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查理卓別林是他那個時代最偉大的電影演員之一,而他在電影史上的地位無可撼動。
查理卓別林在1889年4月16日出生於倫敦(比希特勒大了4天)。 他生於貧困之家,在9歲之前就成為專業的舞臺劇演員。 他的父親也是一名演員,因為卓別林母親的出軌而酗酒,在查理十歲時去世了。他的母親是一位女演員和歌手,獨自在貧寒中帶著小查理和她出軌生下的另一個兒子。在卓別林14歲時,她母親因嚴重的精神問題,被送入了精神病院。小查理和他的兄弟被迫自己照顧自己。從父親死後,他就做過很多零工,但最終,他還是回到了舞臺上。
查理在14歲時毛遂自薦在劇團中扮演一些不太重要的角色,到17歲時,已經成為一些舞臺喜劇的主角了。1908年,他在倫敦的雜耍戲院成為籤約喜劇演員,其後,在1910年時移居美國,並加入了弗雷德卡諾劇目公司。 他的表演在美國觀眾中很受歡迎,此後不久,年輕的卓比林就接觸了電影。
在與啟斯東電影公司的合作中,卓別林開發出他第一個標誌性角色——流浪漢。這些流浪漢有著共同的小鬍子和寬鬆肥大的褲子。他的處女作《謀生》讓導演對他很不滿意,也因為他的舞臺習氣太濃了。但觀眾倒是非常喜歡,於是卓別林說服了公司,在後來的幾十部影片中,他都保持著這個「流浪漢」的形象。
1917年,卓別林決定成為一名獨立製片人。而到 1919年,他與瑪麗·皮克福德,道格拉斯·費爾班克斯和格裡菲斯等人一起創立了聯合藝術家公司。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卓別林發行了一系列成功的電影,包括尋子遇仙記(1921年),淘金熱(1928年)。其中在1929年時卓別林獲得了他的第一個奧斯卡獎。
1931年,查理卓別林的第74部作品「城市之光」上映。這是一部在有聲時代的無聲電影,也是又一部在全世界都廣受讚譽的影片。
直到1940年,查理卓別林才發行了他的第一部有聲電影,但也是他最著名的一部電影:大獨裁者。在影片中,卓別林分飾兩個主要角色:一個是法西斯獨裁者,另一個則是受迫害的猶太理髮師。在電影的最後,卓別林在片中發表的演講廣受讚譽,他的表演完全超越了角色。這部電影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諷刺作品之一,而他的演講也成為電影史上最傑出、最精彩的演講。據說希特勒本人也是在咬牙切齒中堅持看完了影片,但在事後又為此大發雷霆。
對於這部電影,反倒是卓別林本人有著完全不同的意見,在他後來的傳記中,他說:如果他知道當時納粹對猶太人所犯罪行的真實程度,他絕不會製作這樣一部電影的。
卓別林的最後一部影片是1966年出演的「香港伯爵夫人」,十一年後,他於1977年的聖誕節早上,在瑞士的家中去世,享年8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