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長江:程派伴奏的八大特點

2021-02-08 早安京劇

《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全天候陪您賞玩京劇……

長按二維碼,即可購買


程派伴奏的最大特點之一,那就是弓法。程硯秋大師他設計的唱腔不能受弓法得約束,要求伴奏者必須以他的唱腔結構來完成弓法的運用。否則他就無法展示優美動聽的程腔程韻。如何使用正確的程派弓法,我將在下一講結合唱腔具體演示。

特點之二:音量的控制,程派均以悲劇為多,琴聲的音量要適度不能過於張揚,要根據劇情需要再加以渲染。一定要給演員讓路,突出演員的演唱技巧給演員解決負擔,幫助演員很好地完成演唱。讓演員在琴師的伴奏體系中有較大的空間穿梭遊蕩,領著演員在演唱過程中把腔唱得輕鬆自然,把觀眾引入情感和音樂的藝術意境中。

特點之三:程派的勁頭,之所以學拉不如先學唱的道理,就是掌握程派唱腔的勁頭。了解了程派的勁頭會給伴奏帶來很大的施展空間,也就清楚了力度的強與弱、氣口的處理。只有這樣伴奏起來才能夠得心應手。

特點之四:程派的收韻。程派的字、以及收聲、收韻都很講究。收韻,無論是西皮慢板還是二黃慢板一般行腔結束時,他的收韻幾乎到了中眼才算完成。這就要求琴師在過門中的弓法要柔和、平穩、音量有所控制,也就是說不能攪演員收韻。但有的戲則不然,比如說《鎖麟囊》春秋亭二六的最後一句「潮」字,就需要琴師滿弓滿調拉出來,不能是一個推弓等演員收韻,因為這是一個長音演員要用中氣,一口氣綿延不絕,琴師輔助演員收聲收韻來減輕演員的負擔。這種伴奏方法體現了程硯秋大師所提倡的「圓」。

特點之五:程派的伴奏要自然流暢,過門與唱腔的銜接要嚴絲合縫,墊頭要圓不見稜角,琴聲的味道要質樸,不能有雜音、滑音尤其是二黃不可以有抹音,每一個音符都要樸實無華。程派的伴奏就拿西皮來說,很少用外弦的高音1而是用裡弦的1居多,這就是與其它派別的區別。因為程派的大部分劇目是悲調色彩,拿《鎖麟囊》舉例說明,這段西皮二六就很少用高音1,除了連弓到外弦其它的都是用裡弦1。就說「亭」字,如果用外弦高音1,演員就借不上你的琴力,雖然用了高音1聽起來很明亮,但與他的氣口不符,華而不實。他唱起來就會吃力不夠自如,沒有穿透力,京胡的音色也不飽滿,筒音難以發揮。不適合程派藝術的表現規律。

特點之六:程派的琴師要對程硯秋大師的藝術,進行全方位的了解與研究,特別是字的運用,程硯秋大師有獨到之處。字是根本以字行腔,內容、情感,始終是表演藝術的主導。掌握了以字行腔的基本原則,對琴師會有很大的幫助。琴師也有了自己發揮的空間,只要遵循程派藝術規律與程腔協調統一,就會給人以豐富的藝術享受。

特點之七:程派唱腔的伴奏尺寸,程硯秋大師的所說的「圓」是全方位的,無論是他的配角、樂隊都要突出這方面的特點。他要求整體演員的道白、樂隊的伴奏一定要緊湊、不要拖泥帶水。單從樂隊伴奏來講,這裡就需要鼓師與演員的配合與琴師的配合要恰到好處,三個人達成一種默契心領神會一棵菜。

特點之八:程派嗽音的伴奏方法,程硯秋大師的「嗽音」運用得極為自如。「嗽音」不好唱也不好拉,像電影《荒山淚》有一段西皮散板(哭婆婆)這段中有好幾處「嗽音」唱「嗽音」很]吃功夫,拉好「嗽音」也如此,要控制住琴聲的音量,弓法要細膩,對左右手的功力要求得十分嚴格。觀眾聽起來絲絲入扣、輕巧玲瓏、曲婉多姿、耐人尋味。

