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蛇形刁手》到《醉拳》,成龍爆紅背後,藏著哪些故事?

2020-12-19 平行娛樂空間

【作者:葉公子】

PS:某些公號,請別抄襲我, 我也發公號

成龍雖然自六七歲開始學武,但因其長相一般,進軍演藝圈時並不順利。

起初,他只能在劇組做武行和替身,後來開始演一些沒臺詞的角色,一直沒有爆紅的機會。

在演藝圈混了一兩年後,他還一度因為沒機會而去澳洲投奔了父母,每天在小餐館打工,前途一片迷茫。

好在大導演羅維很看好成龍,將他喊回香港,去古龍那裡求取了劇本,還將他調給吳思遠拍武俠片,成龍才得以翻身。

恰恰是因為吳思遠的《蛇形刁手》和《醉拳》,成龍才漸漸找到了自己的「搞笑功夫」風格,漸漸在電影圈站穩了腳跟。

爆紅之後,成龍拍攝了一部又一部叫座的電影,背後付出了數不清的艱辛和汗水。

雖然有人曾說:「成龍的功夫,算不上真正的功夫。」但在影迷眼中,成龍的搞笑功夫卻真實而接地氣,實在是大家記憶中,最經典的影片之一。

01

成龍原名陳港生,1954年生於中國香港,祖籍安徽蕪湖。

其父早年間曾在戴笠手下任職,後國內形勢巨變,他輾轉抵達香港,開始在法國領事館工作。

雖然遠離家鄉,但其父母卻對京劇尤為痴迷,也間接造成了成龍未來的去處。

成龍從小痴迷於武打片,經常會憧憬自己能像影片中的俠士一樣,上山學藝。

到了三四歲時,父親為了讓他強身健體,開始教他練一些基本功夫。誰料,成龍學了一些拳腳後,竟然成了「小霸王」,經常和周圍的小朋友打架。

上學後,他依舊承襲自己「小霸王」的本質,打遍學校無敵手,後來便被學校勸退,無處可去。

為了他的上學問題,父母很頭疼,恰逢此時,其父母任職的大使要調到澳洲,父親無奈之下,將他送入了于占元戲曲學校。

1961年夏,父親帶著成龍到了尖沙咀,拜師京劇武生佔元大師,這位師傅也是成龍崇拜的武俠女星于素秋的父親。

此後,他便是這裡的一員,還認識了師兄弟洪金寶、元奎、元華、元彬等,他們也被稱為「七小福」。

在這裡訓練的階段,師傅極其嚴苛,功夫練不好,經常會被懲罰,雖然這段時間很艱苦,但卻為成龍成名打下了基礎。

其實,成龍在「七小福」時期就開始拍戲了,經常會出入片場,但大都演些兒童、武打群演角色。雖然沒什麼好的角色給他,但也讓他熟悉了片場的拍戲流程。

02

17歲時,成龍正式從「七小福」結業,在叩謝師傅的培養之恩後,便入了武師的行業。

在70年代,武打片已經開始風靡,李小龍從美國回到香港出演不少影片後,更是將香港武打片推向了一波高潮。

很可惜的是,李小龍在1973年意外去世,但那股熱潮並沒有熄滅,武打片依舊風靡全球。

當時的成龍只是個跑龍套的武師,只能出賣勞力,地位並不高,每次為了能被導演挑選上出演一個小角色都要賣大力氣去表演。

更何況,當時的成龍無論身高還是樣貌上都沒有優勢,沒有大俠的俠士風範,讓他去出演大俠的仗劍走天涯戲碼,就有些滑稽。

所以,後來成龍籤在新天地公司後,出演的幾部武打片,如《廣東小老虎》、《北派功夫》,都沒有好的賣座率。

後來,成龍被陳自強舉薦給羅維,籤在了羅維旗下,又出演了古龍大製作的少林系列,依舊收視慘澹。這也讓成龍開始質疑自己不適合這個行業,他感覺自己在這個圈子裡看不到未來。

