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王朝的敗落開始——嘉慶帝悲劇的一生

2020-12-23 仙境傳說重明鳥

嘉慶帝,我們大多數對其了解甚少,最知名的事情莫過於扳倒和珅,從而有了「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句俗語。在歷史上的嘉慶帝還是比較勤奮的皇帝,只是那時的清王朝內部的矛盾已經顯露,而嘉慶沒有前幾任皇帝的氣魄,對各種矛盾採取避讓分化的方法,從而導致清王朝開始走向衰敗(還有一說法,清朝衰敗起於乾隆)。

對於這位皇帝,他也是比較悲劇的一位皇帝。嘉慶帝在歷史上,乾隆皇帝在位的時間僅比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少一年,是中國最長壽的皇帝,據說在雍正十三年九月,時年二十五歲的弘曆(即乾隆)焚香立誓,表示如果能的上天保佑,在位六十年的話,一定傳給太子,不敢比肩。

即位後的乾隆曾經兩次秘密立儲,但所立皇子均早夭,在乾隆三十八年,乾隆進行第三次秘密立儲,把年僅十四歲的顒琰立為太子,在乾隆六十年,年長的乾隆帝召集群臣,正式冊立顒琰為皇太子,宣布第二年改為嘉慶。天無二日,國無二主,退位後的乾隆帝實際是清帝國的實際掌權者,許多的軍國大事還由其親自處理,而嘉慶只是處理平時的瑣碎小事,在《朝鮮正宗實錄》中寫道,乾隆曾對寵臣和珅說過:「朕雖然歸政,大事還是要由朕來處理」。和珅立刻擬寫政令傳於嘉慶,嘉慶回復道:「唯皇爺處分,朕何敢於焉」。

由此可見,嘉慶帝只不過是太上皇乾隆的提線木偶。乾隆帝要說世間無情莫過於帝王家,在新皇帝於老皇帝之間是各有自己的班底的,在老皇帝駕崩後,其班底大多下場比較悽慘,如和珅同志。在嘉慶真正掌權後,面對國庫空虛,政治腐敗,民生艱難,在這樣的情景下,需要的是一位雷厲風行的皇帝來解決危機,而嘉慶帝恰恰不是,他本有鴻鵠之志,但迫於祖制與朝臣的反對,他只好採取矛盾避讓的方式來緩和政局,其在和珅搜刮的財產大多用於鎮壓南方的白蓮教起義,就這樣,嘉慶帝一步一步解決乾隆朝後期留下的危機,而清王朝卻一步一步陷入更大的危機。

1820年,即嘉慶二十五年,年老的嘉慶率領大隊人馬,前往承德避暑山莊避暑,在抵達的第二天,嘉慶皇帝身體不適,當日晚上雷雨交加,一代帝王走到了歲月的盡頭(其死因眾說紛紛)。由於皇帝突然病逝,大臣在正大光明匾的後面並未發現即位詔書的錦盒,於是在內務府總管禧恩與皇太后的支持下,宣布二皇子旻寧繼承皇位即道光皇帝。

對於嘉慶皇帝,他的一生甚是平常,各種危機接連起伏,清帝國在他的維持下也勉強度日,倘若他有其祖父雍正皇帝的半分本領,國家恐怕會是另一番場景。在下重明鳥,剛開始接觸自媒體,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有意見在評論留言喲。

