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讓父親多多享受兒孫繞膝的幸福

2020-12-22 遙遠的月亮ly

父親今年六十有三了,身體硬朗。我和哥哥經常勸他到城裡跟我們一起住,但他卻說住慣了鄉下,種慣了田,怕不適應城裡人的生活,執意留在老家過他的田園生活。每次來看望兒孫,都帶著他的勞動碩果:不是大米、南瓜,就是青瓜、豆角,也有時是,白菜、青菜……偶爾還有他用自己種的穀米飼養的雞和鴨。怕他老人家累著,我和哥嫂不知多少次勸他別種那麼多,說我們不缺吃的。他每次都笑著回答:「種慣了,累不著。外面買的農藥殘留多,自己種的才好吃呢。」我們都拗不過他。

這次疫情,大家宅在家裡不串門。我看孩子們天天宅在家裡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怕影響孩子的視力和身心健康,前兩個月就把孩子們送回了父親老家。當時我還找出自己早己淘汰的3G手機給父親申請了微信號,教會他怎麼用微信,然後就回城裡了。

第二天,我正和父親語音聊天,突然只聽見父親驚叫著「哎呀,慘了」一聲,接著就斷線了。 我心猛地一緊:出什麼事啦?連忙打電話過去,沒人接,我趕緊拔通鄰居二嬸的電話,叫她到父親家幫忙看一下。

原來是調皮的兒子把父親發好的麵團當橡皮泥來玩了,他捏了「小雞」、「小鴨」、「飛機」,「船」小玩意兒,還用水彩筆給染上了五顏六色!

哎,這下這小子的屁股該開花了!小時候我們調皮做錯事,父親那巴掌可從來不吝嗇的!「啪!啪!啪!」我仿佛聽到了父親那大巴掌抽打在兒子屁股上的聲音。父親啊,孩子該打時,就打吧,但我心裡卻也感受著抽打的疼痛。 過了不久,我收到了父親發的圖片,竟是兒子用麵團捏的「傑作」——「小鴨」、「小雞」,「飛機」,還有「船」,竟然有點像模像樣,還配上了捂臉流淚的表情和文字:捨不得揍這「未來的藝術家」。

我心裡一陣滿滿的感動:父親大人在教育孩子這方面也有他的見解啊:不輕易打擊孩子的動手創造能力!

因為一對兒女,我隔三差五地與父親聯繫,一來二去,我發現了父親溫柔可愛的另一面。 小時候,我曾留過一頭披肩秀髮,那時母親忙沒時間幫我打理,我也不會打理,頭上長滿了蝨子,父親竟粗暴地用剪刀,三下五除二就把我剪成了假小子。我傷心而又委屈地大哭起來,他卻衝我大吼一聲:「哭什麼!等你長大了會打理了再留長髮。」看著他那威嚴的眼神,我只能收住哭聲,躲在母親懷裡輕輕地抽泣著。如今,女兒的頭髮長及腰際,我每次幫她梳頭,她扭來扭去坐不定,我常常因梳不好辮子而惱火。有一次我又與父親視頻,父親正在給我女兒扎辮子,他一會與我聊天,一會唱著《白毛女》裡楊白勞給喜兒扎頭髮時的歌曲「人家的閨女有花戴,你爹我錢少不能買,扯上二尺紅頭繩,我給我喜兒紮起來……」逗得女兒咯咯咯地笑個不停。我也忍不住笑著嗔怪道:「這是哪門子跟哪門子啊。」不一會女兒頭上就紮起了漂漂亮亮的辮子。

還有,父親認為男孩就應該有男子的勇敢的氣概。有一次他給我發來我兒子坐在牛背上的照片,我當時驚得立刻拔去電話,責備父親怎麼能讓孩子坐牛背,多危險啊。父親卻笑著說:「男孩子應該學騎馬的,沒有馬,就騎騎牛,練一練膽子吧,可不能做膽小鬼!」

今天一大早,他又發來孩子在菜地裡摘菜的視頻,視頻裡面還配上他老人家充滿幸福知足的聲音:「玲玲,斌斌,外公種的菜好吃,還是媽媽買的好吃呀?」女兒「咯咯」地笑著叫道:「不要拍,不要拍。」這時,手機鏡頭猛地晃動起來,接著視頻裡出現父親慈祥的笑容,同時兒子的聲音也傳了過來:「外公種的好吃。」父親哈哈大笑起來,像個小孩子滿臉的幸福。