隨後一段時間,他便收拾行囊,去了澳洲投奔父母,開始在小飯館裡打零工,每天都活的很迷茫。

03

直到導演吳思遠,自己成立公司,開始籌備電影時,才將成龍從打零工的生活中拉回娛樂圈。

因為香港武打片,在初期大部分都拍攝的很血腥,讓很多片商雖然感興趣,卻因為無法播出而望而卻步。

此時,導演吳思遠便想能夠開闢新的武打拍攝之路,便想到了喜劇武打的新想法,將喜劇融入武打片中,減少血腥畫面,以此來吸引片商的合作。

成立公司之初,吳思遠第一部拍攝的便是《蛇形刁手》,這個創意並非他自己的點子,而是籤下成龍的羅維提供的。

吳思遠在了解之後,覺得非常具有喜感,便當即決定籌備拍攝。

為什麼羅維有想法,卻自己沒拍呢?

預估是因為市場不景氣,他手裡也根本沒有錢,更不敢冒險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吳思遠在籌備電影時,第一個想到的人便是成龍,所以,他便到羅維公司去借人。

因為公司經營不景氣,吳思遠又給出了5萬片酬的價格,所以羅維爽快的把人借給了吳思遠。

其實,吳思遠與成龍早就相識,在成龍「七小福」時期,吳思遠便經常在片場見到他,後來他在臺灣拍戲導片,經常去演員徐楓家。

而當時成龍喜歡徐楓的妹妹徐傑,正在追求人家,便也經常會去徐楓家,所以兩人經常會碰面。

吳思遠對成龍的印象就是「一個蠻有意思的小夥子」,他叫成龍一起打麻將,但他從來都不打。

那時,成龍還有個小習慣,便是他去別人家裡做客,基本不會坐椅子,總是蹲在地上或角落裡,讓吳思遠覺得很滑稽。

所以,吳思遠在籌備《蛇形刁手》時,腦海裡第一人選便是成龍,無論是身形還是喜感,都非常符合這部電影的定位。

也正是因為吳思遠選中成龍,才將成龍從渾渾噩噩的生活中拉出來,讓他看到了前路的希望。

04

為了拍好《蛇形刁手》,吳思遠找到了「袁八爺」袁和平,也是成龍的一位師兄。

袁和平做武術指導多年,但自己從沒導過戲。不過,吳思遠發現袁和平無論去哪兒,總帶一本書在身邊,便很欣賞袁和平。

吳思遠知道,在武行裡能堅持看書的人少之又少,袁和平一定是個有思想的人,便勸說他執導了《蛇形刁手》。

因為袁和平第一次執導電影,作為著名打星的袁小田,為了支持兒子的事業,雖然已經退休,但依舊出山,在電影中再次出演,扮演了成龍飾演的角色的師傅。

整個影片的拍攝很順利,成龍當時拼勁十足,因為第一次擔當大主演,更是專注的拍攝所有戲份,在很多武打動作上,不知道苦練了多少遍。

拍攝完之後,成龍覺得拍攝很舒服,也嘗到了做主演的甜頭,私下裡還想要籤給吳思遠。

但是吳思遠這人比較講江湖道義,不做卸磨殺驢的事,既然是借來的人,他自然不會去挖牆腳。

影片上映後,便掀起了電影圈的巨浪,製作成本只有50萬的影片,票房卻高達300多萬港幣。

買了這部影片的臺灣片商,更是賺的盆滿缽滿,大擺慶功宴。成龍也依靠這部影片成功翻身,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打星。