相關焦點

  • 嘉慶如果重用和珅會怎樣 看滿清權臣和珅的悲喜一生
    但是最終的和珅被嘉慶帝賜三尺白綾自縊而亡,很多人都在想嘉慶如果重用和珅會怎樣,歷史會真的被改寫嗎?今天小樣就帶大家看一看滿清權臣和珅的悲喜一生!從這個時候開始和珅已經慢慢的掌握了權力,但是此時的和珅還沒有達到權力的頂峰。直到乾隆五十三年和珅被封三等忠襄伯,這時候的和珅已經成為了一人下萬人之上的滿清權臣。乾隆一直重用和珅相信和珅,所以和珅的話語在當時也是非常的有影響力。
  • 為愛遁入空門:順治帝悲劇的一生背後,是與董鄂妃的曠世絕戀
    自古帝王多無情,古時候的後宮佳麗三千,多少美人的一生都埋藏在了那座高牆大院裡,如同籠中鳥,在無盡的等待中絕望而亡,一輩子都走不出深宮。六百年的紫禁城,見證了一代又一代的帝王將相,也目睹了一個又一個女子的悽慘餘生,可總有些相遇驚豔了時光,留下無盡的傳說。
  • 乾隆高齡退位後,仍大權在握,嘉慶帝為何沒有與其反目成仇?
    乾隆禪位之後,雖說不是皇帝,但仍行皇帝之實,嘉慶帝也如當年太子那般老老實實在京師監國,絕口不提還政一事。國家大事仍由乾隆一人決策,那麼乾隆是如何在讓位後仍能大權在握,且沒有與嘉慶帝反目成仇,無非是以下數點。
  • 乾隆最小的兒子愛新覺羅·永璘,嘉慶帝登基後,他的下場如何?
    甚至嘉慶帝在登上皇位之後,還曾嫉妒地寫道,自己的弟弟永璘資質平庸,但是先皇在巡省的時候總愛帶上永璘,這是讓其他皇子都很眼紅的。 當年,滿清靠著馬匹徵戰天下,但是在入主中原後,便開始學習文學禮制,推行漢朝文化。許多皇子也是通過「飽讀經書」也贏得父皇的寵愛。
  • 慶妃為何有資格撫養嘉慶帝,她也因此改變了一生
    想必大家都知道嘉慶帝的生母是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在《延禧攻略》中令妃因為覺得自己不能長壽,同時也希望能夠保全永琰,所以才早早的把孩子送給一個可以信任的人撫養
  • 「嘉道中衰」,是嘉慶帝的平庸無能?還是逆流時代的悲哀
    相處情感:「嘉道中衰」,是嘉慶帝的平庸無能?還是逆流時代的悲哀很多人對於嘉慶皇帝的觀感,其實都不怎麼好,都覺得他十分倒黴,身為皇帝,遭遇過多次刺殺,最後還被雷劈死。乾隆禪位給他,但是事實上卻是乾隆一直掌權直至去世,而後大清王朝由盛轉衰。作為皇帝,雖然勤政親為,但是民間依然大小起義不斷。好不容易處死了國之巨貪和珅,結果他在位期間是清朝貪汙腐敗最盛行的時代。
  • 滿清十大酷刑你聽過,但你聽過滿清十大貢獻嗎?簡直笑死個人
    但問題是,很顯然,他明顯拔高了一個王朝,很人們對歷史的認知完全不同。尤其是他提出的滿清十大貢獻,更是令人啼笑皆非。那麼我們來看一下他的滿清十大貢獻都是些什麼?滿清王朝的版圖確實是除卻元朝外最大的王朝,但是,這難道都是滿清的功勞?秦王朝一統六國,北據匈奴,南平百越,漢霍去病西擊匈奴上千裡,封狼居胥,才有了西域的廣袤區域。而清王朝不過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受益者,僅此而已。現在這些竟然都成了滿清一朝的功勞,簡直豈有此理。3、多民族的統一何為多民族的統一?
  • 《雍正王朝》中,誠如張廷玉的當堂咆哮,到底誰才是滿清的狗?
    電視劇《雍正王朝》堪稱職場官場的一部神劇,20多年過去了都還能一直火爆,不得不說是有乾貨的,而其中的權謀爭鬥更是引人入勝,令人慾罷不。,但滿漢之分仍然存在於滿清的高層之中。雖然從順治就開始推行漢人的文化和禮儀,雖然到雍正朝,滿漢看起來差不多了,但心理上的隔閡仍然不能完全消除,直到乾隆朝也是一樣,很多文字獄的興起就是因為滿漢之間根深蒂固的矛盾。
  • 大清國最勤政的嘉慶帝,為什麼卻沒有擋住大清滅亡的命運
    當時,嘉慶帝正在熱河舉行狩獵大會,聽聞此事,勃然大怒,威嚴的皇宮成為了天理教徒們為所欲為的角鬥場,大清帝國的顏面蕩然無存。那個曾經強盛的清帝國如今已經千瘡百孔。朝廷上下文恬武嬉,軍備廢弛,八旗子弟貪圖享樂,不求上進,民間百姓生活困苦,不滿的情緒開始慢慢累積,空氣中瀰漫著不安和恐慌的味道,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這所有的一切,作為帝國的最高主宰者,嘉慶帝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從結果推導原因,那麼這位皇帝一定是一個不理朝政,懶惰無能的昏君。
  • 嘉慶帝抹淚?看過就知道清朝為啥挨打了
    于敏中,乾隆年間名臣,常年以清廉自詡,一度官居軍機大臣,乾隆四十四年病故時,更令乾隆帝悲傷無比,特意將其牌位供入賢良祠,表彰其廉潔奉公的一生。但表彰了沒半年,于敏中的孫子於德裕就鬧到衙門來了:于敏中前腳剛咽氣,於家的子弟們就為爭財產打的雞飛狗跳。乾隆帝聞訊大驚,忙讓大學士阿桂負責查辦,更把乾隆帝雷翻:于敏中的財產有兩百萬兩白銀,還有在江南的秘密豪宅。