我看著手機視頻,一幅幅祖孫幸福的生活片段是那麼溫馨地呈現在我眼前,好久沒見過父親這樣開心過了,這個時候的父親應該是最幸福的。想到這,我突然備受感觸:父親哪有不想跟兒女一起的啊,你看他多麼用心痛愛我的孩子。只是怕影響我們的生活而已。明天就是父親節了,約上哥嫂一家回去陪陪父親吧。以後,也要帶孩們常回家看看,讓父親多多享受兒孫繞膝的幸福,多多享受一家人齊聚的天倫之樂!

相關焦點

  • 幸福!五世同堂 兒孫繞膝 世紀老人鄭世聰喜過101歲生日
    幸福!五世同堂 兒孫繞膝 世紀老人鄭世聰喜過101歲生日 2020-12-09 15: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願您來生兒孫繞膝,一生無憂,平安喜樂
    曾祖父去世的時候,我的父親還是個懵懂稚兒。曾祖父唯一留給這個買回來,共同生活裡近二十年的半路夫妻的財產,是一條祖上傳下來的雕花柜子,以及舊門板隨便搭成的一張床。無論多少的恩恩怨怨,都隨著曾祖父的離去煙消雲散了。3曾祖母身材高大,約一米七有餘,大腳,穿44碼大的鞋子,走起路來腳底生風,特別偏愛肥肉、糖類和冰棍。
  • 娘,兒子讓你受苦了,我們來接你回家,助力安徽省宿州蔡某齡回家
    前段時間,讓愛回家於都志願者服務隊,了解到情況,然後就開始幫助這個迷路的媽媽尋親。老人不會寫字,自述蔡琴,安徽宿州十里舖人,老人說的河南,安徽話很多人聽不懂。世界這麼大,就憑這一點信息,很難幫助老人找到親人。讓愛回家於都隊蔡隊長,錄製視頻發布到讓愛回家總部,信息部編輯圖片,視頻在安徽和河南許多群擴散。
  • 他,再不能回家為爺爺「送燈兒」了……
    李道洲是光山縣槐店鄉大慄樹村人,父母健在,兒女雙全,正當而立之年的他,本可以一家人其樂融融共享幸福時光,然而所有的美好憧憬都因這場大火戛然而止。  對於李道洲的犧牲,鄉親們都不忍過多提及,只是打心底希望「正月十五才剛回來給他爺爺『送燈兒』的道洲,再休假時就又回來了。」
  • 老人露宿廊坊街頭,只因「掙不來錢兒子不讓回家」,看得人心酸
    掌小通說,幸福的晚年,就希望能兒孫繞膝,樂享天倫,這是對我們辛苦一輩子最大的犒勞。 微友前去詢問了老人的情況。為什麼不回家呀?兒子不讓。為啥不讓呢?因為掙不來錢! 老人言談並不十分流利,身上髒兮兮的,嘴邊掛著食物殘渣,褲子也尿溼了。 微友說,我幫你聯繫一下你兒子吧? 老人擺了擺手,說「沒用」。眼淚跟著落了下來。
  • 河南杞縣獨居老人回家記
    猛獁新聞 東方今報記者 陳伯輝 馬磊 萌友 司利強 \文圖「爺爺,咱們回家吧!」3月25日,下了一夜的春雨,田畦上,麥苗青青,春煙濛濛,洋溢著生機。這天一大早,杞縣官莊鄉孫莊村貧困戶劉九東的大孫子劉鯤鵬來到爺爺住的低矮房子房屋前,興奮地喊著爺爺,要接老人回家住樓房,同行的還有杞縣紀檢監察幹部王冰凌。王冰凌忙著為老人收拾衣物,並攙扶著老人走進了二兒子劉俊峰家寬敞明亮的樓房裡。80多歲的劉九東老人眼裡噙著激動的淚花,拉著王冰凌手說:「哪有老人不想自己子孫的,小王,感謝你啊!讓我又享受到了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 坪上村老人的「幸福樂園」
    近年來,萬年縣抓住農村養老這個基層群眾最大的「痛點」,以「黨建+」引領破解農村養老問題,創新性地建起「集體建所、自我保障、互助服務」模式的農村託老所,全面破解村(居)「養老難」問題,積極打造託老樣板工程,為廣大老年人開啟了幸福之門。
  • 「常回家看看」不僅是動聽悅耳的歌詞
    看到這則飽含淚水的新聞,筆者耳邊不禁響起陳紅《常回家看看》,動聽的歌詞中或多或少透露出這種親情缺失的信號。近年來,「常回家看看」、「禁止啃老」等事項作為明文規定被納入法律條文。新聞中發生的悲劇帶來的是沉重的拷問:在物質豐富的今天,一年、一輩子,我們究竟有幾次回家陪母親父親吃頓晚飯?   古有言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無幼以及人之幼。
