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有高薪,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吸引著眾多應屆畢業生「前僕後繼」;
而南京、武漢、成都等二線重點城市也在崛起,並有各種優惠政策吸引著年輕人們。
對於如何選擇定居的城市,不同的人標準可能不太一樣,比如:
1)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根據城市級別的層次,如果你是縣裡的,可以去市裡;
如果你是三線城市的,可以進階去二線城市,如果你是二線城市的,那可以去一線城市。
去更發達的城市可以開拓自己的眼界,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但如果你是二線城市的人,卻去到三四線城市定居,從職業發展角度,菌菌是不太建議的,當然如果那份工作和生活是你嚮往的,就另說了。
2) 趁年輕去闖闖,避免以後後悔。
剛畢業的大學生,充滿了激情與鬥志,想去闖一闖,見見世面,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因此選擇北上南下東奔。
菌菌認為這樣也沒什麼錯,想當初菌菌也是隻身南下在深圳混跡了一段時間。
不同的城市風土人情不一樣,生活節奏壓力也不一樣,也許你會很快愛上這個城市,也有可能過了很久你還是不適應。
菌菌當時就是不適應而選擇了離開。但並不後悔出去過,因為不去我永遠不知道那裡不適合自己。
而且在一線城市的工作經歷也會有助於你日後的求職,要知道企業還是喜歡來自大城市的經驗。
3) 圈子很重要。
如果定居在一個自己熟悉的城市,親人朋友都在身邊,各種社會關係都比較多,辦起事來也方便,熟人好辦事嘛;
而如果是一個陌生的城市,所以有人際關係都需要你重新建立,所以這方面可能是個劣勢,不過如果這個城市裡有老鄉、同學有相對可以照應的朋友熟人,就會更踏實一點了。
4) 折中法。
菌菌就是使用的這種方法,畢業時去了一線大城市,但不適應,家人勸回老家,但菌菌覺得三線小城市發展空間不大,有些不甘心,於是折中選擇了離家鄉最近的省會城市,並且定居下來,現在對於自己的狀況還挺滿意的。
5) 還有一種選擇定居城市的方法,就是不大願回到小城市,但又不想承受大城市的高房價,卻也捨不得大城市的發展機會,那麼就可以住在離這個大城市比較近的小城市裡。
比如在武漢這個城市,有些人會選擇在旁邊的鄂州、鹹寧等地買房居住,在武漢上班,武漢的城際鐵路覆蓋周邊8個城市,其中5座城市與武漢之間將構建成「半小時鐵路圈」通告時間全部控制在1小時以內,也挺方便的,所以這也是一種選擇方式。
最終選擇哪個城市還要看你對自己未來工作和生活的期待,如果你是願意接受更多挑戰,得到更多機會的,那麼就去大城市,如果你追求相對穩定安逸的生活,那麼就去中小城市,壓力也會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