  • 陳圓圓簡介:解密一代名妓陳圓圓的悲劇一生
    而就是這樣的色藝冠絕,成就了陳圓圓悲劇的一生。大才子冒闢疆途經秦淮,對這位名滿江南的絕麗佳人一見傾心,而就是這樣的一見鍾情,卻成為了圓圓多舛一生的起點。兩人原本相約一生相守,不離不棄,卻因為冒父的離任調職而勞燕分飛。
  • 如果沒有歐洲列強入侵,滿清會滅亡嗎
    從歷史的進程上看,滿清的滅亡是一個必然的結果。任何王朝的終結,都有著來自於外部和內部的原因。只是不同時期,發揮主要作用的因素不同而已。日本一直以中國為師,所以,當西方國家已經開始走上工業化道路,並完成了封建到資本主義的轉變時,日本依舊和滿清政府一樣,實行的是封建制。而且,因為島國的限制,日本比滿清的情況都大有不如。當美國的戰艦叩開日本幕府的大門,人們才發現,原來貌似強大的幕府在西方的堅船利炮面前,已經變得如此腐朽不堪。
  • 從《紅樓春夢》看《紅樓夢》的悲劇意義
    筆者一直強調,不管是《石頭記》,還是《紅樓夢》,都是著力描寫衰敗的,是將衰敗寫到底的,特別是原著《石頭記》,有些版本最後賈寶玉的下場十分悲慘,而且酗酒顢邗,已經無力回天,這主要是與滿清後戚家族的衰敗聯繫在一起,不管是赫舍裡氏,那拉氏,佟佳氏,或者說索額圖、明珠、佟國維等人,其最後的下場都十分悲慘。
  • 大清國江河日下,嘉慶帝作《木蘭記》,追懷木蘭圍場秋獮歲月
    #木蘭記碑當大清王朝統治者的接力棒傳到嘉慶手裡,已經舉步維艱。康乾盛世不在,木蘭圍場生態進一步惡化,由於管理鬆弛,偷獵、盜伐嚴重,「以致鹿只驚逸傷損」。然而,能力平平的他不可能挽回大清王朝的頹勢,至道光四年(1824)諭令停止秋獮。歷時143年的木蘭秋獮制度終於畫上了句號。木蘭記碑位於山腳下木蘭記碑與遠處的入崖口有作碑遙望東廟宮與兩碑衛星圖圍場七碑中的最後一塊,正是嘉慶皇帝所立。
  • 《康熙王朝》:主題曲《向天再借五百年》不是寫給康熙的
    KTV裡的《向天再借五百年》鄭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清順治二年清軍攻入江南,鄭成功率領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但終敵不過滿清強大的攻勢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廈門、金門。順治十八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的駐軍,收復臺灣,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
  • 嘉慶帝處死和珅有何苦衷
    但嘉慶帝在太上皇駕崩僅15日便痛下殺手,賜令自盡。嘉慶四年(1799)正月十八日,嘉慶帝頒布處死和珅的諭旨。此前對和珅的審判並不順利:與他同時拿下的軍機大臣福長安,寧死也不檢舉揭發;負責主審的幾位親王,平日多與之交好,難以審下去;所謂二十款大罪中的貪腐問題,僅排在十四款之後,亦多是些雞毛蒜皮,和珅招認也很痛快。但卻難以定為皇帝所說的大逆罪。
  • 連滿清皇帝也覺得醜!從金錢鼠尾到陰陽頭,滿清辮子變化史
    不管是歷史劇《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還有宮鬥劇《延禧攻略》、《如懿傳》,裡面的男子都是腦袋前面留著鋥光瓦亮的光頭,腦袋後面拖著一條長長的辮子。不過在滿清入關以前,咱們中國人是不留辮子的,古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如果是頭髮長了就梳成髮髻。
  • 奠定清朝百年基業,作為滿清真正首位皇帝,他名聲為何不如兒孫?
    清朝,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專制王朝,談起滿清帝王,人們會說出康熙、雍正、乾隆、光緒、溥儀這些皇帝來,但是對於徵服朝鮮和蒙古,擊碎明朝寧錦防線,正式建立大清的皇太極卻很少提及。按理說,除了努爾哈赤對於大清的象徵意義之外,皇太極是滿清最厲害的皇帝,但他為何沒有孫子、曾孫等人那麼出名?甚至許多歷史小白都不知道大清就這樣一位君主。文治武功不遜於唐宗宋祖的皇太極又是一個怎樣的帝王呢?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這位傳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