05

《蛇形刁手》大賣之後,吳思遠又有了新創意,便有了後來的《醉拳》。

在《蛇形刁手》的慶功宴上,吳思遠不善喝酒,便看著酒宴上的人一邊喝酒,一邊划拳,瞬間靈感迸發,想要將這種醉意融入到武打中。

此後,他便開始籌備《醉拳》,他心目中的男主角自然還是成龍。

他便再次去羅維公司,但這次並沒有第一次那樣順利。此時,成龍已小有名氣,羅維便希望他能拍自己公司的電影,自己掙錢。

吳思遠為了借出成龍,來來回回跟羅維討論多次無果,但是成龍自己也想演這部影片,便帶著吳思遠上門堵羅維。

因為怕被羅維罵,成龍按完門鈴就跑了,吳思遠便自己跟羅維談。羅維一看都上門了,只能請人進去。

剛開始羅維一直拒絕,稱現在公司也有要成龍拍的戲,不開。後來,吳思遠見如此勸說無用,便告訴羅維要帶他見個人。

傍晚,吳思遠便帶羅維見了臺灣片商林榮豐,這便是當時買下《蛇形刁手》的片商。

林榮豐告訴羅維,自己非常期待《醉拳》,更是提出一個誘惑人的條件說:你把成龍借給吳思遠,以後你公司拍的電影,臺灣的版權他第一個買。

當時,羅維公司並不景氣,好多影片賣不出去,這樣的條件實在太誘人,羅維自然心動,便答應了將成龍借給吳思遠。但是,羅維卻有一個附加條件:必須拍完自己公司的電影,才能去拍《醉拳》。

吳思遠自然滿口答應了,可惜,也是因為這一個小條件,讓《醉拳》的拍攝進程遇到了頗多波折。

不久後,成龍再度和吳思遠、袁和平合作,但是這部戲的拍攝並沒有《蛇形刁手》拍攝時順利。

成龍經常會被羅維公司拍攝的戲拖在韓國,不願放人,無奈之下,《醉拳》的製片人便親自飛韓國將成龍帶回《醉拳》劇組拍攝。

但是相比羅維給成龍安排的戲,成龍更喜歡《醉拳》,所以即使拍攝時間短,他依舊拼盡全力,他知道,這部戲是為他量身定做的。

在這部戲裡,成龍的打戲都十分賣力,為了能夠打出「醉拳」中醉的感覺,他有時真的喝完酒上陣。但因自身酒量不太好,他便用憋氣的方法,將自己憋到醉酒的臉紅、眩暈感中,然後接著拍戲。

在拍攝期間,所有的打戲都是親自上陣,有一次打戲中眼皮受了重傷,直接送到了醫院。但是他絲毫沒有抱怨,只是在到醫院的時候,希望不要給他打針。誰也想不到,在劇組那麼勇猛的打星,竟然害怕打針。

成龍在電影中,飾演的是小人的成長史,自然要從挨打開始成長,所以被打成為常事。很多挨打的戲,成龍為了真實要求必須真打,有時就連劇組的人看的都心疼。

幸好皇天不負有心人,《醉拳》上映,票房爆炸式上漲,僅僅在臺灣就拿下將近800萬港幣的票房。不僅國內拿下了好成績,在東南亞、南美洲更是火出一片天地。

買了版權的各地片商更是賺錢賺的合不攏嘴,臺灣片商林榮豐更是開心不已,吳思遠每次到臺灣,林榮豐必定給他塞錢,讓他隨便玩,他買單。

06

《醉拳》上映之後,成龍徹底紅了,成為繼李小龍之後,又一個名揚國際的武打巨星。

人紅之後,便有各大公司給他拋出橄欖枝,也有不少公司開始挖牆腳。

成龍成名後,便有朋友勸他趁著成名,多賺點錢,演員很難紅一輩子,趁著紅就多撈點,他也在認真的考慮朋友的建議。

就在這時,兩大巨頭公司嘉禾和邵氏便向他拋出誘人的條件,希望能夠籤下他。

當年的李小龍,也是在這兩個公司中周旋過,沒想到,時過境遷,這次成龍成了那個炙手可熱的人物。

想當年,剛從美國回到香港的李小龍,本想籤邵氏,但邵氏才出一萬美金,李小龍覺得價格太低,便籤了剛起步的嘉禾,硬是用兩年的時間,將嘉禾捧成了武打界的明星公司。

因為當年錯過了李小龍,邵氏不想再錯失成龍,便和嘉禾開始了爭奪成龍之戰。

起初,嘉禾給出了100萬港幣一部戲,邵氏便加價,嘉禾不認輸,直接加價到450萬港幣,邵氏為爭人更是不怕花錢,給出500萬的高價。

剛成名的成龍,看到這些片酬眼花繚亂,很難抵住誘惑不跳槽,但是跳到哪個公司變成了難題。

就在成龍猶豫不決時,嘉禾棋高一招,在成龍跑外國宣傳時,嘉禾便派人跟了去,時刻在成龍耳邊吹耳邊風,這也讓成龍心動了。

隨後,成龍和經紀人陳自強開始了解嘉禾的體制,發現嘉禾公司成立年限雖短,但是內部自由度高,能夠給藝人更多自由發展的空間,便和師兄洪金寶籤了嘉禾。

起初,成龍被挖角,羅維並不放人,甚至還擺了成龍一道,偷偷改了成龍的合約,加高了違約金,讓成龍官司纏身。但幸好,羅維公司的一位老管家出面,給成龍作證,這才讓成龍脫身。

