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它們就不配。」
「就算我配不上你,也別動不動就提。」
上一句話是男生說的,下一句話是女生說的。女生穿了兩層衣服,裡外兩層都有拉鎖,一時著急,把兩層搞混了,結果狠命拉拉鎖也拉不上。男生說它們不配,就是在說拉鎖的事情。女生則把「不配」兩個字,理解成了男生的含沙射影,覺得自己配不上他。
簡單兩句對話,就形成了矛盾衝突,你一句,我一句,就開始吵架了。
故事
我和她是同學,從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學。但真正的戀愛,是從大學開始的。
說來也很奇妙,能有我和她這樣經歷的人,真是少之又少。是的,是她追的我。但她的感受,上初中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喜歡我了。只是那時候我各方面都比較優秀,她就遠遠地看著我,暗自喜歡。一直到上大學之前,都是如此。
我們能考入同一所大學,完全是因為她照抄了我的高考志願。也許真的是因為愛情的力量,讓她追隨愛情的故事,變成了追隨我的故事。
問題出在我們戀愛一年之後。突然有一天,她提出要跟我分手。也確實是,最近這段時間我們吵架實在是太頻繁了。
都是因為些什麼事情吵架呢?雞毛蒜皮,都能成為我們吵架的導火索。
比如有一次我倆做遊戲,遊戲的題目是每人說出一樣在過去的日子裡送給對方的禮物。首先,這個遊戲是她提出來的。其次,在遊戲進行的過程中,她敗得一塌糊塗。
誰知道,我竟然闖禍了。她說我小肚雞腸,甚至連送給她一雙粉色手套中不值一提的禮物都記得。說我就是為了顯示在她面前的優越感。她說,那些付出之後不計較的男人,才是真男人,也才是真愛。這都哪兒跟哪兒呀,我真的成了丈二和尚。
比如有一次我們約會,見面之後,看她穿了一條短裙。因為那個時候是初夏,天氣還不是很暖和,我就隨口說了一句,「怎麼穿成這樣?」誰知道,就這一句話,一次約會就變成了一次吵架。
她說剛戀愛那會兒,我總是會誇她穿的好看,今天約會,她是精心打扮過的,本想著讓我誇誇她,說她今天真漂亮。漂亮是漂亮,我也不否認啊。可作為她的男朋友,我更關心的是她的身體,怕他凍著。她的擴散思維能力的確很強,從我現在很少誇她,一直到我從來就沒有覺得她漂亮過。我本來想解釋的,可越解釋越麻煩,越解釋她話越多,越解釋她越生氣。我算是服了!
比如有一次我帶他去和朋友一起吃飯,在吃飯的過程中,就很隨意的聊到了我朋友的女朋友。我朋友只想跟我訴訴苦,說他女朋友怎麼怎麼「作」,說他女朋友怎麼怎麼脾氣大,說他女朋友怎麼怎麼亂花錢……當著我女朋友的面,我也是不想讓他繼續說了,就隨口說了一句,「那還不趕緊分手!」
就是這句話惹的禍,飯局結束以後,她就根本不再理我。當我問她為什麼的時候,三句兩句就又跟我吵起來了。她說我和我朋友的聊天一切都是在影射她,她說我最後說的那句「分手」,實際上就是我內心的真實想法。她說她早就看出來了,她說她知道一直我就看不起她……我當時的心情就四個字——我的天啊!
比如還有一次我帶她去逛動物園,看到一對鴛鴦的時候,我就問她 : 「你知道這對鴛鴦,哪只是公的,哪只是母的嗎?」因為這個知識點不為大家所熟知,我想她肯定不知道,就想賣弄一下。她果然不知道,我就告訴她,長的漂亮的是公的,灰頭土臉的是母的。這本來就是一個知識點,也是我的出發點,可在她這兒,一下就變了味道。
「我知道你長得好看,知道你是個大帥哥,我也知道我就是個灰頭土臉一般人,我更知道一直以來我也配不上你。看不上我你就明說,想分手也可以明說,何必這麼拐彎抹角呢?」
我真的想說那句英文了 : I 服了 you !
也就是那次逛完動物園之後,我們就進入了一段比較長時間的冷戰。在接下來,就是她提分手了。
所有的這一切,來的糊裡糊塗。來的莫名其妙,我真的搞不清楚,我的愛情怎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情感探秘
我來幫你分析一下,女生這裡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
你們的愛情在最初的階段所呈現出來的樣子,就是男生有極度的優越感,而女生有極度的自卑感。從一開始,女生就覺得自己各個方面都配不上你,這種愛情中的劣勢地位,從你們愛情的一開始就形成了。
在女生還沒有擁有愛情的時候,所有的自卑都化作了追求你的動力。當女生感覺自己已經擁有了愛情的時候,所有的自卑都化成了對愛情的精雕細琢。
在心理學上,女生表現出了三個非常鮮明的特徵。
第一,過度警覺。
你的一言一行,甚至非常細微的動作表情,甚至語氣,都能讓女生進行過度解讀,這都源自於女生心理的過度警覺。
自己的自卑感為中心,以整個世界為對象,因為自卑,所以高度警覺。這才形成了能把所有事情都圍繞著自己的自卑心理展開,讓所有事情和自己的自卑心理發生聯繫。
第二,過度感知。
對情感的敏感度越高,就越容易形成過度感知。比如在享受快樂的時候,能感到非常快樂。比如在體驗冷漠的時候,則能把冷漠極度放大。
第三,過度識別。
所有的情緒情的變化,都能理解成是愛與不愛的變化。愛情順利的時候,感覺自己就是愛情的主角。愛情不順利的時候,感覺自己被整個世界拋棄。
對外界世界的過度感知,對情感的過度感知,會讓一個人在感情面前變得不可思議。
那麼,面對這種情況,解決的方案又是什麼呢?
那就是,把愛情在生活中去中心化。
人只有把愛情當做生活的中心的時候,才容易出現以上三種「過度」心理。一般情況下,情感專家認為,愛情在生活中的佔比不超過30%。當你的生活把愛情去中心化之後,你才會感覺到,原來你所有在乎的那些,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
愛情就像手裡的沙子,攥的越緊,流的越快。愛情又像風箏,適當地松松線,風箏才會飛的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