相關焦點

  • 淺談程派伴奏的體會與特點 鍾長江
    並為電影《荒山淚》創編序曲並操琴伴奏全部唱腔。受到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 我父親與程硯秋先生合作達十餘年之久,他的伴奏方法得到了程硯秋先生的高度認可,他在理解與體會程派唱腔上有獨到之處,開創了一種符合程派特點的伴奏方式。程派的伴奏方法與眾不同,我父親之所以能夠與程硯秋先生長時間的合作,直到程硯秋先生逝世。與他刻苦鑽研程派唱腔的藝術特點是不可分割的。
  • 鍾長江:淺談程派伴奏的體會與特點
    我叫鍾長江,我父親就是程硯秋的琴師鍾世章。受家傳,我現在也是專門拉程派,潛心研究我父親為程派京胡伴奏的特色和技巧。看到現今愛好程派的朋友越來越多,感到很欣慰。同時了解到很多很多程謎求琴若渴的實情,深感自己有責任和義務為程派作些務實的工作。       很多專業的或業餘的琴師都很喜歡拉程派,因為它的唱腔韻味、旋律特別迷人。但並不是說按程腔的譜子拉就是程派了。
  • 程派的十大特點
    (摘自《京劇程派的博客》)程派的音色美是其一個重要審美特徵,發聲醇厚、幽咽,給人以細膩、含蓄、沉鬱的特殊美感。他的獨特發聲方法,極具科學性。 程派運用氣息很是科學:發音時「向下順氣」,中低音胸腔肌肋向外擴張,尤其是發高音時,氣息越加「下沉」,也就是「氣沉丹田「,即橫隔膜維持擴張狀態,同時丹田內收,在腰圍形成對力,使肺部不受外圍肌肉擠壓,氣息不致衝擊聲帶。這樣的用氣技巧,也是程派音量輕響自如,行腔連貫,流暢,猶如珠滾玉盤的美感。【3】胸腔與喉音:程派的低音區注重胸腔共鳴和喉音的運用。
  • 【京劇知識】程派資深票友張繼安《淺談唱好程派的體會》
    要想唱好程派,首先要正確地理解程派,了解程派唱腔的特點和掌握程派唱腔的演唱技巧。    一、正確地理解程派     程派是 「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硯秋先生創始的,風靡幾十年的京劇藝術。其唱腔「挺拔秀麗、柔裡有剛、剛柔相濟、藕斷絲連、若斷若續」,深受廣大程迷的喜愛。
  • 張繼安:淺談唱好程派的體會
    現在根據自己的領悟想談談唱好程派的非常膚淺的體會,和程派愛好者同道一起探討程派藝術的真諦和精髓,有不當之處,請同道不吝指教。       要想唱好程派,首先要正確地理解程派,了解程派唱腔的特點和掌握程派唱腔的演唱技巧。
  • 【一言堂】程派唱腔學習要領
    我這裡不一一列舉了,我的體會是區別程派和其他旦角流派有五大演唱技巧,四大演唱特點這些是唱程派的基礎要求:一,五大演唱技巧:1,咬字(吐字)程派的咬字和吐字比較講究四聲和尖團,相對來說更嚴格,字頭部分和口型以及唇舌牙齒的位置有很大的關係,歸韻部分和字尾有很大的關係,而中間部分隸屬行腔。
  • 程派傳人點將錄
    其中有程硯秋的入室弟子;有的雖未正式拜師,卻得到程硯秋的直接教誨;還有的經過長期私淑、鑽研,也得到程派藝術的真諦。這些直接或間接學習、繼承程派藝術的京劇演員,如果算作程派藝術的第二代,那麼他們所教的學生當屬程派藝術的第三代了。    現在,我們循時間進程,分列如下:    最早在學習程派並在舞臺上實踐的是新豔秋(女)。
  • 京劇:學習京劇程派唱腔藝術的步驟
    識簡譜對唱腔的音準、大腔、板眼、伴奏、輕重音和氣口的掌握特別有用。如果本來不識譜的話,建議學會簡譜,以後會受益非淺。 4、觀摩。多觀摩有畫面的唱腔,從身段、人物劇情來把握唱腔,對儘快入戲有好 處。 5、尖字、團字、上口字、尖字、團字、上口字。京劇的唱音以京音為基礎,很大一部分安從湖廣韻、中州韻、崑曲、徽調中來,所以要注意這些字的讀音。
  • 民族彈撥樂在京劇音樂伴奏中的演奏特點與規律
    京劇已逐漸形成了較完整的, 具有鮮明性格特點的唱腔音樂,也逐漸形成了京劇音樂伴奏的基本樂隊配置與演奏特點。根據京劇演員不同行當的聲腔特點,除了青衣( 俗稱旦角 )和小生的唱腔音樂加入京二胡伴奏外, 其他如老生、花臉、老旦等行當的唱腔音樂,主要以京胡和其他彈撥樂器組合為京劇樂隊文場的基本配置。 那麼, 除了京胡、京二胡這兩件弓弦樂器以外,其他民族彈撥樂器在京劇音樂的伴奏中,有哪些演奏特點與規律呢?
  • 河東區非遺項目──程派河南墜子 剛柔相濟 韻味十足
    李玉萍是程派河南墜子的傳人,她的河南墜子演唱,氣息松暢,行腔自如,峻拔而不顯疲累,婉轉而不覺滯澀,舉重若輕,遊刃有餘,儼然大家風範。李玉萍1994年考入中國北方曲藝學校,跟隨曹元珠學習河南墜子,經過多年的努力和老師的悉心教導,李玉萍熟練的掌握了《雙鎖山》《秋江》《探晴雯》《黎明燈火》《晴雯撕扇》等曲目,在校期間多次參加學校實習演出,並參加平頂山曲藝節。