籤入嘉禾之後,嘉禾確實兌現了承諾,給了成龍自由發揮的空間,在嘉禾拍攝的第一部戲《笑拳怪招》便由成龍自己執導,上映後票房也相當不錯。

之後,嘉禾開始給成龍接軌國際,又拍攝了《殺手壕》、《炮彈飛車》、《威龍猛探》等影片,進軍國際。

真正讓他在國際上站穩腳跟的是1994年拍攝的《紅番區》,在美國上映沒多久,便創下高票房。

接下來的《尖峰時刻》更是火爆全球,成龍還因此登上了《時代》雜誌。

在從影的幾十年間,成龍開拓了自己的「搞笑武打」風格,更是在國際影片中闖出一片天地。

他的敬業,他的拼命都是他成名的基石,能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他也是實至名歸!

—END—

相關焦點

  • 從《蛇形刁手》到《醉拳》,成龍爆紅背後的故事
    所以後來跑到澳洲去投奔父母了,他父母在一個駐澳大使家裡做雜工,成龍白天在工地打工,晚上去餐館做小工,一度感覺前途十分渺茫。好在大導演羅維通過陳自強找到成龍,把他拉回香港繼續當演員。不過在羅維公司的幾年,成龍拍了幾部電影並不紅,真正的事業轉機是吳思遠借用他拍了《蛇形刁手》和《醉拳》,這兩部片子之後,成龍確立了自己的「搞笑功夫」的風格,並躋身一線巨星的行列。
  • 在《蛇形刁手》和《醉拳》裡, 成龍使用正宗功夫為什麼幹不過大反派?
    《醉拳》的橫空出世猶如平地一聲雷,一經上映便迅速掀起了一陣狂飆。該片連續上映了一個月,票房收入高達670萬港元,成績直追李小龍。成龍由此大紅特紅,《醉拳》也成為成龍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成龍的這兩部開山之作有一個共同點:主角使用所學的正宗功夫幹不過大反派,後來打敗大反派的絕招卻不是他所學到的正宗功夫。
  • 袁小田主演:《蛇形刁手》
    1977年,袁小田以玩票的心態出演成龍的成名作《醉拳》和《蛇形刁手》,不料竟使其名聲大振,他扮演的蘇乞兒形象,也成為功夫喜劇片爭相模仿的對象。隨後,他又再次「發威」,主演了《老頭拳頭大饅頭》、《盲拳鬼手》、《醉俠蘇乞兒》、《睡拳怪招》、《南北醉拳》等功夫片,其形象活潑可愛,一把年紀在銀幕中插科打諢讓人記憶猶新;特別是《南北醉拳》一片,曾在中央電視臺播映,其出神入化的醉拳技巧,令人驚訝,使人沉醉,精彩的武打場面,深深地吸引著觀眾;在這些影片中,袁小田所扮演的角色不是酒鬼就是老頑童,而且是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其銀幕形象已深入人心。
  • 40年過去了,《蛇形刁手》十位演員現狀?最後一位是洪金寶奶奶
    成龍大哥目前是國際上最知名的中國功夫巨星,不過他的成名之路也比較坎坷,跑了多年龍套。直到1978年才憑藉《蛇形刁手》一舉成名,之後緊接著又拍了《醉拳》,奠定了他功夫明星的地位。《蛇形刁手》和《醉拳》分別是1978年香港最賣座十大電影的第八和第二。其中《蛇形刁手》要早於《醉拳》,算是成龍大哥的成名作。
  • 42年前《醉拳》捧紅了成龍,但他卻捧不紅親弟弟,袁和平也很無奈
    喜歡功夫片的影迷對袁和平這個名字一定不會感到陌生,42年前他執導的《醉拳》《蛇形刁手》捧紅了成龍,多年後他又幫助李連杰登頂事業輝煌。袁和平捧人很有一手,他的愛徒甄子丹就是他發掘的,現在他也是齊名成李的動作巨星。
  • 42年前《醉拳》捧紅了成龍,但他卻捧不紅自己親弟弟,袁和平很無奈