  • 86版「觀音」罕露面,77歲仍慈眉善目顯年輕,兒女繞膝惹人羨
    不再扮演觀音菩薩已經二十多年,退休後當老師桃李滿天下,如今兒女繞膝生活幸福惹人羨一般的年齡稍微大一些的明星常被稱作老師,但這大多數都是尊稱,而左大玢可是實實在在的老師,真正的桃李滿天下。如今年老安心享受晚年生活的左大玢,一兒一女享受天倫之樂讓人羨慕。
  • 有個微信群叫「常回家看看」
    所以,我們就組建了一個微信群,每個月都在群裡發起一次回家看望老人的活動。」周相瑜口中的微信群取名為「常回家看看」,這個群已經組建了7年。老人們很開心2013年的春節,獅子村這個農家小院迎來了一年中最有人氣的時刻,常年在外工作的年輕人都回來了。院子裡的十幾戶,每年也只有這個時候才能歡聚一堂。
  • 《愛·回家》我們都將老去
    有的人兒孫繞膝的老去,有的人形單影隻的老去。有的人什麼不都想的老去,有的人想了很多也一樣老去。時間對誰都一樣,世界上最殘酷的,恰恰就是世界上最公平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亞聖講的就是這麼一個知易行難的人倫道理:我們怎樣對待老人,我們老了以後孩子就會怎樣對待我們。
  • 91歲老人「我想回家」不該成奢望
    上海的孫奶奶今年91歲,見到記者,立馬提出了想幫她回家的請求。孫奶奶還拿出兩個小瓶子,裡面都是她平時攢下來的安眠藥。她說,她甚至苦悶得想要尋短見…在一張小紙片上,老人寫下了她的苦惱。孫奶奶有3個兒子和1個女兒。多年前老伴去世後,她便獨自居住。
  • 唱《常回家看看》的陳紅,被富豪拋棄,又癱瘓在床,如今怎樣了?
    「找點空閒,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帶上笑容,帶上祝願,陪同愛人常回家看看……」在1999年的央視春晚上,陳紅和蔡國慶兩人共同演唱的《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也感動了無數人,被稱為經典。
  • 當年唱《常回家看看》的陳紅大火,卻「被」癱瘓,後來怎樣了
    常回家看看》的陳紅大火,卻「被」癱瘓,後來怎樣了還記得《常回家看看》那首歌嗎?每當新年前夕,這首歌總是在大街小巷傳唱著。常回家看看,常回家。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這簡簡單單的5個字,卻實實在在的打動了許多中國人的心,也正是因為這簡簡單單的5個字,有許多在海外漂泊的子女,真正的做到了常回家看看,即使不能真正的回家看看,也能夠在當時打一通電話回到自己的家。因為其實很早之前就有了,如今《
  • 《常回家看看》陳紅:與丈夫打離婚官司,「被」癱瘓在床後怎樣了
    找點空閒,找點時間,領著孩子 常回家看看。帶上笑容,帶上祝願,陪同愛人 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幫爸爸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1999年,央視春晚上,陳紅一首《常回家看看》火遍大江南北,於此同時,她也成為家喻戶曉的歌。
  • 唱《常回家看看》的陳紅,被富豪拋棄,癱瘓只有兒陪,現狀怎樣?
    「找點空閒,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帶上笑容,帶上祝願,陪同愛人常回家看看……」在1999年的央視春晚上,陳紅和蔡國慶兩人共同演唱的《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也感動了無數人,被稱為經典。