  • 中國京劇程派藝術研究會:要求張雲雷向程派藝術家道歉
    中國京劇程派藝術研究會微信號11月26日發表《關於張雲雷用低俗語言褻瀆程派藝術家的聲明》,內容如下:日前,相聲演員張雲雷用低俗語言,調侃京劇程派藝術大師李世濟、程派藝術名家張火丁,本會對此表示強烈不滿。
  • 芽莊沉香味道的八大特點!
    接下來就說說芽莊沉香的八大特點:一、甘甜韻味突出。芽莊沉香以甜味為主,清聞有一種好聞的蜜甜香氣,燃燒後蜜香更加濃鬱,但卻不會讓人感到膩,更多的是自然舒適,而且這種甜味不似茉莉不似桂花,很少能有甘甜味能與其比擬。二、芽莊沉香多帶果香味。芽莊沉香大多品質上乘,味道較為豐富,除了蜜香之外,也帶有類似一種瓜果的味道,清爽宜人,這也是其甜而不膩的一個原因。
  • 程派再批張雲雷:從未僱他幫助推廣,也不存在「卸磨殺驢」
    京劇從誕生之日起,就有著「高臺教化」的社會功能,程派藝術創始人程硯秋先生明確提出,「演任何劇都要含有提高人類生活目標的意義」,主張「國家應以戲曲音樂為一般教育手段」。相聲藝術家侯寶林以畢生精力,把相聲從地攤拉進了殿堂,創作了眾多警世、醒世、育人的傳世精品。中國京劇程派藝術研究會將繼承藝術界前輩的精神,一如既往為推動藝德建設不懈努力並率先垂範。五、關於「蹭張雲雷的熱度」。
  • 張雲雷又惹眾怒,程派的反擊說的真狠!
    中國京劇程派藝術研究會:請和程派藝術保持安全距離 26日,中國京劇程派藝術研究會通過官方微信發布《關於張雲雷用低俗語言褻瀆程派藝術家的聲明
  • 五代京劇世家,老藝術家遲重瑞評價張雲雷程派青衣,捧得過高了?
    遲重瑞性格穩重不張揚,這麼多年來一直受到觀眾的尊敬,出身京劇世家的他,因為對張雲雷程派青衣的評價,讓他在網友們中的評價更加高漲。張雲雷和程派京劇,用相愛相殺來形容再合適不過,因為張雲雷的推廣,程派京劇成為最受年輕人歡迎的一個流派。
  • 荀派孫毓敏老師談「四大名旦」唱腔的特點並當場示範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四大名旦演唱特點,聽起來還是很難分辨啊,這個問題孫毓敏老師京劇講座做講得很生動形像,下面我們先聽聽孫毓敏老師的視頻是怎麼講的。再讀讀四大名旦的演唱的理論方面各自的特點,也許我們會有所感悟。四大名旦:在京劇藝術表演中,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旬慧生四位京劇表演藝術家被譽為「四大名旦」。他們以風格獨特的演技在京劇舞臺上盡領風騷數十年,為京劇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梅派唱腔婉轉嫵媚,雍容華貴。
  • 【鋼琴伴奏譜編配案例】不管是即興伴奏還是正譜伴奏,有些工作是必須要做好的,附鋼琴伴奏譜編配案例音頻參考
    鋼琴伴奏譜編配的效果取決於各個方面,每個人的水平不同,對音樂的理解不同,對伴奏的手法習慣不同,對和弦走向的安排喜好不同,對不同伴奏型的運用方式不同,那麼編配出來的鋼琴伴奏譜也是不一樣的,下面分享一些領峰老師編配的鋼琴伴奏譜效果
  • 永遠的「唐僧哥哥」遲重瑞,聽完張雲雷唱程派青衣,作出如此評價
    很可惜的是,憑藉國風美少年的顏值,加上溫婉柔和,飽含濃情蜜意的唱腔,在這個方面張雲雷的優勢太大了,尤其是在程派京劇上的努力,讓國粹京劇,重新回歸到了年輕觀眾們的生活中。舉個簡單的例子,就能知道張雲雷在程派京劇上的影響力多大。
  • 中國漢語有八大地方方言,各有什麼特點,你的家鄉話是什麼
    中國漢語有八大地方方言,各有什麼特點,你的家鄉話是什麼文/成長新視點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東西南北差異巨大,菜品上有八大菜系,地方方言上則有八大種類。每一個方言,都有其濃厚的地域文化特點,也深藏著悠久的歷史。在地方方言上,分別有北方方言、吳地方言、湘江方言、贛江方言、客家方言、閩東方言、閩南方言和粵地方言等八大種類。
  • 中國八大詩人≠唐宋八大家
    說起唐宋八大家我們都比較熟悉,而當我們說到中國八大詩人的時候,大家則會下意識地跟唐宋八大家混在一起。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我們就會找到答案。唐宋八大家我們按照時間先後順序來看,唐宋八大家分別有「韓愈、柳宗元、曾鞏、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其中的蘇門三父子,也說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