    喜歡功夫片的影迷對袁和平這個名字一定不會感到陌生,42年前他執導的《醉拳》《蛇形刁手》捧紅了成龍,多年後他又幫助李連杰登頂事業輝煌。袁和平捧人無數,然而他卻捧不紅自己的親弟弟,袁日初,袁信義,袁祥仁雖說小有名氣,但他們卻未能真正爆紅過。
  • 成龍除了《醉拳》,還拍了《醒拳》:羅維為爭奪成龍,手段太卑鄙
    功夫巨星成龍也曾有過一段戴「票房毒藥」的帽子的時光。1970年代與羅維合作拍的《風雨雙流星》、《新精武門》等傳統功夫片票房失利後,1978年3月袁和平為成龍量身定做的第一部影片《蛇形刁手》上映讓成龍鹹魚翻生,幾個月後兩人趁熱打鐵,又推出同類型的《醉拳》,上映一個月票房高達676萬港幣,而且在韓國上映後還打破了韓國影史票房紀錄。
  • 除了《醉拳》,1978年成龍還有5部動作片,第四部靠「幽靈」取勝
    2、《蛇鶴八步》這是1978年導演陳志華拍攝的動作片,由成龍、苗可秀等主演,主要講述了成龍飾演的徐英風帶著蛇鶴八步拳譜現身江湖,江湖人士人人覬覦,亦把他當做當年掌門兇殺案的兇手,於是一場奪寶、洗冤和報仇的故事就開始了。這部影片依舊是羅維製片,慣用的模式依舊,武打招式也是缺乏新意。
  • 悉數電影裡的功法(一)《蛇形刁手》
    老武打片比如《蛇形刁手》《醉拳》《上海灘十三太保》《少林門》《少林寺》等給很多觀眾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特別是李連杰、洪金寶、成龍、趙文卓等武打巨星都有著豐富的武打片經驗。這些演員不但有著精湛的演技,還有不俗的功夫基礎。雖然一招一式你來我往的打鬥已經和現在的搏擊技術大相逕庭,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看出這些演員深厚的功力。有一些朋友問我:「這些武打演員有真功夫嗎?」
  • 從《醉拳》《警察故事》到《青春故事》,這樣的成龍你喜歡嗎?
    成龍,1954年4月7日生於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島中西區。成龍在電影中注入鮮明的自我風格創造了動作喜劇電影的經典樣式。他參與創作的影片具有強勁敏捷的武打動作,幽默風趣的電影風格以及不會被角色所覆蓋的「成龍形象」,1978年主演的動作片《蛇形刁手》、《醉拳》標誌著功夫喜劇片的開端。
  • 袁和平:捧紅成龍、李連杰、甄子丹,被稱為「天下第一武指」
    在《蛇形刁手》之前,大部分的香港電影功夫片,是以打為主,像李小龍所開闢的功夫路線,是以暴力、狠為核心。袁和平不再走李小龍的路線,而是將功夫喜劇的元素,融入電影之中。新的潮流,新的元素,讓《蛇形刁手》一上映而紅,捧紅了成龍,也捧紅了自己。
  • 袁和平:捧紅成龍、李連杰、甄子丹,被稱為「天下第一武指」!
    這並不是袁和平第一次將喜劇元素運用到功夫電影中,在李連杰之前,還有成龍。成龍進入香港電影娛樂圈中,將自己的藝名改為「成龍」,希望能夠成為下一個李小龍。1973年,李小龍早逝,曾經在香港火爆的功夫電影,開始走向一個低潮。觀眾們不看沒有李小龍的功夫電影。
  • 何冠昌,成龍的貴人,開啟了他的黃金時代,至今成龍都稱他為乾爹
    如果不是一個叫何冠昌的男人發現了他的天賦,估計就沒有今天的《十二生肖》、《尖峰時刻》、《警察故事》了。當時,羅思遠拍攝的電影正是《醉拳》和《蛇形刁手》。這兩部電影上映後大火,為羅思遠帶來了不少的票房,而成龍也順帶走紅了。《醉拳》、《蛇形刁手》為何能成功,因為當時的電影市場變了,觀眾不再一味地喜歡看你來我玩的打鬥,而是喜歡略帶輕鬆的動作片。
