畫就拿到了全美榜首。本次展覽將通過逾百件畫作,完整回顧曲家瑞的繪畫歷程。曲家瑞很多畫的用色極其絢麗,她的大學老師曾問她:「為什麼你的畫總是色彩明亮?」她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這是我對性的幻想。」
  • 最藝術的斜杠人 為什麼大家都愛曲家瑞
    她給你看的不僅僅是畫、玩具、情書,而是她敏感浪漫,執著細膩,真真切切的人生啊。出生在一個上有最受寵的長姐,下有么弟的家庭,曲家瑞自嘲是最不受寵的老二。因為童年無法觸及的玩具與寵愛,還有性格裡虛張聲勢的自信,曲家瑞在成年後將這份渴望轉成了對玩具收集的喜愛,去彌補當年些許遺憾。
  • 53歲的曲家瑞,既是教授,又是富二代,長相也不錯,但卻一直未婚
    不過,這也就是我們在原地感嘆,很多人早就邁出人生的大步,頭也不回地走下去了。比如最近存在感突然高起來的曲家瑞。印象最深的是她有一雙大長腿,據說因為她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慢跑。她在《康熙》說的「我和十一歲的女孩在臺階上交換青春」的片段也重新被翻出來:曲家瑞在新澤西州的跳蚤市場看到了一個半人高的芭比娃娃,但是要和11歲的小姑娘交易,因為她是芭比娃娃的所有者。
  • 曲家瑞55歲了單身,韓紅49歲了單身,一個人的生活有多爽?
    痴男怨女,這個詞用來形容感情中的男女,真的太貼切了。 現實生活中,一個人活到最後的人比比皆是,並不是因為她們找不到對象,只是因為他們害怕兩個人的生活,選擇一個人活下去而已。 就像著名的藝術家曲家瑞一樣,如今都55歲了,可依舊還是單身一人,為什麼她這一生只戀愛,而不結婚呢?
  • 畫全裸自畫像,53歲直言熱愛小鮮肉,大家說她很一般,我卻覺得她美爆了!
    說到老師,F姐就想起綜藝圈裡一位老師,她就是曲家瑞。看過《康熙來了》的寶寶們應該都知道曲老師吧?!F姐對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她有一雙看不出年齡的長腿去年52歲的她在微博發了一篇長文,F姐覺得很符合新時代女性的價值觀:要求女人30歲之前嫁人是因為有保存期限,40歲還沒有歸屬就是過期商品下架。
  • 曲家瑞永遠在戀愛
    ,55歲,未婚,談過很多場戀愛,墜入過無數次愛河,遇到過很多迷人的男子,也錯過很多看似不錯的機會,對她來說,結不結婚不是最重要,但永遠在戀愛很重要。她想證明,一個女性,無論多少歲,都擁有愛人與被愛的可能。
  • 曲家瑞廈門巡展超人氣 「曲式人生」引關注
    曲家瑞與輪椅上的粉絲親密互動。 楊伏山 攝  粉絲觀眾希望藉由此次展覽感受更多「曲式人生」的精彩,而曲家瑞本人則想通過這次展覽,為自己的人生「清零」,勇敢追夢,不留遺憾。  她說,展覽於她而言是多年來心之夢想,它不是總結,而是自己過往生活的點滴回憶。「沒有什麼比推翻自己更爽了。」藝術特展吸引力爆棚。
  • 上高中時父親就給她買好了房子,55歲卻依然沒有結婚
    有些人早熟,有些人晚熟,而曲家瑞就是一個比較晚熟的人。直到36歲她才突然醒悟要儲蓄金錢,要及時行孝。直到40歲那年,她才發現,原來人活著是不能夠把別人看得太重的,這樣很容易失去自我。人活著,最重要的事恰恰是認同自己,相信自己,然後學會愛自己。
  • 女人的「最佳」絕經年齡,不是45,也不是55?究竟是多少歲?
    對於一個男人而言,最美的年華其實不是二十歲,也不是三十歲,而是四十歲;對於一個女人而言,最美的年華其實不是二八芳齡,也不是三八適齡,而是三十而驪。然而,對於女人來說,與她們一路同行的,還有一種特殊的生理現象,那就是「月經」。
  • 天才富二代女星曲家瑞,55歲仍未婚過著痛快精彩的人生
    25歲就拿到了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在學校所處的紐約街區,她的大名如雷貫耳。讓曲家瑞哭笑不得。小鍾先大讚曲家瑞是「學術界的林志玲」更表示她的知性美令許多男生為她痴迷,不過曲家瑞不是她喜歡的型,年齡更是一個問題。
  • 女性的最佳「停經」年齡,不是45或55歲,接近這個數字會好一點
    但對於女性來說,絕經似乎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其實絕經這件事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它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現象,其實有些女性只是單純的想得太多,只是在杞人憂天罷了。絕經這個現象,不是衰老與患病的表現,反之,絕經是一種自然表現,而且它受遺傳因素影響比較大,每個女性都需要積極面對。
  • 年齡是用來享受的,而不是用來焦慮的
    不是說到了「規定年齡」就一定要結婚,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只有該結婚的感情。 關於人生觀,影片中的「她」說道:「我從19歲的時候就給自己制定了一個時間表,26歲我就知道,我所謂的時間表根本沒有意義。」 年輕的時候給自己做好的精密規劃,或許曾是自己的努力方向,也可能是人生的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