  • 何冠昌,成龍的貴人,開啟了他的黃金時代,至今成龍都稱他為乾爹
    成龍,現如今華語電影中的傳奇人物,他的功夫動作片在香港、內地、好萊塢等都有很高的名氣,是無人人心中的偶像,一聲「成龍大哥」足以代表一切。可是,在40年前成龍也是一名不值一提的小卒。如果不是一個叫何冠昌的男人發現了他的天賦,估計就沒有今天的《十二生肖》、《尖峰時刻》、《警察故事》了。1978年,成龍還是一名「龍虎武師」,說白了就是跑龍套、挨揍的。
  • 《醉拳》:功夫片新的崛起
    《醉拳》:功夫片新的崛起自《蛇形刁手》大火後,成龍的名頭也隨之真正地傳了開來(傳送門)。觀眾們都深深地記住了這個滑稽搞笑的小夥子,也開始對他的作品產生期待。之後《醉拳》上映,也獲得了極高的票房,而成龍也藉此一飛沖天。而今,這部影片已成為了經典,但成龍那矯健的身形與詼諧的動作已不見於銀屏。
  • 因為這部影片,成龍才摘掉了「票房毒藥」的帽子
    第一章, 《醉拳》起源《蛇形刁手》是成龍功夫喜劇的鼻祖《蛇形刁手》海報,《醉拳》的班底就是出自這裡這位來找成龍拍戲的製片人是吳思遠,他邀請成龍去拍攝的電影還不是《醉拳》,而是《蛇形刁手》,這就是1978年成龍公映的另一部電影,在3月份公映,早於《醉拳》。
  • 何冠昌,成龍的貴人,開啟了他的黃金時代
    如果不是一個叫何冠昌的男人發現了他的天賦,估計就沒有今天的《十二生肖》、《尖峰時刻》、《警察故事》了。1978年,成龍還是一名「龍虎武師」,說白了就是跑龍套、挨揍的。當時,羅思遠拍攝的電影正是《醉拳》和《蛇形刁手》。這兩部電影上映後大火,為羅思遠帶來了不少的票房,而成龍也順帶走紅了。《醉拳》、《蛇形刁手》為何能成功,因為當時的電影市場變了,觀眾不再一味地喜歡看你來我玩的打鬥,而是喜歡略帶輕鬆的動作片。
  • 1978年最賣座十大港片,李小龍半部電影不敵成龍的《醉拳》
    2、《醉拳》票房:676萬1978年對成龍大哥來說是一個轉折點,他和袁和平打造的功夫喜劇一炮而紅,從而造就了後來的全球巨星成龍。和李小龍以前實打實的功夫片相比,他們極具詼諧性,更多傾向於雜耍。《醉拳》是在《蛇形刁手》之後創作的,成績比前者還要好,可見觀眾對他的喜愛,取得第二名的成績,除了袁和平和成龍之外,叫花子袁小田也功不可沒。
  • 袁和平執導的九部電影,捧紅成龍,發掘甄子丹,李連杰這部最經典
    1、《蛇形刁手》早年的袁和平,跟隨父親袁小田進入影壇,並成為了一名動作指導。1978年,在吳思遠的支持之下,袁和平由動作指導晉升為導演,並執導了自己人生中的首部電影《蛇形刁手》。在這部影片中,袁和平將喜劇元素融入到功夫片之中,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好評。《蛇形刁手》也由此成為了香港功夫喜劇的開山之作,在片中出演男主角的成龍也由此備受矚目。
  • 41年後《蛇形刁手》演員現狀:1人去世,1人成商業大鱷……
    1978年是成龍的福年,這一年成龍主演影片《醉拳》和《蛇形刁手》,在香港引起轟動,成龍也是在這一年正式躍居一線,成為炙手可熱的功夫明星。《蛇形刁手》由袁和平執導,講述了兩大門派鷹爪門和蛇形門世代敵對,鷹爪門突擊了蛇形門,只有長老白長天僥倖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